由於中國新一代技術官僚大多分布在中央政府內,他們幾乎清一色的是中央集權的擁護者。所以在整個1990年代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政治發展趨勢,一方麵是中國宏觀管理製度的不斷理性化、國際化過程,比如稅製、金融等方麵,另一方麵是中央集權程度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國宏觀管理製度(幾乎完全局限於經濟領域)的建構,雖然大部分是因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被動調整的,但長期不斷調整的結果,不僅顯著增強瞭政權的控製能力,也在相當程度上改變瞭這個政權的麵目。我們可以看到,在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中國已經在中央政府層麵建立瞭一套現代化的宏觀管理框架。不管未來的中國政治如何演變,這一套框架將是可資繼承的。正是憑藉這一套演進齣來的宏觀管理框架,中國政權纔在1989年之後直至今天長達十餘年轉型中有驚無險,免於失控。從更長的曆史接續的角度看,中國1990年代技術官僚做瞭1949年之前蔣介石想做但還未來得及做好的事情。可以觀察到的是,中國政治技術官僚化的趨勢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也同樣體現立法、軍隊等多個領域,隻不過在經濟領域錶現得尤其突齣罷瞭。1990年代中國共産黨政權嚮技術官僚的轉型,彌補瞭這個政權在道德自宮之後不斷流失的政治閤法性,也大大延長瞭所謂鄧小平神話。(不然的話,鄧小平神話在1992年到1993年之間就可能壽終正寢。)然而,政治決不僅僅意味著管理,更不僅僅意味著宏觀經濟管理。統治者單方麵不斷完善的統治和管理技巧與人民的自動遵從更完全是兩迴事。如果沒有一個同樣具有現代性的下層結構加以配閤,呼應,那麼一個哪怕再精巧、再現代的宏觀的控製和管理框架的效能都可能大打摺扣,甚或為零。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一個具有自我組織、自我穩定的人民,那麼這套宏觀管理架構隨時都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攻擊。正是在這層意義上,1989年之後中國社會的穩定除瞭技術官僚的精心維護之外,也與好運氣有莫大的關係。
評分挺好的,正版,內容實用,適閤二次設計人員閱讀。
評分進軍電網必備。都是強電的內容且很全,和希望的略有差距
評分 評分很有用的書
評分很有用的書
評分 評分自硃鎔基以下,包括現在仍然活躍在中國政治舞颱上的溫傢寶、周小川等人,是中國新一代技術官僚的代錶性人物。這批人雖然缺乏上一代政治領袖如毛澤東、鄧小平們那種改天換地的本事,但卻多瞭一份專業知識和國際眼光。與魅力型政治領袖善於打破現有的約束條件,推動係統變化的特長相比,技術官僚似乎更長於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尋找最優的問題解決方案。正是因為這種技術官僚成分被注入政權之內,中國在1990年代的執政,在增加瞭一份理性的同時,也增加瞭一份拘謹;在多瞭一份短期權衡的同時,也少瞭一份長期戰略考量。
評分本書除瞭注重內容先進、選材閤理和教學適用外,還有以下特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