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年过去了。时光带走了拓跋鲜卑的王朝,也带走了西来僧侣的风尘,留存的是这座象征北魏皇权的伟大艺术宫殿,也留下了宫殿中关于佛陀生命故事的不朽赞唱。
评分很快
评分书印刷精美,内容比较丰富,非常好看!
评分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
评分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
评分编辑
评分关于佛传故事画的经典研究。值得一读。
评分去云岗前买的,作为参考读物。印刷很精美,纸张质量很好。读后再参观云冈,感觉很不一样,北魏王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只占了很短的篇幅,但是留下的云冈和龙门两大石窟,流传千古了。
评分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