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曜五窟
評分2分窟介紹
評分第3窟
評分編輯
評分編輯
評分第3窟
評分去雲崗前買的,作為參考讀物。印刷很精美,紙張質量很好。讀後再參觀雲岡,感覺很不一樣,北魏王朝雖然在中國曆史上隻占瞭很短的篇幅,但是留下的雲岡和龍門兩大石窟,流傳韆古瞭。
評分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後(494年),雲岡石窟大規模的開鑿活動雖然停止瞭,但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瞭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小龕的鎸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麵。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麵上的小龕,約有200餘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齣現,不再成組。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佛像和菩薩麵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齣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後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這一特徵和風格在龍門石窟北魏窟亦有錶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産生瞭深刻的影響。[3]
評分關於佛傳故事畫的經典研究。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