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從上海到新疆兵團石河子墾區工作,26年之間,獨創瞭參以古璽章法、岩畫構成和行草筆意的寫意甲骨文,1991年齣版瞭敦煌學中第一部係統論述書法藝術的專著《絲綢之路與中國書法藝術—西域書法史綱》,發起舉辦瞭中國新書法大展覽並擔任評委。敦煌書法研究的專著和開拓新風的寫意甲骨文書法(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是第一階段藝術生涯中的重要收獲。
評分《中國書法墨跡鑒定圖典》一書由文物齣版社嚮國內外齣版發行。此書是大16開本, 720頁彩色印刷,硬精裝。書中收錄瞭曆代著名書法傢243人的傳世墨跡687件(其中大部分是國內外博物館的藏品),是一部國內外首次齣版的關於中國曆代書法鑒定探討的兼顧學術性和資料性的參考工具書。書中所收錄的古代書法名傢之眾多,書法資料之豐富,為其他單冊書法書籍望塵莫及。尤其是書中披露的大量原樣復製的“鴛鴦對”、“雙胞胎”書法作品將使人們大開眼界。例如:明代著名書畫傢唐伯虎的書法《落花詩》竟有4種版本。還有,同一件書法,作者卻張冠李戴,換瞭一個人;或同一個作者,文字卻移花接木,變齣另一件,等等。作僞的手法五花八門。傳世曆代書法的臨摹仿造概況,在書中得到較為係統的梳理。一冊在手,關於中國古代書法的重要作者和主要傳世作品的真僞優劣狀況就可以大緻瞭解。無論是書法專業研究者、教學者,還是書法愛好者,以及書畫收藏傢,此書都是一種必備的鑒定參考資料。首發研討會上,專傢學者們紛紛就當前書畫鑒定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發言研討,各抒已見,充分肯定瞭此書的參考價值和及時齣版的積極意義。
評分苦,不是好滋味。人嘗膽汁、黃連,其味即苦也。然而,偏就有臥薪嘗膽者,明知味苦,定要[SM]嘗之。何故?用以勵誌也。苦行、苦鬥、苦戀、苦苦地摺磨自已,堅忍、執著,心甘情願、鍥而不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至此便成為一種鏡界。為追求一種目的,達到一種鏡界,雖苦猶樂,甘之如飴。苦之極,亦樂之極也。 讀書之苦樂亦如此也。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過很多書,所以我也愛書,自然知道讀書的苦與樂[ZZ][NRJJ]
評分 評分作者王乃棟,1946年齣生於上海,新疆大學考古專業畢業,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二級美術師,獨立書畫鑒定人。畢生鑽研書法藝術和書畫鑒定。在先從上海到新疆,後從新疆到深圳,又從深圳去上海,再從上海迴深圳的人生大遷移中,他的藝術探索以取得一係列個人挑戰曆代和當代成見的學術成果為特色。
評分權威圖錄
評分 評分對於愛好書法的人來說是本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