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旨在全面阐释伯氏学术,书分两部。第一部分由四篇论文构成,前三篇为向松祚撰,第四篇为邵智宾撰。“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是伯氏学术之全景式解读;“凯恩斯的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给凯恩斯经济学以新的阐释,为理解新凯恩斯经济学提供独特视角;“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以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之划分为基本假设,构建一个简洁的一般均衡模型,论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为什么失效;“流动性过度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解释流动性过剩之根源和应对策略。 第二部分是伯南克及其合作者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前六篇为向松祚译,后两篇为邵智宾译。有志于详尽研读伯氏学问和新凯恩斯经济学之学子,以《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所选论文.为起点,追根溯源,可了解此门学问之大概。
作者简介
向松祚,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欧元之父”、国际宏观经济学奠基人、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杰出校友、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创始人之一。著作曾经荣获吴玉章奖学金、中国图书奖、全国十佳经济读物奖。主要著作有:《伯南克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不要玩弄汇率――一位旁观者的抗议》、《张五常经济学》、《五常思想》(主编)、《蒙代尔经济学文集》(6卷,译著)、《金融危机和国家利益》、《市场经济新观念》、《市场经济新体制》、《存亡之秋-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之来龙去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批评性阐释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批评性阐释
凯恩斯的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新的视角
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兼评伯南克的“灵活通胀率货币政策准则”
流动性过剩和中国的对策
第二部分 伯南克经济学论文精选
金融危机之非货币效果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
大萧条的宏观经济学:比较研究
信用、货币和总需求
透视黑箱: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
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波动
经济周期数量模型中的金融加速器机制
全球储蓄过剩和美国经常账户赤字
资本流动世界中的货币政策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批评性阐释
一、识别和量度真实融资成本,给大萧条以崭新解释
伯南克的成名之作是《金融危机之非货币效果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本书第二部分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83年6月号的《美国经济评论》。透彻理解大萧条,是伯南克长期为之着迷的重要课题。他说:“理解大萧条是经济学者一直梦寐以求的高远理想。大萧条不仅催生了宏观经济学,让它成为一门独立而独特的学问,而且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依然深深影响着经济学者的学术信念、政策建议和研究策略。此影响究竟有多么深远,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撇开实际运用价值不谈,解释20世纪30年代颠覆全世界的大萧条,依然是我们面临的巨大的学术和知识挑战,令人激动不已。”
一点不错,宏观经济学源自解释大萧条的不懈努力,凯恩斯的《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经济学者、历史学者和政治学者对大萧条的根源,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以经济学而论,解释大萧条的理论假说层出不穷,不可胜计。仅以导致大萧条的直接原因而言,相关的理论假说就有:(1)支出的崩溃或急剧下降(凯恩斯学派和计量经济学的观点);(2)货币供应量的崩溃或急剧减少(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3)1929年股市崩溃的负财富效应;(4)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国会通过该法案的消息于股市崩溃的前夜到达股市(朱迪·万尼斯基的观点);(5)货币紧缩和价格水平下降引起的高额真实利率(梅泽的观点);(6)战争赔款和债务问题;(7)资本主义最后阶段不断加剧的垄断趋势(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8)资本主义走向成熟之后,投资机会的下降和长期停滞的来临;(9)世界大战引起黄金价格低估,后者造成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短缺理论)。
面对众多解释,要提出令人信服的崭新假说诚非易事。科学创新的灵感经常出自对前辈大师著作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事实的重新考量。
……
前言/序言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