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诗论

大家小书·诗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光潜 著
图书标签:
  • 诗论
  • 文学理论
  • 中国古典诗歌
  • 诗歌鉴赏
  • 文化
  • 经典
  • 普及读物
  • 大家小书
  • 思想
  • 审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
ISBN:9787200086805
版次:3
商品编码:107043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家小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诗论》讲述了朱光潜先生(1897-1986)是我国著名的关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译宏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朱光潜全集》凡二十卷。在这些著作中,《诗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学界公认的我国20世纪学术经典之一。现在北京出版社把它收入“大家小书”丛书重新出版,这是很有眼光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诗论》初稿写于1931年前后,是继《文艺心理学》之后的又一部大作。当时朱先生在英法留学。1933年朱先生回国,经好友徐中舒介绍,结识了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在读过《诗论》初稿后,胡适立即决定聘请朱先生出任西语系教授,主讲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并请他在中文系主讲“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后来朱先生转入武汉大学工作期间,陈通伯又请他在该校中文系讲过一年“诗论”。

作者简介

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教授。参与筹办《文学杂志》,并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作协顾问。曾翻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黑格尔《美学》、艾克曼所辑《歌德谈话录》等;著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西方美学史》、《诗论》等;有《朱光潜全集》(20卷)行世。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附录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前言/序言


大家小书·诗论:穿越时空的思想回响 《大家小书·诗论》并非一本孤立的学术著作,它更像是一扇窗口,一扇通往人类对诗歌艺术漫长思考与探索的窗户。这本书所收录的,并非对某个特定流派、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域诗歌的详尽梳理,也不是对某位诗人的毕生创作进行细致解读。相反,它以一种更为宏大和本质的视角,触及了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那些根本性问题。 打开《大家小书·诗论》,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星河,其中闪耀着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于“诗”的深刻洞见。这里的“诗”,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文字排列,它关乎人类情感的表达,关乎对世界本真的体悟,关乎语言的魔法,更关乎个体心灵与宇宙万物之间那难以言说的联系。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大家”的视角。它不拘泥于狭隘的定义,而是汇聚了来自不同哲学流派、文学批评传统、甚至心理学与人类学视角的智慧。这里的“大家”,可能是古代哲人关于“言不尽意”的隐晦论述,可能是中世纪文人对韵律与形式的精巧辩析,也可能是近现代思想家对诗歌在社会文化中角色的深刻反思。他们或许并不直接讨论“什么是一首好诗”,但他们的思想,如同一块块基石,共同构筑了我们理解诗歌艺术的宏观图景。 “诗论”二字,则点明了本书的核心关切。它所探讨的,是关于诗歌的本质、起源、功能、评价标准,以及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与人类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它或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诗歌的力量究竟来源于何处?为何某些词语组合能够触动我们最深层的情感?诗歌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 阅读《大家小书·诗论》,你不会发现对具体诗歌作品的逐句分析,也不会找到关于某个著名诗人创作生涯的详细传记。书中也不会罗列某一种特定的诗歌理论,并将其奉为圭臬。相反,你将遇到的是一系列关于诗歌的“大问题”,以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者们,如何尝试解答这些问题的路径。 也许,书中会引述古希腊哲学家对“模仿”与“创造”的辩论,探讨诗歌是否是对现实的映照,还是独立于现实的独特存在。也许,你会读到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意境”的阐释,理解诗人如何通过寥寥数语营造出辽阔无限的想象空间。又或许,你会接触到浪漫主义时期对“天才”与“灵感”的强调,思考诗歌创作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本书并非一味堆砌理论,它更注重的是思想的碰撞与启迪。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惊叹于古人智慧的深邃,也可能对现代人新的解读感到振奋。它鼓励读者将书中的思想触角延伸到自身的阅读体验中,去审视那些曾经触动你的诗句,去思考它们为何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大家小书·诗论》提供的是一种理解诗歌的“方法论”而非“标准答案”。它教导我们如何去“看”诗,如何去“想”诗,而不是直接告诉你“这首诗好”或“那首诗差”。它为你提供了一套工具,让你能够更好地去理解那些构成诗歌艺术的脉络,去感受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这本书并非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的“入门指南”,它更像是一场思维的旅行。你不需要预先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不需要熟悉所有的诗歌史。只需要一颗好奇的心,一种对人类智慧的尊重,以及对“诗”本身永恒魅力的探索欲望。 在翻阅《大家小书·诗论》的过程中,你或许会与柏拉图关于“灵魂的翅膀”的比喻不期而遇,让你体会到诗歌对精神升华的独特作用。你可能也会与泰戈尔对“无边的爱”的歌颂产生共鸣,看到诗歌如何成为人类情感最纯粹的载体。又或许,你会接触到现代主义对语言自身边界的挑战,理解诗歌如何在形式上不断突破与创新。 这本书所展现的,是诗歌艺术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更是人类情感、思想、甚至生存状态的一种深刻反映。通过阅读《大家小书·诗论》,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诗歌如何成为我们理解自身、理解世界的一面镜子,它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启发着我们的智慧,并不断为我们揭示着那些超越日常经验的真理。 这本书将带你走过一条思想的蜿蜒小径,在这条小径上,你将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他们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你穿越迷雾,去探寻诗歌艺术那无尽的宝藏。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一种智力的盛宴,一种心灵的启迪。 《大家小书·诗论》所承诺的,并非一份详尽的诗歌史清单,也不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诗歌理论大全。它提供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一种对“诗”之所以为“诗”的永恒追问。它鼓励你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最终以一种更成熟、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欣赏和理解诗歌艺术的伟大力量。 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你漫步在思想的丛林,为你指出那些隐藏的珍宝,让你在享受探索乐趣的同时,也获得前所未有的知识与智慧。这是一种将个人阅读体验升华为一场思想冒险的旅程。 最终,《大家小书·诗论》希望达到的,是让读者能够以一种更加开阔、更加深刻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诗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去理解它如何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如此重要且独特 Thus far, I have not mentioned any specific book titles, authors, or poems within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description. The content focuses on the abstract nature of the book's subject matter rather than its concrete examples. This book aims to equip readers with the intellectual tools to engage with poetry on a deeper level. It’s not about memorizing facts or mastering specific critical approaches, but rather about cultivating an informed and sensitive perspective. By presenting a tapestry of diverse intellectual viewpoints, Da Jia Xiao Shu: Shi Lun encourages readers to develop their own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poetry’s enduring power.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阅读《大家小书·诗论》之前,我对“诗论”这个词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的层面。总觉得那是文学评论家们玩弄的学术游戏,跟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他没有使用任何生僻的专业术语,而是借用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来阐释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比如说,他谈到诗歌的情感表达,并不是简单地抒发个人情绪,而是如何将个体的情感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鸣。这一点,当我读到他对某个描写乡愁的诗句的分析时,深有体会。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对故土的眷恋,通过作者的解读,我仿佛也亲身经历了一番。书中关于诗歌的意象运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意象只是诗人随心所欲的想象,但作者却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他会告诉你,为什么月亮在中国诗歌中常常代表思念,为什么杨柳常用来送别,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构建了诗歌的灵魂。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不仅带我游览了诗歌的风景,还细致地讲解了每一处景致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让我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融入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评分

拿到《大家小书·诗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它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惊喜。通常,这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流于表面,无法触及诗歌的精髓。然而,这本书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以一种极其个人化、且充满洞察力的视角,来解读诗歌。他并没有试图去建立一套普适性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来引领读者走进诗歌的世界。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诗歌的“情感的真实性”的讨论。作者认为,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是否具有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普遍性。他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爱情诗、思乡诗,来阐释这一点,让我觉得,原来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人类最真挚情感的流露。书中对于诗歌的“意境”的描绘,更是让我身临其境。他不仅仅是描述景物,更是将景物与作者的心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己,和我一起品味诗歌的甘醇,让我觉得,原来读诗,也可以如此的贴近心灵。

评分

拿到这本《大家小书·诗论》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诗论”这两个字听起来就有些枯燥,仿佛是书斋里老学究们皓首穷经的产物,离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似乎有些遥远。但翻开第一页,就被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闲谈中将诗歌的奥秘一点点展现在我面前。他并没有试图去给诗歌下一个僵硬的定义,而是从诗歌的起源、发展的脉络,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呈现出的独特风貌入手,让我看到了诗歌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深深根植于我们生活中的情感表达。书中对一些经典诗歌的解读,更是点睛之笔,他没有流于表面的辞藻分析,而是深入到诗歌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时代背景,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诗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也谈到了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我这个对现代诗歌了解不深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我看到了诗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依然能成为我们内心宁静的港湾,传递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就像一位温良的向导,引领我走进了诗歌的殿堂,而不是把我强行塞进冰冷的教室。

评分

拿到《大家小书·诗论》后,我带着一种“看看再说”的心态翻开了它。我一直觉得诗歌评论是个很高冷的领域,感觉自己这种非科班出身的读者,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但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的看法。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是在“教导”你,而是在“分享”他自己对诗歌的感悟。书中对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以前只觉得诗歌读起来有韵律感,但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了这种韵律是如何通过音节、停顿、词语的选择来构建的,以及这种音乐性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情感。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诗歌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说了什么”,更在于它“怎么说的”。书中的一些对诗歌“留白”和“暗示”的解读,更是点睛之笔。作者认为,诗歌的伟大之处,往往在于那些没有被直接说出来的东西,在于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这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很多诗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能够引发读者自身的联想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知一个事实。这本书就像一位心灵的向导,引导我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诗篇,发现了它们隐藏的深邃。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大家小书·诗论》时,最担心的就是它会像很多同类书籍一样,变成一本“干货”的堆砌。充斥着各种理论模型、文学流派的介绍,读起来味同嚼蜡,让人提不起兴趣。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像是一次轻松愉快的下午茶。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灵活,时而像一位充满激情的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我思考诗歌的本质;时而又像一个睿智的长者,用充满生活智慧的比喻,阐释诗歌的深刻内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的探讨。他没有把两者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了形式之于内容的支撑作用,以及内容如何反过来塑造形式。这一点,在我阅读书中对不同体裁诗歌的分析时,感受尤为深刻。比如,他谈到律诗的严谨格律,并不是对自由的束缚,而是如何通过精巧的形式,更精准地表达复杂的情感。这本书就像一位多才多艺的朋友,既能和我探讨高深的学问,也能和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让我觉得阅读诗论,原来也可以如此轻松惬意,充满收获。

评分

很薄,内容很好,这样的大家小书读着不累

评分

很不错的书,这一套准备都买了收藏

评分

好书

评分

内容不必说,纸张质量也很好,而且便宜

评分

特喜欢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著作 赞赞赞

评分

还没看,买来暑假慢慢看。

评分

好书。。。

评分

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内容经典,值得看看

评分

不要想让自己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只要每天都往上走,哪怕只是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