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附录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还有可以买的类似书吗?不错
评分《诗论》初稿写于1931年前后,是继《文艺心理学》之后的又一部大作。当时朱先生在英法留学。1933年朱先生回国,经好友徐中舒介绍,结识了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在读过《诗论》初稿后,胡适立即决定聘请朱先生出任西语系教授,主讲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并请他在中文系主讲“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后来朱先生转入武汉大学工作期间,陈通伯又请他在该校中文系讲过一年“诗论
评分嗯嗯,划算的。
评分包装良好,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送货也快,送货员态度也还行,基本满意。
评分大家的书,确实好
评分快递员大概活太多,急死了,都跑家门口来了,催着取了赶快走了
评分朱光潜的书质量有保证。
评分书是正版、物流和包装都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