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

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舒宪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54278
版次:1
商品编码:1071766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神话学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1
字数:35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叶舒宪编选的《结构主义神话学》试图通过译文选辑的形式向国内读者介绍结构主义神话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入选的15篇文章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中心,按照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显示结构主义神话学理论及方法的由来及其实际运用;下编则收录了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结构主义神话学的研究、批评或阐述。

内容简介

《结构主义神话学》是一部旨在介绍西方神话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译文集,主要介绍了结构主义神话学的主导思想与研究范式,同时展示了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批评与反思。此外,编者还收录了中国学者本土化方面的应用实践成果,提供了运用外来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及文学现象的范例。本书采用理论介绍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结构主义神话学理论演变的轨迹,同时以详实的案例展现了该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变化现状。
《结构主义神话学》提供了一种通过神话发掘其背后思维运作规律的研究模式,为从事人文学科、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示范。

目录

“结构”旅行难,“忧郁”易流传
——列维-斯特劳斯在中国(新版序)
编选者原序

上编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定义与方法
神话的结构研究
结构与辩证法
《生食与熟食》序曲(节选)
神话与意义
语言学与人类学
作为神话的《创世记》
《天婚》故事的结构论研究
斯堪的那维亚神话的对立系统

下编
神话收集者:普洛普和列维-斯特劳斯
民间故事的形态学与变形论
——从普洛普到格莱马斯、伊万诺夫和托保罗夫
列维-斯特劳斯方法的神话
现代神话学与列维-斯特劳斯
作为美学的结构主义
——评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论
迪缪塞尔教授与新比较神话学

附录
唐传奇的结构分析
——以契约为定位的结构主义的应用
素女为我师:中国文学中性爱主题的升华形式
启母石神话的结构分析
——兼论神话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
——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结构为例
从神奇故事到传奇剧:明代梦幻/鬼魂剧《牡丹亭》的形态结构分析
就结构主义论民间故事的“成三”现象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理论与方法的译文集,主要介绍了结构主义神话学的主导思想与研究范式

评分

作品介绍

评分

国学者本土化方面的应用实践成果,提供了运用外来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及

评分

[1]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

评分

这本书深入浅出,行文流畅,直入人心,能够给人很多的启发,有助于学术史的研究。

评分

,同时展示了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批评与反思。此外,编者还收录了中

评分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写下。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5]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评分

导与实践操作示范。

评分

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刘勰还看到,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两者的关系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它们相辅相成,形成质文统一的完美的艺术。而这种统一在创作过程中是通过“神思”达到的。“神思”是刘勰继《文赋》之后,对形象思维的进一步探索。刘勰看到了它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想象活动,对之作了生动的描绘,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在他看来,“神思”虽受理的支配,但不象抽象的逻辑思维那样受着概念的规定,而是“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与物、象、言相结合,始终在感性形象中运动,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体验和自由抒发。书中说“夫神思方远。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认为语言文学既再现着客体的物貌,又抒发着主体的情与理、志与气。所以,刘勰侧重从“体性”来划分文学的风格,即所谓“才情异区,文体繁说”。刘勰对文学的形式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总结了平衡、对称、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规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