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
评分一九七七年之夏,金耀基院长自香港来台,访余于士林外双溪素书楼寓庐。是为余两人初次之相识。耀基告余,拟为新亚创办一「学术文化讲座」,即以余名名之。邀余作首次讲座之讲演。谓此讲座,当每年举办一次,广邀中外学人,集多方意见;庶可资号召,提兴趣,渐成风气,鼓舞研讨。或亦有当于当年新亚建校之宗旨。傥余赞同,彼返港后拟即设法筹募款项,作为基金。俟有成绩,再以相告。此事创始虽微,积久或可得巨效。耀基言辞恳切,余漫允之。不数月,耀基来信,筹款已有头绪,决于翌年秋正式举办。乃余于一九七八年初春,忽婴眼疾,逐时加深,不能见字,即报纸上大标题亦模糊不能辨。然念耀基诚挚之意,初亦谓筒有十月之隔,或可临时小愈。耀基亦坚请,告余:临时如不能亲自出席,亦当由余任首讲,邀人代读一论文即可。余终亦无以拒之。卒于是年十月赴港,以一月之期,分作六次讲演。
评分所谓真理,则可有两种看法:一认真理为超越而外在,绝对而自存。一认真理印内在于人生,而仅为人生中之普遍与共同的。此二看法,各有是处。天地万物,本先人类而有。天地万物有天地万物之理,其时尚无人类,则谓此等真理超越外在,独立自存,自无可议。这既有人类之后,便有内在于人生界之真理,络续发现。此仅指其在人生界有普遍性,共同性,决非亦超越人生而外在。然此二项真理,亦非全相隔绝,抑且互有关涉。人生本从宇宙界来,本在天地万物中,故人生真理中必处处涵有宇宙真理,亦必处处被限制于宇宙真理中而不能违反与逃避。然就人生论人生,则人生本身。亦必有其内在之真理。此二项真理之分别,本极明显。然人类思想往往从此分别上发生种种偏差与歧误。
评分惨不忍睹的箱子,感谢主,书没被磕到,阿门!
评分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之!
评分钱穆在无锡第三师范任教期间,曾经担任过论语和孟子两门课的教师,撰写了两门课的教案。后来整理出版为《论语释义》和《孟子释义》,后来钱穆将两本讲义继续补充了《大学》和《中庸》两本注释,合成此书。虽然,这本书看似是朱熹以来四书学的传统,但是仔细考察体例,其实钱穆是按照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先小传后摘抄的体例撰写的论孟部分。因此,这两部书恐怕不能作为论语和孟子的注释,而是应该作为孔子与孟子的《学案》对待。这也是民国以来,学术风气发生改变的一例。不再按照过去著作体例,而是将文献资料分门别类重新加以整理,并通过分类归纳的方式,对材料加以解释说明。本书的《论语释义》,直接对于后来钱穆撰写《孔子传》有直接的关联,从内容上看并无太多的改变,而写作形式则有新的发展。
评分大师的作品,需要认真拜读学习
评分钱穆先生写的这本通史从内容上,例体上,情感上,都很喜欢。还有不知道够了二十个字了没,反正就凑凑
评分18世纪以来的三四百年间,自然科学与哲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与哲学的新观念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方法论上的启示,使文学研究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亚里士多德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繁华景象,但是,基本文学概念含混不清的状态并没有获得多少改观,更严重的是,在多样繁荣的场景掩盖下,一些借鉴科学和哲学新思想的文学研究往往被推向极端,步入了歧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