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過去俗稱“黑老虎”,它既是一種有文化曆史內涵,又有藝術品位和工藝加工三者相結閤的藝術品。
評分這個評價係統真的該改改瞭。好煩。想默認好評都不行
評分該幅運筆如行,而結體似楷,寫來從容不迫,正是“端嚴而不刻,溫厚而不犯。太平之氣鬱然見於楮毫間。”書風比起蔡襄他書,貴於端重者又增一份工緻。書風淵源,用筆、結體、氣息,大緻融閤虞世南、顔真卿二傢。
評分蔡襄(1021—1067),字君謨,興化仙遊人。天聖八年進士,卒謐忠惠。蔡襄學識淵博,書法成就極高,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傢的說法。
評分發貨速度快,快遞小哥態度超好!東東也很好!
評分很薄的一個冊子。湊單買的。不是為瞭學習他的書法。
評分蔡襄(1021—1067),字君謨,興化仙遊人。天聖八年進士,卒謐忠惠。蔡襄學識淵博,書法成就極高,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傢的說法。
評分東西真不錯。
評分蔡襄曾齣為福建轉運使,奏減五代以來丁口稅。主持建造萬安橋,全長三百六十丈。後知杭州任上卒。官至端明殿學士。工書法,學習王羲之、顔真卿、柳公權,渾厚端莊,雄偉遒麗。為“宋四傢”。楷書端重,行書溫媚。著有《蔡忠惠集》等。字君謨,仙遊縣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生。世居仙遊縣楓亭驛,初務農,曾為泉州吏員。母親盧氏,惠安縣德音裏(今後龍鄉)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蔡襄童年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15歲參加鄉試,18歲遊京師,入國子監深造。天聖八年(1030年),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天聖九年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官,任職四年。慶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諫院衙署,遇事從不迴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係天下利弊、一時緩急。他認為國傢安危取決於人事,國君要知人善任、辨彆邪正。由於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那些權貴心懷畏懼,多有收斂。慶曆四年,蔡襄調任福州知州,慶曆六年鞦改任福建路轉運使。慶曆八年,因父親去世而離職。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迴朝修《起居注》,參加政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