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收藏的故事:老银的收藏故事》强调了“大众性”的主题,立足于民间。在没有社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年代里,大学问家往往是大收藏家,他们尽自己的财力收藏,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学问。他们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决定着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旧时的大收藏家必定是富豪。在当前的收藏热中,那种将个人收藏作为研究资料的功能已经退居其次,收藏活动早已从豪门大户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中,成为大众愉悦性情的普通爱好。
已故的香港著名陶瓷收藏家、敏求精舍创办人胡惠春先生将自己的斋号称为“暂得楼”,是胡先生对收藏的深刻感悟。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历代的艺术品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仍要流传下去,每一名民间的收藏者都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暂时保管员。
内页插图
目录
出版前言
序
第一章 历史起源和分类
一 历史起源
二 老银首饰的分类
第二章 收藏老银的故事(上)
一 唐钗
二 宋钗
三 明簪
四 扁方
五 单双尖
六 点翠累丝镶宝簪
七 徽扁
八 如意簪
第三章 收藏老银的故事(中)
一 宋镯
二 清中晚期江南人物镯
三 东北火车道手镯
四 风藤手镯
五 福建手镯
六 卡口手镯
七 马蹄镯
八 嵌宝手镯(链)
九 压模手镯
十 錾刻花手镯
十一 戒指
十二 指甲套
第四章 收藏老银的故事(下)
一 江浙锁
二 结婚用锁
三 山西锁
四 锁片
五 帽后饰
六 莲子羹勺
七 小银梳妆匣
第五章 新手入门和价格引导
一 新手入门
二 价格引导
第六章 淘宝贝去:藏品市场
一 上海
二 江苏
三 浙江
四 安徽
五 山西
六 北京
七 其他地区
第七章 银楼记述
一 上海
二 江苏
三 浙江
四 安徽
五 江西
六 北京
七 天津
八 河北
九 河南
十 辽宁
十一 黑龙江
十二 吉林
十三 山东
十四 山西
十五 湖南
十六 湖北
十七 四川
十八 陕西
十九 甘肃
二十 广西
二十一 福建
二十二 云南
编后记
精彩书摘
一 历史起源
人们对金银器的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早期人类装饰品,均在距今4-1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有石、骨、牙、贝、蛋壳等五种质地,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金银为何物。
中国的金制品至迟在商代(距今3000多年前)出现,银器较晚,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很可能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金银制品了。
在早期,金制品大多为装饰制品(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人身上的佩饰)。商代金器的分布范围主要以商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及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即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四川等地。一般而言,这个时期的金器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朴素,器形小巧。
在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与技术条件下,青铜工艺的繁荣,为金银器的发展作了很大的铺垫,春秋战国时期,银器粉墨登场了,金银器皿也出现了,从技术特色和制作工艺来看,南北风格迥异。
在有限的出土陪葬物中,已能证明秦代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搓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及胶粘等工艺,纹饰简约,多为压印与铸造。而在汉代,最重要的一点,是金细工逐步走向成熟,最终脱离青铜工艺的传统技术,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掌握了熔金为珠的技法和拉金成丝的编缀及堆累技巧。
在各民族相互融合的魏晋南北朝,对外交流的扩大及佛教艺术的传播,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上打下了清晰的印记,忍冬纹是当时出现的新花纹,这些金银器既有汉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有北方和西方的风格特点。
隋代历史很短,但从李静训墓中出土的金饰品便可管窥隋代金银器的辉煌,这个时代的金银器工艺,主要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我们的目光停留在唐代金银器的时候,发现金银器皿在那时开始兴盛起来,在唐代,出现了第一批在历史上留下名款的工匠。神化了的幻想动物(龙、凤、天马、摩羯——印度神话中的龙首鱼身)和现实中的动物、写实或图案化的植物(折枝花、宝相花、团花、缠枝花、串枝花、小簇花、花结)在器物上的多彩丰姿,让人感受到唐代日常生活的豪放与瑰丽。银饰从汉代的独立发展到唐代,已达成熟的顶峰。
城市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使宋代的金银器行业十分兴旺,有铭款的金银器显著增多,金银器皿的使用,也从贵族阶层发展到市民阶层,甚至下层妇女也开始使用银质饰物。虽与唐代工艺一脉相承,宋代金银器的特点却趋向典雅秀美、轻盈奇巧,表现内容更为宽泛和世俗化,除龙凤外,唐代金银器上常见的神怪异兽不再出现,其图案,还常常出现人物亭台楼阁或诗词文章,意境高雅而恬淡。
元代矿冶业的空前发达,使金银器的品种、形制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时代风格。
明代金银器纹饰逐渐趋于细致繁复,虽某些有宝石过于堆砌的毛病,但仍未脱尽生动古朴。与之相比,清代金银器则多工整华丽,其艺集浇铸、锤镍、炸珠、焊接、镌镂、掐丝、累丝、镶嵌、鎏金、珐琅、点翠、压模、切削等之大成,并与珍珠百宝相配使用,造型、纹饰与色彩的整体设计,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民国的风格基本沿袭清代,只是到了后来,女子的剪发,客观使金银首饰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更由于军阀混战、列强侵略等原因,银楼业陷入绝境,纷纷歇业与改业,勉强维持下去的,也在解放后公私合营变成国营,但旧有的款式与工艺基本与民国一脉相承。
……
前言/序言
收藏的故事:老银的收藏故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
《收藏的故事:老银的收藏故事》强调了“大众性”的主题,立足于民间。在没有社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年代里,大学问家往往是大收藏家,他们尽自己的财力收藏,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学问。他们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决定着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旧时的大收藏家必定是富豪。在当前的收藏热中,那种将个人收藏作为研究资料的功能已经退居其次,收藏活动早已从豪门大户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中,成为大众愉悦性情的普通爱好。
评分
☆☆☆☆☆
值得一看,刚入门者看看不错。满意
评分
☆☆☆☆☆
第一章 清晨,宁静的海面,粼粼微波中,闪耀着初升太阳的金色光芒。 离海岸一英里的地方,一艘渔船在下饵捕鱼,海鸥们有早饭了,这个消息在长空旋即传开。刹那间,成千上万只海鸥飞来,东躲西闪争抢一点早饭。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只有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远离群鸥、海岸和渔船,在远处独自练习飞翔。 飞到一百英尺的高空时,他垂低蹼足,仰起尖喙,努力把双翅弯成一条曲线。他开始放慢速度,直到风在耳边低语,直到海洋在身下恢复了平静。他眯起双眼,集中精力,屏住呼吸,努力使身体再弯一些……再……弯……一……英寸……突然间,羽毛蓬散开来,他失速了,向下坠去。 你知道,海鸥从不畏缩,从不失速。生为海鸥,在半空中失速简直丢脸、可耻。 但,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并不感到羞愧。他重新伸展双翅,再颤抖着弯成曲线一一放慢速度,再放慢,又失速坠落…… 他是那样非同一般。 大多数海鸥不愿自找麻烦去学更多的飞翔技巧,只满足于简单地飞到岸边觅取食物,然后再飞去。他们并不在乎飞翔,在乎的只是吃。然而,对于这只海鸥,飞翔远比吃重要。 他发现,这种想法使他不受欢迎。甚至连父母也不理解他为什么整日独处,成百上千次地苦练低空滑翔。 有些事他也不明白,比如,要是在离水面不到半翼幅的高度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更久一点,也不太费力。他滑翔结束时,不是像普通海鸥一样双脚朝下踩人海中,溅得水花四起,而是双脚紧贴身体,以流线型触及海面,只留下一道又平又长的水痕.当他收着双脚滑到海滩上,然后步测自己在沙中滑行的距离时,目睹这一切的父母真是忧虑万分。 “为什么?乔,为什么?”母亲问道,“难道像大家一样就那么难吗?为什么你不能放下低飞的事让鹈鹕和信天翁去做呢?为什么不吃点东西?儿子,你已经瘤得皮包骨头了!’ “妈妈,我不管什么皮或骨头。我只想知道我在天上能干什么,干不成什么,只想知道这些。” “你看,乔纳森,”父亲不无慈爱地说,“冬天快来了,船也少了,水面的鱼要深游了。要是你非学不可,就学学怎么抢食吧。飞行当然是好事,可是,滑翔不能当饭吃呀。别忘了,会飞不过是为了吃。” 乔纳森顺从地点点头。接下来的几天,他努力像别的海鸥一样做。他真的努力了,在码头和渔船周围与群鸥一起尖叫、盘旋,争抢小鱼小虾或面包渣。可是,他做不下去。 太没意思了!他一边想着,一边故意把一只辛苦得来的凤尾鱼抛给在后面追逐的饥饿的老海鸥。我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学习飞翔。要学的东西还有那么宏!
评分
☆☆☆☆☆
要是彩色图案就好了,还行
评分
☆☆☆☆☆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
☆☆☆☆☆
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
☆☆☆☆☆
故宫日历开始用了,天天都能学到新知识,日子有个记录很不错
评分
☆☆☆☆☆
要乘着活动时候购入才会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