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為什麼有這本書
01 能不能讓哲學“走齣語言”
“太初有言”與“天行健”
“迴到康德”是什麼意思
“學而第一”
從來不談方法論
中國學問缺少自然科學基礎
很多哲學名著又薄又好看
與王浩談哲學兩難
玄奘怕丟人,不敢譯《老子》
“點穴法”
02 為什麼“度是第一範疇”
人類的生存延續是齣發點和基礎
大猩猩-黑猩猩-人
理性使主客體分離
皮亞傑的動作與杜威的工具
美是人對“度”的自由運用
現代心理學還在嬰兒階段
03 善包容,肯學習,能吸收,可消化
邏輯可能性與現實可能性
文字控製語言的原因
凡“智慧”均可學
忽略個體是一種戰爭思維
還是蔡儀能抓住要害
“必要的餘事”
04 “理性的神秘”與宗教經驗
宗教與感性的神秘經驗
個體創造性源泉
宇宙-自然是我唯一信奉的神
發現都是發明
05 巫史傳統的情理結構
研究傳統不從觀念、文本齣發
巫術禮儀中的“情本體”綫索
“禮”的神聖性和神秘性
“天道”在“人道”中
06 還用不用“本體”、“本體論”、“哲學”這些詞
馮友蘭為何贊同“西體中用”
心理形式與“抽象繼承法”
“哲學在中國”與“中國的哲學”
鬍繩畢竟是書生
中國接受怎樣的哲學
07 “情本體”的外推與內推
“情本體”外推即政治哲學
“兩德論”是政治哲學的基礎
啓濛落實到製度纔算完成
中國也許能調解文明衝突
“四大皆空”還得活
時間與“時間性”
“閑愁最苦”與“何時忘卻營營”
沒有人類,哪來善惡美醜
08 我的一生簡單平凡
四個“靜悄悄”
我與鬍風案
記不住麵貌和聲音
算是畢生遺憾
美國學生
傢裏一直訂科學雜誌
人所培育的情感心理即“情本體”
【附錄】
答問:從“兩德論”談普世價值與中國模式
與童世駿的對話
2006-2011年答問、采訪、對談紀目
劉緒源、蕭功秦、劉再復:再談李澤厚
李澤厚,學者,哲學傢。湖南長沙人,一九五四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歇根大學、科羅拉多學院、斯瓦斯摩學院等多所大學客席教授。重要著作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美的曆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中國思想史論 (古代、近代、現代) 》、《曆史本體論》、《論語今讀》、《己卯五說》、《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馬剋思主義在中國》、《哲學綱要》等。
評分李澤厚曾引領中國文化發展潮流,是當之無愧的時代弄潮兒,他對中國馬剋思哲學的現實化、西方價值的中國化提齣瞭自己的獨到見解,尤其是對自由主義、新左派、文化保守主義在中國的未來發展有獨到見解。
評分東東很不錯,快遞很給力。
評分“不急,還有一個學期!”
評分書籍評價 京東真的不錯,好多都在京東買的!
評分“噯!不對!古人說瞭,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意思是一點點時間一點點——許多的錢呢!”幸虧她沒見過羅天誠“烏飛兔走”之類的名言,否則要發揮半天。
評分李先生晚年睿智的談話,親切自然不失深邃
評分非常好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送書也挺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