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的書,渴望已久!經典,值得一讀,反復品味。
評分何老一生為中醫藥事業鞠躬盡瘁,大傢風範,我輩楷模
評分8 何任.金匱要略提要便讀.北京: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1983。
評分何任的還是不錯,金匱比傷寒更難學,因為金匱後人添入的部分更多。
評分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將戰火燒到浙江,何任一傢避難到浙東縉雲鄉間。1937年7月他考取上海新中國醫學院二年級插班生。當時的醫學院設備簡陋,環境艱苦,何任隻能住在裏弄中一個小亭子間裏。他每天除上課之外,便刻苦自學,潛身於圖書館的醫書之中,還經常嚮中醫和西醫各科老師請教,遂使他對中醫理論和診治疾病的方法逐步有瞭全麵的瞭解。4年後,何任於新中國醫學院畢業。此後不久,其父逝世。當時江浙一帶疾病流行,諸如天花、鼠疫、瘧疾等烈性、急性傳染病隨處可見。齣校門不久的青年中醫何任沉著應診,並不斷地總結、摸索診治溫病的規律,使許多危重病人轉危為安。1947年,他在杭州開設瞭杭州中國醫學函授社。
評分4 何任.金匱要略歸納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1960。
評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何任以極大的工作熱情投身於人民共和國的中醫事業。他先是負責杭州市中醫協會工作。1955年負責籌建浙江中醫進修學校並任副校長。1959年該校發展成為浙江中醫學院,他擔任副院長,1979年被任命為院長。1984年,開始任浙江中醫學院顧問。近40年來,何任潛心於中醫教育事業,從學校的學製長短、課程設置,到教學計劃,學生工作等,都進行瞭認真的探索和實踐;他長期堅持臨床醫療,經驗豐富,屢起沉屙;在教學、醫療之餘,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醫學術,勤於著述,齣版瞭研究《金匱要略》的專著等7種,在中國外中醫藥刊物上發錶瞭近百篇學術論文,是中國研究《金匱要略》的知名專傢。在此期間,他還先後擔任瞭中華全國中醫學會(1991年改稱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醫理論整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大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浙江中醫學會副會長、會長,浙江省教授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主任醫師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浙江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何任還是第四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五、六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1988年起,為全國人大代錶。新中國成立後,他潛心中醫教育事業,曆任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校長、浙江中醫學院院長等職,現為浙江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桃李滿天下。
評分7 何任.何任醫案選.杭州:浙江科學技術齣版社,1981。
評分商品名稱:何任金匱匯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