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神麯》中,但丁以自己為主人公,采用中世紀文學特有的幻遊形式,假想他由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和自己已故的戀人貝阿特麗切分彆帶領,遊曆地獄、煉獄、天堂三界。在這部巨著中,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精深的神學哲學修養和高度的藝術技巧為我們創造瞭一個光怪陸離而又極其廣闊的世界。那淒幽陰森的地獄,恬淡寜靜的煉獄,燦爛輝煌的天堂,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鮮活如生的眾多人物形象,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境遇,無不使人産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引發強烈的心靈震撼。
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神麯》全詩長14233行,由《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構成,是對但丁夢遊三界的神奇描述。詩人自敘在大赦聖年的1300年春天,正當自己35歲的人生中途,一日,詩人迷失於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正當他努力嚮山峰攀登時,齣口又被象徵淫欲、強暴和貪婪的母豹、雄獅和母狼攔住去路。詩人驚慌不已,進退維榖。值此危急關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突然齣現,他受已成為天使的貝雅特麗齊之托,救但丁脫離險境,並遊曆地獄和煉獄。在維吉爾的帶領下,但丁首先進入地獄,但見陰風怒號,惡浪翻湧,其情可怖,其景驚心。地獄分9層,狀如漏鬥,越往下越小。居住於此的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們的靈魂依罪孽之輕重,被安排在不同層麵中受懲罰。這裏有貪官汙吏、僞君子、邪惡的教皇、買賣聖職者、盜賊、淫媒、誣告犯、高利貸者,也有貪色、貪吃、易怒的邪教徒。詩人痛恨賣國賊和賣恩主之人,把他們放在第九層,凍在冰湖裏,受酷刑摺磨。
目錄
地獄
淨界
天堂
精彩書摘
但丁迷途在一個黑暗的森林;遇見豹、獅、母狼;詩人維吉爾的靈魂來救護他。
當人生的中路,我迷失在一個黑暗的森林之中。要說明那個森林的荒野、嚴肅,和廣漠,是多麼的睏難呀!我一想到它心裏就一陣害怕:不下於死的光臨。在敘述我遇著救護人之前,且先把觸目驚心的景象說一番。
我怎樣會走進那個森林之中,我自己也不清楚,隻知道我在昏昏欲睡的當兒,我就失掉瞭正道。後來我走到森林的一邊,害怕的念頭還緊握著我的心,忽然到瞭一個小山的腳下,那小山的頂上已經披著瞭陽光,這是普照一切旅途的明燈。一夜的驚嚇,真是可憐,這時可以略微安心瞭。從海裏逃上岸來的,每每迴頭去一看那驚濤駭浪,所以我在驚魂初定之後,我也就迴顧來路,纔曉得來路險惡,不是生人所到的。
我休息瞭一會,就立起來趕我的路程,一步一步爬上荒涼的山坡。沒有爬得多麼高,前麵忽然有一隻敏捷的、五色斑斕的豹,正攔住我的去路,我幾次想迴頭逃避它。那時天曉瞭,太陽正同著美麗的群星從東方升起;這樣清快的早晨,這樣溫和的季候,使我有剋服那眩眼的走獸之希望。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隻獅子又齣現瞭,他似乎嚮著我衝過來,他的肚子餓極瞭,高抬他的頭,呼呼的口氣嚇煞人。同時還有一隻瘦瘦的母狼,她似乎是飢不擇食的,而且已經有許多人受瞭她的災害。她的一雙眼睛盯著我,嚇得我全身發抖,於是我隻好放棄爬到山頂的企圖。
我好比那渴望著金錢的人,忽然受到一個失敗的打擊,而沉迷於痛哭悲哀的情境,我受到那隻母狼的壓迫,她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使我不得不退往那黑暗無光的森林。當我後退的時候,我看見一個人,他似乎是靜默瞭長久,因此不會說話一樣。在此荒山曠野,居然來瞭救星,我就叫道:“請你快來救我,不問你是什麼,一個影子也好,一個真人也好。”
他迴答道:“我從前是人,現在不是人瞭。我的父母是倫巴第人,他們的國度是曼圖阿。我生於愷撒王朝,但是遲瞭一點,後來住在羅馬,受奧古斯都王的保護,那時還是異教流行。我是一個詩人,我歌吟真正的英雄,安奇塞斯的兒子,他從特洛亞城逃齣來,因為那個雄壯的城已被希臘人燒掉瞭。但是你為什麼這樣驚慌失措?為什麼不爬過這座明媚的山,這是一切幸福的源頭?”
我麵紅耳赤,嚮他迴答道:“那麼你就是維吉爾嗎?從你的嘴裏流齣多麼美麗而和諧的詩句呀!你是眾詩人的火把,一切的光榮歸於你!我已經長久學習過,愛好過,研究過你的著作!你是我的老師,是我的模範,我從你學得些好詩句,因此使我有瞭一些聲名。……請你看那野獸,我後退的緣故就是為著她:著名的哲人,請你幫助我來反抗她,她使我的四肢血脈都顫動起來瞭!”
他看見我流淚,他答道:“假使你要離開這塊荒野的地方,你應當另尋一條小路;因為那隻母狼決不讓一個人經過那裏,除非把她殺掉,她的本性非常殘酷,肚子從來沒有飽足的時候,愈吃得多,反而愈加飢餓。和她勾結的野獸還多呢,而且是一天多一天,直等到那著名的獵狗齣世,纔能夠把他們一一殺盡呢。他是不貪土地,不愛金錢,他以智慧、仁愛、勇敢做食品,他的國度是在菲爾特雷和濛特菲爾特雷之間。他將拯救可憐的意大利,為著她,聖女卡密拉、歐呂阿魯斯……
前言/序言
我在大學裏教外國文學,幾乎每個學期都要帶領學生朝拜但丁,一路走來,二十多年過去瞭,可《神麯》依舊如乞力馬紮羅雪山一般高於一切,聳立在我的理解力所不能抵達的遠方。被奉為“世俗聖經”的《神麯》象徵著人類精神和想象的至高至深,一直吸引無數的讀者走嚮它、走近它、走進它。六百年來,朝聖的路上前行著許多絡繹不絕的但丁學者,專精如巴羅尼裏和哈蘭德。他們也許是海明威筆下的豹子,躍登上瞭聖殿西側的高峰,而博奧如哈羅德·布魯姆,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一一當麵對《神麯》的超拔和浩瀚,這位《西方正典》的作者失去瞭幾乎是其招牌風格的(專斷的雄辯),而流露齣商榷的語氣。《神麯》奧義,廣及宗教、哲學、數學、天文、地理、煉金術……一傢之言、一派之論,不管多麼精準,也隻能聚焦在《神麯》的某個剖麵上。盡管如此,它依然是人生必讀書單上置頂的一部作品。在一個閱讀變異為速讀或讀圖的時代,總有一些厚重的經典值得我們費些力氣、帶著思考去讀,即便這並不能改善我們的道德,但至少能磨練我們的心智,降低想象退化的程度。
《神麯》復雜的偉大,或者偉大的復雜構成瞭意義的迷宮。不過,任何迷宮都有它的阿裏阿德涅之綫。就《神麯》而言,這個綫索可以上溯到九歲的但丁與貝雅特麗齊的邂逅。關於這場邂逅的細節和真僞,不少傳記學傢做瞭大量考證,數以韆計的著述足可以壓垮據說是兩人相遇的那座石橋瞭。這場貌似“韆年等一迴”的邂逅並非成就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而是一個文學史乃至文化史的重大時刻。未來的詩人將要把這場邂逅提升到宗教的高度,先以一本他謂之“小書”的《新生》,繼而以一部大書《神麯》,中世紀詩歌傳統從語言到形式隨之巨變。
貝雅特麗齊何許人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如何去解讀或設定這個猶如濛娜麗莎一般的女性形象。此處,我不想套用那句爛熟的成語來造齣“一韆個讀者有一韆個貝雅特麗齊”的爛句,而要說:她是但丁的個人創造,上帝創造瞭夏娃,但丁創造瞭貝雅特麗齊。夏娃連纍亞當犯下原罪,從伊甸墮入人世;而貝雅特麗齊卻引領但丁飛升:從九層地獄,經由淨界,直入天堂。當然,地獄之旅的領路人不是但丁的女神,而是他的詩神:維吉爾。
循著這條綫索,也許《神麯》就不那麼令人望而生畏瞭,但丁寫在地獄門前的詩句也許會變成一個善意的邀請:“通過我,進入痛苦之城,/通過我,進入永世淒苦之深坑,/通過我,進入萬劫不復之人群。”整個《神麯》就是一場始於噩夢終於美夢的奇境漫遊。這樣的情節模式已被但丁之後的作傢屢屢復寫和改寫,以至於我們從最暢銷的文學作品,最賣座的電影,最流行的電子遊戲裏都能發見《神麯》的影響。僅僅因為這個原因,《神麯》足值一讀,更需重讀。一部《神麯》能將西方文化的一些重要現象鏈接起來。在這個意義上,作為讀物的《神麯》,不是星巴剋或是ipad2的咖啡伴侶,不是與小清新郵差包混搭的配置,而是美麗的托斯卡拉納方言砌就的神殿:“像整個世界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麼高聳、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馬紮羅山的方形的山巔。於是他明白,那兒就是他現在要飛去的地方。”
好吧,由《神麯》的第一頁,我們開始飛。
《神麯》:一場穿越煉獄、輪迴與天堂的史詩之旅 引言 浩瀚的文學長河中,總有一些巨著,以其深刻的思想、宏大的構思和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穿越時空的界限,成為人類文明的瑰寶。但丁·阿利吉耶裏的《神麯》便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這部史詩般的鴻篇巨製,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次對生命、信仰、罪惡與救贖的全麵探索。它以一種震撼人心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一個超凡脫俗的宇宙圖景,讓人們在跌宕起伏的敘事中,反思自身的存在,追尋靈魂的歸宿。 第一部:煉獄的艱難攀登 故事的開端,主人公但丁發現自己迷失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象徵著人生的迷惘與罪惡的泥沼。在絕望之際,他遇到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這位智者的齣現,為他指明瞭方嚮。維吉爾將引導但丁穿過地獄的九層深淵,以及煉獄的山巒。 地獄,是罪惡的終極審判之地。但丁在地獄的旅程中,目睹瞭各種各樣受罰的靈魂,他們的罪行與懲罰一一對應,構成瞭一幅幅令人不寒而栗的圖景。從貪婪者被永遠推著沉重的石頭,到縱欲者被狂風席捲,再到暴怒者在汙泥中互相撕咬,每一層地獄都充滿瞭殘酷的現實和深刻的教訓。但丁在目睹這一切時,心中充滿瞭恐懼、憐憫和對人類罪惡的警醒。他見證瞭欺詐、背叛、暴力等罪惡如何扭麯靈魂,將生者拖入永恒的痛苦。 然而,地獄之旅並非全無希望。當但丁和維吉爾穿過地獄的最低層,也就是撒旦被囚禁的地方後,他們便開始攀登煉獄的山。煉獄,是那些生前犯有罪惡,但最終悔悟並渴望救贖的靈魂所停留的地方。它不像地獄那樣是永恒的懲罰,而是為期有限的淨化過程。煉獄分為七層,每一層代錶一種主要的罪惡: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貪食和色欲。 在煉獄的山坡上,但丁遇到瞭許多等待淨化靈魂的信徒。他們承受著不同形式的苦難,以此來洗刷自身的罪孽。例如,傲慢者被迫背負著沉重的石塊,直到他們學會謙卑;嫉妒者被濛住眼睛,忍受著痛苦的摺磨,直到他們放下仇恨。但丁與這些靈魂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悔悟。他看到瞭希望,看到瞭靈魂在苦難中逐漸升華的可能性。 在攀登煉獄的過程中,但丁不僅在地理上嚮上攀升,他的精神也在不斷地淨化。他對罪惡的理解更加深刻,對信仰的渴望也愈發強烈。維吉爾作為理性的象徵,引導著但丁認識到世俗的罪惡及其後果。但丁的每一次喘息,每一次掙紮,都象徵著人類在追求精神解脫道路上的艱辛與不易。 第二部:天堂的聖潔光輝 當但丁到達煉獄的頂峰,也就是地上天堂時,維吉爾因為他的異教徒身份,無法繼續陪伴但丁前往更高的天堂。取而代之的是,貝特麗絲,但丁生前深深愛慕的女子,齣現在他麵前。貝特麗絲是神聖的啓示和恩典的象徵,她將引領但丁進入神聖的天堂。 天堂,是上帝恩典的國度,是靈魂最終的歸宿。天堂由九個天球組成,從月球開始,逐級上升到最外層的原動力。在每一個天球,但丁都會遇到不同的聖徒和天使,他們嚮但丁揭示著宇宙的奧秘、上帝的智慧以及人類在神聖秩序中的位置。 在天球的旅程中,但丁看到瞭那些在塵世中追求美德、信仰上帝的靈魂。他遇見瞭那些為瞭信仰而犧牲的烈士,遇見瞭那些在世間傳播愛與智慧的哲學傢,遇見瞭那些通過冥想和祈禱與上帝最為接近的隱士。每一個靈魂的齣現,都嚮但丁展示瞭不同的美德和神聖的光輝。 天堂的景象與地獄的陰森恐怖截然不同。這裏充滿瞭永恒的喜樂、純潔的光芒和和諧的音樂。但丁在貝特麗絲的引導下,逐漸理解瞭神聖的愛,感受到瞭與上帝的連接。他看到瞭愛如何驅動宇宙的運轉,看到瞭恩典如何拯救靈魂。 在天堂的最高處,即上帝的本體處,但丁終於獲得瞭對上帝的直接窺視。這是一次超越語言和理解的體驗,他看到瞭三位一體的聖像,感受到瞭宇宙萬物的統一與和諧。在這一刻,但丁的靈魂得到瞭徹底的淨化和升華,他最終實現瞭與上帝的閤一。 《神麯》的意義與影響 《神麯》不僅是一部驚心動魄的宗教寓言,更是一部深刻的哲學著作和宏大的曆史畫捲。但丁通過這部作品,將中世紀的哲學、神學、政治和社會現實巧妙地融為一體。 宗教與信仰的深度探索: 《神麯》是對基督教教義的直觀展現,它詳細描繪瞭地獄的懲罰、煉獄的淨化和天堂的奬賞,深刻反映瞭中世紀人們對罪惡、救贖和永生的觀念。但丁對上帝的描繪,以及對信仰力量的強調,對後世的宗教思想産生瞭深遠影響。 人類情感與道德的深刻洞察: 但丁筆下的靈魂,無論是受罰的罪人還是得救的聖徒,都充滿瞭真實的人性。他對人類的愛、恨、貪婪、嫉妒等情感的刻畫入木三分,展現瞭他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通過對罪惡的揭露和對美德的贊頌,但丁嚮讀者提齣瞭關於道德選擇的永恒拷問。 政治與社會的批判: 但丁身處的時代,意大利城邦林立,政治鬥爭激烈。他在《神麯》中也影射瞭當時的許多政治事件和人物,對教會的腐敗和世俗的權力濫用進行瞭嚴厲的批判。他的作品,也體現瞭他對理想政治秩序的渴望。 文學與藝術的巔峰之作: 《神麯》的語言精煉優美,結構宏偉壯麗,意象豐富多彩,極具藝術感染力。但丁創造的“三行詩”體(terza rima)在文學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部作品的齣現,標誌著意大利語文學邁上瞭新的颱階,也為後來的歐洲文學樹立瞭典範。 哲學的思辨與啓迪: 《神麯》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考,從對存在意義的追問,到對自由意誌的探討,再到對宇宙秩序的理解,都體現瞭但丁作為一位偉大思想傢的智慧。他對真理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至今仍然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和啓迪。 結語 《神麯》是一部需要讀者用心靈去體悟的巨著。它不僅帶領我們穿越一個驚心動魄的宇宙,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審視自身,反思生命,追尋永恒的真理和價值。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但丁筆下關於罪與罰、善與惡、希望與救贖的敘事,依然能夠觸動我們最深處的心靈,給予我們力量去麵對人生的挑戰,去追求更崇高的精神境界。這部作品,是人類精神探索的永恒豐碑,是引導靈魂走嚮光明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