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书目提要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介绍,它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种“翻译伦理”的变迁。早期的翻译,或许带着更多对异域知识的敬畏与小心翼翼,力求忠实原著;而到了近代后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翻译的色彩和倾向性也变得愈发明显,从“介绍”到“批判性吸收”,甚至是“为我所用”。这种语感和侧重点的微妙变化,通过提要中的措辞和内容选取,被巧妙地暗示了出来。它让读者意识到,每一次西学传入,都不是一次简单的知识嫁接,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心理博弈。阅读它,就像在看一幅用书目勾勒出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图谱,充满了挣扎、希望与不屈的求索精神。这本提要的深层意涵,远超出了它作为文献目录的范畴。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份书目提要的严谨性令人肃然起敬。从明末的零星尝试,到清末的如火如荼,时间跨度近三百年,牵涉的领域之广、涉及的人物之多,要做到脉络清晰而不遗漏关键节点,绝非易事。我深感作者在资料搜集上的辛劳与汗水,那些被遗忘在尘封角落的善本、那些鲜为人知的译者,都在这里得到了应有的记录和定位。这种对“文献史料”的尊重和梳理,使得本书具有了极高的工具书价值。对我个人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考框架,让我今后在阅读任何关于近代史的论著时,都能迅速地将某个知识点放入其最初被引入中国的历史坐标系中。它不是故事书,却比很多故事书更引人入胜,因为它展示的是“知识如何改变世界”的真实剧本。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近代译著的书目提要,我感受最深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感”。它不是学院派的枯燥说教,而是鲜活地呈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在面对西方文明冲击时的那种迫切与迷茫。提要的编排和选目,无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它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精炼地勾勒出了不同阶段、不同领域西学传入的关键节点。比如,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硬科学方面的引进,是如何一步步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根基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宏大的政治叙事都要来得震撼人心。阅读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层层地揭开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肌理,看到那些最初的“种子”是如何在贫瘠的土壤上艰难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的。这种对知识传播史的细致刻画,远比泛泛而谈的文化史要来得扎实有力。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提要”二字的精妙运用。它没有简单地罗列书名,而是对每一部译著的核心内容、翻译背景乃至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做了简明扼要的概括。这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快速把握近代西学脉络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不需要去翻阅那些原文晦涩的旧籍,就能通过作者精准的提炼,迅速建立起对特定思想体系的初步认知。这种筛选和浓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学术功力体现。它就像是一个专业的向导,带领我们在迷宫般的历史文献中高效前行,直抵核心。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哲学和政治学著作的提要部分,它们揭示了从早期的伦理学探讨,到后期激进的社会变革思想,译介路径的演变轨迹,这让我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有了更清晰的源头追溯。
评分这本关于近代汉译西学书目的提要,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聚焦于知识的迁徙与碰撞,让人在浩瀚的史料中看到了思想变革的微观脉络。我常常在想,那些在明末清初,冒着巨大风险将西方的知识引入东方的先驱者,他们是如何平衡传统与新知之间的张力的?这本书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它提供的详尽书目和提要,无疑是重建那个思想转型期图景的珍贵砖石。我尤其欣赏它对具体译著的梳理,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去触摸那些初版书页上的油墨香。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目录,更像是一份地图,指引着我们去探索近代中国知识界那场波澜壮阔的“西学东渐”之旅。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那些古老的思想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对“近代”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是一个学习、模仿、挣扎与重塑的复杂过程。
评分这么厚一本,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有时候要查一查明末难道1919年的汉译西学就很有帮助。
评分一辆比普通汽车大两倍的飞行器到达高空中,随后缓缓降落下来,一个青年从其中走出,这个青年十八岁左右,身高也是一米九,身穿紧身黑色衣服,器宇轩昂走下来,稍微一扫,眼神犀利,好像元首在检阅部队。
评分“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书名、作者,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
评分来华耶稣会士正是在‚文化适应?政策基础所确立的这种‚以书传教?的方式,从而使来华的传教士开始不断的写作,这样自晚明时起,在中国的文坛和出版领域出现了这样一批以介绍西方文化为其主旨的西学汉籍的书籍。 第 一次对这批天主教文献整理的是明末的李之藻,他以《天学初函》为题共收录了传教士和中国文人的著作二十篇,其中‚理编?十篇,‚器编?十篇。收入理编的 有:《西学凡》(唐景教碑附),《畸人十篇》(附西琴八章),《交友论》,《二十五言》,《天主实义》,《辩学遗牍》,《七克》,《灵言蠡勺》,《职方外记》;收入器编的有:《泰西水法》,《浑盖通宪图说》,《几何原本》,《表度说》,《天问略》,
评分配送超快 赞赞赞赞赞……
评分的评价将帮助其他客户了解这本书并作出购买决定。
评分非常好,拿到手里书样不错,京东很好,继续支持.
评分梁武帝在位48年,绝大部分时间可算“海晏河清”,梁朝虽偏安江左,但仍能在相当程度上以华夏文化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大约在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前后,梁武帝忽发奇想,在长春殿召集群臣开学术研讨会,主题居然是讨论宇宙模型!这在历代帝王中也可算绝无仅有之事。
评分★木心手订八种封面珍藏版——木心走了,2011年12月21日,在乌镇故宅不远的医院告别一生。由他亲手设计封面的第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