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人类学作品,也可当作缅甸研究的资料辅证
评分我若是没弄错的话,我们是在蜜蜂、蚂蚁、海狸、鹅、鸡、羊等群居动物之中列居首位的(假定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遇到一只离群的蜜蜂,难道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说这只蜜蜂处于纯自然状态,而那些在蜂房里集体劳动的蜜蜂却已经退化了吗? 不是任何动物都有它必须服从的、不可抗拒的本能吗?这种本能是什么?就是协调各种器官,使之在一定时间发挥作用。这种本能最初还不可能充分发挥,因为器官尚未发达到完善状态①。 事实上,我们不是看到,一切动物以及其他一切生物都始终不变地奉行着大自然赋予它们这个物种的法则吗?飞鸟筑巢,星球运转,都根据万古不变的法则,怎么唯独人能够改变?如果人注定要像其他肉食动物那样过孤独生活,他能违抗自然法则而过群居生活吗?而如果人类生来就是要像家禽和其他许多动物那样成群结伙,他能违背命运,千万年孤身独处吗?人是可以臻于完善的,可有人却由此断定,人已经堕落。可是为什么不可以由此得出结论,人已经改善到了自然所规定的尽善尽美的限度呢? 所有的人现在都过着群居生活,我们岂能由此推断,他们从前过的不是群居生活?如果这样推断,那岂不是等于说,公牛今日有角,就是因为它们过去并不总是有角? 一般说来,人类总是今天是什么样,过去也是什么样。这并不是说:他们从来就有美丽的城市,有发射24古斤①重炮弹的大炮,有喜歌剧和修道院。而是说,人类一直有着同样的本能,这种本能使人们爱自己,爱自己的妻儿和孙子,爱自己双手劳动所得的成果。 这便是普天之下万古不易的真理。社会的基础始终存在,因此也就始终有某种社会存在;我们并不是生来要像熊那样过活的。 有时人们会发现有些小孩迷失在丛林中,过着野兽般生活。但丛林中也可以找到羊和鹅,这不能反证羊和鹅不是生来就成群地生活的。 印度有些苦行僧,带着铁链,孤身独处。不错,是这样;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使过往行人赞赏他们,给以布施。他们的行为出于一种虚伪的宗教狂热,就像我们大路上的乞丐,自残身体以博取同情。人类社会的这些渣滓,只不过是人们可以利用这个社会以遂一己之私的明证。
评分人类学经典,慢慢品读。
评分《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是人类学经典中少有的涉及中国研究的著作,强调埃德蒙·R.利奇关于克钦、景颇人的著作是如何将理解中国西南的族(ethnicity)建构放在了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彼此相联的大背景下,从而为这种理解提供了诸多的灵感。
评分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
评分京东的书种类齐全,价格优惠,不错!
评分文化人都是这么说的:心安处即为故乡
评分除了用文字图片来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细心关注外,作者在每一卷后面还附有她自己家庭的生活智慧技巧,如何理财,如何教育子女等,虽然台湾的环境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但那些处世态度和生活智慧是共通的,“言身传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