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东方·2018GMAT官方指南(综合+数学+语文) | ||
| 定价 | 610.00 |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
| 版次 | ——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7月 | |
| 开本 | 大16开 | |
| 作者 | ——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套装 | |
| 字数 | 共3本 | |
| ISBN编码 | 9781119406198、9781119406082 9781119406174 | |
数学部分的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但对于追求高分的考生来说,这远远不够。GMAT数学考察的更多是思维的严谨性,而非简单的计算能力。这本书涵盖了所有基础知识点,这一点值得肯定,公式和基本概念的罗列是清晰的。然而,它在处理那些“陷阱题”和“非常规解法”方面的力度明显不足。我做了一部分数据充分性(Data Sufficiency)的题目后发现,许多题目都需要跳出题目的字面意思去思考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而OG的解析往往只是提供了一种“可以算出答案”的路径,却鲜少引导考生去探索其他可能更快的、或者更能揭示题目本质的解题思路。如果你只是想确保自己不会因为基础知识点失分,这本书可以作为案头工具书;但若你想在数学上拿到50分以上的成绩,你还需要更侧重于策略和思维深度的补充材料。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作为GMAT官方指南的“新版”,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官方的题库和标准,这是任何第三方资料无法替代的基石。但如果脱离了“官方”这个光环来看待它,它作为一本独立教材的质量是存在明显缺陷的。特别是对于自学效率要求高的考生,这本书的引导性略显不足,更像是一本“习题集加简易答案卡”,而非一本详尽的“学习指南”。我期望它能提供更多关于时间管理、做题节奏的策略指导,以及针对不同错误类型的分类总结。目前来看,它更像是GMAT考试命题委员会提供的一份官方“参考文件”,而非一本精心打磨的“教学手册”。因此,我不会完全放弃它,但它必须搭配至少两本高质量的辅导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拿到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被愚弄感。首先,字体选择上就显得非常业余,时常出现忽大忽小、忽粗忽细的情况,尤其是在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旁边,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理解题目本身的意思。更要命的是,很多例题的解析部分,文字描述和对应的图表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我需要反复在不同页面之间来回翻找,才能勉强拼凑出完整的逻辑链条。这不仅仅是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备考效率。我感觉自己花在“研究如何看懂书”上的时间,都快赶上做题的时间了。而且,一些关键的语法规则点,讲解得极其简略,仿佛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某种高阶知识,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简直是天书。如果不是因为这是OG的“新版”,我可能早就把它扔到一边了。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彻底重审一下编辑和排版部门的工作。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个“2018新版”的宣传语,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营销噱头而非实质性的内容更新。我对比了之前版本的资料,对于GMAT这种标准化考试来说,核心考点和题型分布的底层逻辑几乎是固化的,而这本书给出的变化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零。那些所谓的“新改版”的题目,我做了几道后发现,无非是把数字换了换,或者把句子的主谓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换,对于考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核心能力上,毫无助益。如果一个考生是按照严格的时间线来备考的,比如距离考试只有三个月,那么购买这个版本的意义真的不大,还不如去研究那些真正深入分析了历年真题趋势的辅导材料。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出版商在蹭OG的热度,而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挖掘和提炼那些真正能帮助考生提高的深度洞察。钱花得不冤,但绝对谈不上“物超所值”。
评分对于语言部分——特别是阅读和句子改错——这本书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困惑。阅读文章的选材范围似乎过于集中在某些社会科学领域,对于像我这种对商业案例和逻辑推演更感兴趣的考生来说,代入感不强。更别提那些所谓的“官方解析”了。它们提供的答案是正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对于解释“为什么这个选项是最好的”以及“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误的”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讲解得过于仓促和技术化。例如,在解释某个长难句的结构时,解析往往直接给出了句子主干,却忽略了那些修饰成分是如何一步步影响句子整体含义的。我需要的是一个手把手的拆解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成品分析报告。这就像是教练直接告诉我“跳下去就能游起来”,却没教我换气和打腿的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