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6
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里面的选文不错,有大热点朗西埃。
评分还是老问题,书比较陈旧,有污渍有叠痕
评分还是老问题,书比较陈旧,有污渍有叠痕
评分狼西埃也许最好被描述为一名“当代批判理论家”,确切来说这恰恰是因为他的作品跨越了如此之多的探究领域,鉴于其彻底跨学科的本质,且就他本人一直抵抗任何对他思想的范畴化而言的。也就是说,把本书中收录的作家带到一起的那个泛泛的头衔(即当代批判理论家)抓住了朗西埃思想——它无疑是完全批判且理论化的——的大部分趣味,同时又不会把他的计划限制在任何特定的学科领域之内。和他的许多同时代人——这些人的思想往往停留在某个分类之中(以某个学科为依托)——不一样,朗西埃的作品“避开了分类(elude[d] classification)”[1],这很可能是因为他的写作跨越了如此之多的领域:从劳工和思想史延伸到美学,从民主到文学,从政治学到电影。朗西埃的教育和早期接受的训练是按惯常的轨道进行得。和阿尔都塞与德里达一样,朗西埃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生于1940年;和德里达与福柯一样,朗西埃进而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阿尔都塞的指导下学习。朗西埃对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作出了贡献,但他的论文没有收入该书的英译本。1968年的五月事件对他的思想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但是,和他时代著名的法国批判理论家不一样,朗西埃对阿尔都塞的偏离使他走向了档案研究。朗西埃所谓的历史研究在英语批判理论界并没有得到关注,这些文本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译为英文。尽管朗西埃五十多年来出版了许多著作,加伯利埃尔·洛克希尔(Gabriel Rockhill),在2004年的著作中,依然可以准确地把他描述为一个“在英语世界仍然有待全面聆听”的人。[2]然而,他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在过去十年间朗西埃的作品迅速成为重新思考政治以及把“美学”计划拓展到“纯粹艺术”的领域之外的重要资源之一。
评分 评分是正品,服务不错,老客户了
评分朗西埃专辑,其中几篇文章相当重要。应该收下
评分 评分也许,罪魁祸首就在《漫长的革命》第一部分所详细探讨的文化理论,他之所以关注文化是因为痴迷于如何弥补个体与社会之间裂痕的问题,威廉斯条分缕析了各路行家里手对此提出的见解,包括生物学家扬的观看理论、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以及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在挑剔地比较了一番这些理论对文化分析的优劣之后,他干脆夹带了一点儿私活——自己发明的术语“感觉结构”。遗憾的是,这个术语在全书以及他未来的著作中更像是一个空洞的摆设,其影响力远远不及1958年的那篇文章“文化是日常的”来得惊天动地。理论术语是灰色的,而口号之树长青,《漫长的革命》也不忘重新诠释这个现成的口号,他在书中进一步总结出三种文化概念:“理想的”文化、“文献的”文化以及“社会的”文化。第一种指的就是与人类的普遍价值相联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第二种指的是各种思想性和想象性作品的实体;第三种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显而易见,第三种文化观才是重中之重,它拓展了文化的内涵,让“文化”不再成为资产阶级把玩的囊中之物,大众周围的一切都可以被名正言顺地归于其下,这种新观念在他看来不啻为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后的第三种革命——“漫长的文化革命”。同时,他终于扫清了研究道路的最大障碍。
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