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好妈妈好宝宝:0-6岁肢体运动游戏》根据0~6岁孩子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分别将各个时期应该培养的肢体运动能力以游戏形式展示给广大读者,对如何促进儿童四肢运动能力和基本的爬、坐、走、跑以及手、眼的协调能力进行了有趣的阐述。
而一旦孩子爱上了运动,便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健康之门,从此,运动就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
走进运动游戏,和孩子一起去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走进运动游戏,伴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走进运动游戏,在孩子的笑容和目光中寻找自己童年的快乐,重拾自己儿时的感动;
走进运动游戏,让孩子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尽情绽放美丽的童年。
作者简介
沈媛,中华家庭教育顾问。
现任淄博张店金宅幼儿园教研组长。
2001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
2003年取得全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2006年,取得蒙氏教育资格证,亲子园教师资格证。
2002年至今,执教于淄博张店金宅幼儿园,现任金宅幼儿园教研组长。
2008年至今,任山东学前教育论坛版主、山东学前教育博客博主、山东学前教育网兼职编辑。
在山东学前教育网发表论文、随笔200余篇,其中家庭教育相关文章30余篇。在《幼教园地》(《山东教育》幼儿版)发表论文、随笔、儿童文学15篇;在《中国民办教育》发表随笔3篇;在中青社《玩美幼教》发表诗歌、儿童文学10篇,在深圳《妈妈娃娃》杂志中发表童话1篇,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发表家教文章1篇,另有1篇散文被《朗文英语》收录。先后由武汉出版社和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和《潜能生的超越》。
张莎莎,亲子专家,从事早教工作8年,先后取得亲子园教师资格、蒙氏教师资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对话自己,让宝宝感知“我”的存在(0~2个月)
第一节 游戏面对面——我和宝宝来做操
第二节 触觉游戏,让宝宝感觉更灵敏
看看我的小手
黑白棋布
蹬踢大球
摇小铃
追逐红色小球
咯咯笑
照镜子
宝宝、宝宝在哪里?
第三节 0~2个月宝宝关键词——反射
第二章 翻身、抓握,开启智慧之门(3~4个月)
第一节 游戏面以面——抓住小青蛙
第二节 翻身、抓握,丰富感知
抬头望天
调皮的小青蛙
拍打吊球
我能抓到你!
侧翻身练习
翻烙饼
卷花卷
滚来滚去的小熊
妈妈在哪里?
第三节 3~4个月宝宝兴趣关键词——认生
第三章 坐起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5~6个月)
第一节 游戏面对面——对对碰
第二节 我能坐得稳
大吊车
拉大锯,扯大锯
循声寻找
藏猫猫
敲小鼓
合抱小熊
拍地鼠
玩具宝宝要搬家
找小狗
对对碰
第三节 5~6个月宝宝关键词——坐
第四章 爬爬乐,让宝宝感统不再失调(7~8个月)
第一节 游戏面对面——大吊车
第二节 爬得充分,做个全面发展的“平衡”宝宝
前趴练习
原地打转
匍匐前行
爬出被子
前推后拉
大吊车
爬过大纸箱
翻山越岭
钻山洞
钻过呼啦圈
第三节 7~8个月宝玉关键词——爬
第五章 手眼协调,做个灵活宝宝(9~10个月)
第一节 游戏面对面——捉小猪
第二节 游戏,让宝宝越来越灵活
摘星星
捏一捏
拿出来,放进去
小鸭子唱歌
调皮的小青蛙
球宝宝回家
戴帽子,摘帽子
手指偶
开关抽屉
第三节 9~10个月宝宝关键词——扔
第六章 动一动、扭一扭,让大肌肉充分伸展(11~12个月)
第七章 追追、逃逃,让体能轻松提高(1~1.5岁)
第八章 双手并用,大脑小脑动起来(1.5~2岁)
第九章 发展前庭感知,助宝宝平衡发展(2~3岁)
第十章 韵律活动,让宝宝在欢乐中成长(3~4岁)
第十一章 规则运动,让宝宝自控能力稳步提高(4~5岁)
第十二章 精细游戏,提高手的控制力(5~6岁)
前言/序言
《好妈妈好宝宝:0-6岁肢体运动游戏》是一本旨在指导家长如何与0-6岁婴幼儿进行亲子肢体运动游戏的实践指南。本书并非单纯的游戏手册,而是深度融合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运动科学以及早期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家长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身体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核心理念:玩中学,学中玩,情智体全面发展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深知,对于婴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最佳方式。肢体运动不仅仅是身体技能的锻炼,更是认知发展、情感交流、社交能力培养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萌芽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书的所有游戏设计都围绕这一核心,力求在轻松愉快的亲子互动中,实现孩子情、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本书结构与内容详解: 本书共分为四个主要章节,每个章节都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宝宝,提供了详实的游戏指导和理论支持。 第一章:0-12个月宝宝的律动探索——感知世界的初体验 新生儿的肢体运动是无意识的反射,但却是未来一切运动的基础。本章将带领家长走进宝宝感官与运动萌芽的世界,重点关注: 感知觉发展与运动的关联: 如何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引导宝宝进行自主或被动的肢体运动。例如,柔软的触感玩具、色彩鲜艳的床铃、舒缓的音乐,都能激发宝宝的兴趣,鼓励他们伸展肢体、转动头部、挥舞小手小脚。 基础反射的观察与引导: 详细介绍抓握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等,并提供引导家长如何利用这些反射,在抚触和互动中,促进宝宝肌肉的发育和协调性。 俯卧支撑的科学引导: 详细讲解俯卧(Tummy Time)对宝宝颈部、背部肌肉发育的重要性,提供不同阶段俯卧游戏的技巧,如“空中飞机”、鼓励宝宝抬头、伸手够物等,帮助宝宝建立自信,为爬行打下坚实基础。 翻身与打滚的乐趣: 针对宝宝的翻身和打滚发展,提供安全、有趣的游戏方法,如在柔软的地垫上,用玩具引导宝宝向侧翻、向后翻,体验身体移动的奇妙。 辅助坐立与平衡感的初步培养: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介绍如何通过双手支撑、腰部轻托等方式,帮助宝宝进行短时间的坐姿练习,并提供一些简单的摇晃、轻轻晃动游戏,初步建立宝宝的平衡感。 亲子抚触与安抚技巧: 详细教授不同部位的亲子抚触手法,不仅能放松宝宝身体,增进亲子情感,还能帮助家长了解宝宝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第二章:1-2岁宝宝的探索与模仿——迈出独立的第一步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运动能力也飞速发展。本章将聚焦于宝宝的行走、探索与模仿能力: 行走能力的启蒙与巩固: 从扶走、独立行走,到蹒跚学步,本书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游戏。例如,“拉着走”游戏,鼓励宝宝在家长引导下迈步;“跨越小障碍”游戏,用抱枕或软垫设置简单障碍,训练宝宝的跨越能力;“追逐小球”游戏,激发宝宝主动迈步的动力。 爬行与跪爬的进阶: 针对已经掌握爬行技巧的宝宝,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游戏,如“隧道探险”(用毯子搭设简易隧道)、“钻山洞”(在家具下穿梭),锻炼宝宝的空间认知和身体灵活性。 平衡感的精进训练: 引入“单脚站立练习”(扶着墙壁或家具)、“走平衡木”(在地面铺设的软垫上行走)、“踮脚尖游戏”,帮助宝宝更好地控制身体平衡。 模仿学习与角色扮演的初步: 宝宝开始模仿大人的动作,本章提供“学动物走路”(学小狗、小猫)、“学做饭”(用玩具厨具)、“学打电话”等游戏,鼓励宝宝在模仿中学习,发展想象力。 手部精细动作与大肌肉运动的结合: 介绍如何通过“套圈圈”、“搭积木”、“按压按钮”等游戏,将手部精细动作与全身运动相结合,如在游戏中鼓励宝宝站立、转身去拿玩具。 “小勇士”的挑战: 设计一些简单的翻滚、跳跃(在家长保护下)游戏,让宝宝体验运动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章:2-4岁宝宝的活力与创造——身体与心灵的飞扬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对规则的理解能力也逐渐增强。本章旨在引导家长如何利用这些特点,设计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肢体运动游戏: 跑、跳、爬、攀等基础能力的强化: 提供“障碍赛跑”(在家中设置简易赛道)、“跳房子”(画格子)、“爬高”(在安全软垫上)、“过山洞”(用椅子和毯子搭建)等游戏,全方位锻炼宝宝的爆发力、耐力、协调性。 球类运动的启蒙: 从简单的踢球、滚球、抛接球(用软球),到尝试用球拍击球,逐步培养宝宝的球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节奏感与韵律的培养: 结合音乐,设计“跟着音乐跳舞”、“模仿舞蹈动作”、“敲打节奏”等游戏,让宝宝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美,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空间感与方向感的提升: 通过“寻宝游戏”(家长藏好玩具,给出简单线索)、“指路游戏”(让宝宝指挥家长或布偶前进方向)、“迷宫游戏”(用箱子搭建简易迷宫),提升宝宝的空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萌芽: 引入简单的合作游戏,如“两人三足”(用丝巾绑住两人脚踝)、“传递接力赛”,培养宝宝的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创意表演与角色扮演的深化: 鼓励宝宝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汽车司机”、“小小建筑师”、“勇敢的探险家”,并设计相应的肢体表演游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4-6岁宝宝的技巧与规则——走向独立与协作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技能更加熟练,逻辑思维和规则意识进一步发展。本章将引导家长如何设计更具挑战性、规则性和社交性的肢体运动游戏: 专项运动技能的初步训练: 介绍一些基础的专项运动技巧,如篮球的运球、投篮(降低篮筐)、足球的带球、射门、跳绳(双脚跳、单脚跳)、踢毽子等,为孩子未来参与更复杂的运动打下基础。 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执行: 重点在于设计需要遵守一定规则的游戏,例如“老鹰捉小鸡”、“红绿灯”、“丢手绢”等经典游戏,锻炼宝宝的规则意识、反应速度和策略思维。 团队合作与策略运用: 设计更复杂的团队游戏,如“拔河比赛”(注意安全,使用柔软绳索)、“寻宝接力赛”(增加解谜元素)、“搭建与推倒”(比拼谁先搭建好指定模型)等,让孩子在团队中学习沟通、协作和策略运用。 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的进阶: 引入一些需要更高协调性和柔韧性的游戏,如“钻圈”、“平衡桥”、“模仿动物造型”(要求更复杂的动作)等。 户外探索与自然互动: 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户外,进行跑步、攀爬(在安全区域)、跳跃、踢球、追逐等活动,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尽情释放活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运动中的情绪管理与挫折教育: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孩子如何处理输赢、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与同伴协商,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本书的特色与亮点: 科学性: 所有游戏均基于儿童发展规律,由专业人士审订,确保科学性和安全性。 实践性: 游戏道具多为家庭常见物品,易于操作,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与孩子进行互动。 趣味性: 游戏设计充满童趣,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 全面性: 涵盖了0-6岁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发展需求,并兼顾了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发展。 互动性: 强调亲子互动的重要性,旨在增进亲子感情,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指导性: 不仅提供游戏方法,更深入讲解每个游戏背后的育儿理念和目的,帮助家长成为更具智慧的育儿者。 结语: 《好妈妈好宝宝:0-6岁肢体运动游戏》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伙伴。我们相信,通过科学、有趣、充满爱的肢体运动游戏,您不仅能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体魄,更能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游戏旅程中,见证孩子闪耀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