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

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一梅 著
图书标签:
  • 绘本
  • 科普
  • 自然
  • 昆虫
  • 蝴蝶
  • 儿童
  • 低幼
  • 认知
  • 故事
  • 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
ISBN:97875301353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27187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作家的第一本书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字数: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丛书,共14册。所选作家,老中青三代人都有,基本上都是儿童文学界当红的作家,畅销作家,实力派作家。风格多样。文体以小说和童话为主。这些儿童文学名家包括曹文、伍美珍、郁雨君、谢倩霓、金波、王一梅、冰波、樊发稼、安武林、张秋生、汤素兰、常新港、黄蓓佳、曹文轩、张之路。其中很多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即为其畅销作品。丛书旨在让孩子们在经典阅读中感受文学之美,收获语言之美,体验生活之美。

作者简介

郁雨君,一个专心的儿童文学作家,无数小读者心目中那个亲切神奇、温暖优美的辫子姐姐。她写的每一本书都和成长息息相关,温暖过无数透明孩子心。主要作品包括“辫子姐姐心灵花园”“主题公园”“纯情经典”“成长物语”等书系,散发的出独特书香魔力席卷了无数孩子的心灵和头脑!谢倩霓,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少年文艺》杂志执行主编。代表作品主要有《你是我的城》《喜欢不是罪》《薄荷香女孩》《草长莺飞时节》等长篇少女成长小说,《丫头小子在行动》《灰姑娘日志》等小学生成长小说,“谢天谢地来啦”系列低幼生活故事等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王一梅,就职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一级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鼹鼠的月亮河》、《木偶的森林》、《书本里的蚂蚁》等。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樊发稼 诗人、文学评论家。上海崇明人。1937年生。1955年开始发表诗作。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出版有六十多本作品集、文论集。论著和作品多次获全国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2007年两次应邀赴马来西亚讲学;1995年、2006年曾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埃及、法国。

内页插图

目录

第十二只枯叶媒

3 沖知了

8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11 与众不同的鼹鼠

14 狮子卡卡

17 第十二只枯叶蝶

20 木头城的歌声

25 叮当响村庄

28 蜗牛的森林

31 大狼托克打电话

36 我是一条鱼

39 蚱蜢、蟋蟀和狗尾巴草

44 大熊洛卡

47 书本里的蚂蚁

5O 我是蜗牛

53 鸟窝里的树

55 冬天里的朋友

60 小手屋

附录

65 阿虎的名片

70 给乌鸦的罚单

73 女巫和老房子

76 蔷薇别墅的老鼠

......
《第十二只枯叶蝶》:走进自然,发现生命之美 一、 邂逅生命,从第一抹色彩开始 孩童的世界,充满了无穷的好奇与惊喜。他们用清澈的眼睛打量着周遭的一切,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到天空中飘过的云朵,都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而《第十二只枯叶蝶》,正是为这颗颗充满探索欲的心灵准备的一场色彩斑斓的自然盛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扇窗,一扇带领孩子们推开,窥见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美的窗。 想象一下,当孩子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枯叶蝶,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感,仿佛是秋日低语,是落叶的歌唱。在作家初次执笔的温柔笔触下,枯叶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生物,而是近在咫尺的伙伴。孩子们将跟随画家的脚步,一同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 书中的色彩,是作者精心调配的诗篇。不再是简单的红绿黄,而是层次分明、细腻入微的色彩渐变。枯叶的深棕、浅黄,与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金辉交织,构建出温暖而富有质感的画面。偶尔穿插的,可能是几抹鲜艳的野花,或是飞舞的昆虫,这些点缀犹如画龙点睛,让整个画面跃动起来,充满了生机。孩子们在欣赏这些色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他们会惊叹于枯叶蝶翅膀上纹理的精妙,那仿佛是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每一条纹路,都讲述着生命的痕迹。 二、 循序渐进,激发观察力的种子 《第十二只枯叶蝶》并非简单地呈现一只枯叶蝶的形象,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引导孩子们主动去观察、去思考。书中的故事,会以一种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方式展开,让他们容易产生共鸣。也许故事的起点,是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偶然间注意到的一抹“落叶”。 “咦?这片落叶怎么会动?” 这样一句简单的疑问,便是开启探索的第一步。书中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枯叶蝶在落叶中伪装的奇妙本领。孩子们将学会辨认,学会细致地观察,区分真正的落叶和伪装成落叶的枯叶蝶。这个过程,是对孩子们观察力的绝佳锻炼。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成为小小侦探,在图画和文字的引导下,主动去寻找线索,去发现隐藏的秘密。 作家在创作时,一定深谙儿童的认知规律。故事的推进,不会过于复杂,而是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一步一步地深入。也许他们会先发现一只,接着在父母的鼓励下,尝试寻找第二只、第三只…… 直到集齐“第十二只”。这个“寻找”的过程,是对耐心的磨砺,也是对毅力的培养。孩子们将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学会坚持,学会不放弃。 书中对枯叶蝶生活习性的描绘,也会是细致而生动的。它们是如何栖息?它们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活动?它们如何感知周围的世界?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通过画面的呈现和简洁的文字说明,会变得清晰而有趣。孩子们将了解到,即使是看似渺小的生物,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 三、 融入自然,播撒爱与敬畏的幼芽 《第十二只枯叶蝶》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播撒下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幼芽。 书中的画面,充满了真实的自然气息。不仅仅是枯叶蝶,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昆虫、小鸟,甚至是微风吹拂下的草叶。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而充满活力的自然生态。孩子们在欣赏这些画面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学习着认识不同的生物,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家在故事的结尾,或许会留下一些引人深思的思考。比如,枯叶蝶的翅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纹理?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保护色,让它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孩子们在惊叹于这份“礼物”的同时,也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产生敬畏之心。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寻找”,更是关于“看见”。看见生命的多样性,看见自然的神奇,看见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当孩子们能够用好奇的眼睛去发现,用温暖的心去感受,用行动去爱护,那么,这本《第十二只枯叶蝶》就已经完成了它最伟大的使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 四、 艺术的启迪,点亮想象的翅膀 除了内容的丰富和主题的深刻,《第十二只枯叶蝶》在艺术呈现上,也必将是匠心独运。 绘画风格: 考虑到目标读者是3-6岁的儿童,绘画风格一定是温馨、柔和,色彩鲜艳但不刺眼,线条流畅且充满童趣。不会过于写实,但又保留了自然的真实感。每一页的插画,都仿佛是一幅幅独立的艺术品,充满细节,值得反复品味。例如,枯叶蝶翅膀上的纹理,或许会用细腻的笔触勾勒,而周围的环境,则会用柔和的色彩晕染,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文字表达: 文字的运用,会遵循儿童的语言习惯,简洁明了,富有韵律感。句子不会过长,多使用短句和叠词,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同时,文字中会融入诗意的表达,例如,“微风轻轻拂过,像是在和枯叶蝶打招呼”、“阳光洒在翅膀上,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这些充满画面感的词语,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更加生动的故事场景。 结构设计: 作为一本绘本,页面的排版和布局也至关重要。每一页的图文比例都会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可能会有一些跨页的插画,展现出宏大的自然场景,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书的整体装帧,也会考虑到儿童的阅读习惯,选择不易损坏的材质,以及方便翻阅的尺寸。 潜在的延伸阅读与互动: 虽然简介不包含具体内容,但优秀的绘本往往能激发读者的延伸思考。例如,阅读完《第十二只枯叶蝶》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 寻找身边的“枯叶蝶”: 在家附近的公园、小区绿化带,鼓励孩子用书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去寻找生活中与枯叶蝶类似的伪装高手,比如螳螂、竹节虫等。 绘画创作: 鼓励孩子以枯叶蝶为灵感,画出自己心中的枯叶蝶,或者想象出它们的生活场景。 手工制作: 和孩子一起用落叶、纸张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枯叶蝶模型。 科普拓展: 引导孩子去了解更多关于蝴蝶的知识,它们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种类等。 五、 结语:一本值得珍藏的童年礼物 《第十二只枯叶蝶》作为作家的一部力作,承载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儿童早期阅读启蒙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图画书,更是一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一本能够点亮他们想象力,启迪他们探索精神,播撒下珍贵生命意识的童年礼物。 这本书将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将鼓励他们走出屏幕,去拥抱真实的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角落里的不凡之美。在与“第十二只枯叶蝶”的奇妙邂逅中,孩子们将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生活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以及一颗温柔而充满力量的心。这是一场视觉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值得每一个3-6岁的孩子拥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收到这本《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的时候,我真的太惊喜了!我一直都很想给我的小宝贝找一些既有趣又能启发他思考的书,市面上很多绘本虽然画面很美,但内容上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就是情节有点牵强。这本《第十二只枯叶蝶》的封面就有一种神秘又充满童趣的感觉,一只很特别的枯叶蝶,好像在邀请你去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我特别期待它能带给孩子一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也许是关于大自然的神奇,也许是关于勇气和探索,又或者是一种细微的观察力。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读完就放下的故事书,而是能在一页页的翻阅中,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让他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第十二只枯叶蝶”,那种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这本书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作家的第一本书”,总感觉蕴含着一种初心的力量,可能这个作家倾注了很多心血,想要用最纯粹、最真挚的方式来和孩子们交流。我很看重这一点,因为我相信好的作品,尤其是给孩子看的作品,背后一定有温度和情怀。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我的孩子一起打开它,看看这个“第十二只枯叶蝶”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评分

说实话,收到《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这本书的时候,我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情,毕竟“作家的第一本书”这个标签,有时候也意味着经验的稚嫩。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复古又有点写意的画风,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枯叶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故事感的意象,它的色彩、它的形态,都充满了自然界的智慧。这本书的标题也很有吸引力,“第十二只”,这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寻找、一种惊喜,或者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我猜测这本书的故事可能围绕着一个孩子,或者一群孩子,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发现了一只不同寻常的枯叶蝶。这个“第十二只”可能象征着一些不被注意的美好,或者是某种特殊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孩子去关注细节,去发现生活中的“不一样”,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同时,作为一个家长,我也很关注书的语言是否流畅、是否有韵律感,以及它能否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积累词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本书的年龄定位是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的时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他们想象力的翅膀,让他们在故事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评分

《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这本书,单看名字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首先,“作家的第一本书”,这四个字就暗示着一种探索和尝试,也许是作者对于创作的初衷,对于想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的一种最纯粹的表达。我总是觉得,作家的第一本书往往承载着最多的热情和创意,最能体现作者最初的思考和风格。然后是“第十二只枯叶蝶”,这个意象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枯叶蝶的保护色,它们在自然界的生存方式,都足够引人遐想。再加上“第十二只”这个限定词,它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特别,一种与众不同,或者是一种隐藏的秘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孩子一种关于“发现”的乐趣,让孩子学会观察身边的世界,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独特。这本书的适读年龄是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枯叶蝶的故事,去联想到更多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不一样”的思考。

评分

拿到《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充满文艺气息的名字所吸引。“作家的第一本书”这几个字,总让我觉得里面藏着一种作者最本真的情感和最原始的创作冲动,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作者内心深处的小门,特别想进去一探究竟。而“第十二只枯叶蝶”这个名字,更是充满了画面感和故事性。枯叶蝶本身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那种将自己融入环境的生存哲学,本身就很有教育意义。再加上“第十二只”这个数字,它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稀有、某种特别、或者是一种需要耐心寻找的惊喜。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非常细腻、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去描绘一个充满童趣又富有哲理的故事。我希望它能教会我的孩子,去发现生活中那些不那么显眼,却同样充满魅力的事物,去理解“不一样”的价值,并且学会用好奇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插画风格以及故事的深度,都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够既有趣味性,又能有一定的启迪性,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抹亮色。

评分

老实说,我选择《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3-6岁]》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作家的第一本书”这个前缀所吸引。我知道,很多时候,一个作家初次踏入文坛的作品,往往会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充满着对创作的热情和对表达的渴望,那种未经雕琢的真诚和创意,反而更容易打动人心。而“第十二只枯叶蝶”这个名字,则自带一种古典的、略带神秘的色彩,枯叶蝶那种将自己伪装成落叶的生存智慧,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隐藏、发现、或者是一种特别的意义。我很难想象这“第十二只”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数量的独特性?还是某种特殊的品质?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给孩子一种不随波逐流、保持个性的积极信号。在3-6岁的年龄段,孩子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他们需要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理解“不同”并非“错误”,而是另一种存在的价值。这本书的画面风格和故事内容,我充满好奇,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温柔而富有张力的方式,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多样性,以及生命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奇妙之处。

评分

评分

给儿子买的,感觉不错,如果小朋友看完了到时候还选更多^_^^_^

评分

物流很给力,是正版,我很喜欢

评分

商品是否给力?快分享你的购买心得吧~作家的第一本书读:第十二只枯叶蝶

评分

不错。。。。。。。。。。。。

评分

快递哥送货非常给力。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书可以。就是速度慢!!!!

评分

这个是小学生书单里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