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譬如说,由于审美文化类型的包罗万象、层出不穷,在中国审美文化史的总体把握中对于这一块无法一一细说,所以总是显得片光吉羽、浮光掠影,这是令人遗憾的。这一缺憾必须由对于具体样式、品种和类别的专门研究来弥补。例如专门的彩陶文化研究、青铜文化研究、汉画像研究、元青瓷研究、明清家具研究、江南园林研究等等,至今这种对于审美文化类型的专门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需要大力提倡,这就为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打开了一个无限开阔的空间。当然这种个案研究仍须有深层理念的贯穿和统合,方能发挥美学史研究的长项,否则且不说别的,就说专业知识、行业技能,也可能都远远赶不上其中任何一个行当的专家。
评分正版图书。送货及时。
评分譬如说,以往按自然时间顺序描述的中国审美文化史主要是通史,即便有断代史也是在通史中的断代。今后是否可以考虑做独立的断代史,甚至做年代史?我们能否在审美文化史研究中尝试写出像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那样的著作,或者像历史纪录片《公元1644》那样的文本?
评分正品
评分收集资料,准备研究。
评分一、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将各种审美文化现象进行排列组合,分别给予阐释、分析和论证。一般的写法就是按照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顺序进行铺排,以上论列的几种中国审美文化史著作基本上都是采取这一写法。
评分又譬如说,以往的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虽然对于文化分层已有比较明确的概念,但在关于审美文化的具体叙述中存在着薄弱环节,对于器物层面和观念层面的讨论较多、较充分,但对于制度层面的讨论就较少、较薄弱,其实后者的美学内涵异常丰富,例如周代草创的礼乐制度、汉代建立的诗教规范以及从先秦到明清逐步完善的教育制度,它们与美学、美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应将其纳入审美文化史的范畴,有专门的研究与之相匹配。
评分好不容易买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