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有效的项目管理:面向传统、敏捷、极限项目(第7版)
定价:78.00元
作者:(美)威索基,杨爱华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21264290
字数:
页码:
版次: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至今,不仅全球300多所院系使用本书,还有众多培训、咨询机构及项目经理将本书视为实用宝典。2.本书用精益敏捷替代了适应性,并进行了扩展,使其成为PMI敏捷项目管理认证的参考书。
内容提要
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至今,不仅全球300多所院系使用本书,更有众多培训、咨询机构及项目经理将本书视为实用宝典。本书由既具有精深理论造诣,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管理专家撰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不仅带你梳理传统项目管理方法,还系统介绍了极限型项目和敏捷项目的管理方法。本书是有关敏捷项目管理、极限项目管理极少的重要参考资源之一,有助于你进一步加深理解PMI制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目录
导论
0.1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0.2 本书的结构
0.3 本书编排顺序的说明
0.4 如何使用本书
0.5 谁应该使用本书
0.6 案例介绍:比萨快递业务
(PDQ)
小结
第1部分 理解项目管理蓝图
第1章 什么是项目
1.1 项目的定义
1.2 项目蓝图的直观认识
1.3 项目集
1.4 项目组合
1.5 企业级的项目
1.6 解读项目范围三角形
1.7 项目分类的重要性
1.8 当代项目环境
小结
讨论题
第2章 什么是项目管理
2.1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2.2 有效项目管理的挑战
2.3 管理偏离
2.4 需求是什么?是真需求吗?
2.5 项目管理生命期介绍
2.6 选择适PMLC 模型
小结
讨论题
第3章 项目管理过程组
3.1 定义5 个项目过程组
3.2 定义10 大知识领域
3.3 知识领域与项目过程组的关系
小结
讨论题
第2部分 传统项目管理
第4章 确定TPM 项目范围
4.1 使用工具、模板和过程
定义项目范围
4.2 管理客户期望
小结
讨论题
第5章 制订TPM 项目计划
5.1 项目计划中所使用的工具、模板和过程
5.2 项目计划的重要性
5.3 使用应用软件进行项目计划
5.4 筹备并召开项目计划联席会议
5.5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5.6 估算
5.7 创建项目网络图
5.8 编写有效的项目建议书
5.9 获得批准以便实施项目
小结
讨论题
第6章 实施TPM 项目
6.1 实施项目所用的工具、模板和过程
6.2 组建项目团队
6.3 召开项目开工会
6.4 制定团队运作规则
6.5 范围变更管理
6.6 管理团队沟通
6.7 分配资源
6.8 资源平衡策略
6.9 确定项目计划
6.10 编制工作包
小结
讨论题
第7章 TPM项目监督与控制
7.1 监控项目所用的工具、模板和过程
7.2 建立你的进展报告体系
7.3 图形报告工具
7.4 管理范围库
7.5 建立并维护问题日志
7.6 管理项目状态会议
7.7 定义问题升级策略
7.8 获得项目收尾的批准
小结
讨论题
第8章 TPM项目收尾
8.1 用于收尾的工具、模板和过程
8.2 制定并维护客户验收程序
8.3 项目收尾
8.4 客户验收
8.5 提交项目可交付成果
8.6 项目文件归档
8.7 项目实施后审计
8.8 编写终报告
8.9 庆祝成功
小结
讨论题
……
第3部分 复杂项目管理
第4部分 管理现实中的问题
第5部分 结束部分:使企业级项目管理模型走向成熟
作者介绍
罗伯特·K·威索基(Robert K. Wysocki)博士:项目管理顾问、培训师、信息系统经理、系统和管理顾问、作家、培训课程的开发者和讲授者,具有40年从业经验。他在项目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著述达16部之多。其中,《有效的项目管理》已成为畅销书,项目管理协会(PMI)将该书向每一位项目经理推荐。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论述和演讲稿,并在专业会议中做过100多次演讲。经他之手开发的项目管理课程达到20余项,所培训的项目经理超过10 000人。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并不是项目管理领域的科班出身,之前接触的项目管理知识大多是通过零散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上的一个重要拼图。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将我之前零散的认知串联了起来,并且让我看到了不同项目管理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最欣赏的是它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一步步引导我深入理解。它就像一本“通俗易懂的项目管理百科全书”,让我对各种方法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度量”和“反馈”的章节,它让我明白,项目的成功与否,需要有客观的数据来支撑,并且要不断地从反馈中学习和改进。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项目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应对未来的各种项目挑战。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极限项目”这个概念感到有些陌生,但阅读后我发现,这部分内容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关于那些高风险、高压力的项目,更是一种关于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如何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化目标的思维模式。书中对于那些突发状况的应对策略,对于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决策,以及如何在这种高强度环境下保持团队的稳定和专注,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我曾经参与过一些紧急的项目,事后回想起来,如果能早点掌握书中的一些方法,或许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标准”的项目,有时也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挑战,而“极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这些潜在的“极限情况”做好准备。它是一种韧性和适应性的培养,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项目管理界的宝藏!我一直以来都在项目管理的道路上摸索,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最初的混乱到现在的井井有条,这本书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教我如何应对项目中的种种挑战。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项目管理方法的深入剖析,无论是传统的瀑布模型,还是越来越流行的敏捷方法,亦或是那些需要超乎寻常灵活性的极限项目,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指导和实用的技巧。它教会我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书中丰富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茅塞顿开,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难题,在阅读了相关案例后,我竟然找到了解决的思路。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风险管理的章节,以前我总是对风险避之不及,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风险管理并非是消除风险,而是如何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将潜在的威胁转化为机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项目管理上的信心大大增强,也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各种项目需求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复杂的项目管理概念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对“人”的关注,它强调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协作和共同成长的重要性。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我们常常过于关注流程和工具,而忽略了人的因素。这本书则提醒我,再先进的工具和再严谨的流程,也需要有高效的团队来执行。它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激励团队、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建立积极团队文化的实用方法。我尝试着在团队中实践了一些书中提到的沟通技巧,比如定期举行“站会”和“复盘会”,效果非常明显。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问题能够更快地被发现和解决。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真正有效的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能够激发团队潜能的管理。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项目经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突破思维定势、提升管理维度的书籍,而《有效项目管理:面向传统、敏捷、极限项目(第7版)》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某种单一的项目管理范式,而是以一种包容且整合的视角,将传统、敏捷和极限项目管理融会贯通。我特别赞赏其在“价值交付”这一核心理念上的强调,它引导我重新审视项目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为干系人创造真正的价值。书中对于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如何构建高绩效团队,以及如何运用技术赋能项目管理,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沟通和协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现团队的士气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升。它让我明白了,项目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需要根据项目的生命周期、团队的成熟度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灵活调整的艺术。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它帮助我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理解项目管理,并培养了我更强的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