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

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軍 著
圖書標籤:
  • Linux
  • Shell
  • 係統命令
  • 腳本
  • 實踐
  • 教程
  • 運維
  • 服務器
  • 編程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45036
版次:1
商品編碼:11354663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Linux/Unix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由淺入深、全麵、係統地介紹瞭Linux係統的基礎命令和Shell腳本的開發。作為一本麵嚮Linux入門用戶的書籍,本書力求語言通俗易懂,用例簡單明瞭,便於讀者閱讀領會。同時,全書穿插瞭不少要求讀者動手實踐的內容,不但可加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和消化,同時也可通過動手實踐激發讀者對Linux係統和Shell編程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驅動讀者學習。
  《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共計18章,從知識結構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前8章,全麵介紹瞭Linux的基礎知識和常用命令;第二部分為第9章和第10章,主要是Linux下交互和非交互編輯器的使用;第三部分為第11~18章,主要是Shell腳本開發。這三部分內容各有偏重,讀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閱讀。
  《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根據作者多年來Linux環境運維管理工作的經驗編著而成,內容豐富,且注重實踐講解,非常適閤Linux初學者和基於Linux平颱的軟件開發者學習或查閱。從內容結構上來看,本書摒棄瞭各章獨立的寫作風格,而是采取瞭各章有機結閤的方式,自上而下自成一體,既加深瞭讀者對單個知識點的理解,也有利於從全局把控Linux係統和Shell編程的精髓。

作者簡介

  王軍,擁有近8年係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工作經驗。2006年年初開始從事信息技術相關工作,先後參與過校園交換網、公司辦公網以及大中型互聯網公司的高可用網絡架構設計,有豐富的網絡實戰經驗。2008年進入Linux係統運維領域,並相繼在國內多傢著名企業(易趣、51JOB、阿裏雲)就職,從事網絡工程師、係統工程師工作,工作內容涉及大規模商用雲計算虛擬化平颱運維、係統架構、企業網絡設計。自行設計和部署過國內多傢大型網站的高可用集群。對係統、網絡、數據庫都有深刻的理解,多次在國內一些技術論壇和博客中發錶技術文檔,頗受關注。現任國傢電網某子公司資深技術顧問。

精彩書評

  

  本書作者王軍擁有國內多傢著名IT公司的服務經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仍筆耕不輟,將多年來在Linux領域的鑽研、磨練與實踐凝結成文,以迴饋多年來在Linux社區獲得的幫助,是幫助初學者提升學習麯綫的可貴嘗試。全書深入淺齣地講述瞭Linux係統命令、Shell腳本編程,附加大量實戰腳本,是學習Linux係統的有力指南。本書亦有工具書特色,本人使用Linux多年,翻閱此書仍為其內容的實用性所吸引,受益匪淺。
  ——高通中國高級測試經理·王鋒
  
  本書是作者在係統管理領域多年實踐的精彩總結,沒有花哨的語言,不是大而全的磚頭書。從頭到尾,循序漸進,讓你對Linux的基本操作及其原理有全麵、係統的認識。作者使用很大一部分篇幅闡述Linux下的腳本編程,相信這也是他對係統管理領域的深刻理解,隻有掌握瞭紮實的編程技能,纔能讓係統管理井井有條,避免一些人為的低級錯誤。本書一定能給Linux初學者及係統管理員帶來幫助。
  ——阿裏巴巴技術專傢·陳波
  
  

目錄

推薦序
推薦序
前 言

第1章 Linux簡介
1.1 Linux的發展曆史
1.2 Linux的特點
1.3 係統安裝
1.3.1 安裝前的規劃
1.3.2 安裝RedHat
1.3.3 安裝CentOS
1.4 係統登錄
1.4.1 第一次登錄係統的設置
1.4.2 使用圖形模式登錄
1.4.3 使用終端模式登錄
1.4.4 開始學習使用Linux的命令
1.5 係統啓動流程
1.5.1 係統引導概述
1.5.2 係統運行級彆
1.5.3 服務啓動腳本
1.5.4 Grub介紹
1.6 獲得幫助
1.6.1 使用man page
1.6.2 使用info page
1.6.3 其他獲得幫助的方式

第2章 Linux用戶管理
2.1 Linux用戶和用戶組
2.1.1 UID和GID
2.1.2  /etc/passwd和/etc/shadow
2.2 Linux賬號管理
2.2.1 新增和刪除用戶
2.2.2 新增和刪除用戶組
2.2.3 檢查用戶信息
2.3 切換用戶
2.3.1 切換成其他用戶
2.3.2 用其他用戶的身份執行命令:sudo
2.4 例行任務管理
2.4.1 單一時刻執行一次任務:at
2.4.2 周期性執行任務:cron
2.4.3 /etc/crontab的管理

第3章 Linux文件管理
3.1 文件和目錄管理
3.1.1 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
3.1.2 文件的相關操作
3.1.3 目錄的相關操作
3.1.4 文件時間戳
3.2 文件和目錄的權限
3.2.1 查看文件或目錄的權限:ls -al
3.2.2 文件隱藏屬性
3.2.3 改變文件權限:chmod
3.2.4 改變文件的擁有者:chown
3.2.5 改變文件的擁有組:chgrp
3.2.6 文件特殊屬性:SUID/SGID/Sticky
3.2.7 默認權限和umask
3.2.8 查看文件類型:file
3.3 查找文件
3.3.1 一般查找:find
3.3.2 數據庫查找:locate
3.3.3 查找執行文件:which/whereis
3.4 文件壓縮和打包
3.4.1 gzip/gunzip
3.4.2 tar
3.4.3 bzip2
3.4.4 cpio

第4章 Linux文件係統
4.1 文件係統
4.1.1 什麼是文件係統
4.1.2 ext2文件係統簡介
4.1.3 ext3文件係統簡介
4.2 磁盤分區、創建文件係統、掛載
4.2.1 創建文件係統:fdisk
4.2.2 磁盤掛載:mount
4.2.3 設置啓動自動掛載:/etc/fstab
4.2.4  磁盤檢驗:fsck、badblocks
4.3 Linux邏輯捲
4.3.1 什麼是邏輯捲
4.3.2 如何製作邏輯捲
4.4 硬鏈接和軟鏈接
4.4.1 什麼是硬鏈接
4.4.2 什麼是軟鏈接

第5章 字符處理
5.1 管道
5.2 使用grep搜索文本
5.3 使用sort排序
5.4 使用uniq刪除重復內容
5.5 使用cut截取文本
5.6 使用tr做文本轉換
5.7 使用paste做文本閤並
5.8 使用split分割大文件

第6章 網絡管理
6.1 網絡接口配置
6.1.1 使用ifconfig檢查和配置網卡
6.1.2 將IP配置信息寫入配置文件
6.2 路由和網關設置
6.3 DNS客戶端配置
6.3.1 /etc/hosts
6.3.2 /etc/resolv.conf
6.4 網絡測試工具
6.4.1 ping
6.4.2 host
6.4.3 traceroute
6.4.4 常見網絡故障排查

第7章 進程管理
7.1 什麼是進程
7.2 進程和程序的區彆
7.3 進程的觀察:ps、top
7.4 進程的終止:kill、killall
7.5 查詢進程打開的文件:lsof
7.6 進程優先級調整:nice、renice

第8章 Linux下的軟件安裝
8.1 源碼包編譯安裝
8.1.1 編譯、安裝、打印HelloWorld程序
8.1.2 使用源碼包編譯安裝Apache
8.2 RPM安裝軟件
8.2.1 什麼是RPM
8.2.2 RPM包管理命令:rpm
8.2.3 包依賴關係
8.2.4 使用RPM包安裝gcc
8.2.5 使用RPM包安裝Apache
8.3 yum安裝軟件
8.3.1 yum命令的基本用法
8.3.2 使用yum安裝Apache
8.3.3 RedHat使用yum的問題
8.3.4 自建本地yum源
8.3.5 自建網絡yum源
8.4 三種安裝方法的比較
8.5 重建RPM包
8.5.1 創建重建環境
8.5.2 快速重建RPM包
8.5.3 以spec文件重建RPM包
8.5.4 spec文件簡介

第9章 vi和vim編輯器
9.1 vi和vim編輯器簡介
9.2 vi編輯器
9.2.1 模式介紹
9.2.2 案例練習
9.3 vim編輯器
9.3.1 多行編輯
9.3.2 多文件編輯
9.3.3 使用vimtutor深入學習vim
9.4 gedit編輯器
9.4.1 gedit編輯器簡介
9.4.2 啓動gedit編輯器

第10章 正則錶達式
10.1 正則錶達式基礎
10.1.1 什麼是正則錶達式
10.1.2 基礎的正則錶達式
10.1.3 擴展的正則錶達式
10.1.4 通配符
10.2 正則錶達式示例
10.3 文本處理工具sed
10.3.1 sed介紹
10.3.2 刪除
10.3.3 查找替換
10.3.4 字符轉換
10.3.5 插入文本
10.3.6 讀入文本
10.3.7 打印
10.3.8 寫文件
10.3.9 sed腳本
10.3.10 高級替換
10.3.11 sed總結
10.4 文本處理工具awk
10.4.1 打印指定域
10.4.2 指定打印分隔符
10.4.3 內部變量NF
10.4.4 打印固定域
10.4.5 截取字符串
10.4.6 確定字符串的長度
10.4.7 使用awk求列和

第11章 Shell編程概述
11.1 Shell簡介
11.1.1 Shell是什麼
11.1.2 Shell的曆史
11.1.3 Shell的功能
11.1.4 Shell編程的優勢
11.2 第一個Shell腳本
11.2.1 編輯第一個Shell腳本
11.2.2 運行腳本
11.2.3 Shell腳本的排錯
11.3 Shell的內建命令

第12章 Bash Shell的安裝
12.1 確定你的Shell版本
12.2 安裝bash
12.3 使用新版本的Bash Shell
12.4 在Windows中安裝bash

第13章 Shell編程基礎
13.1 變量
13.1.1 局部變量
13.1.2 環境變量
13.1.3 變量命名
13.1.4 變量賦值和取值
13.1.5 取消變量
13.1.6 特殊變量
13.1.7 數組
13.1.8 隻讀變量
13.1.9 變量的作用域
13.2 轉義和引用
13.2.1 轉義
13.2.2 引用
13.2.3 命令替換
13.3 運算符
13.3.1 算術運算符
13.3.2 位運算符
13.3.3 自增自減
13.4 其他算術運算
13.4.1 使用$[]做運算
13.4.2 使用expr做運算
13.4.3 內建運算命令declare
13.4.4 算術擴展
13.4.5 使用bc做運算
13.5 特殊字符
13.5.1 通配符
13.5.2 引號
13.5.3 注釋符
13.5.4 大括號
13.5.5 控製字符
13.5.6 雜項

第14章 測試和判斷
14.1 測試
14.1.1 測試結構
14.1.2 文件測試
14.1.3 字符串測試
14.1.4 整數比較
14.1.5 邏輯測試符和邏輯運算符
14.2 判斷
14.2.1 if判斷結構
14.2.2 if/else判斷結構
14.2.3 if/elif/else判斷結構
14.2.4 case判斷結構

第15章 循環
15.1 for循環
15.1.1 帶列錶的for循環
15.1.2 不帶列錶的for循環
15.1.3 類C的for循環
15.1.4 for的無限循環
15.2 while循環
15.2.1 while循環的語法
15.2.2 使用while按行讀取
文件
15.2.3 while的無限循環
15.3 until循環
15.3.1 until循環的語法
15.3.2 until的無限循環
15.4 select循環
15.5 嵌套循環
15.6 循環控製
15.6.1 break語句
15.6.2 continue語句

第16章 函數
16.1 函數的基本知識
16.1.1 函數的定義和調用
16.1.2 函數的返迴值
16.2 帶參數的函數
16.2.1 位置參數
16.2.2 指定位置參數值
16.2.3 移動位置參數
16.3 函數庫
16.3.1 自定義函數庫
16.3.2 函數庫/etc/init.d/functions簡介
16.4 遞歸函數

第17章 重定嚮
17.1 重定嚮簡介
17.1.1 重定嚮的基本概念
17.1.2 文件標識符和標準輸入輸齣
17.2 I/O重定嚮
17.2.1 I/O重定嚮符號和用法
17.2.2 使用exec
17.2.3 Here Document

第18章 腳本範例
18.1 批量添加用戶腳本
18.2 檢測服務器存活
18.3 使用expect實現自動化輸入
18.4 自動登錄ftp備份
18.5 文件安全檢測腳本
18.6 ssh自動登錄備份
18.7 使用rsync備份
18.8 使用netcat備份
18.9 使用iptables建立防火牆
18.10 自定義開機啓動項的init腳本
18.11 使用腳本操作MySQL數據庫
18.12 基於LVM快照的MySQL數據庫備份
18.13 頁麵自動化安裝LAMP環境







精彩書摘

  第1章
  Linux簡介
  1.1 Linux的發展曆史
  首先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應該怎麼讀Linux這個單詞,根據Torvalds(Linux的發明者)在其多次公開場閤中的說明,標準的讀音應該是“哩呐科斯”,利用搜索引擎加關鍵字Linux pronunciation進行搜索,就可以看到具體的視頻。
  說到Linux就不得不提到UNIX,因為Linux是一種類UNIX的係統。早在1965年,貝爾實驗室加入瞭一項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閤作計劃,該計劃要開發一個多用戶、多進程、多層次的Multics操作係統。由於該計劃實際進展太過緩慢,1969年便暫停瞭。不過該計劃的參與者之一Ken Thompson已經從這項計劃中獲得瞭一些點子和收獲,當時他有一個被稱為“星際旅行”的程序在GE-635的機器上運行,因為該機器性能問題,運行“星際旅行”太慢,從而引發瞭他想將這個程序移植到一颱性能更好的DPD-7上的想法,隻是因為傢中有小孩需要照顧而一直沒有時間動手。巧閤的是,在1969年8月左右,他的妻兒齣門探親瞭一個月,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Thompson編寫瞭一個操作係統,並成功地將“星際旅行”移植到瞭DPD-7上,而這個操作係統就是UNIX的原型。
  UNIX由於具有優秀的移植性而得到瞭廣泛的關注和支持,1974年12月伯剋利大學獲得UNIX的源碼,並動手將其修改為適閤自己機器的版本,最終命名為BSD,這也是UNIX很重要的一個分支。由於當時還沒有足夠的版權意識,很多商業公司都開始瞭基於UNIX操作係統的開發,比如AT&T;的System V、IBM的AIX等,在這段時期中也形成瞭UNIX的兩大分支:System V和BSD。
  後來AT&T;公司齣於商業考慮(貝爾實驗室是從屬於AT&T;公司的),1979年在發行第七版UNIX時開始嚴格限製對學生提供源碼。這對大學教學影響非常大,因為在無法看到源碼的情況下,教學工作便很難進行。當時有個叫Tanenbaum的教授為避免版權糾紛,在完全不看UNIX源碼的情況下,自己動手寫瞭一個類UNIX的係統,並命名為Minix,這項工作從1984年持續到1986年。由於開發這個係統的齣發點在於教學,所以用戶對Minix的新需求往往得不到開發支持,隻能基於Minix的源碼自己進行修改。
  1984年,Richard Stallman創立瞭GNU項目,由自由軟件基金支持,GNU項目的目標是“開發一個完全自由的UNIX操作係統”。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抦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1991年8月,網絡上齣現瞭以此開篇的帖子,這是一名芬蘭的大學生為瞭寫一個類Minix的係統而在尋找誌同道閤的夥伴,他就是著名的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同年10月5日,他在網絡上發布瞭大約有1萬行代碼的Linux 0.01版本,次年已經有約1000人在使用Linux瞭。1993年,大約有100名程序員參與瞭Linux內核開發工作,其中核心人員有5名,此時Linux 0.99版本的代碼大約有10萬行,用戶約為10萬人。1994年,Linux加入瞭GNU,成為GNU項目中的一員,同年Linux 1.0版本發布,代碼量大約有17萬行,最早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用戶可以隨意下載、使用、修改,而不需要通知作者。隨後采用瞭GPL協議,很多開發人員開始將自己的代碼貢獻給核心小組,這也就使得當時的Linux係統對不同硬件都有著極好的支持,大大提高瞭不同平颱間的可移植性。1995年,Linux可以在Intel、Digital等主流處理器上運行,用戶量超過50萬。1996年,Linux 2.0版本發布,並支持多處理器,此時的Linux進入實用階段,用戶量已經達到350萬。1998年,RedHat公司宣布商業支持計劃,迅猛推進瞭Linux的發展,至此Linux正式成為真正的服務器操作係統並繼續成長。
  ……

前言/序言


《高性能Linux服務器構建與優化實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麵嚮專業運維人員、係統管理員以及對Linux服務器性能優化有深度需求的開發人員的實戰指南。書中深入剖析瞭構建和維護穩定、高效、可擴展的Linux服務器所需的核心技術和實踐經驗,涵蓋瞭從係統基礎架構、網絡配置,到性能監控、故障排查,再到安全加固和自動化運維等全方位內容。全書以解決實際生産環境中遇到的問題為導嚮,提供瞭大量經過驗證的配置方法、調優策略和案例分析,旨在幫助讀者打造真正具備高性能、高可用性的Linux服務器集群。 第一部分:Linux係統基礎與性能感知 在構建高性能服務器之前,紮實的係統基礎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將從Linux內核的演進與核心機製入手,重點講解進程管理、內存管理、I/O調度以及文件係統的工作原理。我們將探討不同進程調度算法(如CFS、RT)對係統響應速度的影響,以及內存分配、交換、大頁等機製如何直接關聯到應用程序的性能。對於I/O密集型應用,深入理解塊設備驅動、I/O調度器(如noop, deadline, cfq)的選擇與配置至關重要,本書將提供詳細的分析和建議。 文件係統方麵,我們將不止步於ext4,而是會深入探討XFS、Btrfs等現代文件係統的特性,特彆是它們在並發讀寫、日誌記錄、數據完整性等方麵的優勢,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理解文件係統的掛載選項、inode、extent等概念,對於優化文件訪問性能至關重要。 在此基礎上,本書將引導讀者建立起對係統性能的“感知”能力。通過講解top、htop、vmstat、iostat、sar、netstat、ss等經典性能監控工具的使用,以及它們的輸齣含義,讀者將學會如何快速定位CPU、內存、磁盤I/O、網絡等瓶頸。更重要的是,我們將介紹一些更高級的性能分析工具,如perf、strace、lsof等,它們能幫助我們深入到係統調用的層麵,理解應用程序的行為,找齣性能問題的根源。 第二部分:網絡服務優化與負載均衡 網絡是高性能服務器的生命綫。本部分將聚焦於Linux網絡協議棧的深度優化,包括TCP/IP棧的各項參數調優。我們將詳細講解TCP擁塞控製算法(如reno, cubic, bbr)的選擇與配置,以及如何調整TCP連接的超時時間、窗口大小、延遲應答等參數,以適應不同網絡環境和應用需求。同時,網絡接口的驅動程序、中斷處理、軟中斷的負載均衡策略也將是討論的重點,以減少網絡丟包和延遲。 DHCP、DNS等網絡基礎服務的穩定運行是上層應用的基礎。本書將提供配置和優化這些服務的技巧,以確保客戶端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網絡信息。 負載均衡是構建高可用、高並發服務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將深入講解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各種工作模式(NAT、DR、TUN),並結閤實際案例演示其配置與性能調優。我們將分析IPVS的調度算法(rr, wrr, lc, wlc, sh, dh)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並提供Keepalived等高可用解決方案的集成指南,確保服務不間斷。 對於Web服務器,我們將重點介紹Nginx和Apache的性能優化。這包括高效的連接管理、緩存策略(頁麵緩存、對象緩存)、Gzip壓縮、SSL/TLS加速,以及反嚮代理和負載均衡的配置。我們將探討HTTP/2、HTTP/3協議的優勢,以及如何在Linux服務器上進行部署和優化。 第三部分:存儲係統高性能化 存儲是數據庫、文件服務等應用性能的關鍵瓶頸。本部分將深入探討Linux存儲係統的優化之道。我們將從RAID技術齣發,講解不同RAID級彆的優缺點,以及在Linux下如何通過mdadm進行軟RAID的配置與管理。 對於高性能存儲,我們將重點介紹NVMe SSD的特性與優化。這包括瞭解NVMe驅動的性能特點,以及如何通過塊設備I/O調度器、文件係統選擇(如XFS的noatime, nodiratime選項)來最大化其性能。 數據庫存儲是高性能服務器的核心。本書將針對MySQL/MariaDB、PostgreSQL等主流數據庫,提供存儲層麵的優化建議。這包括文件係統的選擇、掛載選項的調整、O_DIRECT的使用、WAL(Write-Ahead Logging)的配置,以及數據庫自身的Buffer Pool/Shared Buffers調優。我們將討論如何通過RAID卡緩存、SSD RAID等方式提升數據庫I/O性能。 除瞭本地存儲,分布式存儲係統如Ceph、GlusterFS等也是現代大規模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將簡要介紹它們的架構和部署要點,並側重於其性能調優和監控。 第四部分:內存與進程調優 內存是CPU處理速度的基石,閤理的內存管理和調優對於提升係統整體性能至關重要。本部分將深入剖析Linux內存管理機製,包括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Page Cache、Swap機製的工作原理。我們將講解如何通過sysctl配置參數來精細控製內存的分配、迴收和交換策略,例如vm.swappiness、vm.dirty_ratio、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等。 對於內存密集型應用,如大型數據庫、緩存服務(Redis, Memcached),我們將重點講解如何通過調整應用自身的內存參數、使用大頁(Huge Pages)等技術來減少TLB失效和提高內存訪問效率。 進程管理方麵,我們將探討cgroup(Control Groups)和namespace的應用,它們是實現資源隔離和限製的關鍵技術,能有效防止單個應用耗盡係統資源,影響其他服務的穩定性。我們將演示如何使用cgroup來限製CPU、內存、I/O等資源的使用,以及如何與systemd等服務管理工具結閤使用。 此外,本書還將介紹如何通過ulimit命令限製用戶進程的資源,以及如何分析進程的CPU使用率、內存占用、I/O活動等,以便找齣性能瓶頸。 第五部分:係統安全加固與監控體係構建 高性能服務器也必須是安全的。本部分將係統性地介紹Linux服務器的安全加固策略。我們將從防火牆(iptables, firewalld, nftables)的配置入手,講解如何實現精細化的網絡訪問控製,以及端口復用、DoS/DDoS防護的初步配置。 用戶和權限管理是安全的基礎。我們將深入講解sudo的使用,以及ACL(Access Control Lists)在精細化文件權限控製中的作用。SSH安全是遠程訪問的重中之重,本書將提供SSH服務配置的最佳實踐,包括禁用root登錄、密鑰認證、端口修改、訪問頻率限製等。 SELinux和AppArmor等強製訪問控製(MAC)係統是Linux安全的重要屏障。我們將深入講解它們的原理,並提供實際應用場景下的配置和調試指南,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利用它們來限製進程的權限,降低安全風險。 除瞭係統本身的加固,構建一套完善的監控體係是保障服務器穩定運行的關鍵。本書將介紹Prometheus、Grafana等主流的開源監控解決方案的部署和使用。我們將講解如何采集係統指標(CPU、內存、磁盤、網絡)、應用指標(Web服務器請求數、數據庫連接數)以及自定義業務指標。通過構建可視化的監控儀錶盤和設置閤理的告警規則,讀者將能夠及時發現和響應潛在的故障,最大限度地減少服務中斷時間。 第六部分:自動化運維與性能故障排查實戰 在現代IT環境中,自動化是提升效率和減少人為錯誤的關鍵。本部分將介紹Ansible、SaltStack等自動化運維工具的應用。我們將演示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批量部署、配置和管理大量的Linux服務器,實現配置的一緻性和快速的變更部署。 故障排查是運維人員的核心技能。本書將通過大量真實的故障案例,引導讀者學習如何係統性地分析和解決各種性能問題。我們將涵蓋CPU飆升、內存溢齣、磁盤I/O延遲、網絡擁塞、進程假死等常見問題的診斷思路和排查步驟。通過結閤前麵介紹的各種監控工具和分析方法,讀者將能夠迅速定位問題根源,並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本書的每一部分都輔以大量的命令行示例、配置文件片段和圖示,力求直觀易懂。讀者可以通過跟隨書中的實踐步驟,在自己的環境中進行操作和驗證,從而真正掌握Linux高性能服務器構建與優化的核心技術。無論您是剛剛接觸Linux運維,還是希望將現有服務器性能推嚮新的高度,本書都將是您不可多得的實戰夥伴。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位對 Linux 係統性能優化和自動化管理非常有興趣的開發者,平時也會寫一些 Shell 腳本來輔助開發流程。《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這本書的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更有效地利用 Linux 命令來分析係統性能、排查故障的深入講解,比如如何使用 `top`、`vmstat`、`iostat` 等命令來監控資源使用情況,並給齣相應的優化建議。在 Shell 腳本方麵,我更關注如何編寫齣能夠處理復雜邏輯、具有良好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的腳本,可能包括函數的使用、變量的有效管理、以及如何與其他工具(如 `git`、`docker` 等)進行集成。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高級的腳本編寫模式,或者一些安全加固方麵的腳本示例,那就太棒瞭。

評分

終於拿到這本書瞭,我一直對 Linux 的命令行操作和 Shell 腳本編寫充滿興趣,但總感覺摸不著門道,很多時候在網上零散地搜索教程,學習效率不高,也難以形成係統性的知識體係。所以當我看到《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這本書時,就毫不猶豫地入手瞭。從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到排版,都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講解一些深入的命令用法,比如那些不常用但卻非常強大的命令,以及如何結閤使用這些命令來解決實際問題。此外,對於 Shell 腳本,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腳本的編寫規範、調試技巧,以及如何利用腳本實現自動化運維和日常工作中的重復性任務。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直觀地說明瞭它的內容,非常吸引我。我希望它能幫我打開 Linux 世界的新大門,讓我能更自信地駕馭命令行,寫齣高效、實用的腳本。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 Linux 命令和 Shell 腳本的理解僅停留在“能用就行”的層麵,很多命令參數的含義和背後的邏輯都不是很清楚。這次入手《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完全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真正理解命令的精髓,學會如何靈活地組閤它們來完成各種任務。比如,我一直想弄明白 `find` 命令結閤其他命令進行復雜文件查找和處理的技巧,以及如何用 Shell 腳本自動化部署和監控。這本書的書名給我的感覺非常務實,不像有些書那樣空泛。我期望書中能夠有清晰的圖示和詳細的步驟,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能獲得成就感,不斷挑戰自己,突破瓶頸。

評分

作為一名係統管理員,高效地管理 Linux 服務器是我的日常工作。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提供全麵而深入的 Linux 命令和 Shell 腳本知識的參考書。《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非常符閤我的需求。我期望書中能夠涵蓋從基礎命令的精細用法到高級腳本的編寫技巧,並且能夠提供大量貼近實際工作場景的案例。例如,我特彆想學習如何利用 Shell 腳本來自動化日誌分析、備份恢復、用戶權限管理等日常任務,並且能夠編寫齣能夠應對各種異常情況的健壯腳本。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 Shell 腳本的安全實踐,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腳本來提升係統運維的效率和可靠性。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將是我的工作利器。

評分

作為一個已經接觸 Linux 有一段時間的用戶,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鞏固基礎、提升技能的書籍。《Linux係統命令及Shell腳本實踐指南》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我尤其看重的是它“實踐指南”這個定位,這意味著它不隻是理論的堆砌,而是會提供大量的實際操作案例和技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一些常用的 Linux 命令,例如 `grep`、`awk`、`sed` 等,不僅僅是基本用法,更希望看到它們在復雜場景下的高級應用。對於 Shell 腳本部分,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編寫更健壯、更具可讀性的腳本,瞭解腳本的錯誤處理機製,以及如何進行性能優化。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係統管理的常用腳本示例,那將是錦上添花,能夠直接應用於我的工作中,解決實際的痛點。我深信,這本書將成為我 Linux 學習道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幫助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評分

不錯,活動很給力,書也不錯

評分

書有點損壞!

評分

書的內容很好,非常有用。

評分

好書,絕對的好書,言簡意賅,通俗易懂。Linux入門最佳書籍!!!

評分

都是基礎的 不錯

評分

寫得不錯,簡單實用。

評分

發貨速度很快,包裝完整,書很有用。

評分

評價拿京豆,京豆不換鋼鏰,直接抵貨款!

評分

不推薦購買,感覺就是從鳥哥這裏抄的,調整瞭一下順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