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超过100个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的专注力游戏》是台湾引进版畅销书《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续篇,由台湾著名的专业职能治疗师陈宜男、刘奇鑫编写。
★将游戏生活化,超过100个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的专注力游戏,
★ 活用书中的食、衣、住、行4大主题游戏,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专注地学习新知识。
★适玩年龄6~12岁,亲子同玩,效果加倍,随书加赠《家长使用秘籍》。
★本书游戏的设计有针对性,尤其对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来说既好玩又无形中提高了视觉认知专注力;
★ 游戏的设计也很方便实用,没有场地、器具等特殊要求,花费甚少;
★ 游戏灵活性高,给家长或老师提供依照小朋友能力自行出题的机会;
★ 两位作者都是医学背景,游戏设计也因之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超过100个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的专注力游戏》以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四大主题来设计视觉认知游戏,包括点餐、看食谱、对发票、认识洗涤标签、袜子分类、地铁票价查询及停车位置记忆等,既刺激孩子的参与动机,有效训练专注力的几个重要元素,又帮助孩子将学到的技巧自然地应用于实际生活,更重要的是家长与老师在教导小朋友时也容易找到实际的题材进行引导与说明。
“容易分心”、“上课易发呆”、“看书会跳行”、“做功课很慢”,可能都与孩子专注力不足有关!基础能力不佳将导致注意力不佳和学习缺乏效率,视觉认知缺陷就是其中一个主因。《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超过100个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的专注力游戏》从“视觉认知”的角度去看专注力,认为视觉认知能力不佳导致专注力不佳和学习缺乏效率。“好的游戏要能引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将所学的技巧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是作者设计游戏的宗旨和理念。
陈宜男,台湾知名专业职能治疗师,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及台中教育大学早期疗育研究所。现为彰化县职能治疗师公会理事长及彰化基督教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师。曾于平面媒体刊登多篇关于“儿童视知觉和注意力”与“儿童手写训练”的文章。
刘奇鑫,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职能治疗所。现为彰化县职能治疗师公会常务理事及彰化基督教医院职能治疗师。二人均有多年儿童职能治疗的临床经验,在医院创立了“儿童视知觉与注意力训练团队”,广受家长好评。
玩游戏之前 视觉认知是学习新知的关键
游戏开始 如何使用这本书
主题游戏1 食
主题游戏2 衣
主题游戏3 住
主题游戏4 行
附录1 热身游戏 游戏前先来测验吧!
附录2 验收游戏 游戏后也来测验吧!
家长使用秘诀 陪孩子玩专注力游戏前的四堂课
第一堂课 三分钟检视儿童专注力
第二堂课 通过眼睛来学习是最直接的方法
第三堂课 充分了解视觉认知困难对各年龄段孩子的影响
第四堂课 游戏随你玩,创意无限大
解答区
发现问题根源,才能有效帮助孩子
陈宜男
2011年3月20日凌晨2:40,终于完成第二本书的游戏初稿。比起上一本书,这本书给我和奇鑫的惊奇更多了,不仅图片更加精美,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更符合我们的制作理念——将游戏生活化,让小朋友更能通过游戏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在撰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感谢出版社能够支持我们的想法,让我们有十足的动力接续完成这本书。
视觉认知等于了解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信息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赴某个机构进行专注力相关的演讲,总是喜欢标新立异的我不想流于媚俗地介绍常见的议题,因此尝试从“视觉认知”的角度去看专注力,也找到了许多支持的文献,至于什么是“视觉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了解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信息。
我一直深信一个论点:基础能力不佳将导致注意力不佳和学习缺乏效率,视觉认知缺陷就是其中一个主因。简单举些例子,上课容易发呆、看书会跳行或写作业很慢的小朋友,往往是家长抱怨其专注力不佳或容易分心的那些人,然而这些小朋友通过感觉统合或行为改变技术训练后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这时,何不追根究底去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主因呢?
打好“视觉认知”基础,为课业打底
上课发呆,会不会是他根本听不懂上课内容或无法有效吸收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呢?
看书会跳行,会不会是他缺乏有效率的浏览方式?
做功课很慢,会不会是他在手眼协调方面出了问题呢?
这些在家长或老师眼中“专注力不佳”或“容易分心”的小朋友,其实他们也不想被冠以这些不好的名词。有个六年级的小朋友曾经跟我抱怨:“我也想专心上数学课呀!但是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转来转去的图形符号,我就头昏眼花。”这可能就是基础没打好所衍生的专注力问题,而这个基础就是“视觉认知”能力。
从那次演讲后,我就一心想把这个理念化为实际行动,只是一开始单枪匹马实在是动力不足,直到奇鑫来到彰基后,我跟他讨论这个想法,没想到一拍即合,他十分支持且愿意跟我一起努力开创新的格局,就这样,我们每周都花二至三个晚上来讨论与设计视觉游戏。
训练课程中,我们用电脑与投影设备所营造的声光环境,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建立专注力所需的基础能力。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几年下来,有许多家长表示,小朋友上完我们的课程后在专注力上有很大的进步,也变得喜欢阅读了。因此,家长们希望我们将游戏内容与训练的理念和大家分享,让他们在家里也可以陪着小朋友一起玩。家长们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来出版这套游戏书。目前,我们也积极地将这些课程用于临床研究,希望为将来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
感谢所有协助我们完成这本书的伙伴,尤其是彰基复健科的同事们,他们协助我们测试每个游戏并提供宝贵的意见,也感谢家长们给予我们的回馈与鼓励。同时要感谢彰基复健科魏大森主任极力支持我们的视觉认知团队,这是一切动力的源头。最后要感谢我的女朋友(怡君),同样身为职能治疗师的她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最重要的是她愿意牺牲周末逛街、吃大餐的时间陪我一起完成这本书,这样的包容心以及为孩子努力的心意让我很感动。
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您有更多的收获与惊喜,在完成这本书的此刻我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期待下本书更能让大家耳目一新!
玩游戏,有助于将专注技巧应用于生活中
刘奇鑫
第一本书《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顺利出版之后,宜男和我这两个不安分的大顽童又开始计划着本书的架构了。“让孩子将所学的技巧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一直是我们的最高指导方针,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学习更加有效率,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取材于生活,效果更显著
这一次我们就以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为主题,游戏内容取材于生活,让孩子在完成游戏后可以更容易地将所学的技巧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经过了第一本书的锻炼,我们的绘图技巧更加熟练了,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致力于如何让游戏更加生动活泼,之前将时间花在钻研绘图软件基本功能的情况已不复见。游戏的灵感大部分源于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逛街购物、汽车保养、坐高铁或地铁等。书中的游戏就是这么贴近生活,如此,学习才会更有动力,效果也必然更明显。
家长的陪伴,是滋养孩子最棒的方式
在第一本书的宣传中,我们遇到了许多贵人,其中城邦基金会执行长周慧婷女士给我们提供机会参与了城邦滨海小学堂的活动,虽然无法定期担任陪读义工,但是通过半天的活动,我们将一些视觉认知的基本技巧传达给了滨海地区的孩童,让他们可以借此增强竞争力。
周女士的《120天给孩子一生的养分》中提及“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让我更加确定书中的游戏一定要由家长陪同进行,而非让孩子独自完成的设计理念,或许这样的想法与坊间许多游戏书的目的相背,甚至可能危及销售量,但是我坚信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加开心及专心。
分享视知觉概念,分享对孩子的爱
嘉义大学幼教系杨淑朱教授,则让我们有机会与未来的幼教老师分享视知觉概念,我们的许多基本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此宝贵的机会,可以让未来的幼教老师们将课堂上所学的视知觉技巧运用于课程设计之中,让更多孩子可以及早建立完善的视觉认知基本能力。
要感谢的人很多,他们宝贵的意见都是促成本书完成的动力,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书中所有的游戏。
我一直是个对教育理念比较挑剔的家长,尤其是在孩子专注力培养这件事上,我希望能找到既科学又有趣的方法。偶然间了解到这本《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书名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强调“轻松”和“随手可玩”,这正是许多家长在实践中面临的痛点。我迫不及待地拜读了这本书,结果大失所望,而是充满了惊喜!书中提供的那些游戏,简直是我的“救星”。首先,游戏的数量非常可观,超过100个,而且涵盖了各种类型,从简单的观察力训练,到更复杂的逻辑思维挑战,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设计得非常巧妙,完全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发现里面的一些游戏,只需要利用家里的餐具或者几张纸就可以玩起来,这对于我这样时间不充裕的家长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尝试着带着我的儿子(7岁)玩了几个游戏,他非常投入,甚至比我还要兴奋。最让我高兴的是,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在玩完游戏后,在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时,表现得更好了。这本书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它教会了我如何将抽象的专注力概念,转化为孩子能够理解和享受的活动。我甚至发现,在玩这些游戏的过程中,我和儿子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和愉快了。
评分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孩子们提升早期专注力的有效方法。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儿童专注力的书籍,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或者适合年龄更小的孩子。这本《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需求,它专门针对7-10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翻看了书中的内容,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非常巧妙。它将复杂的专注力训练转化为一个个充满乐趣的游戏,这些游戏的设计都非常贴合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点,让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书中提供了超过100个游戏,而且非常强调“随时随地”、“随手可玩”的理念,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我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间休息时间,甚至在孩子们放学后的社团活动中,轻松地引入这些游戏,而无需担心场地或道具的限制。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类型专注力的细分,比如“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的锻炼,这些都是非常专业且重要的概念,但作者却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提升。我已经在构思如何在我的教学计划中加入这些游戏,相信它们一定能为我的学生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进步。
评分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一直秉持着“寓教于乐”的理念,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和能力发展方面。这本《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秘籍”。它的核心理念——“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专注力训练的认知。我之前总是觉得,要提升孩子的专注力,需要专门的时间、专业的指导,甚至是一些高科技的设备。然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专注力就像空气一样,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中。书里提供的那些游戏,让我大开眼界!它们简单易行,材料随处可见,孩子们在玩耍中就能自然而然地锻炼到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甚至是情绪控制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景模拟”和“听觉指令”的游戏,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听觉和视觉专注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孩子(8岁)玩得不亦乐乎,我发现他现在听我说话时,能够更加认真,做事情也更加专注了。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真正的“轻松育儿”,它不仅为我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更专注世界的大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孩子共度高质量时光的绝佳平台。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家长反复阅读、实践的育儿宝典!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太惊喜了!作为一位每天和七八岁的孩子打交道多年的家长,我一直深陷在如何有效提升孩子专注力的困境中。市面上关于专注力的书不少,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需要专门的时间和场地,这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家长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本《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2)》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提出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这个理念,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立刻就被它接地气的游戏设计吸引住了。从我女儿最喜欢的“找不同”升级版,到儿子缠着我玩的“情景复述”小游戏,这些都太有创意了!不再是枯燥的训练,而是将专注力训练融入到我们日常的亲子互动中,既达到了锻炼孩子注意力的目的,又增进了亲子感情,一举两得!而且,书中的游戏分类很清晰,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感觉非常实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观察力”和“记忆力”的游戏,这些都是专注力的基础,通过这些游戏,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角度和记忆细节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前经常丢三落四的毛病也改善了不少。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为孩子专注力问题而烦恼的家长们,这绝对是一本让你眼前一亮、事半功倍的育儿宝典!
评分我一直对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是关于专注力这一块。我家里有个读小学的儿子,他属于那种精力充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常常会让我在辅导作业时感到非常头疼。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书名就吸引了我——“轻松培养儿童专注力”,这正是我一直渴望的。打开书页,里面的内容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它摒弃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通过“游戏”这个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载体,来引导他们提升专注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听觉专注力”和“视觉专注力”的游戏设计,比如“故事接龙”和“看图找规律”,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在玩耍中锻炼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尝试着在家里和儿子一起玩了几个游戏,令我惊喜的是,他竟然主动要求玩了好几次!以前让他坐着好好玩玩具都难,现在为了玩这些专注力游戏,他能非常投入地进行。我感觉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随手可玩”和“随时随地”的特点,很多游戏都不需要特殊的道具,利用家里的日常物品就能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也让家长能够更方便地融入其中。这不仅仅是一本游戏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高质量亲子时光的指南,让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评分京东方便、快捷、价优.足不出户就能满足一切需求。囤着慢慢看,希望坚持看完对儿子开拓知识 多多受益。
评分孩子坐不定,买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希望有用。
评分书挺好的,女儿喜欢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京东的,多快好省,又便宜又方便
评分给小侄子买的,还不错
评分很满意的一次网购,辛苦快递小哥了!
评分第一次在京东买东西遭遇此事,这书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才磨成这?
评分原价太贵了一点,打折后不错,京东的书籍价格便宜,送货速度又快,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