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报告》由中国电子学会编著,介绍了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情况,并对本学科的进展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学会对所负责的学科发展研究初稿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后,为研究成果的最后完成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和建议。整套丛书的特点:一,确保专业性,注重研究工作的质量,确保研究报告为反映各学科发展情况的具有专业性的指导性丛书;二,体现前瞻性,学科涉及面较大的不要求面面俱到,应注重体现新热点、前瞻和重大学术进展;三,将2007年第四季度学科发展的内容纳入进去,做到严谨、完整;四,时效性好;五,整体性强。
序  韩启德 
前言  中国电子学会 
综合报告 
电子信息学科发展综述 
一、引言
二、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概貌
三、最新研究进展与国内外对比
四、发展趋势和展望
五、结束语
专题报告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发展报告 
新一代网络技术专题报告  
数据挖掘专题报告
大数据学科发展报告 
传感与交互控制进展报告 
中国信息安全领域专题报告 
半导体技术研究进展报告 
目 录
ABSTRACTS IN ENGLISH 
Comprehensive Report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s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Reports on Special Topic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Video Coding  
Report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Report of Data Mining 
Big Data Subject Development Report 
Progress Report Sensing and Interactive Control 
Chine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pecial Repor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索引 
作为一名在电子信息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一份能够准确反映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度报告。《2012-2013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报告》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精准地定位了我最关心的时间段,而且“发展报告”这个词也暗示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份报告是如何评估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的?是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科研经费投入,还是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我希望书中能有详实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如何发生的,背后有哪些团队和机构在推动,以及这些突破又对下游产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外,对于学科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瓶颈,我也抱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是否面临着结构性短缺?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又该如何弥补?还有,在国际合作与竞争方面,中国电子信息学科的地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分析和建议,帮助我们这些一线工作者更好地把握行业脉搏,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
评分我对《2012-2013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报告》这个书名感到非常好奇,因为它听起来像是一份非常全面的行业概览。我尤其希望它能够详细地介绍一下,在2012到2013年这个时间段里,电子信息学科的各个细分领域,比如通信技术、集成电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等,它们各自的发展亮点和前沿动态。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但又不失专业深度地解释一些核心技术概念,让我这个非专业但对科技充满热情的人也能理解。比如,我想知道在那两年里,移动通信技术(如4G)究竟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哪些直接改变?人工智能在那个时期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案例?大数据技术又是如何开始在各个行业中发挥作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精美的画册,将电子信息学科的辉煌成就一一呈现,同时又能像一本深入的教科书,让我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重要的行业事件、政策导向,甚至是一些知名学者的观点,那对我来说就更完美了。
评分作为一名对教育和学术研究有一定关注的读者,《2012-2013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报告》这个书名给我一种严谨、客观的印象。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在2012-2013年这个阶段,电子信息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发生了哪些创新和改革。例如,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是否根据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进行调整?对于研究生教育,是否有新的培养方向和研究热点出现?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优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电子信息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此外,我也对该时期学术界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前沿理论的探索非常感兴趣。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电子信息学科学术研究的图景,展示那些在基础科学层面为未来技术发展奠定基石的探索?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电子信息学科的教学、科研现状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从中汲取对未来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2012-2013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报告》立刻吸引了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前沿的读者,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一直以来都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尤其是这两年,感觉变化的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从人工智能的迅猛崛起,到大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再到物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都让我觉得,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知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时间轴,梳理出在这段时间内,电子信息学科究竟经历了哪些里程碑式的突破,又涌现出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新技术、新理论。我很想知道,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究竟有哪些已经逐步照进现实,并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我也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对未来趋势的洞察,比如,哪些细分领域最有可能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哪些技术瓶颈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攻克,以及学科发展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经济和伦理影响。总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它来一窥究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2012-2013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报告》引起了我对那个时期科技变革的深刻回忆。在我印象中,那两年是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云计算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的关键时期。我非常想通过这本书,找到一个系统性的梳理,来回顾和理解那个时期的技术演进和产业格局。我特别关注的是,在这个发展报告中,是否会对当时的几个热门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进行深入的剖析,包括它们的技术原理、发展瓶颈以及潜在的应用场景。同时,我也想了解,在那段时间里,中国在电子信息学科的哪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又在哪些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在核心芯片技术方面,我们当时的自主研发能力如何?在高端软件和操作系统方面,我们又有哪些突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告诉我那两年所奠定的基础,是如何影响了之后几年乃至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