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泥鰍高效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這本書配有多幅高清彩圖,以方便讀者閱讀與欣賞,並能快速準確地診斷泥鰍病害。
《泥鰍高效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的內容以泥鰍高效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相結閤,輕鬆掌握泥鰍健康養殖技術,為讀者的泥鰍養殖工作或泥鰍知識的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內容簡介
泥鰍是鰍科主要經濟魚類,也是近年來養殖規模增長較快的名優魚類之一。《水産高效健康養殖叢書:泥鰍高效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全麵介紹瞭泥鰍的生物學特性、人工繁殖與苗種培育技術、成魚高效養殖技術、捕撈、暫養及運輸和主要病害的防治技術,係統地總結瞭泥鰍主要養殖模式、泥鰍與其他經濟水生動植物混養模式中的池塘建設與準備、苗種放養和養殖管理等技術。在闡述泥鰍人工繁殖、養殖以及疾病防治等技術時,充分體現瞭技術的整體性、新穎性、創新性和實用性,以深入淺齣的語言嚮讀者展示齣國內外新的泥鰍人工繁殖與養殖技術成果。可為從事泥鰍養殖的生産人員、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淩去非,蘇州大學,所長 ,副教授, 所學專業:水産養殖,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蘇州大學青年骨乾教師,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優秀青年骨乾教師”,江蘇省水産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泥鰍遺傳與育種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1986.8以後至今一直從事水産養殖科研、教學工作。近五年來,主持完成省級、市局級科研項目8個,現主持在研省級科研項目4個。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獲國傢發明專利3項。主持泥鰍相關科研項目有: (1)江蘇省水産三項工程項目,泥鰍優質苗種規模化繁殖(K2007-5) (2)江蘇省科技廳項目:泥鰍種質與良種培育(BE2009334) (3)蘇州市科技局項目:泥鰍無公害養殖配套技術的研究(SNG0822) (4)江蘇省水産三項目工程項目:大鱗副泥鰍良種選育與健康養殖技術研究(PJ2011-62) (5)江蘇省科技廳:大鱗副泥鰍的種質與良種選育(BE2012354) (6)江蘇省水産三新工程重大項目:泥鰍養殖技術示範與推廣(DY2012-3) 獲相關授權發明專利:一種泥鰍的孵化培育方法,授權號:ZL 201110319737.6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泥鰍的生物學特性1第一節泥鰍的種類及地理分布1一、泥鰍的主要種類1二、泥鰍的地理分布2第二節泥鰍的形態學特徵3一、泥鰍的外部形態學特徵3二、泥鰍的主要器官6第三節泥鰍的生長環境7一、泥鰍的棲息環境7二、環境因素對泥鰍分布的影響7第四節泥鰍的食性及攝食8一、泥鰍的食性8二、泥鰍的攝食8第五節泥鰍的生長11一、泥鰍的生長規律11二、溫度對泥鰍生長的影響11第六節泥鰍的繁殖習性11一、泥鰍的性腺發育11二、泥鰍的繁殖周期12第七節泥鰍的呼吸13一、泥鰍的主要呼吸器官14二、泥鰍的輔助呼吸器官14第八節一些主要的水質參數對泥鰍的影響15一、溶解氧對泥鰍的影響15二、氨氮對泥鰍的影響15三、溫度和pH值對泥鰍的影響17
第二章泥鰍的人工繁殖與苗種培育技術18第一節泥鰍的人工繁殖技術18一、繁殖場的選址18二、泥鰍人工繁殖設施的準備18三、泥鰍親本培育與親本選擇19四、大規模人工催産21五、泥鰍受精卵的孵化22六、泥鰍齣苗23第二節泥鰍苗種的培育技術23一、土池培育泥鰍苗種24二、設施化池塘泥鰍苗種分級式培育27三、泥鰍苗種培育階段的病害防治29
第三章泥鰍成魚高效養殖技術31第一節池塘高效養殖泥鰍31一、池塘清整31二、鰍種放養31三、飼養管理32四、捕撈收獲34五、養殖實例34第二節水泥池高效養殖泥鰍35一、養殖設施準備35二、鰍種放養37三、飼養管理37四、捕撈收獲39第三節網箱高效養殖泥鰍39一、網箱設置39二、鰍種放養40三、飼養管理40四、捕撈收獲41第四節泥鰍與河蟹高效混養41一、養殖池塘的準備41二、苗種放養43三、飼養管理43四、捕撈收獲45五、河蟹與泥鰍混養實例45第五節藕田高效養殖泥鰍47一、藕池建設48二、藕種栽培49三、放養泥鰍種49四、日常管理49五、捕撈收獲50六、注意事項50七、藕田養殖泥鰍實例51第六節稻田高效養殖泥鰍52一、稻田養殖泥鰍的類型52二、放養前的準備53三、鰍種放養與養殖管理54四、適量施肥55五、閤理用藥56六、防逃、防敵害57七、泥鰍的起捕57八、稻田養殖泥鰍關鍵點57九、稻田養殖泥鰍實例57第七節剋氏原螯蝦與泥鰍高效混養58一、池塘清整58二、苗種放養59三、飼養管理59四、捕撈收獲60
第四章泥鰍的捕撈、暫養及運輸61第一節泥鰍的捕撈61一、大拉網捕撈法61二、地籠網捕撈法61三、藥物驅捕法62四、其他捕撈方法63第二節泥鰍的暫養63一、水泥池暫養64二、網箱暫養64三、木桶或塑料桶暫養65第三節泥鰍的運輸65一、乾法運輸65二、降溫運輸66三、尼龍袋充氧運輸66
第五章泥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術68第一節泥鰍病害發生的原因68一、泥鰍病害發生的外界因素68二、泥鰍病害發生的內在因素73第二節泥鰍病害的檢查與診斷74一、診斷器材和設備74二、診斷的原則74三、現場調查75四、臨診檢查78五、實驗室檢查79第三節泥鰍病害防治常用藥物82一、藥物對機體的作用83二、藥物劑量84三、給藥方法85四、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88五、藥物使用的基本原則91六、藥物的選用方法94七、常用藥物簡介95第四節泥鰍病害的預防114一、控製或消滅病原體115二、改良養殖環境條件120三、增強泥鰍的抗病力122第五節泥鰍主要病害的防治124一、病毒性疾病——泥鰍痘瘡病124二、細菌性疾病125三、真菌性疾病135四、寄生蟲病137五、泥鰍的敵害147六、其他病害148
第六章泥鰍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154第一節泥鰍的營養成分154一、常量元素155二、微量元素155第二節泥鰍的藥用價值及其保護作用157一、泥鰍的藥用價值157二、泥鰍對肝髒的保護作用160第三節泥鰍的食譜161一、泥鰍湯類製作161二、泥鰍燒菜類製作162三、泥鰍休閑食品類製作164
附錄167一、泥鰍民間藥用方法167二、泥鰍養殖場址選擇和環境標準167三、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168四、漁用藥物使用方法169五、禁用漁藥173參考文獻176
前言/序言
《中國淡水魚類圖鑒》 內容簡介 《中國淡水魚類圖鑒》是一部集科學性、係統性、實用性於一體的大型工具書,旨在全麵、深入地展現中國淡水水域所蘊藏的豐富魚類資源。本書由我國頂尖的漁業科學傢、魚類學傢以及長期奮戰在淡水養殖與資源保護第一綫的專傢團隊精心編撰而成。本書內容涵蓋瞭中國境內的淡水魚類,包括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各類水體中的原生和引進魚種。 一、 科學分類與物種收錄 本書嚴格遵循最新的魚類分類學體係,以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為指導,力求準確界定每一個物種的分類地位。在物種收錄方麵,本書力求全麵,不僅涵蓋瞭經濟價值高、分布廣的常見食用魚類,如鯉、鯽、鰱、鱅、草魚、青魚、鯿魚、鱖魚、鱸魚、黑魚、鯰魚等,也收錄瞭許多具有科研價值、生態指示意義以及瀕危物種。對於一些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的魚類,本書也給予瞭高度重視,盡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關信息,為這些珍稀物種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本書的每一個物種條目都包含瞭以下核心信息: 中文名及彆名: 提供該魚類的通用中文名稱,以及各地常用的俗稱或彆名,便於不同地區讀者理解。 拉丁學名: 標注規範的科學拉丁學名,這是國際通用的科學名稱,確保瞭物種的準確性。 形態特徵: 詳細描述該魚類的外部形態,包括體型、體色、鱗片、鰭的形狀和位置、口唇形態、頭部特徵、眼的大小和位置等。描述語言力求精確、生動,並輔以高清、精細的實物照片或插圖,直觀展示其關鍵識彆特徵。 分布範圍: 詳細列齣該魚類在中國境內的自然地理分布區域,包括具體的省份、河流、湖泊等,並注明其生境偏好(如溪流、湖泊、江河乾流、水庫等)。 生活習性: 深入剖析該魚類的生活習性,包括食性(肉食性、雜食性、植食性、濾食性等)、繁殖習性(産卵季節、場所、親魚行為、幼魚發育等)、活動規律(晝夜活動、季節性洄遊等)、棲息環境要求(水溫、水質、溶氧、pH值等)以及與其他生物的相互關係。 生態價值: 闡述該魚類在淡水生態係統中的作用,如在食物鏈中的位置、對水體環境的影響、對其他生物的調控作用等。 經濟價值: 重點介紹該魚類的食用價值(口感、營養價值、市場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如有)以及在水産養殖中的潛力。 保護現狀: 對於瀕危、易危或受威脅的物種,會明確其 IUCN 紅色名錄的保護級彆,以及國內相關的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措施。 二、 精美插圖與高清攝影 本書的最大亮點之一在於其豐富的視覺呈現。每一物種都配有高質量的實拍照片,由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自然水域或專業實驗室精心拍攝。照片力求清晰、真實,能夠準確反映魚類的自然體色、體態和關鍵識彆特徵。同時,為瞭更加直觀地展示細微的形態差異,本書也精選瞭一部分由著名魚類畫傢繪製的精美插圖,這些插圖能夠誇張和突齣重要的分類學特徵,彌補照片可能存在的不足。圖片的質量和數量,使得本書在視覺上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和欣賞價值。 三、 實用性與參考價值 《中國淡水魚類圖鑒》不僅是一本供科研人員查閱的專業工具書,更是一本麵嚮廣大水産養殖從業者、漁業管理者、環保工作者、大中小學生以及所有關注中國淡水生物的讀者的實用指南。 對水産養殖從業者: 本書可以幫助他們準確識彆養殖水體中可能齣現的魚類,瞭解不同魚類的生長習性、食性需求,為優化養殖品種選擇、製定科學的養殖管理方案提供基礎信息。同時,對於養殖過程中可能齣現的“敵害”魚類或伴生魚類,也能提供準確的識彆和處置建議。 對漁業管理者與執法人員: 本書是進行漁業資源調查、漁政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重要參考資料,能夠幫助他們準確鑒定魚種,依法進行管理。 對科研人員與學生: 本書提供瞭最權威、最全麵的物種信息,是進行魚類分類學、生態學、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寶貴基礎資料,同時也是高校漁業、水生生物學等相關專業學生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參考書。 對環保工作者與自然愛好者: 本書有助於瞭解中國淡水生物多樣性的現狀,識彆不同水域的生物組成,為水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也為自然愛好者提供一個瞭解和欣賞中國淡水魚類世界的窗口。 四、 編撰團隊與學術嚴謹性 本書的編撰匯聚瞭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各大高等院校漁業相關院係以及各省市水産技術推廣站的資深專傢。編撰團隊成員在魚類分類、係統學、生態學、資源學、養殖學等領域享有盛譽,擁有豐富的野外考察和室內研究經驗。編撰過程中,嚴格遵循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廣泛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經過多輪審稿、修訂和校對,確保瞭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前沿性。 五、 潛在用途與深遠意義 《中國淡水魚類圖鑒》的齣版,對於維護中國淡水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提升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是魚類研究的重要文獻,更是連接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公眾對自然界探索熱情的重要橋梁。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更深入地認識我們身邊的淡水世界,瞭解那些默默生活在水底的生命,從而更加珍視和保護這份寶貴的自然遺産。 總結 《中國淡水魚類圖鑒》是一部集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於一體的重量級著作。它以嚴謹的態度、詳實的內容、精美的圖片,係統地展現瞭中國淡水魚類的風貌,為科研、生産、教學、管理和公眾科普提供瞭不可或缺的權威參考。本書將成為所有關心中國淡水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的讀者手中的必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