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迎“企业理论四书”之一。
◆ 是系统厘清“企业家”基本常识的经典著作,精装纪念版。
◆ 深入剖析并阐述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这一理论观点。企业家应该有其中心地位,不理解企业家,就不能理解市场经济。
◆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一个理念上的旧时代的结束,企业家新时代的开始。
◆ 本书有关企业家与政府关系的讨论对理解当下政府产业政策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海报:
《企业家》是张维迎“企业理论四书”之一,是张维迎、盛斌,系统厘清“企业家”基本常识的经典著作,精装纪念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一个理念上的旧时代的结束,企业家新时代的开始。但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做什么?哪些人可以成为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政府还是企业家?如何从简单的套利者(商人)和模仿者转变为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者?商学院能培养出企业家吗?就产业发展的走向而言,能对未来做出最好判断的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中国企业家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本书是写给学者和政府官员的,也是写给企业家的。此书虽然成书于20多年前,但它的内容对当下的中国更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针对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有关企业家与政府关系的讨论对我们理解当下政府产业政策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张维迎,中国改革最前沿的经济学家,独立思考的社会良心,最坚定的市场经济主义者,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因对双轨制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市场的逻辑》、《理解公司》、《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等。
盛斌,1978年-1984年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1985年开始在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从事教研工作;1994年至今在深圳市、区政府部门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国情报告》、《新发展经济学》等。
第三版序言 企业家做什么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引子
第一节 《哈姆雷特》剧中的王子
第二节 詹姆斯·瓦特和约翰·罗巴克及马修·博尔顿
第三节 日本与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启示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瓶颈何在
一、会跳舞的蒸汽机
二、张之洞和他办的钢铁厂
第二章 企业家的职能
第一节 善于捕捉机会的企业家
第二节 作为组织者的企业家
第三节 作为创新者的企业家
第四节 创新机制:利润、竞争和需求
一、利润动机与企业家创新
二、竞争压力与企业家创新
三、需求引力与企业家创新
第五节 政府与企业家
第三章 企业家的素质
引言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
―、冒险精神
二、创新精神
三、不满足精神
四、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节 企业家意识、知识与能力
一、企业家的意识
二、企业家的知识
三、企业家的能力
第三节 企业家的观念
一、企业家的财富观
二、企业家的时间观
三、企业家的平等观
四、企业家的契约观
五、企业家的人生观
六、企业家的金钱观
七、企业家的“乡土观”
八、企业家的人才观
第四节 企业与企业家素质
一、企业素质与企业家素质
二、企业规模与企业家素质
三、企业发展阶段与企业家素质
第五节 企业家可以培养嘛?
第四章 企业家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一节 14至19世纪的欧洲:一代企业家的产生
一、时代的浪潮,人们在怀念过去
二、新教伦理与企业家群的兴起
三、社会流动与社会开放
四、企业家:依靠强有力的国家为自己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第二节 日本社会:英才荟萃企世界
一、“高产乃为善之道”
二、武士企业家群的兴起
三、战后派企业家
第三节 近代中国:痛苦的选择
一、中国商人:被扭曲的性格
二、士大夫的追求: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一代企业家之路
第五章 企业家与中国的改革
第一节 改革的主题与改革的难题
第二节 企业家与所有制
一、股份化:企业家职能的分解与所有权表现形式的变化
二、为什么说国家所有制下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企业家
三、所有制改革的初步设想
第三节 企业家与市场的发育
第四节 中国企业家成长的两条道路
一、农民企业家
二、官员经理企业家化
第五节 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
人类过去200 年的经济史,其实就是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的历史。企业家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物质形态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今天我们享受着200 年前的人们想都不可能想到的产品和服务,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地理上的距离已不再是人类交流的屏障。据一些经济学统计,200 年前人类所能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总数不过10 的2 到3 次方,而今天的产品数量已到了10 的8 到10 次方。想想吧,从飞机、汽车、高铁,到电视机、电脑、手机、网络、刮胡刀、遥控器,等等,哪一件产品不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呢?没有这些,我们今天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呢?
人类的进步来自合作。200 年前,主导人类生活的是强盗的逻辑,是战争、掠夺和强权。今天,全世界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市场的逻辑中,分工和交换成为人类合作的主要形式,尽管强盗逻辑仍然不时干预市场逻辑的运作。而没有企业家,这样大范围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否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是否在提高,社会是否和谐,最关键的是这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中的企业家精神是否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家是否在从事创造财富的工作。中国过去30 多年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工厂,最重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让潜在的企业家变成现实的财富创造者。
简单地说,企业家就做两件事:第一是发现不均衡,第二是创造不均衡。我这样说有点学术性,但不难理解。所谓均衡就是说所有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货已畅其流,物已尽其用,人已尽其才,已经没有赚钱的机会,每一个企业得到的收入全部要支付成本,包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没有经济利润可言。当然,你可以有会计利润,可以不给自己付工资,把自己本来应得的工资变成会计利润,但是没有经济利润。
当然,现实的经济通常不可能处于这样的均衡状态。所谓“发现不均衡”,就是你能发现经济中赚取经济利润的机会,然后通过盈利机会的利用,纠正市场不均衡,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随着这种机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利用,你的利润和盈利机会慢慢消失,以后又发现新的不均衡。所谓“创造不均衡”,是指这个市场已经很饱和,但是你能不能创造一个不均衡?也就是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打破原来的均衡,找到新的市场,找到新的客户?当然这两个功能经常混在一块,不是截然分开的。
企业家一定要赚钱,不赚钱就不是企业家。但企业家做的是具有很大使命感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创新型的企业家比套利型的企业家快乐得多,因为他为改变这个世界所做的贡献更大。做到这一点,你要有敏锐的嗅觉,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你对未来的判断很重要。凡是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看未来看得比较远、比较准的。现在市场上畅销的新产品,是30 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同样可以说,今天根本不敢想的东西,恰恰可能变成20 年以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这就是企业家要想的问题。
……
这本书《企业家》,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关于“韧性”的深度对话。它没有刻意去神化成功,反而更加聚焦于那些隐藏在光鲜亮丽表象之下的艰辛与磨难。我特别有感触的是,书中反复强调了“面对不确定性”这一主题。作者似乎是通过精挑细选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无论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剧烈动荡之时,还是在行业内部颠覆性变革的关键节点,那些真正杰出的企业家,是如何保持冷静,如何调整策略,如何在危机中找到生机。我从中看到了“止损”的艺术,也看到了“拥抱变化”的智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消解了我对创业的恐惧,让我明白,失败并非终点,而是学习和成长的催化剂。书中那些跌倒再爬起的叙述,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我记得有个案例,讲述了一位企业家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后,是如何通过一次次的谈判和创新,最终带领企业走出困境,甚至实现逆势增长。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精神上的胜利,它充分展现了人类意志的强大力量。这本书让我对“企业家”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不仅仅是时代的弄潮儿,更是生命力的象征。
评分读完《企业家》,我的脑海里回响着一种“格局”的力量。这本书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速成秘籍”,而是更侧重于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长远布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行业趋势判断”和“生态系统构建”的分析,作者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行业领军人物的观察,揭示了那些能够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企业,是如何在早期就具备了前瞻性的视野,并且能够将自身置于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去思考和发展。书中对“跨界整合”和“平台化思维”的探讨,让我大开眼界。它让我明白,在当今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孤军奋战早已难以取得长久的成功,而是需要通过构建合作网络,共享资源,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企业文化塑造”的章节,它清晰地阐述了,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是如何成为驱动企业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并且能够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这本书让我看到,优秀的企业家,不仅仅是商业的操盘手,更是文化的播种者,是愿景的描绘者,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引领着企业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评分《企业家》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陈列着各种精密机械的工坊,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匠心独运的设计和精益求精的工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的深入剖析,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个个真实案例的解构,为读者展现了从产品定位、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到资本运作的完整链条。作者似乎深谙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关于“如何平衡创新与稳定”的论述,就让我茅塞顿开。书中详细阐述了那些成功的企业,是如何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稳固。这一点对于正在创业或者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此外,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组织者、一个领导者,甚至是一个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的定义,不再仅仅是财富的累积,更是对社会价值的贡献和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书中那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篇章,尤其发人深省,让人在感叹其商业智慧的同时,也不由得对其高尚的品格肃然起敬。
评分这本《企业家》读完后,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强烈的时代烙印感,仿佛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无数个关键的商业决策瞬间、无数个心力交瘁的夜晚、无数次绝处逢生的机遇,都以一种近乎纪实的风格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仅仅讲述了几个成功企业家的故事,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经济腾飞的史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涌现的弄潮儿,是如何凭借着他们的远见、魄力以及不屈的精神,一步步将梦想照进现实。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描绘,比如某个初创公司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创始人是如何通过一次看似偶然的饭局,扭转了乾坤;又比如某个行业巨头,如何在市场饱和的警报响起时,敏锐地捕捉到新的技术浪潮,从而实现二次腾飞。这些故事并非一蹴而就的传奇,而是充满了挣扎、试错、反思,以及最终的破茧成蝶。它让我深切地理解到,企业家精神并非只是拥有一个绝妙的点子,更重要的是那份敢于冒险、勇于担当、不断学习、持续创新的能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代入其中,想象自己身处那个情境,会如何做出选择,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充满了实践的温度和力量。
评分《企业家》这本书,仿佛是一幅用鲜活案例绘制的创业地图,它为我们勾勒出了从点滴萌芽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轨迹。我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人”的力量。作者在书中对不同企业家性格特质的描绘,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和驱动力。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团队管理”和“人才激励”的篇章,作者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那些成功的企业,是如何在复杂的组织中,构建高效的沟通机制,如何识别和培养关键人才,如何让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从中学习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然是一个优秀的“伯乐”,他能够发现并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并且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书中那些关于“股权激励”和“合伙人制度”的讨论,更是让我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企业发展,是建立在信任和共赢的基础之上的。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固然存在,但其中蕴含的成就感和创造的价值,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它鼓励我,即使面对挑战,也要保持初心,勇往直前。
评分东西收到很快!满意~^_^
评分可以的,东西讲的了点子上。
评分好书
评分挺好的两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很划算哦,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好书耐读学习起来就是?!阅读中
评分哈哈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书很好,受益良多。
评分对于企业家的定义和描述可以分为4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