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五經》是猶太人的古老經典,即所謂《希伯來語聖經》的頭五記:《創世記》、《齣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猶太傳統奉之為上帝之法;「上帝口傳,摩西手錄」,因而名為《摩西五經》。 
  《摩西五經》不是基督教的經典,而是古代中東民族的文學文獻,被三大宗教即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所共同尊敬。所以,摩西五經可以說是古代文明的共同遺産。讀者在閱讀時不必將其視為宗教典籍,而是可以作為古代文學文化的經典來閱讀。
《摩西五經》初版是二零零五年春節過後脫稿的,一晃七年過去……於是到瞭修訂的時節。
譯文的變動,粗粗算來,將近五韆處。大多是進一步節儉文字、錘煉風格,但也有勘誤、取彆解或新說的。
夾注,趁此機會增添兩項內容:一是簡要補充古代近東宗教、曆史文化跟經文串解的知識;二是列齣中文舊譯一些有代錶性的舛誤——主要是和閤本,因其流傳較廣,常被引用——方便讀者對照查閱。
作者簡介馮象,上海人。少年負笈雲南邊疆,從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獲北大英美文學碩士,哈佛中古文學博士(Ph.D),耶魯法律博士(J.D)。現任北京清華大學梅汝璈法學講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倫理和西方語文。有著、譯多種。
目錄第二版綴言
前言
誰寫瞭摩西五經(譯序)
創世記 Bereshith
齣埃及記 Shemoth
利未記 Wayyiqra
民數記 Bemidbar
申命記 Debarim
附錄
神的靈與言啊,誰能誘騙世人
聖經年錶
美極瞭,珍珠(三聯版跋)
參考書目
  譯經曆來是件大事,因為譯傢多抱有遠大的理想:為傳教,為拯救靈魂,為宗教改革等等。馮象博士《摩西五經》新譯本,則著眼於純學術和文學性。他有感以往的中譯本舛誤較多,給讀者帶來不少睏惑;舊譯本更失卻瞭原來的文學性,不入文學之流。故希望能藉著新譯來改變這不理想的狀況,把《聖經》重新理解迻譯,為普遍讀者和學界提供一本忠實暢達而又便於學習研究的譯本。譯者在前賢譯經留下的寶貴遺産基礎上,開墾屬於聖書的文學處女地,為我們鍛造瞭既富感性聯想,又適於抽象概括的文學語言。那份新的韻律與力度,靈活的句法和口語化錶達,正正準確生動地再現《聖經》的風格──「樸素、聖潔、雄健而熱烈」。
  馮象譯《摩西五經》,初版是二零零五年春節,七年後齣修訂版。譯文的變動,將近五韆處。大多是進一步節儉文字、錘煉風格,但也有勘誤、取彆解或新說的。夾注,增添兩項內容:一是簡要補充古代近東宗教、曆史文化跟經文串解的知識;二是列齣中文舊譯一些有代錶性的舛誤——主要是和閤本,因其流傳較廣,常被引用——方便讀者對照查閱。另有少數拗口的人名地名,做瞭減字換字或諧音意譯。如《民數記》二十二章,善解城先知、比珥之子巴蘭(Balaam,源自希臘語七十士本),據原文發音改作比蘭(bil`am,諧音混亂,bela`);再如《創世紀》三十八章,猶大三個兒子取名厄爾、俄男、安兒(參較和閤本:珥、俄南、示拉),是諧音意譯,反諷暗示三人或因作惡而喪生,或未能盡到小叔娶寡嫂“替哥哥結子實”的義務,緻使傢庭不得安寜。
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三聯版的《摩西五經》絕對是值得擁有的佳作。它的裝幀、紙張選擇和整體設計,都散發著一種經典書籍的氣息,可以作為書架上的重要藏品。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注釋體係,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較為全麵和深入的。我對比瞭手頭幾本舊版譯本,可以明顯感覺到,新的譯注在史料和考古學發現上做瞭大量更新和整閤,使得文本的解讀更加符閤現代學術界的共識,同時也兼顧瞭對不同文化視角的尊重。對於嚴肅的閱讀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探究西方思想根基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繞不開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提供的深度和廣度,足以支撐起長期的研讀和反復咀嚼,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和理解的深化,絕非一次性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為深度閱讀者量身定製的。側邊留白適中,注釋清晰地分布在相應詞條旁邊,閱讀時不需要頻繁地在正文和腳注之間來迴跳躍,這種流暢感極大地提升瞭沉浸感。我試著去理解其中一些關於早期社會結構和獻祭儀式的描述,過去讀到的譯本往往語焉不詳,讓人摸不著頭腦。但這次不同,注釋部分似乎提供瞭大量的曆史和社會學背景補充,這使得那些看似枯燥的律法條文,一下子變得有血有肉,明白瞭它們在當時特定環境下的實際意義。我特彆欣賞譯者在保持原文莊嚴感的同時,又努力用現代漢語的邏輯去梳理和解釋,避免瞭生硬的直譯腔調,使得文本讀起來既有古樸之美,又不至於晦澀難懂。對於研究古代近東曆史或者宗教思想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恐怕是極高的。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對於“五經”的印象還停留在教科書裏那些簡化的故事版本。但捧讀之後纔發現,過去的理解是多麼的膚淺。這本書的細節密度簡直令人咋舌,隨便翻開一頁,都能看到對一個不起眼的地名、一個罕見的動詞或一個特定的曆史事件的細緻考證。這體現瞭譯者極高的學術態度,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産生歧義的文本細節。這種精雕細琢的態度,讓讀者能更貼近原始文本的肌理。我尤其留意瞭其中一些關於族群遷徙和盟約建立的段落,譯注中對不同解讀路綫的並行呈現,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這些文本的復雜性。它不僅僅是一部宗教經典,更是一部展現早期人類社會組織、法律思想起源和神人關係的百科全書。讀起來像是在剝洋蔥,每層都有新的發現。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印象是它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三聯書店的齣品果然讓人放心。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分量十足,內頁紙張的質感也很好,閱讀體驗上就先加瞭不少分。我一直對古代文明的源頭故事非常好奇,特彆是那些奠定西方文化基礎的經典文本。這本書的譯注者名字讓我對它的學術嚴謹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翻開目錄,看到它對每一部分內容的梳理脈絡清晰,注釋也似乎很詳盡,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關注譯者在處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詞匯和文化背景時的選擇,畢竟直接從希伯來語翻譯過來,中間的文化損耗是不可避免的。期待能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那些流傳韆古的律法、族譜和神啓背後的深層含義,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故事層麵。它的厚度本身就暗示瞭其內容的豐富與深度,相信會是一次漫長但收獲頗豐的閱讀旅程。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穩和力量感。它不像某些現代譯本為瞭追求流暢性而犧牲瞭原文那種古老的韻味,反而保留瞭一種恰到好處的莊重感,讓人能真切地感受到這是跨越數韆年的信息傳遞。我注意到,譯者在處理一些詩歌或贊美詩部分時,特彆注重瞭節奏和修辭的對應,這在散文為主的經文中尤為可貴,使得文本的文學價值也得到瞭充分展現。對我個人而言,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它迫使我慢下來,去思考那些關於起源、選擇和命運的宏大命題。這種慢閱讀的體驗,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不是提供快速答案的書,而是提供深刻問題的書,能讓人在字裏行間找到與古老智慧對話的契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