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半睡的自己――父母自我成長心靈使用手冊

喚醒半睡的自己――父母自我成長心靈使用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文君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父母成長
  • 自我覺察
  • 心靈成長
  • 情緒管理
  • 傢庭教育
  • 溝通技巧
  • 積極心理學
  • 個人成長
  • 育兒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34842
版次:01
商品編碼:1150666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4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全國十佳心理教師吳文君重磅新作,國際NLP大師李中瑩傾情作序推薦。
★一本顛覆傳統理念的傢教書,一次尋求自我成長的心靈之旅。
★喚醒半睡的自己,找迴最真實的自我。
★管理好自身情緒,處理好與傢庭、社會的關係,把最好的愛傳遞給孩子。
★讀完本書,你將不再執著於個人點滴榮辱得失,而是坦然接受並樂享上天賦予的一切,堅定自信地贏取開闊的人生!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幫助年輕父母自我成長的心理自助書。本書通過對生命中各種關係的梳理,分彆從“比我高的”、“比我低的”、“與我平等的”三種層次和“我與自己的關係”的角度,解讀傢族係統、組織係統的基本法則(歸屬感、付齣與收取的平衡、秩序),讀者悅讀其中,能夠豐富對生命的體驗、覺悟到愛跟隨“道”的流動,創造齣一個又一個令人震撼的生命改變和係統奇跡,實現豐盈的人生!

作者簡介

吳文君,全國十佳心理教師,國傢首批職業心理谘詢師,香港專業效能管理學院特聘首席培訓導師。她師從華人世界國際級NLP大師李中瑩先生,有著二十多年的心理谘詢經驗,在全國十幾個省市主持大型企業培訓、教育培訓和親子講座百餘場。她的心理谘詢以其有效的技巧傳授和感人至深的愛的陪伴深得大眾好評,影響著越來越多渴望成長、追求人生成功快樂和輕鬆滿足的人。

目錄

推薦序一 身體和心靈,永遠成長在路上/ 1
推薦序二 活著,就是為瞭學習愛的功課/ 3
推薦序三 先要喚醒自己,纔能自由成長/ 6
序言/ 1
引言一 無條件的愛,究竟長什麼樣/ 1
引言二 左手覺察內省,右手修煉成長/ 17
你比我大,我嚮你鞠躬
第一節 滿懷謙卑的心,感恩父母/ 26
第二節 獨立而成熟,不做“超齡嬰兒”/ 33
第三節 愛他,就請與他的傢族完美對接/ 36
第四節 再見,盲目批判的叛逆少年/ 40
第五節 花花世界,我來瞭/ 44
愛的修煉術(一)
招數①:接受父母傳遞給我們的能量/ 47
招數②:坦然地麵對死亡/ 48
招數③:清晰地定位自己/ 50
招數④:接受各種角色中的自己/ 51
招數⑤:汲取平等和自由的能量/ 52
招數⑥:在冥想中給自己力量/ 53
招數⑦:和傢族的前輩們對話/ 56
精彩案例分享會(一)
疾病有時也能推動我們成長/ 58
請不要讓愛的能量受阻/ 63
你與我平起平坐,我嚮你學習
第一節 學習跳婚姻的雙人舞/ 68
第二節 婚後,請依然保持獨立性/ 84
第三節 溫柔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89
第四節 彆讓沉默成為生命的包袱/ 97
第五節 離婚,人生另外一堂課/ 105
第六節 羨慕嫉妒恨,能放下嗎/ 112
第七節 帶著欣賞看同事,挺好/ 119
愛的修煉術(二)
招數①:做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 125
招數②:在冥想中學習包容和謙虛/ 127
招數③:不要讓寶寶覺得爸媽偏心/ 132
招數④:放下你的委屈和不甘心/ 134
招數⑤:從彆人身上觀察自己/ 135
招數⑥:列齣付齣與收取平衡的清單/ 136
招數⑦:瞭解事情的正麵意義和價值/ 137
招數⑧:感恩前任和曾有過的感情/ 138
招數⑨:過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140
招數⑩:深呼吸,共同描繪我們的未來/ 141
精彩案例分享會(二)
瞭結所有已逝的情感,然後纔能看到眼前人/ 143
感知位置變化,放下對同事的輕視和厭惡/ 146
你比我小,我幫助你成長
第一節 給新生命多一點信任/ 152
第二節 父母靠後站,孩子嚮前衝/ 156
第三節 放下孩子身上的自我投射/ 163
第四節 彆為自己的利益控製孩子的未來/ 169
第五節 身正為範,做孩子的好榜樣/ 175
第六節 你過得比我好,就是最大的孝順/ 179
第七節 內疚是一條吞噬力量和愛的蛇/ 183
第八節 墮胎和流産的孩子,我也愛你/ 186
第九節 時刻清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91
愛的修煉術(三)
招數①:來吧,父母的肯定和祝福/ 194
招數②:清點和修復成長過程中的創傷/ 195
招數③:與溫暖的生命之火融閤/ 197
招數④:再見,生命最深處的四種恐懼/ 200
招數⑤:注意,不同成長階段孩子需要也不同/ 205
招數⑥:放下內心對理想孩子的期待/ 208
招數⑦:殊途同歸――選擇最閤適的教育方法/ 212
招數⑧:嚮父母和祖先藉力,增強自信/ 213
招數⑨:認祖歸宗,走齣身份迷失/ 214
招數⑩:走嚮成人儀式,走嚮真正的成熟/ 215
精彩案例分享會(三)
倒插門傢庭的焦慮孩子/ 217
快步走嚮高考的人生站颱/ 221
我心中內在的小孩,我接納你!
第一節 自愛與自尊,我愛閃亮的自己/ 228
第二節 接納與賞識,我愛不完美的自己/ 236
第三節 為生命長河中不同階段的自己喝彩/ 240
第四節 卸下恐懼,與負麵情緒說再見/ 244
第五節 少點評判,多點包容/ 246
愛的修煉術(四)
招數①:帶著最佳狀態上路/ 248
招數②:嚮理想的自己藉力/ 251
招數③:和內在的小孩一起,讓自己更自信/ 253
招數④:整閤不同角色,讓自己更優秀/ 257
招數⑤:記錄美好生活瞬間,愛上生活每一刻/ 259
招數⑥: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更從容/ 260
招數⑦:將心比心,讓關係更和諧/ 261
招數⑧:體悟生活,活在當下/ 264
招數⑨:自我肯定,相信明天的陽光會更美/ 266
招數⑩:分享愛,散播愛,傳遞愛/ 267
精彩案例分享會(四)
找迴充滿活力的自己/ 271
我終於可以當眾演講瞭/ 284
附錄 生活中的自我成長修行術
修行術①:情緒的自我修煉――從地獄到天堂,一綫之隔/ 288
修行術②:每天必做的修行課,不離不棄/ 301
修行術③:撞擊天賦火花,全身心快樂工作和生活/ 309
後記/ 316

精彩書摘

給新生命多一點信任
每一個生命都有生命之火,都可以活下去,活得更好!小生命披荊斬棘地來到世界,具備瞭所有生存需要的能量,我們要做的就是欣賞他、陪伴他。
不管我們是否準備好,當孕育生命時,我們已經開始瞭一段獨特的生命曆程。從孕育到誕生、長大,新生命的到來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已經延續,意味著我們開始瞭跟父母告彆,將父母給予的生命傳下去的路程。
養育生命,是對父母和祖先的報答,也是學習陪伴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孕育生命,是對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最大的尊重和迴報,是體驗父母照顧我們的過程,也是實現我們自我成長的過程。
孕育孩子並不等於我們已經會做父母。我們這時隻是生理上的父母,心理上是否已經長大成熟,是否做好準備用成人的心態去陪伴孩子,是否懂得孩子成長的規律,都還是未知數。父母生孩子似乎從來都是水到渠成、天經地義的,但實際上孕育、培養、陪伴一個生命,是父母非常重要的體驗過程,需要父母們進行全麵的學習。
調查顯示,中國夫妻上過婚姻課程纔結婚的比例為零。懂得教育孩子的所有過程纔做父母的中國父母占比不到60%。幾乎所有父母都是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工作,承擔瞭孩子的養育過程。這其中年輕父母的睏惑、迷茫、無奈和彷徨,已經成為社會普遍性的睏惑。父母痛苦地呼喚,孩子也痛苦地呻吟。當年魯迅先生筆下“救救孩子”的呼喚,今天仍震撼人心。
孩子齣生前父母欠的課總要在孩子成長時補上。孩子每次製造的挑戰和麻煩都是在推動父母不斷學習和成長。學習處理跟配偶的關係,學習從共存到分離到放手,讓一個新生命完成自主探索;學習重新梳理和整閤自己與父輩的關係,並在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中充分釋放;學習檢點自己的言行,為社會增添更多力量,給孩子做齣示範和榜樣。
生孩子是傳遞生命和愛的事情,陪伴、養育孩子就是與生命共同體驗、共同經曆的過程。雖不是驚心動魄,卻也是韆變萬化、精彩紛呈的。
每一個媽媽都對自己的懷孕過程有深入骨髓的記憶。一旦知道一個生命孕育在自己體內時,很多媽媽就開始瞭小心翼翼、心懷擔憂和恐懼的孕育過程。小心翼翼是害怕自己不小心會讓那個剛剛成形的弱小種子受傷害,擔憂和恐懼則是害怕孩子不健康。父母們提心吊膽地經曆著十月懷胎的整個過程。隨著分娩日期臨近,他們的願望則變得越來越簡單,不再在乎醜俊、胖瘦、黑白、高矮,隻要寶貝是健康的就好。
不管父母多麼恐懼或者期待,孩子都會用自己的方式長大,自己來選擇決定生命的狀態。無論健全還是殘缺,孩子都帶著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帶著他早已設計好的生命藍圖,通過媽媽來到這世界上。他要經曆的一切、要體驗的過程都不以父母的意誌為轉移。他準備好要來世界體驗,帶著他旺盛的生命之火。第一要義就是要活下去,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無論世事怎樣滄桑,他們都會用好內在的生命之火活下去,活得更好。
迴顧生命成長的過程,且不說精子和卵子受孕的一刹那,上億個精子的搏鬥和拼殺中,隻有一個獲勝的精子可以和卵子結閤成生命;就是孩子在媽媽體內時,每一天也都經曆著危險事件。媽媽不經意的跑跳、抑製不住的哀傷、巨大的聲響,都可能嚇壞這個孩子。可是,孩子仍然一天天用他神奇的力量,完成著細胞分裂和擴張,越長越大。
新生命誕生時,醫生的閤作、媽媽的力量、孩子的願望,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節哪怕齣現一點點偏差,都會讓這個生命無法看到世界上第一束陽光。齣生後,孩子與媽媽的臍帶分離,吮吸媽媽的奶,吃第一口食物,用他身體的每一寸肌膚感受外在的世界,每一步都蘊含著數不清的危險。一張紙蓋在鼻子上就可能窒息,頭卡在床欄間就可能喪命,大人一不小心翻身就可能壓壞孩子……每天會有無數可能傷到這個弱小無力的孩童的危險!
所以,生命能夠誕生並存活,真是偉大的奇跡!孩子體內一定有巨大的生命力,沒有什麼比生命力更偉大瞭。我們帶著贊嘆欣賞孩子時,可以在他的每個舉動、每個微笑、每個眼神中,看到生命的神奇和偉大。當看到孩子完美的生命力時,也許我們會放下成人的驕傲和自以為是。生命如此弱小,卻可以如此充滿能量地活著,這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是絕對的理想狀態。
孩子帶著巨大的生命能量來陪伴我們,教我們去欣賞生命、觀察生命,去真正體驗生命成長變化的過程。我們在他眼中,在他雙手和雙腳的動作中看到瞭完美。小生命披荊斬棘地來到世界,具備瞭所有生存下來的能量,我們要做的就是欣賞他、陪伴他、信任他。

前言/序言


撥開迷霧,重拾真我:一本寫給每一個在育兒路上探索的你 當孩子稚嫩的眼睛第一次看嚮你,當那個小小的生命開始依戀你的懷抱,你是否也曾有過瞬間的迷茫?你曾以為的“父母”這個角色,在現實的洪流中,似乎變得比你想象的更加復雜、更加沉重。你或許在盡力扮演好這個角色,但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卻隱隱湧動著一絲不安,甚至懷疑:“我真的準備好瞭嗎?我還能做得更好嗎?” 這本《喚醒半睡的自己——父母自我成長心靈使用手冊》,並非一本教條式的育兒指南,更不是羅列齣如何“完美”地育兒的清單。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你在為人父母過程中的真實心境;它是一盞燈,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讓你看到那些被忽略的、未被開發的內心力量;它更是一張邀請函,邀請你踏上一段自我覺察與心靈成長的旅程,去重新認識那個在你育兒身份背後,同樣鮮活、同樣渴望被看見的“自己”。 我們都知道,成為父母,意味著責任的疊加,意味著生活的重心轉移。然而,在圍繞著孩子的一切日程、一切安排中,我們常常忽略瞭一個最根本的齣發點——我們自己。我們有多久沒有停下來,認真審視過自己的情緒、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成長?我們又有多久,沒有意識到,我們自己的狀態,直接影響著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影響著傢庭的氛圍,甚至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成長軌跡? 這本書,正是從這樣一個“人本”的視角齣發。它深知,育兒的挑戰並非僅僅是技巧層麵的問題,更多的是心靈層麵的考驗。當孩子哭鬧不止,當叛逆期來臨,當傢庭關係齣現摩擦,我們內心湧起的焦慮、無力、挫敗感,甚至憤怒,它們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本書不會提供“速效”的解決方案,因為它相信,真正的成長,是深刻的理解和內化的過程。 它會帶你深入探索你內在的世界,解構你為人父母的“自動模式”。 你是否發現,在麵對孩子的問題時,你常常會不自覺地發齣過去的父母的聲音,用他們曾經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你的孩子?你是否在某些時刻,覺得自己像一個機器,機械地執行著“傢長”的指令,而忽略瞭自己內心的感受?這本書會引導你觀察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去識彆那些限製你、阻礙你與孩子建立更深層聯結的“舊有劇本”。通過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提問,你將有機會審視自己過往的經曆,理解它們如何塑造瞭今天的你,以及它們在育兒過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它將聚焦於父母的情緒管理與自我關懷,這是育兒路上的“隱形地雷”,也是“能量補給站”。 為人父母,情感的起伏是必然的。喜悅、自豪、愛意,伴隨著的也可能是疲憊、沮喪、煩躁、內疚。許多父母常常將自己的情緒壓抑、忽略,甚至認為“父母就該堅強”。然而,長期的情緒壓抑不僅會損害自身的健康,更會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孩子。這本書將為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自我關懷的工具和方法。它會教你如何識彆、接納並有效地處理自己的負麵情緒,如何在你感到精疲力竭時,找到恢復能量的途徑。你會學會如何為自己“充電”,如何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找到內心的力量源泉。這並非自私,而是為瞭更好地承載對孩子的愛和責任。 它會鼓勵你重新審視親子關係中的“連接”與“界限”,找到平衡之道。 很多時候,父母會陷入一種“過度投入”或“過度疏離”的極端。要麼事無巨細地包辦,讓孩子失去獨立成長的機會;要麼因為忙碌或壓力,無暇顧及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本書將幫助你理解,真正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深層連接之上的。它會教你如何通過積極的溝通、同理心的傾聽,與孩子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紐帶,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被看見、被珍視。同時,它也會探討如何設定健康的界限,如何在給予孩子自由和空間的同時,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健康成長。這是一種既能滋養孩子,又能守護自己內心邊界的藝術。 它將引領你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一個更完整、更具智慧的個體。 成為父母,並非意味著放棄自我。相反,它是一個契機,讓你有機會重新發現那些被隱藏在生活瑣碎之下的纔華、興趣和渴望。這本書會鼓勵你跳齣“父母”的單一身份標簽,去擁抱自己更廣闊的生命麵嚮。它會引導你去思考,在育兒之外,你還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你有什麼樣的夢想和追求?它相信,一個擁有自己獨立人生追求的父母,更能為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榜樣的形象,也能在育兒的道路上,保持源源不斷的活力和熱情。 它還會提供一些關於“不完美”的智慧,讓你卸下“完美父母”的包袱。 現實中的育兒,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童話。會有犯錯,會有失誤,會有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這本書將帶你理解,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否定自己,甚至因此陷入無休止的內疚。它會教你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並將其轉化為成長的契機。你將明白,一個真誠、努力、在不斷學習的父母,比一個追求虛幻“完美”的父母,更能給孩子帶來真實的溫暖和安全感。 這本書並非提供一套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因為每一個傢庭、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父母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你探索內心迷宮時,為你點亮一盞盞明燈,為你指引方嚮,讓你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不再孤單,不再迷茫。它鼓勵你,在育兒的旅途中,將目光更多地投嚮自己,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滋養自己的心靈,去喚醒那個沉睡已久的、充滿智慧和力量的自己。 當你能夠真正地“喚醒半睡的自己”,你便能以更平和、更自信、更從容的心態去麵對育兒的種種挑戰。你與孩子的關係,將因此而更加融洽、更加深刻。而你的人生,也將因此而更加豐富、更加有意義。這本書,是送給每一位渴望在育兒的道路上,找到內心平靜,實現自我成長的父母的珍貴禮物。它邀請你,從今天開始,將這份珍貴的自我成長,融入到你為人父母的每一天。

用戶評價

評分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一定是“賦權”。它沒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教導我們如何成為更偉大的父母,而是像一個充滿同理心的夥伴,堅定地告訴我:你已經擁有瞭成為你自己最好的版本,以及孩子最好的引路人的全部潛能。它所倡導的自我成長,不是為瞭追求一個完美無瑕的烏托邦式傢庭,而是為瞭接納生活中的不完美,並在不完美中找到平衡與和諧。書中對“自我關懷”的強調尤其到位,它清晰地闡明瞭“先照顧好自己,纔能更好地照顧他人”的深刻邏輯,而不是將自我犧牲視為美德。這種對父母個體價值的尊重和肯定,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內在驅動力,讓我不再感到育兒是一場無止境的消耗戰,而更像是一場與自己和孩子共同探索世界、共同成長的精彩旅程。這本書,對於任何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渴望深度自我對話的成年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吸引人,封麵配色沉穩又不失溫暖,標題字體排版也很有心思,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試圖觸及的內心深處的力量。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到瞭一種被理解的慰藉。翻開書頁,那種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清香,都像是老朋友在溫柔地召喚你,準備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說教式的育兒指南,但前幾頁的文字就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作者的筆觸是如此細膩而富有洞察力,她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怎麼做”的指令,而是通過一係列引人深思的場景描繪和提問,巧妙地將焦點從“如何教育孩子”轉嚮瞭“我們自己究竟是誰”。這種由外而內的探索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好奇心和自我審視的欲望。我發現,很多在日常育兒中讓我感到睏惑和挫敗的瞬間,似乎都有瞭更深層次的心理根源可以追溯。整本書散發著一種鼓勵人“慢下來,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認知模式”的平和力量,而不是急於去修正外部環境。這種由內而外的重塑過程,遠比任何速成的技巧手冊來得紮實和持久。

評分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堪稱教科書級彆。它不是那種一口氣讀完就會感到疲憊的理論堆砌,而是采用瞭循序漸進的“情感滲透”法。作者在論述復雜的心理學概念時,總能找到恰如其分的生活案例來支撐,這些案例的真實感和代入感極強,讓人在閱讀時常常會心一笑,或者猛地拍一下大腿,驚覺“原來我一直都是這樣想問題的!”。特彆欣賞它在處理“完美父母”陷阱時的細膩手法,它沒有批判那些追求完美的父母,而是溫柔地揭示瞭這種追求背後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並提供瞭一條更具人性化的齣路——接納不完美,並允許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長。語言風格上,它時而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耳邊低語,時而像一位真誠的同齡人在分享她的心路曆程,這種多變而不失主綫的風格,確保瞭閱讀過程始終保持新鮮感和參與感,讓人欲罷不能,渴望知道下一頁會帶來怎樣的心靈觸動。

評分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情緒解碼”係統。在為人父母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被各種突如其來的負麵情緒淹沒——對孩子的吼叫、對伴侶的埋怨、對自己的苛責。這本書並沒有停留在“控製情緒”的錶層,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情緒的“信號意義”。它教會我,憤怒、焦慮、無助,都不是敵人,而是我們內在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未被療愈的舊傷的投射。通過書中設計的幾組引導性練習,我開始學會像一個偵探一樣,去追蹤自己的情緒爆發點,去理解它背後真正想要錶達的是什麼。這種從“反應”到“理解”的轉變,帶來的不僅僅是親子關係的改善,更是一種自我解放。我感覺自己仿佛卸下瞭一個沉重的包袱,不再需要時刻緊綳著“扮演一個好傢長”的這根弦,而是可以更自然、更鬆弛地去體驗為人父母的日常,這纔是真正的“解脫”。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極其嚴謹,邏輯鏈條清晰可見,但這種嚴謹絲毫沒有削弱其可讀性。它似乎是經過瞭多年的實踐和沉澱纔寫就的,大量的經驗之談與紮實的理論基礎完美結閤,使得書中的每一個觀點都顯得落地有聲,擲地有聲。我尤其喜歡作者在章節末尾設置的“反思日誌”部分,它強迫讀者停下腳步,將書中的理念與自己的真實生活進行對接和檢驗。這種互動性極強的設計,將閱讀從一個被動的接受信息過程,轉化成瞭一個主動的自我建構過程。它不是讓你看完就忘,而是讓你閤上書後,依然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將其內容“活”齣來。對於那些渴望在實踐中看到立竿見影效果的讀者來說,這種“知行閤一”的引導方式無疑是巨大福音,讓人感覺每讀一頁都在為自己的內心添磚加瓦。

評分

改變我和媽媽關係的一本書

評分

很好的心理學書籍,推薦大傢購買,就是四有點小貴~

評分

看瞭一部分,還是能夠緩解對於孩子養育的焦慮

評分

好書推薦

評分

京東自營的東西信得過!

評分

京東自營的東西信得過!

評分

學術權威,思想沉澱,正品圖書。

評分

孝心

評分

很好,有助於自己心靈成長,抽空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