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

納蘭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納蘭性德 著
圖書標籤:
  • 清詞
  • 納蘭性德
  • 詞集
  • 古典詩詞
  • 文學
  • 情感
  • 愛情
  • 悲情
  • 唐詩宋詞
  • 中國古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文史齣版社
ISBN:978750345032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1333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96
字數:1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人間詞話》
容若短調,清新婉麗,誠如其自道所雲。並譽其為國初詞手。
——況周頤《蕙風詞話》
納蘭詞纏綿清婉,為當代冠。
——鄭振鐸

內容簡介

納蘭詞是清代著名的詞人之一納蘭性德的作品。他所生活的滿漢融閤的時期;他貴族傢庭興衰關聯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以及侍從帝王卻嚮往平淡的經曆,構成特殊的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纔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徵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納蘭詞》收錄的納蘭性德的詞,是對他一生情感的真實寫照。《納蘭詞》中所附原文、注釋、賞析等欄目,從多角度將詞作的主題思想、創作背景、詞人境況以及詞作的意境、情感全麵地展示齣來。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納蘭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與硃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傢”。

納蘭性德生於天潢貴胄之傢,父親為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明珠。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纔。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賜進士齣身,後授三等侍衛,循進一等,武官正三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因寒疾與世長辭,時年三十一歲。

納蘭性德的一生十分短暫,但存世作品頗豐:《通誌堂集》二十捲(含賦一捲、詩詞各四捲、經解序三捲、文二捲、《淥水亭雜識》四捲);《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捲,《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捲;編選《近詞初集》、《名傢絕句鈔》、《全唐詩選》等。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是填詞。今存詞349首,刊印為《飲水集》、《側帽集》,後多稱《納蘭詞》。其詞清新優雅,廣為傳唱。

目錄

捲 一

?2?夢江南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
?3?夢江南 江南好,建業舊長安
?4?夢江南 江南好,城闕尚嵯峨
?5?夢江南 江南好,懷古意誰傳
?5?夢江南 江南好,虎阜晚鞦天
?6?夢江南 江南好,真個到梁溪
?7?夢江南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8?夢江南 江南好,佳麗數維揚
?9?夢江南 江南好,鐵甕古南徐
10?夢江南 江南好,一片妙高雲
11?夢江南 江南好,何處異京華
12?夢江南 新來好,唱得虎頭詞
13?江城子·詠史 濕雲全壓數峰低
14?如夢令 正是轆轤金井
15?如夢令 黃葉青苔歸路
16?如夢令 縴月黃昏庭院
17?采桑子 彤霞久絕飛瓊字
18?采桑子 誰翻樂府淒涼麯
19?采桑子 嚴霜擁絮頻驚起
20?采桑子 那能寂寞芳菲節
21?采桑子 冷香縈遍紅橋夢
22?采桑子·九日 深鞦絕塞誰相憶
23?采桑子·詠春雨 嫩煙分染鵝兒柳
24?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非關癖愛輕模樣
25?采桑子 桃花羞作無情死
26?采桑子 海天誰放冰輪滿
27?采桑子 明月多情應笑我
28?采桑子 撥燈書盡紅箋也
30?采桑子 涼生露氣湘弦潤
31?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
32?采桑子 白衣裳憑硃闌立
33?采桑子 謝傢庭院殘更立
34?采桑子 而今纔道當時錯
35?颱城路·洗妝颱懷古 六宮佳麗誰曾見
37?颱城路·上元 闌珊火樹魚龍舞
38?颱城路·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鞦偏早
39?玉連環影 何處?幾葉蕭蕭雨
40?洛陽春雪 密灑徵鞍無數
41?謁金門 風絲裊
42?四和香 麥浪翻晴風颭柳
43?海棠月·瓶梅 重簷淡月渾如水
44?金菊對芙蓉·上元 金鴨消香
45?點絳唇 一種蛾眉
46?點絳唇·詠風蘭 彆樣幽芬
47?點絳唇·寄南海梁藥亭 一帽徵塵
48?點絳唇·黃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
49?點絳唇 小院新涼
50?浣溪沙 消息誰傳到拒霜
51?浣溪沙 雨歇梧桐淚乍收
52?浣溪沙 欲問江梅瘦幾分
53?浣溪沙 淚浥紅箋第幾行
54?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
55?浣溪沙 睡起惺忪強自支
56?浣溪沙 十裏湖光載酒遊
57?浣溪沙 脂粉塘空遍綠苔
58?浣溪沙 五月江南麥已稀
59?浣溪沙 誰道飄零不可憐
60?浣溪沙 詠五更和湘真韻
61?浣溪沙 伏雨朝寒愁不勝
62?浣溪沙 五字詩中目乍成
63?浣溪沙 欲寄愁心朔雁邊
64?浣溪沙 記綰長條欲彆難
66?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
67?浣溪沙 十八年來墮世間
68?浣溪沙 蓮漏三聲燭半條
69?浣溪沙 身嚮雲山那畔行
70?浣溪沙·大覺寺 燕壘空梁畫壁寒
71?浣溪沙·古北口 楊柳韆條送馬蹄
73?浣溪沙 鳳髻拋殘鞦草生
74?浣溪沙 敗葉填溪水已冰
75?浣溪沙·庚申除夜 收取閑心冷處濃
76?浣溪沙 萬裏陰山萬裏沙
77?浣溪沙 腸斷斑騅去未還
78?浣溪沙 容易濃香近畫屏
79?浣溪沙 拋卻無端恨轉長
80?浣溪沙·小兀喇 樺屋魚衣柳作城
81?浣溪沙·薑女廟 海色殘陽影斷霓
82?浣溪沙 鏇拂輕容寫洛神
83?浣溪沙 十二紅簾窣地深
84?浣溪沙 無恙年年汴水流
?85?風流子·鞦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
?87?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
?89?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
?90?蝶戀花 眼底風光留不住
?91?蝶戀花·散花樓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
?92?蝶戀花 準擬春來消寂寞
?93?蝶戀花 又到綠楊曾摺處
?94?蝶戀花 蕭瑟蘭成看老去
?95?蝶戀花 露下庭柯蟬響歇
?96?蝶戀花·齣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
?97?蝶戀花 盡日驚風吹木葉
?98?河傳 春殘
?99?河瀆神 涼月轉雕闌
100?河瀆神 風緊雁行高
101?落花時 夕陽誰喚下樓梯

捲 二

104?金縷麯·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
106?金縷麯 誰復留君住
107?金縷麯 灑盡無端淚
109?金縷麯·寄梁汾 木落吳江矣
110?金縷麯 酒涴青衫捲
111?金縷麯 生怕芳樽滿
112?金縷麯 此恨何時已
114?金縷麯 疏影臨書捲
115?踏莎美人·清明 拾翠歸遲
116?紅窗月 燕歸花謝
117?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
118?南歌子 暖護櫻桃蕊
119?南歌子·古戍 古戍飢烏集
120?一絡索 過盡遙山如畫
121?一絡索·長城 野火拂雲微綠
122?赤棗子 驚曉漏
122?眼兒媚 林下閨房世罕儔
124?眼兒媚·詠紅姑娘 騷屑西風弄晚寒
125?眼兒媚·中元夜有感 手寫香颱金字經
126?眼兒媚·詠梅 莫把瓊花比淡妝
127?眼兒媚 獨倚春寒掩夕扉
128?眼兒媚 重見星娥碧海查
129?荷葉杯 簾捲落花如雪
130?荷葉杯 知己一人誰是
131?梅梢雪·元夜月蝕 星球映徹
132?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隻如初見
133?長相思 山一程
134?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關情
135?尋芳草·蕭寺記夢 客夜怎生過
136?遐方怨 欹角枕
137?鞦韆索·淥水亭春望 壚邊喚酒雙鬟亞
137?鞦韆索 藥闌攜手銷魂侶
138?鞦韆索 遊絲斷續東風弱
139?茶瓶兒 楊花糝徑櫻桃落
140?好事近 簾外五更風
141?好事近 何路嚮傢園
142?好事近 馬首望青山
143?太常引·自題小照 西風乍起峭寒生
144?太常引 晚來風起撼花鈴
144?轉應麯 明月
145?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韞傢
146?山花子 昨夜濃香分外宜
147?山花子 風絮飄殘已化萍
148?山花子 欲話心情夢已闌
149?山花子 小立紅橋柳半垂
150?菩薩蠻 窗前桃蕊嬌如倦
151?菩薩蠻 朔風吹散三更雪
152?菩薩蠻 問君何事輕離彆
153?菩薩蠻·為陳其年題照 烏絲麯倩紅兒譜
154?菩薩蠻·宿灤河 玉繩斜轉疑清曉
155?菩薩蠻 荒雞再咽天難曉
155?菩薩蠻 新寒中酒敲窗雨
156?菩薩蠻 白日驚飆鼕已半
157?菩薩蠻 蕭蕭幾葉風兼雨
158?菩薩蠻·迴文 霧窗寒對遙天暮
159?菩薩蠻 催花未歇花奴鼓
160?菩薩蠻 惜春春去驚新燠
161?菩薩蠻 榛荊滿眼山城路
162?菩薩蠻 春雲吹散湘簾雨
163?菩薩蠻·早春 曉寒瘦著西南月
164?菩薩蠻 為春憔悴留春住
165?菩薩蠻 隔花纔歇廉縴雨
166?菩薩蠻 黃雲紫塞三韆裏
167?菩薩蠻 飄蓬隻逐驚飆轉
168?菩薩蠻 晶簾一片傷心白
169?菩薩蠻·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際情蕭索
170?菩薩蠻 烏絲畫作迴紋紙
171?菩薩蠻 闌風伏雨催寒食
172?醉桃源 斜風細雨正霏霏
172?昭君怨 深禁好春誰惜

捲 三

176?琵琶仙·中鞦 碧海年年
177?清平樂 淒淒切切
178?清平樂·上元月蝕 瑤華映闕
179?清平樂 煙輕雨小
179?清平樂 孤花片葉
180?清平樂 麝煙深漾
181?清平樂 將愁不去
182?清平樂 青陵蝶夢
183?清平樂 風鬟雨鬢
184?清平樂·彈琴峽題壁 泠泠徹夜
185?清平樂·憶梁汾 纔聽夜雨
186?清平樂 塞鴻去矣
187?一叢花·詠並蒂蓮 闌珊玉佩罷霓裳
188?菊花新 愁絕行人天易暮
189?淡黃柳·詠柳 三眠未歇
189?滿宮花 盼天涯
190?洞仙歌·詠黃葵 鉛華不禦
191?唐多令·雨夜 絲雨織紅茵
192?鞦水·聽雨 誰道破愁須仗酒
193?虞美人 高峰獨石當頭起
194?虞美人 黃昏又聽城頭角
195?虞美人·為梁汾賦 憑君料理花間課
196?虞美人 綠陰簾外梧桐影
197?虞美人 風滅爐煙殘灺冷
197?虞美人 春情隻到梨花薄
198?虞美人 麯闌深處重相見
199?虞美人 彩雲易嚮鞦空散
200?虞美人 銀床浙瀝青梧老
201?瀟湘雨·送西溟歸慈溪 長安一夜雨
202?雨中花·送徐藝初歸昆山 天外孤帆雲外樹
203?臨江仙 絲雨如塵雲著水
203?臨江仙 長記碧紗窗外語
204?臨江仙 六麯闌乾三夜雨
205?臨江仙·盧龍大樹 雨打風吹都似此
206?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
207?臨江仙 夜來帶得些兒雪
207?臨江仙·寄嚴蓀友 彆後閑情何所寄
208?臨江仙·永平道中 獨客單衾誰念我
209?鬢雲鬆令 枕函香
210?於中好 獨背斜陽上小樓
211?於中好 雁帖寒雲次第飛
212?於中好 彆緒如絲睡不成
212?於中好 誰道陰山行路難
213?於中好 小構園林寂不嘩
214?於中好 塵滿疏簾素帶飄
215?於中好 冷露無聲夜欲闌
216?於中好 握手西風淚不乾
217?南鄉子·搗衣 鴛瓦已新霜
217?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
218?南鄉子·柳溝曉發 燈影伴鳴梭
219?南鄉子 何處淬吳鈎
220?南鄉子 煙暖雨初收
221?踏莎行 月華如水
221?踏莎行 倚柳題箋
222?剪湘雲·送友 險韻慵拈
223?鵲橋仙?七夕 乞巧樓空
224?禦帶花·重九夜 晚鞦卻勝春天好
225?疏影·芭蕉 湘簾捲處
226?添字采桑子 閑愁似與斜陽約
226?望江南 挑燈坐
227?木蘭花慢 盼銀河迢遞



捲 四

230?浣溪沙寄嚴蓀友 藕蕩橋邊埋釣筒
231?明月棹孤舟·海澱 一片亭亭空凝佇
232?東風第一枝·桃花 薄劣東風
233?望海潮·寶珠洞 漠陵風雨
234?瑞鶴仙 馬齒加長矣
235?菩薩蠻 車塵馬跡紛如織
236?於中好·詠史 馬上吟成促渡江
237?滿江紅 籍甚平陽
238?浣溪沙 一半殘陽下小樓
239?菩薩蠻 夢迴酒醒三通鼓
240?攤破浣溪沙 一霎燈前醉不醒
241?水龍吟 人生南北真如夢
242?相見歡 落花如夢淒迷
243?昭君怨 暮雨絲絲吹濕
244?霜天曉角 重來對酒
245?減字木蘭花 花叢冷眼
246?憶秦蛾 長飄泊
247?青衫濕·悼亡 近來無限傷心事
248?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 心灰盡
249?鵲橋仙 倦收緗帙
249?鵲橋仙 夢來雙倚
250?臨江仙·孤雁 霜冷離鴻驚失伴
251?水龍吟·題文姬圖 須知名士傾城
252?金縷麯 未得長無謂
253?望江南·詠弦月 初八月
254?鷓鴣天·離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
255?臨江仙 昨夜個人曾有約
256?憶江南 江南憶
256?憶江南 春去也
257?赤棗子 風淅淅
257?玉連環影 纔睡
258?如夢令 萬帳穹廬人醉
259?天仙子 月落城烏啼未瞭
259?浣溪沙 錦樣年華水樣流
260?浣溪沙 肯把離情容易看
261?浣溪沙 已慣天涯莫浪愁
262?采桑子·居庸關 巂周聲裏嚴關峙
263?清平樂·發漢兒村題壁 參橫月落
263?清平樂 角聲哀咽
264?清平樂 畫屏無睡
265?鞦韆索 錦幃初捲蟬雲繞
266?浪淘沙·鞦思 霜訊下銀塘
267?虞美人·鞦夕信步 愁痕滿地無人省
267?漁父 收卻綸竿落照紅
268?南鄉子·鞦暮村居 紅葉滿寒溪
269?雨中花 樓上疏煙樓下路

精彩書摘

捲 一




夢江南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納蘭擅長小令,此首更屬上乘之作。起筆“昏鴉盡”,全篇氣氛頓齣。昏鴉已盡,詞人為何還臨風而立,隻因心中還有“恨”意。為何而恨?無從知曉。“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想必納蘭當時的心情也正像這乍翻的急雪。然而,急雪的之後卻是輕風,這是不是納蘭的心情在經曆過急雪的翻飛之後,需要用輕風給自己一點點撫慰呢?其實,從這兩句詞中,我們可以聯想到納蘭性德的身世和誌嚮的矛盾。納蘭齣身貴族,父親是當朝權相,自己又是皇帝身邊的一等侍衛,但這些看似輝煌的名利卻束縛瞭他的靈魂和肉體,因為詞人所嚮往的,是那種高山流水的淡泊與寜靜。更多時候,他的內心是如急雪般翻騰的,隻有在自己獨處的時候填一首小詞,道一句“不是人間富貴花”的感慨,以此來自我撫慰!
結尾“心字已成灰”可謂一語雙關,既與開頭“昏鴉盡”相呼應,又暗中迴應“小立恨因誰”。從中我們可以看齣,納蘭的內心一直是孤獨、苦悶和彷徨的,而這一切又都無法解脫。

夢江南 江南好,建業舊長安
江南好,建業舊長安。紫蓋忽臨雙鷁渡,翠華爭擁六龍看。雄麗卻高寒。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納蘭以一等侍衛的身份隨行,這也是他一生僅有一次的南行。但就這僅有一次的南行,卻讓納蘭寫下瞭十首描寫江南風光的詞作,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十首詞均以“江南好”起筆,形象描繪瞭納蘭這次南行的見聞和感受。這首詞在錶麵上看來,是歌詠建業(南京)的雄麗,但在納蘭的眼裏,它是“舊長安”;盡管這是六朝古都,有者帝王的地脈,但卻已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曾經的舞榭亭颱,都已經成過眼雲煙。雖然康熙皇帝的到來是“紫蓋忽臨雙鷁渡,翠華爭擁六龍看”,盛況空前,但也會有麯終人散的時候。這不禁使納蘭産生瞭興亡之感。

夢江南 江南好,城闕尚嵯峨
江南好,城闕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馬,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


鞦風乍起,滄桑滿目,宮闕仍然高峻,歌舞依舊輕揚。明孝陵前的石馬,已受過戰火的燒灼;繁華一時的銅駝街,如今已是荊棘叢生。
是否還記得陳後主的那麯《玉樹後庭花》?多少繁華,都已隨風飄散;多少遺恨,都已化作塵埃。唯有那委靡之音,依然在深夜中飄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隻有納蘭知道,商女是最深知亡國之恨的,倒是那些上層統治者,置民眾於水火,而隻顧歌舞升平。納蘭作為滿清貴族,能看到這一點,實為難得。


夢江南 江南好,懷古意誰傳
江南好,懷古意誰傳。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綠楊煙。風景憶當年。


詞人漫步於城內城外,用他那詩人的眼光看著眼前的一切,終於發齣瞭“懷古意誰傳”之嘆。這樣一種幽榖懷情,半語半吟的狀態,想必是納蘭難得的休閑時光吧!看著長江邊燕子磯(因狀如飛燕而得名)上的葉飛花開,望著那斜斜的烏衣巷,納蘭自然想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傢”的詩句和那段令人感嘆的曆史。

夢江南 江南好,虎阜晚鞦天
江南好,虎阜晚鞦天。
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語音圓。
誰在木蘭船。


虎阜即是虎丘,又叫海湧山,位於蘇州市西北閶門外。是春鞦時期吳王闔閭下葬之地,傳說闔閭下葬三日之時有老虎蹲踞在上,因而得名。納蘭在晚鞦時節來到此處,看到極富詩情畫意的秀麗山水,聽見美妙婉轉的歌聲,笙簫之音與圓潤的吳語更是完美的融閤在一起。
這歌聲從何而來?又是誰在唱?相信此時的納蘭也一定會“尋聲暗問彈者誰?”但他並沒有像白樂天那樣“移船相近邀相見”,而是隻留下一句“誰在木蘭船”,任憑蘭舟輕蕩,暗影悠悠,人自嬌俏,情自漂流。

夢江南 江南好,真個到梁溪
江南好,真個到梁溪。
一幅雲林高士畫,數行泉石故人題。
還似夢遊非?


“真個到梁溪”,梁溪是哪裏呢?梁溪原來是無锡市西邊的一道河水,原本河道很狹窄,到南北朝的梁朝時得到疏浚,所以稱為梁溪。那麼,納蘭為什麼會對梁溪這個地方如此的嚮往呢?原來,梁溪所在的無锡,正是納蘭的至交好友顧貞觀的傢鄉。想當初,顧貞觀就是從這裏齣發,帶著自己的心上人瀋宛,萬裏迢迢北上與自己相會的。
此時此刻,自己就站在朋友當初齣發的這個地方,這怎麼不讓他感慨萬端呢?而無锡的山水,更是恍如元代無锡大畫傢倪瓚(字雲林,是為隱居山林的高士)筆下的畫作,優美之極。納蘭行走之間,所見的一泉一石,以及題銘處上好友的名字,更是使納蘭有一種“他鄉遇故知”感覺,所以不禁自問道——“還似夢遊非?”

前言/序言

優曇之花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詞風與李煜相似。
納蘭齣身顯赫,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納蘭性德自幼修文習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進士,年僅二十二歲,康熙愛其纔,初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長年命其跟隨左右。

納蘭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寫詞。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
作為詩文藝術的奇纔,他淡泊名利,在內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僞,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
澤魚鳥之思”。納蘭一生雖懂騎射、好讀書,卻並不能在一等侍衛的禦前職位上揮灑滿腔熱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盧氏難産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這些詩篇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後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纔華齣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詩人齣身豪門,鍾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納蘭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睏惑與悲觀。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納蘭性德亡於寒疾,年僅三十一歲。王國維稱之為“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麵下,他與陽羨派代錶陳維崧、浙西派掌門硃彝尊鼎足而立,並稱“清詞三大傢”。








顧梁汾:“容若詞,一種淒惋處,令人不能卒讀。”

陳維嵩:“《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後主之遺。”

梁啓超:“容若小詞,直追後主。”

王國維《人間詞話》:“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況周頤《蕙風詞話》:“容若短調,清新婉麗,誠如其自道所雲。”

鄭振鐸:“納蘭詞纏綿清婉,為當代冠。”




夏承燾:“他是滿族中一位最早篤好漢文學而卓有成績的文人,他的令詞是五代李煜、北宋晏幾道以來一位名作傢,那是他可以當之無愧的。”

徐誌摩:“成容若君度過瞭一季比詩歌更詩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瞭他櫓聲的後麵,以標準的凡夫俗子的姿態張望並艷羨著他。但誰知道,天纔的悲情卻反而羨慕每一個凡夫俗子的幸福,盡管他信手的一闋詞就波瀾過你我的一個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開,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謝盡。”
《納蘭詞》是一部以詞集為核心的文化讀物,它並非僅僅收錄瞭某個特定時期、特定作者的詩詞作品,而是以一種更為廣闊的視角,深入探索瞭中國古代詞的獨特魅力及其深遠的文化意蘊。本書旨在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洪流,領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演變、發展,又如何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人墨客手中綻放齣異樣的光彩。 本書的內容並非局限於某一狹隘的範疇,而是力求展現詞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它可能涵蓋瞭從《詩經》的歌謠萌芽,到漢樂府的敘事詠嘆,再到唐宋詞的巔峰輝煌,乃至元麯的戲謔灑脫,以及明清詞的晚景餘暉。在每個階段,本書都會精選代錶性的詞作,並對其進行深入的解讀,幫助讀者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藝術特色、思想內涵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在解讀詞作時,本書會著重於詞的“意境”之美。詞,作為一種音樂性的文學形式,其精髓在於“意”與“境”的融閤。讀者將在這裏學習如何品味詞中的山水草木、風花雪月,如何感受詞人筆下的喜怒哀樂、悲歡離閤。本書會引導讀者去體會詞句中隱含的情感張力,去捕捉詞人微妙的心緒變化,去感受那“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境界。例如,對於描繪自然風光的詞,本書會深入分析詞人如何通過煉字琢句,將自然的景象轉化為內心情感的載體,使得景語即情語,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對於抒發個人情感的詞,本書則會剖析詞人如何藉景喻情,將內心的孤獨、寂寞、愁緒或喜悅,巧妙地融入到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從而達到以景襯情,情隨景生的效果。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是其對詞中“人生百態”的深刻呈現。詞,作為一種高度個人化的情感錶達方式,往往摺射齣詞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以及個體的人生經曆。本書將通過對不同詞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展現詞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體驗。讀者將在這裏看到詞人筆下的離愁彆緒,體味他們的思鄉之情;將在這裏看到他們的壯誌難酬,理解他們的失意彷徨;將在這裏看到他們的兒女情長,感受他們的繾綣思念;甚至將看到他們的豪情壯誌,激勵他們的傢國情懷。這些情感的投射,跨越瞭時空的界限,能夠引起當代讀者的強烈共鳴,引發對人生、對情感的深刻反思。 此外,本書還會探討詞的音樂性與形式美。詞,本是依附於麯調而創作的歌詞,其音韻、節奏、平仄都遵循著特定的格律。本書將適當地介紹一些基本的詞牌名稱、詞的格律常識,以及詞的音樂美是如何通過字詞的選擇、句式的安排、聲韻的協調來達成的。雖然本書並非音樂理論專著,但會力求讓讀者感受到詞的“韻律之美”,理解為何有些詞讀起來朗朗上口,餘音繞梁,而有些詞則顯得鏗鏘有力,或低迴婉轉。通過對詞的聲韻進行適當的分析,讀者可以更深層次地理解詞的藝術魅力。 在文化層麵,本書還會挖掘詞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聯。詞,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承載著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人生態度。本書會從曆史、哲學、民俗等多個角度,闡釋詞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例如,對“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的體現,對儒釋道等思想流派的影響,對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反映,以及對民間習俗、節日慶典的記錄等等。通過這些層麵的解讀,讀者可以更全麵地理解詞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平實易懂,避免過於專業化的術語,同時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性。本書並非枯燥的學術論文集,而是希望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激發讀者對中國古代詞的興趣。書中可能會穿插一些有趣的典故、曆史掌故,以及與詞人相關的生動故事,讓閱讀過程更加輕鬆愉快。同時,本書也會注重引經據典,引用原文,並進行細緻的辨析,力求內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本書也可能包含一些對詞發展脈絡的梳理。例如,會分析詞的起源與演變,從晚唐五代到宋代的詞風變化,從婉約派到豪放派的爭鳴,以及元明清詞的繼承與創新。通過對詞史的梳理,讀者可以對詞這一文學體裁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理解其發展規律,以及不同時期、不同流派詞的特點。 本書的內容還會涉及到詞與社會生活的關係。詞人在創作中,不僅抒發個人情感,也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現實、政治風貌、民情風俗。例如,一些詞作中能夠看到邊塞徵戰的場景,宮廷生活的瑣事,市井百姓的日常,甚至是戰爭帶來的苦難。通過這些詞作的解讀,讀者可以窺見古代社會的另一麵,瞭解詞是如何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的。 總而言之,《納蘭詞》將是一部集文學鑒賞、文化解讀、曆史梳理於一體的綜閤性讀物。它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瞭解中國古代詞的窗口,讓讀者在品味詞句的優美與深刻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書的內容將是豐富多元的,覆蓋瞭詞的方方麵麵,但始終圍繞著“詞”這一核心,深入淺齣地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力求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本書的內容豐富,涵蓋瞭詞的多種錶現形式和文化內涵,但絕不包含任何不屬於詞集本身的零散信息,是一部純粹的、以詞為中心的文化品鑒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納蘭詞》時,我正處於一段略感迷茫的時期,恰好這本書如同及時雨一般齣現在我的生活中。書中的排版設計十分用心,每一頁都留有足夠的空白,讓人閱讀起來格外舒適,仿佛置身於一個寜靜的書房。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詞語的注釋方式,它們並非簡單羅列,而是結閤瞭曆史背景、文化典故,甚至是納蘭性德本人的一些生活細節,使得每一首詞都變得鮮活立體起來。例如,在解讀《浣溪沙》的“誰念西風獨自涼”時,作者不僅解釋瞭“西風”的季節意象,還深入剖析瞭納蘭性德在此時的心情,與他早逝的愛妻盧氏之間的情感糾葛。這種層層遞進的解讀,讓我對詞作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麵,而是觸及到瞭情感的深處。書中的配圖也恰到好處,一些水墨畫和古代仕女圖,與詞句的意境相得益彰,為閱讀增添瞭幾分詩情畫意。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詞,更是在與納蘭性德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分享他的喜怒哀樂,感受他那“被酒莫 Cambridge 驚迴”的清醒與孤獨。

評分

收到這本《納蘭詞》,我如同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全書的設計風格淡雅而古樸,封麵采用的材質和紋理都透露齣一種歲月的沉澱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每一首詞的解讀方式,作者的筆觸溫婉而富有力量,能夠輕易地觸動人心。他沒有用生澀難懂的學術語言,而是用平實的敘述,將納蘭詞中蘊含的情感、意境以及詞人的人生經曆娓娓道來。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某些詞句深深打動,仿佛能看見納蘭性德站在風中,思念著遠方的故人,或是感嘆著時光的流逝。書中附帶的一些曆史考證和人物關係圖,也為理解詞作提供瞭重要的背景信息。比如,在介紹納蘭性德的傢庭背景時,書中詳細闡述瞭他與父親、祖母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影響瞭他的情感世界。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詞集,更是一個關於情感、關於人生、關於詩意的深刻體驗,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初次捧讀這本《納蘭詞》,便被其封麵那淡淡的雅緻所吸引,仿佛能聞到古紙墨香。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序言,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納蘭性德一生中的幾個重要片段,字裏行間充滿瞭對這位清代詞人的深深敬意與惋惜。讀著這些文字,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文人墨客輩齣的年代,感受著納蘭詞那獨特的憂鬱與婉約。書中的選詞頗有考量,不僅收錄瞭膾炙人口的名篇,也包含瞭一些相對冷門卻同樣意境深遠的佳作。在閱讀過程中,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關於詞人創作背景的注釋,它們如同點亮夜空的星辰,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詞句背後的情感與故事。譬如,那首《長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作者在注釋中詳細考據瞭其創作於納蘭性德徵途中的具體地點與心境,讓我對“愁”字的深層含義有瞭更透徹的領悟。此外,書中對詞牌、格律的講解也十分清晰易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獲益良多。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詞集,更像是一位引路人,引領我一步步走近納蘭性德的內心世界,感受他那“賭書潑茶”的浪漫,也體味他“人生若隻如初見”的無奈。

評分

一直以來,對納蘭性德的詞都有著莫名的情愫,總覺得那是一種在繁華中透齣的淡淡哀愁,在深情裏藏著的剋製與溫柔。當這本《納蘭詞》入手後,我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書中並非簡單地堆砌作品,而是以一種極具邏輯性的方式,將納蘭性德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下的詞作巧妙地編排在一起。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從少年意氣風發,到經曆人生變故後的沉鬱頓挫,再到最終迴歸平靜的生命軌跡。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每一首詞都附帶瞭詳細的創作背景和解讀,這些信息對於理解詞作的深層含義至關重要。比如,在解讀“人生若隻如初見”這句廣為流傳的句子時,書中不僅提供瞭其創作的背景,還探討瞭其背後所蘊含的對愛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讓我對這句詞有瞭更宏大、更具哲理的認識。此外,書中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作者的筆調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文人的情懷,讀來令人心生愉悅,仿佛在與一位知己暢談。

評分

這本《納蘭詞》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精心編織的詩意畫捲,而非一本枯燥的詞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詞作的分類和呈現方式。它沒有按照傳統的詞牌名來劃分,而是根據詞作的情感主題和納蘭性德人生的不同階段來組織,使得讀者能夠更流暢地進入詞人的情感世界。例如,書中將描寫愛情的詞放在一起,將抒發鄉愁與離彆的詞放在一起,讓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納蘭性德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緒變化。書中的一些注解也頗具匠心,它們並非簡單的詞語解釋,而是融入瞭大量關於當時社會風俗、宮廷生活、甚至納蘭性德個人生活經曆的細節,極大地豐富瞭我的閱讀體驗。讀到“飲湖上初晴後雨”時,書中對當時江南水鄉的景緻以及納蘭性德與朋友們泛舟遊玩的場景做瞭生動的描繪,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與詞人一同感受那份閑適與愜意。這本書的整體風格偏嚮於抒情與寫意,文字間洋溢著一種古典而又現代的美感。

評分

剛剛收到,做活動買的很劃算

評分

硬皮包裝,書殼的材質也很舒服,原文和翻譯都有,棒棒的

評分

書的印刷不是很好,其他都OK

評分

很好,很好,非常好,送貨快,不錯

評分

還不錯,一直在京東買,價格可以還有優惠哦。

評分

書是正版,送貨也快,物有所值吧!

評分

第一時間就來評論,包裝不錯,有塑封,書籍完好無損,做活動時購入,很劃算。慢慢看。點贊

評分

他的詞是絕美的,你會感慨為何詞有這般美的存在

評分

正版,印刷紙張都很好,很喜歡的一位大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