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看中国(套装上下册)》收集周有光先生八十五岁退休之后的所有重要作品,文集荟萃了作者以小见大,微观中显现宏观的晚年代表作。
周有光先生自少年时期就服膺民主与科学,矢志不渝,老而弥坚。最可贵的是,他以世界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在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于光远)
周老这几年出的文章,我们可以把它全部叫做启蒙的教材,是如何认识当代世界、认识我们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启蒙教材,如何能够从神权、君权走向民权,从神学、玄学走向科学的启蒙教材。(邵燕祥)
走进全球化
走进世界
全球化巡礼
全球化和现代化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多极化与一体化
漫说太平洋
美国归来话家常
闲谈俄罗斯
两访新加坡
扶桑狂想曲
小国崛起
西天佛国的新面貌
传统和现代
双文化和双语言
大同理想和小康现实
从大同论到理想国
漫谈“西化”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人类文化问题的再思考
文化的创新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一
文化的衰减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二
文化的流动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三
四种传统文化的历史比较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
汉字文化圈
华夏文化的光环与阴影
如何弘扬华夏文化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现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文化学丛谈》引说
儒学的现代化
中国有三宝
传统宗教的现代意义
信仰问答
读史散篇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回顾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
苏联历史札记
"拼盘"与"杂炒"
历史包袱
萨满教和圣愚崇拜
刺客列传和现代恐怖
话说天国
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
胡适和陈独秀的分道扬镳
科学的一元性
百岁忆往
小学?中学?家庭
张家姐妹
抗战的艰难时期
“反右”运动
住牛棚
《周有光百年口述》尾声
纪念圣约翰大学110周年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变阴暗为光明
傻瓜电脑的趣事
窗外的大树风光
妻子张允和
张允和的乐观人生
“流水式”的恋爱
残酷的自然规律
巧遇空军英雄杜立德
日本新语文的旗手
吴玉章和拉丁化运动
黎锦熙和注音读物
怀念敬爱的张寿镛校长
跟教育家林汉达一同看守高粱地
胡愈之引导一代 青年
章乃器:胆识过人的银行家
智慧的巨星胡乔木
水利大师郑权伯
现代教育的开创者蔡元培
卢贛章:切音字运动的开创者
魏建功:台湾普及“国语”的开创者
吕叔湘:语法学大师
张志公:实用语法学家
中国日报创始人刘尊棋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创始人姜椿芳
新语文的创导者叶籁士
图学新纪元的开创人曾世英
《今日花开又一年》序
《百岁新稿》自序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学思集》后记
《朝闻道集》后记
《拾贝集》前言
《静思录》前言
诗歌之页
大雁粪雨
新世纪的祝愿
语文与文明
字母跟着宗教走
人类文字的鸟瞰
预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
谈谈比较文字学
“文字改革”的百科新稿
我和语文现代化
异形词的整理和汉语词汇的歧异现象
规范音译用字刍议
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
几个有不同理解的语文问题
中国语文的与时俱进
语文现代化的三项当前工作
拼音正词法和国际互联网
书写革命
作文和写话
学写八股文
古书今读
读孟一疑
文房四宝古今谈
“书”的故事
女书:文化深山里的野玫瑰
我必须说,这套《从世界看中国(套装上下册)》简直是一次智力上的“探险”。它彻底打破了我过去对“中国”的固有认知,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初次来到陌生城市的旅人,每翻一页都像是推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视角转换”,真的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他不仅仅是罗列了不同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了这些看法形成的文化、历史、政治根源。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章节所吸引,作者没有直接去反驳或认同,而是追溯了这种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土壤中的演变,以及它背后所反映的西方国家自身心理的投射。这种“解构”式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很多关于中国的国际叙事,并非全然是事实本身,而是建构在特定的认知框架之上的。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自身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时,是否也过于简单化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经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理解一个国家,远不止于了解它的成就和问题,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被“看见”的样子,以及这些“看见”是如何被塑造的。
评分翻开这套书的下册,我感觉像是从一个喧嚣的市场突然步入了宁静的博物馆。它没有上册那样密集的信息冲击,而是用一种更舒缓、更具人文关怀的笔触,描绘着当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变迁。作者在探讨一些国际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站队或批判,而是试图去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看待中国发展的“逻辑”所在。这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但也正因如此,我读到的内容才显得尤为真诚和有深度。书中关于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格局影响的分析,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数据堆砌,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在不同国家的接收程度、中国品牌在海外的际遇,来展现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误解,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去呈现,并尝试分析这些误解的根源。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在努力构建一座理解的桥梁,而不是制造隔阂的壁垒。它让我意识到,了解中国,不能只从“我们自己怎么看”出发,更需要理解“世界怎么看”,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是阅读过程中最宝贵的收获。
评分这本《从世界看中国(套装上下册)》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就像一位久居高堂的隐士,突然翻开了一幅描绘风起云涌的山河图。上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信息量极大,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看似零散的世界各地对中国的观察与解读,抽丝剥茧般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副宏大的织锦。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历史事件解读的角度,不再是单一维度的叙述,而是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理解和反应的角度切入,这让我对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关于近代中国如何被西方列强“发现”并重新定义,书中引入了一些殖民者、传教士、探险家甚至普通商人的视角,他们笔下的中国,既有他们自身时代的局限性,也折射出当时世界对东方古国的复杂情结。这种“外部视角”的引入,使得文本的厚度一下子就增加了,也挑战了我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叙事框架。我甚至在读到某些片段时,会不自觉地去对比自己所学到的中国史,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叙述的“中国故事”,在世界其他地方,有着如此多元甚至截然相反的解读。这种跨文化的对照,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教会我如何在一个更广阔的语境下去审视和理解一个国家。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国际事务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从世界看中国(套装上下册)》无疑是一份厚礼。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跳出自身的局限,以一种更加客观、全面的方式来审视中国。作者在书中构建的分析框架,让我受益匪浅。他没有简单地将中国放在一个孤立的维度上讨论,而是将其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分析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扮演角色的论述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回避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国家对中国在这些组织中角色的期待和担忧。这种分析的深度,让我对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国际关系实践课,它教会我如何去辨析不同信息源的立场,如何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中,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所处的位置和未来的方向。它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开阔视野的书。
评分坦白讲,读完这套《从世界看中国(套装上下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刷新”感。它就像一个精密的望远镜,让我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广度,去观察中国在世界这个宏大舞台上的位置。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他没有刻意去制造耸人听闻的论调,也没有落入空泛的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讨论,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几个文化产品,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些产品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遭遇的“水土不服”,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例如,在谈到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接受度时,书中引用的评论和分析,都非常贴切地指出了文化隔阂和叙事方式的差异,这让我认识到,文化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互动和磨合。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让我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要真正理解中国,需要拥有一双“世界之眼”,更要学会用心去体会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评分书的设计和制作都很不错,排版简洁大气,很实用。赞
评分可爱的文化人;峰华毕叙;中国哲学登场;我的父亲罗家伦;欧洲的月份;张鸣说历史;从出生地开始;微尘众2;伦敦的书店;蔡志忠中国古籍经典漫画;唐德刚(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史学与红学;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卢作孚:箴言录;光荣与梦想;书人小记;财富的逻辑;黄埔军校年谱长编;鲁迅思想录;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芦苇电影剧本:白鹿原;木心逝世三周年;理想的下午;台北小吃札记;狼图腾相关书;昨日之岛;羽毛球线;打回原形;维也纳;老城影像丛书可爱的文化人;峰华毕叙;中国哲学登场;我的父亲罗家伦;欧洲的月份;张鸣说历史;从出生地开始;微尘众2;伦敦的书店;蔡志忠中国古籍经典漫画;唐德刚(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史学与红学;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卢作孚:箴言录;光荣与梦想;书人小记;财富的逻辑;黄埔军校年谱长编;鲁迅思想录;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芦苇电影剧本:白鹿原;木心逝世三周年;理想的下午;台北小吃札记;狼图腾相关书;昨日之岛;羽毛球线;打回原形;维也纳;老城影像丛书可爱的文化人;峰华毕叙;中国哲学登场;我的父亲罗家伦;欧洲的月份;张鸣说历史;从出生地开始;微尘众2;伦敦的书店;蔡志忠中国古籍经典漫画;唐德刚(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史学与红学;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卢作孚:箴言录;光荣与梦想;书人小记;财富的逻辑;黄埔军校年谱长编;鲁迅思想录;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芦苇电影剧本:白鹿原;木心逝世三周年;理想的下午;台北小吃札记;狼图腾相关书;昨日之岛;羽毛球线;打回原形;维也纳
评分想到是这么精彩的一本书。我花了两天来读,真让人手不释卷。看到梵高自尽,酸楚的泪水也汨汨而出。尽管我非常爱他,但是我依然不知道,他是那么的纯洁,伟大。世人对他的误解至深,伤害至深。而且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出身于那样的阶层,可以说他是另一个“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如果沿着他既有的人生轨迹走下去,他未尝不可以像他的弟弟一样,做一个体面的画商。 他生来便是要做艺术家的。他的生活里容不下虚伪,无情。他是那么的炽热,坦白,他爱的那样赤诚,毫无保留。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画,因此,当他不能再创作,他的生命便也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像大多数天才一样,他奉献给世界的,是不分阶层的博爱和用生命画出的瑰宝;而世界回应他的,却是无尽的挫折,饥饿,疾病,困顿,误解,侮辱,伤害。。。 我几乎可以说,他是属于“人民”的。他始终关怀着世上受着疾苦的大众,他从来没有等级的观念。他描绘农民,工人,最普通的劳动者,“吃土豆的人”。他的播种者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有力,大步的在璀璨的麦田里迈步。 而且,他也是非常“精神”的。他的生活里有京东,但是他并不是和别的画家一样,纯粹到京东那里找乐子,满足肉欲。他尊重她们,甚至愿意娶一个年老色衰的京东为妻。讽刺的是,他有那么多的爱,却无法得到世人的回应,给了他些许温情的,竟然是那个被世人同样唾弃的女子。他的有些举动,的确是神圣的,悲悯的,难怪他被矿山上的人称为“基督在世”。在那里,人们不会觉得他疯狂,因为他们知道他爱他们,他为了能让他们好过一点,已经奉献了几乎所有能够奉献的。 让人感动的,是他和提奥之前的兄弟之情。没有提奥的资助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他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兄弟两人就是一体的。没有提奥在背景里默默做着根系,就不可能有他盛放的艺术之花。提奥无条件的支持他,几乎从来没有拒绝过他的请求,总在关键时刻赶到他的身边,为他偿还负债,把他从贫病之中拯救回来。他们之间频繁的通信,已经让这两个灵魂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提奥虽然在巴黎过着体面的画商的生活,却无时不刻的关注着他的进展和动态。他在心灵上所有的跌宕起伏,都通过书信让提奥感同身受。是提奥早早看出他身上埋藏的巨大潜力,是提奥细心珍藏了那700多封通信,是提奥把他的习作和画作按时间小心的编排好。所以后人得以完整的追溯梵高的心路历程,能够离这个伟大的灵魂更近一些。生前,只卖出了一副画,价值四百法郎。但我不能说他是不幸的。比起世上的大多数人来说,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到了极致。即使他后来长寿,能看到自己的画作价钱越来越高,我想,他也会是漠不关心的。他从未因为市场的口味而作画,他也从未为那些脑满肠肥的人作画。虽然,卖画这件事一直在困扰着他,但他的祈求也不过是卖出的画,能够让他自立,不必依赖提奥的资助而生活。对他来说,创造是最重要的。如果什么都不能说,那么他宁肯沉默。如果不能够再创作,那么他宁肯死亡。 我之前不知道的是,他的父母两家都有不少出众的亲戚,他的姓氏在当时荷兰的艺术界鼎鼎有名。可以说他父母这一支是相对比较平淡的。然而,今日只有文森特让梵高这个名字不朽。就像书中说的,他活着,他的爱,他的才华,透过那些灿然的画活着。不管这些画今天值多少钱,它们终究不是某个人的私藏,而能被我这样的普罗大众看到。他的精神,他的爱,他的热望透过那些画震撼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他淋漓尽致的来过这个世界,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熊熊燃烧过。他终于成就了自己,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评分周有光一生有20年光景生活在厄运之中。一是抗战时间,他全家搬迁四川,8年中他颠沛流离,为了躲避轰炸和谋生,前后转了十多个住处,女儿因缺医少药活到4岁就夭折了,他儿子被流弹击中,肠子上被打穿几个孔,他自己还在一次轰炸中被震到沟旁,看到周围的人都死了。好端端的一个中产家庭,就在战乱中落到贫穷、挨饿的地步。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身无长物,只能重新开始。但他并不沮丧,依然像战前那样积极工作,关心社会。
评分本书收集周有光先生八十五岁退休之后的所有重要作品。周先生自“离开办公室”后,就告别了语言文字的专业研究,开始撰写大量思想文化随笔,内容涉及中西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等,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随笔除了来自阅读积累之外,还结合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周先生以其超凡的文字驾驭能力、清通晓畅的语言,论述了诸多深奥的问题。文集荟萃了作者以小见大,微观中显现宏观的晚年代表作。
评分价格真的十分低很好的购物体验 希望以后活动多多 多多支持京东以及第三方 希望京东越来越红火
评分送货很快 包装好 内容也不错!
评分不断学习,学以致用
评分不错!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