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2
法邊馀墨(第三版 精裝)是延續瞭前兩版的優美文字,又增添瞭幾萬字的近年新作以及微博精選,更為全麵的反映瞭賀衛方教授對法治、社會、文化、生活等領域細緻而獨特的觀察。本書為布麵精裝,賀老師手題書名,不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傳達瞭賀衛方教授對書籍與文字的熱愛,並希望將這種愛傳遞給讀者。
《賀衛方》是賀衛方教授關於法治、社會、文化、生活等領域細緻而獨特的觀察,文字優美、有趣味盎然,本書暢銷近二十載,已成為學生心中不老的“賀式經典”。
“以書作比,高頭講章式的法學仿佛是版心文字,這些在版心四周空白處的塗抹,取“法邊馀墨”這個名字算得上是名正言順。既然已經用書的頁麵作比,索性在文章分類上也援用齣版界的專業術語,法律方麵的文字歸到“天頭”一編,編輯、齣版以及其他幾篇與書有關的文字放到“地腳”裏去。第三版的“切口”整體更新,增補瞭近年來我的微博言論,名為“微言集”。
賀衛方,1960年生,山東煙颱牟平人,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兼任全國外國法製史學會副會長和國內多所大學名譽或兼職教授。研究和教學領域包括法理學、法製史以及比較法學等。除本書外,主要著作和譯作包括《司法的理念與製度》(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1998)、《具體法治》(法律齣版社2002)、《運送正義的方式》(上海三聯書店2003)、《中國法律教育之路》(編,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1997)、《法律與革命》(閤譯,大百科全書齣版社1993/法律齣版社2008)、《比較法律文化》(閤譯,三聯書店1990/清華大學齣版社2002)、《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閤編,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1994/清華大學齣版社2004)、《四手聯彈》(閤著,廣西師大齣版社,2010)、In the Name of Justice: Striving fo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2)、《逍遙法外》(中信齣版社2013)等。
入選:《中國青年》雜誌評選的“可能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2000),《南方人物周刊》當今50位著名公共知識分子(2005),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年度全球百名思想傢(2011),德國《商報》(Handelsblatt)世界25位思想傢(2014)。
上天頭會通:法製現代化的一種理想境界
超越比利牛斯山
英美法與中國
法治與所謂大國崛起
取法蘇聯
日本人的秩序感
西方法學:人類的共同財富
外國人的意見
法律學是一門科學嗎?
1949年以來中國的法律翻譯
立法與風俗
法官的博學或無知
正義的行頭
私權神聖,公權呢?
法律人說外語
法律和語言
法學和醫學
“契約”與“閤同”的辨析
新聞自由、名人隱私權及其他
關於中國法學傢的國際影響
被湮沒瞭的法學傢
梁啓超的民法研究
楊蔭杭不滿檢察壟斷刑事追訴權
劉锡鴻所見英國專利製度
學術通信一封
中地腳伯裏如是說
一次旅行兩本書
“文革”齣版物
香港訪書記
學術刊物的編法
就編輯技術答客問
創辦初期的《比較法研究》
平淡無奇的八年
關於注釋
關於索引
文章大小論
法學文章的風格
教授與書
再談教授與書
曆史
哈維曼生前身後事
國傢利益與正義原則
樣闆戲談片
像章
進退有馀裕
沒有新聞的日子
《西遊記》裏的國際關係準則
負罪與父罪
帽子與鞋子
鬍適評批鬍
你還會上當麼?
數字
憂世傷生的智者
《人生頌》詩扇親見記
悼念普西
時代的法學導師
對網友批評的一點迴應
下切口微言集
《法邊馀墨》(第三版)序
《法邊馀墨》1998年在法律齣版社初版,2003年齣瞭增訂版,之後就沒有再加印,市麵上早已脫銷。一些讀者朋友跟我說希望能夠催促齣版社重印或再齣一個新的增補本。斷檔也催生瞭某些市場行為,例如,在孔夫子舊書網上,初版本的價格已經賣到原價是十倍瞭。最奇特的是,2010年我在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時,一位同學拿來他新近從北京一傢公司郵購的一本讓我簽名紀念。我看到的居然是復印裝訂本,且索價不菲。有商人以這種簡陋的侵權方式賺錢,讓我驚愕不已。大約2013年開始,法律社的編輯高山先生也多次催促,就有瞭眼前這個第三版。
說是增訂版,但這本小書更新齣版的過程卻如同一輛經過若乾站的火車,到瞭一個站,旅客中有上車的,也有下車的。這次撤下瞭第二版中的25篇,其中原下編(即名為“切口”的第三編)整體移除瞭。增補瞭近年來的新作10篇。雖然篇數少瞭,不過篇幅卻略有增加,因增補部分有幾篇長一些的文章,加上下編裏輯錄瞭我的微博言論的“微言集”,盡管每則微博篇幅不到兩百字,但是聚沙成塔,加起來卻有近三萬言瞭。
將微博這樣的極短篇文字收入書中,於我是一個新嘗試。自從2011年初開始,在博客之外,我又有瞭微博這樣的自媒體,三年多的時間裏共發錶三韆馀則。雖說是方寸之地,隻言片語,不過那還是特彆值得好好經營的所在。對於文化史和思想史有一定理解的讀者都會知道,文章的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篇幅。我在本書中引用過的錢锺書先生的話有點像是為“微博體”言論的辯護詞:“眼裏隻有長篇大論,瞧不起片言隻語,甚至陶醉於數量,重視廢話一噸,輕視微言一剋,那是淺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懶惰粗浮的藉口。”(《七綴集》,上海古籍齣版社1994年第2版,頁34)是否有新知識,有真情趣,有啓人心智的思想,是檢驗文章價值的基本尺度,也是自己在寫作中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的目標。這次篩選其中一些收入本書,還有一個考慮,就是網絡文字的不穩定性。朝露溘至,彩雲易散,印成文字,或略勝於沙上作書。當然,更便於在某些場閤作為白紙黑字的證據使用也未可知。
賀衛方2014年6月20日 五道口
第二版前記
《法邊馀墨》1998年1月初版,至今已過去近五年。最近法律齣版社擬將已經齣版和近來約來的隨筆類文集歸攏起來,納入一套新叢書之中。承濛不棄,這本小書也因此得到瞭再印一次的機會。我也趁機作些修訂:撤下瞭幾篇文字——或者是為避免不同文集之間收文上的交叉,或者是因為自己對其越來越不滿意;增加瞭一些後來的文字——主要是一些近年來寫的序文。同時,我又對原書的結構作瞭調整。原來分開的“中”、“下”兩編實際上都可以歸到法學與法律之外的寬泛的文化類,因此索性把它們閤為一編。第三編是七篇序文。最後,又收入瞭我對網友批評的一篇迴應文字作為代後記。七拼八湊,雜亂無序;“馀墨”之名,良非謙辭。
小書初版便是由張波先生擔任責任編輯,他認真細緻的工作精神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這次修訂本能夠完成,也離不開他的督促。我願意藉這個機會嚮這位老友錶達我的謝意。
賀衛方2002年9月6日夜藍旗營
小引
隨筆是文學體裁的一種,然而,它卻不是那類職業化要求很高的品種。例如詩歌,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裏,“擊壤而歌”之類雖然仍不乏其人,但是,他們被當作詩人的可能性卻是極小。隨筆或散文的情況就不一樣瞭。似乎任何一個行業的知識人,隻要有些文學或文字天分,便可以在隨筆寫作方麵小試牛刀甚至一發而不可收拾。助長瞭隨筆作傢非職業化趨勢的另外一個因素是,雖然許多學術論文往往讓外行人望而卻步,不過,高深的專業探討並不必然與枯燥乏味相伴隨;專業文字完全有可能以文章筆法齣現,學術論文與文學情趣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並行不悖。按照錢锺書先生的看法,盡管非文學文字裏齣現有文章意味的妙句會給人一種意外的喜悅,但實際上那卻是“分內的東西”(參看“釋文盲”,收入《寫在人生邊上》)。
近年來,隨筆類齣版物相當走俏。不僅文學界,史學、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都湧現齣不少隨筆作傢或業餘愛好者。相形之下,法學界不免顯得有些沉悶。我不大能想清楚其中的原因。我們現在接受的那一套法學的觀念體係缺乏某種“柔韌度”或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大凡一種知識體係,如果在價值判斷方麵過於確定,便不可避免地妨礙學者們以謙和的態度去探討問題。不是真理,便是謬誤,大是大非,涇渭分明,字裏行間本來應該有的幽默感便會喪失。進退之間的從容感,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的基本假定,以及論證過程中必要的修辭學追求,都會變成多餘的東西。
另一個原因可能與法學這門學科所具有的一整套概念體係的過於專門化有關。在我國,現行的這套法學概念是西方的舶來品,雖然我們已經使用漢語詞匯來錶達它們,但是,它們離我們的日常語言畢竟尚有很大的距離。法學界習以為常的概念,諸如“無罪推定”、“時效取得”、“無因管理”、“善意買受人”之類,到瞭法律界以外,都成瞭難以理解的東西。專業語言與大眾語言之間存在距離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和必要的,然而,當法學傢希望與其他領域的學者溝通或嚮更廣泛的社會層麵傳播本行知識的時候,如何讓行外讀者既能夠準確地理解有關概念,同時又保持相當的可讀性,那實在是學者尤其是法學傢所麵臨的相當嚴峻的挑戰。
此外,學者不同的研究對象和與對象相適應的研究方法也會對作品的風格産生某種潛在的影響。一位西方法學傢曾將從事法學研究的學者劃分為兩大類,一類從內部研究法律,即注重研究法律製度的內在原理和基本學說。另一類學者則喜歡在外部進行研究,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影響法律製度形成和維持的各種非法律因素,以及法律與社會其他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我國法學界主流研究的狀況似乎是以前一類學者的作品為多。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法學成果偏於“不苟言笑”的一個原因。因為前一類學者寫作時的預期讀者往往是同行學者,因而文風上也偏於艱深,不太顧及外行讀者是否能理解或喜歡。後一類學者的作品由於需要調動各種知識對法律加以解釋,因而更容易以可讀性較強的風格齣現。當然,有時情況也不那麼絕對,甚至研究方法以及對象的劃分與寫作風格之間是否具有上述對位關係也是大可疑問的。我很欽佩那些能夠打通兩類風格的作者,也就是說,在為同行學者寫作時,保持相當的可讀性——這既有助於專業知識在更廣泛範圍中的傳播,也可以緩解同行讀者閱讀時的緊張感;同時,寫給行外讀者的作品也能夠具有相當的學術層次。這大約就是孔子所謂“文質彬彬”的境界罷。
自己從事法學研究和教學十數年來,研究對象以外國法和比較法為主,大抵上屬於上麵所說的那種從外部研究法律的學者類型。從1987年起,又做過八年之久的法學刊物編輯。在我看來,對於一個編輯而言,重要的是在所涉及的各個領域都具有高級常識,從而培養敏銳的鑒賞力。語言文字方麵的能力當然也是自不待言的。由於涉獵範圍以及編輯職業的緣故,我一直不曾成為某個領域鑽研很深的專傢,連自己也說不清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此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又對隨筆、雜文一類文字發生瞭濃厚的興趣。先是以刊物編者的身份發錶瞭一些編後記(收入本書的若乾文章便是編後文字,其中有些還保留瞭編輯的語氣),後來又在幾傢報章上發錶所謂“專欄文章”。這些文章有些屬於對某些法律問題的一得之見,有些則越齣瞭法律或法學的邊界,編輯、齣版、某些文化和社會現象等等,都成為議論的對象。十年工夫,居然陸續發錶瞭近百篇。這類文字積纍多瞭,就不免有點齣個集子的想法。恰好法律齣版社有意推齣一套法律界的隨筆叢書,我就把這些文章加以篩選,編成這個集子。收入這本書裏的大多是一兩韆字的篇什,不過,也有幾篇更長一些的。書名是在齣書還沒影兒的幾年前就想好瞭的。做編輯時寫的文字總是放在刊物的邊邊角角上發錶,在其他報章上的東西也大多發錶在“周末版”一類的副刊中。總之,無論是內容,還是發錶時的處境,它們都隻能算作“邊緣文字”。我的“正業”是法學研究,以書作比,高頭講章式的法學仿佛是版心文字,這些在版心四周空白處的塗抹,取“法邊馀墨”這個名字算得上是名正言順。既然已經用書的頁麵作比,索性在文章分類上也援用齣版界的專業術語,法律方麵的文字歸到“天頭”一編,編輯、齣版以及其他幾篇與書有關的文字放到“地腳”裏去,“切口”內包括瞭剩下的其他篇什。我又找瞭幾幅與主題有關的圖片放在一些文章中,希望它們不隻是起到活躍版麵的作用。
這些文章發錶時,得到原刊雜誌和報紙編輯的熱心幫助,這次匯編成集,除瞭在每篇文章末尾注明刊物或報紙名稱以及日期外,我也嚮這些編輯朋友以及其他給予關注、鼓勵的人士緻以深深的謝意。
賀衛方1997年11月5日燕北園
天下·法邊馀墨(精裝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天下·法邊馀墨(精裝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還不錯,包裝一般般,快遞速度依舊很快!就是送到的書有點變形瞭,不過不影響
評分書還沒開始讀,拆開塑料薄膜,書的封皮是布織的,蠻有特色的。聽聞這本書是十分適閤法律初學者的入門讀物,作為一名轉行從事法律行業的新手菜鳥,現在讀那些《刑法》《民法》等一些專業書籍一個頭兩個大,很需要這類書來幫助引導,不管學什麼先有興趣,學得就會更快樂更簡單。
評分好書值得一讀,也值得一看,更值得給大傢推薦一下。書可以慢慢讀,但是是要抓緊時間囤起來。希望大傢都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書,遇到喜歡的讀書人,人與書的相遇。
評分送貨快,包裝好,習慣性好評
評分屬於法學類的經典之作瞭,經過歲月的檢驗瞭!
評分法學初階需要閱讀的書籍,文字滲透著法治思維,可憐現實卻不盡能如意。價格比較閤理,印刷也不錯。值得購買。法學初階需要閱讀的書籍,文字滲透著法治思維,可憐現實卻不盡能如意。價格比較閤理,印刷也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印刷質量不錯 是正版書~~~
評分書質量非常好,物流速度超級快
評分印刷質量不錯 是正版書~~~
天下·法邊馀墨(精裝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