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是我國古代軍事名著,也是中國古代兵書的奠基之作。其作者是我國春鞦時期偉大的軍事傢孫武,因作此書,被後人尊為“兵聖”。現在,為瞭方便後人閱讀學習,我們在原文的基礎上,加以簡明的注釋和通俗的譯文,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古人智慧的高超。另外,《孫子兵法(新課標 無障礙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根據原文內容,精選齣曆史上的膾炙人口的故事以及當代指引人生的經典事例。讀者通過閱讀這些經典事例,可以汲取其中的經驗教訓,增加個人的人生智慧,領悟人生的真諦,在紛亂復雜的現實社會中,活得更加從容。
目錄
東周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1
秦攻宜陽 4
西周策
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 7
雍氏之役 9
蘇厲謂周君 11
司寇布為周最謂周君 13
秦策
衛鞅亡魏入秦 16
蘇秦始將連橫(節選) 18
司馬錯與張儀
爭論於秦惠王前 22
陳軫去楚之秦 26
齊助楚攻秦 29
楚絕齊,齊舉兵伐楚 34
義渠君之魏 36
醫扁鵲見秦武王 38
甘茂亡秦且之齊 40
秦客卿造謂穰侯 43
範雎至秦(節選) 46
應侯曰鄭人謂玉未理者璞 50
蔡澤見逐於趙(節選) 51
秦王欲見頓弱 56
或為六國說秦王 59
謂秦王 62
濮陽人呂不韋賈於邯鄲 66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71
四國為一 75
齊策
靖郭君將城薛 80
邯鄲之難 82
鄒忌修八尺有餘 84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87
秦伐魏 89
蘇秦為趙閤從說齊宣王 92
韓、齊為與國 96
昭陽為楚伐魏 97
孟嘗君將入秦 100
孟嘗君在薛 102
孟嘗君有捨人而弗悅 104
齊欲伐魏 106
齊人有馮諼者(節選) 107
孟嘗君為從 112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115
齊人見田駢 118
蘇秦謂齊王 119
蘇秦說齊閔王(節選) 121
田單將攻狄 126
齊閔王之遇殺 128
齊王建入朝於秦 131
楚策
荊宣王問群臣 134
江乙為魏使於楚 135
楚王問於範環 137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139
蘇子謂楚王 144
五國伐秦 146
魏王遺楚王美人 148
莊辛謂楚襄王(節選) 150
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 154
天下閤從 155
汗明見春申君 157
楚考烈王無子(節選) 160
虞卿謂春申君 163
趙策
知伯帥趙、韓、魏而伐範、
中行氏(節選) 167
晉畢陽之孫豫讓 170
秦王謂公子他(節選) 175
武靈王平晝間居(節選) 179
趙惠文王三十年 183
齊破燕,趙欲存之 186
平原君謂平陽君 187
秦攻趙於長平(節選) 189
秦、趙戰於長平 193
秦圍趙之邯鄲(節選) 195
齊將攻宋,而秦陰禁之 199
五國伐秦無功 202
虞卿請趙王 208
秦攻魏,取寜邑 211
趙太後新用事 214
魏策
文侯與虞人期獵 220
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 221
魏公叔痤為魏將 224
魏公叔痤病 226
魏惠王死 227
齊、魏戰於馬陵 230
田需貴於魏王 232
秦、楚攻魏,圍皮氏 234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 236
第一篇 計篇 1
第二篇 作戰篇 18
第三篇 謀攻篇 32
第四篇 形篇 52
第五篇 勢篇 66
第六篇 虛實篇 84
第七篇 軍爭篇 100
第八篇 九變篇 118
第九篇 行軍篇 129
第十篇 地形篇 146
第十一篇 九地篇 163
第十二篇 火攻篇 186
第十三篇 用間篇 198
名句集錦 211
精彩書摘
【翻譯】
所以要從五個方麵來衡量,通過具體比較雙方的條件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所謂“道”,就是要使民眾與君王的思想一緻,這樣,民眾就可以為君王而生,為君王而死,而不害怕危險。所謂“天”,就是晝夜與陰晴、寒熱、四季節令的更替規律等。所謂“地”,就是指行程的遠近、地勢的險峻或平坦、作戰區域的廣闊或狹窄、作戰區域是死地還是生地等。所謂“將”,就是看將領們是否具備智、信、仁、勇、嚴五種素質。所謂“法”,就是指部隊的組織編製製度、軍官的職責範圍規定、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製度等。這五個方麵,將領們沒有誰沒聽說過,但隻有透徹掌握瞭的人纔能取勝,沒有透徹掌握的人則不能取勝。因而,還要通過具體比較雙方的條件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就是說:雙方君主哪一方更有道義?哪一方將領更有纔能?天時、地利哪一方占得更多?軍中法令哪一方執行得更好?哪一方軍隊更強大?哪一方士兵更訓練有素?奬賞與懲罰哪一方更嚴明?我憑著對這些情況的分析比較,就可以判斷戰爭勝負的情形瞭。
1.3 將聽1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注釋】
1聽:服從,采納(建議)。
【翻譯】
將帥如果聽從我的謀劃,他指揮作戰,必然取勝,我就把他留下;如果他不聽從我的謀劃,他指揮作戰,必然失敗,我就讓他離開。
1.4 計利1以聽,乃為之勢2,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3也。
【注釋】
1計利:非常好的計謀。
2勢:態勢,指戰爭中一些隨機和能動的變化因素。
3權:權變,變通。
【翻譯】
好的計謀被采納後,還要營造齣“勢”,以輔助作戰。(營造)“勢”,就是根據情況靈活應變、準備。
1.5 兵者,詭道也1。故能而示之不能2,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3,亂而取之4,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5,卑而驕之6,佚而勞之7,親而離之8。攻其無備,齣其不意。此兵傢之勝9,不可先傳也。
【注釋】
1兵者,詭道也:這句話意思是說,用兵打仗,應以詭變為原則。詭,詭詐。
2能而示之不能:有能力攻打卻僞裝成不能攻打。示,嚮……錶示,從文意來看,意思即僞裝。後麵幾句的用法與此相同。
3利而誘之:貪利,就用利來誘惑它。
4亂而取之:處在混亂中,就趁亂攻取它。
5怒而撓之:容易發怒,就去騷擾它。撓,挑逗,騷擾。
6卑而驕之:比較小心謹慎,就想辦法使它驕傲。卑,原意卑微、謙恭,這裏指小心謹慎。驕,這裏做動詞,意思是使……驕傲。
7佚而勞之:休整得比較充分,就設法使它疲勞。佚,通“逸”,安逸。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疲勞。
8親而離之:內部和睦,就離間其內部關係。離,離間,挑撥。
9勝:奧妙。
【翻譯】
用兵打仗,應以詭變為原則。所以,有能力攻打卻裝作不能攻打,想要打卻裝作不想打,要在近處行動而要裝作在遠處行動,要在遠處行動而要裝作在近處行動。對方貪利,就要用利來誘惑它;對方處在混亂中,就趁亂攻取它;對方力量比較充實,就要加倍防備它;對方比較強大,要暫時避開它的鋒芒;對方容易發怒,就去騷擾它,激怒它;對方比較小心謹慎,就要想辦法使它驕傲;對方休整得很好,就設法使它疲勞;對方內部和睦,就離間其內部關係。攻打對方要在它沒有準備的狀態下乘機攻擊,要在它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突然襲取。這些都是軍事傢用兵的奧妙所在,是不可以事先傳授和講明的。
……
孫子兵法(新課標 無障礙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