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木一起玩多肉 2 (套装上下册)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 2 (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二木 著
图书标签:
  • 多肉植物
  • 园艺
  • 植物养护
  • 园艺技巧
  • 生活
  • 园艺指南
  • 植物
  • 科普
  • 园艺入门
  • 和二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352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823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16
套装数量:2
字数:27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30种流行景天科多肉图鉴……
  多肉养护经验谈……
  多肉植物组合盆栽……
  多肉植物医院——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
  二木花园初长成……
  经过2年的积淀,二木君的多肉旋风再度来袭。从131种景天科流行多肉图鉴到多肉原产地南非考察,从多肉养护经验谈到营造多肉花园……内容丰富到不得不做成了400多页的上下册。如果你爱多肉,一定会喜欢这本书;如果你还没开始了解,看完会爱上多肉。请随二木一起,在多肉的世界里徜徉,享用这场多肉的饕餮盛宴吧!

内容简介

  多肉达人二木再度来袭!本书是《和二木一起玩多肉》的续篇,两年后的又一力作。《和二木一起玩多肉 2 (套装上下册)》中涵盖了二木两年来多肉栽培的全新体会,从流行的景天科多肉植物图鉴到如何营造多肉花园,从多肉原产地南非巡礼到韩国多肉植物现状,还有多肉植物经验谈、授粉与播种、多肉病例分析与救治等。轻松的语言与养眼的图片仍是本书的亮点。让读者在汲取多肉知识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精彩的多肉饕餮盛宴。

作者简介

  二木,本名肖杰,网名二木、二木花花男。80后,多肉种植达人。目前从事与多肉植物相关的园艺工作,立志于家庭园艺与多肉植物科普工作。2010年开始爱上园艺,并疯狂迷上了多肉植物,在博客和微博中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人气颇高,微博粉丝超过31万人。2013年6月出版《和二木一起玩多肉》,自出版以来持续居于国内园艺图书销售前列。同年,该书版权输出到台湾地区,并于同年底荣获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出色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银奖。
  2014年在威海建立自己的多肉温室大棚“二木花园”,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多肉种植研究中。与济南乃夫花艺学校开办了多肉植物专题课程,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爱好者与从业者(关于课程的全新消息可以关注乃夫花艺学校校长@袁乃夫先生新浪微博)。2014年9月获得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多肉植物大赛景观应用金奖及多肉植物组合金奖。

内页插图

目录

Chapter1 130种流行景天科多肉图鉴
一、景天科风车草属 1
二、景天科伽蓝菜属 20
三、景天科厚叶草属 32
四、景天科景天属 45
五、景天科莲花掌属 76
六、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82
七、景天科青锁龙属 61
八、景天科石莲属 66
九、景天科银波锦属 73
十、景天科仙女杯属 79
十一、景天科长生草属 82
十二、景天科瓦莲属 87
十三、相似品种的区别与对比 100
Chapter2 如何打造自己的多肉花园
一、阳台、露台多肉花园 102
二、多肉植物小型花园 123
三、多肉植物大棚、大型花园 142
Chapter3 多肉植物的故乡——南非
一、南非kirstenbosch(克斯腾伯斯)国家植物园 151
二、Hermanus(鲸鱼小镇) 172
三、好望角 176
四、西海岸Paternoster 182
五、Inverdoorn(因弗多恩)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192
六、纳马夸兰BushmansKloof 210
Chapter4 多肉养护经验谈
一、掰叶片清理生长空间 256
二、露养多肉植物 258
三、生根 264
四、铺面石的作用 271
五、多肉植物的繁殖 278
Chapter5 多肉植物组合盆栽
一、保持组盆美丽形态的4个小技巧 289
二、小型素盆多肉组盆 290
三、可爱的呆萌小组盆 292
四、组盆中,多肉的搭配技巧 294
五、各类花器的多肉组盆 299
六、多肉小盆景(单棵多肉盆栽塑形) 310
Chapter6 多肉植物医院——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
一、介壳虫的发现与处理 312
二、蚜虫的发现与处理 312
三、玄灰蝶的发现与处理 313
四、虫害地老虎 313
五、叶片腐烂 313
六、缺水导致叶片褶皱发软 313
七、长时间不见生长迹象 313
八、叶片干枯萎缩 314
九、中心生长点被破坏 314
十、缺光徒长 314
十一、晒伤 315
十二、枝干腐烂 315
十三、其他的病例情况 315
Chapter7 二木花园初长成
一、花园选址 318
二、花园基础建设 320
三、花园定位及规划设计 3371
四、大棚变花园,丑小鸭变天鹅的过程 358
五、台风“麦德姆”席卷花园 362
六、这个冬季我们很快乐 374
Chapter8 韩国多肉植物介绍
一、多肉植物大棚地区分布 380
二、韩国如何养护多肉植物 382
三、韩国多肉植物育种 395
四、韩国陶艺与多肉植物的结合 410

前言/序言

  时隔两年,我的第二本书《和二木一起玩多肉Ⅱ》终于也出版了。
  两年时间,从单纯的爱好者变成了园艺行业的从业者,一路走来,感触颇多。也许在许多人眼里,我是一个将爱好做成事业的“成功人士”。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爱好永远是爱好,事业也永远是事业,两者一定不能混淆在一起。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自我的状态切换,工作时全心全意投入其中,而空闲时间就变成了自己的私人爱好,继续保持着对多肉植物最初的那份热爱。
  在对多肉植物的养护上,我也更加自然随意,制造出一份接近于它们原生地的环境,剩下的就全靠植物自己去生长。其中也会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界中时常遇到的。多肉植物不停地进化成长,“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花园里延续着。自己对多肉植物的理解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被放置在没有阳光直射处的多肉植物花环虽然徒长得比较厉害,颜色也不再鲜艳,绿绿葱葱,但却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很多人说,等我将来怎样,我再去做什么。我只是觉得,梦想比人易老,既然已有钟爱的事,我等不了。我的梦想不大,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养好多肉、交好朋友、过好生活。
  四年半,从小阳台到二木花园,和小伙伴们一起,迎过阳光,扛过风雨。一群人,一个梦。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小伙伴们,他们是于涛、金丽敏、徐鹏宇、于婷、赵轩、程森、陈恩健、谷钰怡、张亚男、邓雨轩、叶威、卢红志、赵梓焜、汪晓怡、邹清、涂值凤、袁建平、阎福池、肖显江、于海玲。是你们给予了我不断的支持!也感谢广大多肉植物爱好者,是你们的鼓励与帮助使我不断进步!多肉植物到底代表了什么?我想,多肉植物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这群充满活力的人群丰富多彩的生活、积极向前的精神。就像多肉植物喜爱阳光一样,我们也在向着阳光静静成长!

《盆景艺术的精妙:从入门到精通》 内容简介 《盆景艺术的精妙:从入门到精通》是一本深度剖析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权威指南。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盆景艺术的发展脉络、核心美学理念,并提供了详尽的实践操作指导,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从选材、造型、养护到意境营造的全过程,最终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分为理论基础、技法精研、品种解析与实践应用四大板块,共计十八章。 ---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美学溯源(第1章至第5章)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盆景艺术的哲学根基与审美标准,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1章:盆景艺术的文化基因 追溯盆景艺术在中国历史中的起源与演变,从魏晋时期的“盆景”雏形到唐宋的兴盛,再到明清的程式化发展。阐释盆景如何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如道家“天人合一”、儒家“中庸”思想)在微观世界中的物化体现。重点分析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天地”的文化内涵。 第2章:盆景的核心美学原则 详细解读构成优秀盆景的五大美学要素:意境、比例、姿态、韵味、古拙。解析“意境”是盆景的灵魂,如何通过有限的素材表达无限的自然景象。讨论“比例”在“微缩”与“真实感”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如何运用“黄金分割”原则提升视觉舒适度。 第3章:盆景的流派划分与风格辨析 系统介绍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如苏派(讲究秀雅、写意)、川派(强调自然、古朴)、岭南派(注重雕刻、造型的张扬)以及上海盆景(融合写实与写意)的地域特色和造型技法差异。通过大量对比图例,指导读者识别不同风格的特征。 第4章:选材的艺术:根、干、叶的考量 盆景的素材选择是成功的第一步。本章详述了选择优质素材的标准,不仅仅是树种本身,更包括其根盘的粗壮度、主干的苍劲度、以及天然的S形或曲折度。指导读者如何从山林、花市中慧眼识珠,挖掘潜在的艺术价值。 第5章:盆器的选择与搭配哲学 盆与树是相辅相成的。本章深入讲解了盆的材质(陶、瓷、紫砂)、釉色、形状(深盆、浅盆、长方、圆形)与树木的形态、树种的协调关系。阐述“以素衬美”的原则,确保盆器不喧宾夺主,反而能烘托树体的神韵。 --- 第二部分:技法精研与精细操作(第6章至第10章) 本部分是全书的技术核心,涵盖了从基础修剪到复杂造型所需的全部核心技术,配有大量的分解步骤图。 第6章:基础修剪技术:塑形的基础 讲解“目的性修剪”与“维持性修剪”的区别。重点剖析不同树种(如松柏类、杂木类)在不同生长期的修剪时机与手法。包括摘心、打顶、摘叶、剪枝的力度控制,旨在引导树木朝向预设的骨架生长。 第7章:蟠扎艺术的精髓:线与面的控制 蟠扎是塑造盆景姿态的关键。详细介绍铜丝、铝丝的选择、粗细、缠绕的角度与松紧度。分步教授如何通过蟠扎技术实现悬崖式、曲干式、舍利干式等复杂造型的基础骨架构建,并强调蟠扎后伤口的自然愈合处理。 第8章:根盘的提升与土面的处理 根盘(根部外露的形态)是判断一盆盆景“古老感”的重要标志。教授“抬根”、“翻根”、“洗根”等技术,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技法让根系自然地攀附在土面或石块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稳定性。 第9章:拼贴与嫁接技术:弥补自然缺憾 在素材条件不理想时,嫁接和拼贴技术可以重塑树体的结构。详细介绍皮下嫁接、舌接等用于改变主干方向或增加次生枝条的技术。同时,探讨如何通过在老干上贴附新枝,来快速营造出高古的层次感。 第10章:山石盆景(水石盆景)的构筑原理 本书特别辟出章节讲解与树木有机的结合——山石盆景的制作。讲解如何选择具有纹理和色彩的石材,如何通过打磨、雕刻、拼接来模拟自然山体的形态,以及水流、云雾在盆景中的视觉效果处理。 --- 第三部分:品种解析与养护管理(第11章至第14章) 深入探讨了常见盆景树种的特性与定制化养护方案,强调科学管理是艺术生命力的保障。 第11章:松柏类盆景的特殊管理 针对如黑松、真柏等针叶树种的特性,讲解其“赤松芽”的控制、春季水肥的管理、以及越冬的特殊防护措施。强调松柏类造型完成后需要极长的“养胚期”。 第12章:杂木类盆景的造型与返老还童 涵盖枫树、榆树、槭树等落叶树种的特点。重点介绍如何利用落叶期观察枝条的结构,以及如何在生长季通过“摘叶”技术促使叶片小型化,达到“返老还童”的艺术效果。 第13章:花果类盆景的审美与结果策略 分析梅花、山茶、石榴等花果类盆景的造型侧重点在于“花果期”的集中展示。讲解疏花、疏果的技巧,确保养分集中供应,使有限的花芽和果实能达到最佳的观赏密度。 第14章:病虫害的预防与综合治理 提供一套系统的、以预防为主的病虫害管理方案。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改善通风、调整浇水习惯、科学施肥来增强树体抵抗力。针对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常见病害,提供无毒或低毒的家庭快速处理方法。 --- 第四部分:意境营造与长期培养(第15章至第18章)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创作者的“意境感”,将技术融入审美,使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15章:微缩景观的意境构建 讨论如何通过背景、陪衬植物(如苔藓、附生植物)与山石的组合,营造出特定的自然场景,如悬崖绝壁、林中小径、江畔孤舟。指导读者从自然观察中提炼灵感。 第16章:姿态的生命叙事 树木的姿态不仅仅是造型,更是“叙事”。解析不同姿态所蕴含的生命力:是抗击风霜(曲干式),还是傲视群雄(直干式),或是隐士风骨(悬崖式)。鼓励创作者赋予作品独特的情感张力。 第17章:盆景的“养”与“藏”:长期保存的智慧 阐述盆景艺术的长期性。包括换盆的时机选择、根系的修剪量控制、以及不同季节的室内外环境调控,确保作品的健康状态能持续数十年乃至上百年。 第18章: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创作心得 总结创作的经验。强调优秀盆景师必须是“自然观察家”和“哲学思考者”。鼓励读者在掌握了传统技法之后,勇于在经典框架中进行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 --- 本书汇集了数十位资深盆景艺术家的数十年经验,配有超过五百张高清的彩图和技法分解图,是所有热爱自然、追求艺术境界的园艺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它不仅教你如何“做”一盆盆景,更教你如何“看”自然,如何“悟”艺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人情味”。它不像一些技术手册那样冰冷刻板,而是融入了大量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坑”和“窍门”。比如,在讲解如何配制颗粒土时,它不仅给出了基本的配方比例,还针对南方湿润地区和北方干燥地区提出了调整建议,这种“因地制宜”的指导,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实际操作环境的充分考虑。还有一些关于工具使用的技巧,比如如何用不同口径的喷壶控制浇水力度,或者自制简易温湿度监测器的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但在其他书中很少提及的“非标准答案”。这种分享经验的姿态,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仿佛身边有一位非常可靠、乐于助人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指导我。它真的做到了把复杂的园艺知识,用最易懂、最人性化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热爱多肉的人。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平衡了文字和图像的视觉重量。阅读过程中,眼睛完全没有感到任何疲劳,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依然感觉很舒适。字体的选择非常明智,它既保持了足够的易读性,又融入了一种亲切、随和的风格,让人感觉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轻声交谈。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关键的步骤说明和注意事项,都被用不同的字体样式或者醒目的边框进行了区分,阅读逻辑链条非常清晰。我以前买过一些园艺书籍,排版混乱,图片和文字经常错位,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每一个知识点的呈现都经过了精心的组织和梳理,从宏观的理论到微观的操作,过渡得极其自然流畅。这种清晰的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门槛,让即便是园艺新手,也能快速抓住重点,有效吸收信息。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呈现的深度和广度上,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绝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网红”指南,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多肉养护的核心肌理之中。我发现它在描述植物习性时,所引用的那些专业术语,既严谨又不失生动,让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积累和对自然的热爱。那些对不同品种生长环境差异的细致对比,分析得入木三分,远超我之前阅读过的任何资料。举例来说,它对光照强度和通风密度的微妙关系阐述得极其透彻,甚至连不同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速度的估算方法都有提及,这体现出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宝贵经验。这种细致入微的探讨,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浇水、晒太阳”的机械操作,而是真正学会了“倾听”植物的需求。对于那些渴望从入门走向精通的爱好者来说,这种深度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太治愈了!作者的文笔极其细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因为某一句对多肉状态的描述而会心一笑,仿佛他描绘的不是一盆盆植物,而是几个活泼有个性的生命。他笔下的园艺过程,被描绘成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实践,强调耐心、观察和尊重生命的节奏。那种平实的语气,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指导感,读起来非常放松,压力全无。每次读完一章,都会感觉心绪被涤荡了一番,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产生一种抽离感,转而沉浸在那份属于植物的缓慢而坚韧的生命力之中。这种文字的力量,远超出了信息传达本身,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让人愿意停留、细细品味的阅读空间,让“养多肉”这件事,从一项爱好,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简直是艺术品!当我小心翼翼地拆开那个环保的纸箱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温暖、朴实的触感。封面设计得非常用心,色彩搭配柔和而不失活力,那种手绘风格的多肉植物插图,简直让人看了心里就暖洋洋的。我特别喜欢它使用的纸张材质,那种略带纹理的哑光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完全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感觉。翻开第一页,那种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让我对接下来即将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装帧工艺也非常讲究,书脊的处理既结实又美观,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会散架。尤其是那种烫金的字体,在光线下若隐若现,透露出一种低调的精致感。这本书的整体设计语言,完美地契合了多肉植物那种“安静的美”的特质,从视觉到触觉,都提供了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把它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常拿出来欣赏一番。这绝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评分

我订的多肉书到货了,物流很快,是我需要的两本书,就是里面的包装有些破损

评分

老婆最近迷上了多肉,下令我打点这书回来,好好学习(京东的价格实在便宜,同样总价比“叮当网”还买多了一本)

评分

不错的多肉植物种植指南,多肉入门推荐。

评分

不错的多肉植物种植指南,多肉入门推荐。

评分

搞活动凑单买了很多书,要一点一点看完了。

评分

不错,一直在京东购买。

评分

包装很严密,纸张非常好,一看就是正版书。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很好,很好

评分

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