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

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庄百川 著
图书标签:
  • 自驾游
  • 环法旅行
  • 欧洲旅行
  • 旅行游记
  • 自驾攻略
  • 法国
  • 文化体验
  • 风景
  • 生活方式
  • 慢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026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565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28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资深旅行家庄百川继《地道美国》之后又一部世界文化游记!

天涯头条热帖 2014年天涯十大游记之一

同名专题片正在火热拍摄中

印象法国≠真实法国

环法自驾八千里

跟着头脑去旅行

带你窥视真实欧洲的市井百态

看看普通欧洲人家的“瓶瓶罐罐”

内容简介

  

“这既不是什么穷游记,也不是什么间隔年之旅,更不是稀里糊涂抛开一切到处乱跑的流水帐。这里没有废话和噱头,也没有鸡汤,更没有鸡血。只有生动的故事和扎实的文字,这里记载了我环法自驾四千公里,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和我其他游记一样,主要写一路上遇到的人。大部分故事发生在法国,也涉及意大利、瑞士和德国。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欧洲,以及欧洲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作者用坦诚的交流,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扎实的文字,独特的图片,带我们去体会真实欧洲普通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

庄百川,资深旅行家。著有畅销书《地道美国》。爱好写作、摄影、驾驶、户外探险,已经去过的国家有墨西哥、美国、俄罗斯、法国、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马来西亚、泰国。曾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环法自驾、美国西部自驾和美国南部自驾,累计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

目录

第1章 巴黎很浪漫 VS 巴黎很扯淡

百年老店

奔驰AMG轿跑出租车

巴黎地铁

萧条的周末

巴黎很浪漫 VS 巴黎很扯淡


第2章 圣米歇尔 之 落魄贵族

鸡对鸭讲

圣米歇尔修道院

落魄贵族


第3章 密林飙车

机场风波

李白的粉丝

密林飙车

林中豪宅


第4章 舍农索城堡 之 小三传说

Bonjour

小三传说

中法性爱相对论


第5章 普罗旺斯美不美?

普罗旺斯不算美

保罗,你又调皮了!

乡间农舍

普罗旺斯家常饭

大闹教堂音乐会


第6章 马赛的穆斯林

这里的厕所要付费

马赛的穆斯林

忍一下

马赛鱼汤


第7章 土伦 之 法国中产家庭

父子背影

法国城市中产家庭

居家小秘密

法语 VS 汉语


第8章 意大利的神仙眷侣

摩纳哥赌场

俄罗斯赌客的豪车

Eze 村

迷路在意大利山区

神仙眷侣


第9章 罗姆人的悲剧人生


第10章 苏黎世难民 之 寄人篱下

瑞士火车上的美国牧师

苏黎世难民

经典瑞士民居

Freitag

瑞士乡村小学

乡野的枪声


第11章 Log House

飙车 Autobahn

手工香烟和“有利健康”主义

寂寥的村庄

Log House 的艺术

精彩书摘

百年老店

眼前这位服务员还在焦急地翻着那本厚厚的登记簿,而我, 则用食指和中指交替着,不耐烦地敲打着前台乳白色的大理石。 他来回翻了好几次,渐渐地,他开始面露难色,似乎脑门上都快 要冒出汗来。这家旅馆的房价并不低,但前台居然连电脑查询系 统都没有!

第一次来巴黎,为了感受所谓巴黎老城区的风情,我鬼使神差地预定了这家卢浮宫附近的“百年老店”。这是一幢建于1816 年的大理石建筑,墙体由硕大的石块垒砌而成,入口处的地砖已经被磨出一层半透明状的“水头”,好像被涂了一层油脂。大堂里的装修略显陈旧,天花板上挂着一盏工艺繁复的水晶吊灯,光线经过水晶的折射后,变得迷离而炫目,它似乎还在炫耀着往日 的奢华。周围一群来自英国的小朋友在大厅不知疲倦地打闹嬉戏,而我早已筋疲力尽。

“您确实已经预定过了,但……但是,我们今天的客房也已经住满了。”

“那我怎么办?” “我……我会把定金退给你。” “我是说,我今天晚上住哪里?”我气愤地把左手腕的手表伸到他眼前,“现在已经晚上十点了!” 我直视着他的眼睛,而他的眼神显然在闪躲。这小伙子二十来岁,显然是新手,满脸的雀斑戴着黑框近视眼镜,胖得像一个 柠檬,制服尺寸偏小,似乎快要被他撑破了。他说着浓厚法国腔的英语,面对我这个面目狰狞的客人,有些不知所措,开始语带哀求: “我……我给你联系一下其他旅馆吧,可以吗?” “好吧。”我也只能无奈妥协。 同行的朋友还没有到巴黎,我独自经过十几小时的转机飞行后,已经极度疲惫,我只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一股脑儿都发 泄到他的身上。其实我知道,这不一定就是他一个人的错,天知 道一个连前台电脑都没有的旅馆会出什么状况。

最后,我带着他给我的一张纸条——上面有他帮我联系的旅馆地址,无奈地离开这家“百年老店”。


萧条的周末

  到巴黎的第一天是周六,第二天早起,准备去超市买些东西,没想到,超市让我们吃了一个闭门羹,不仅如此,街上空荡荡的,几乎所有店铺都关门了。这把我原先制定好的计划全部打乱了,不过有一点好处——在法国,周末在街边停车是免费的。 法国是典型高工资、高福利的社会。法国的法律规定每个劳动者,除了法定假期和双休日以外,一年还有至少四周的带薪年假,平均每个法国人一年休假150天左右,几乎是半年休息,半年工作。到了周末,几乎所有的法国商店都打烊,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对刚来法国的中国人来说,非常不适应。相比之下,经济更加发达的美国,周末也照样有很多店铺在营业。

  环法自驾一圈下来,法国人给我最大的印象不是“浪 漫”,而是“懒慢”,懒得无可救药,慢得不可思议,他们一 边悠闲地度假,一边抱怨政府无能和收入降低。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这么“懒慢”而又自以为是的国家怎么可能维持竞争力呢?

  法国人不但自己懒,而且还禁止别人勤劳,曾经就有华人超市在周日开门营业而被Clic-P(由超市员工组成的巴黎商业工会 协调委员会)起诉,原因是这样做伤害了雇员的权益。

  华人店主在法庭上一脸茫然地说:“在周日,我只是和我妻 子工作,根本没有雇员啊!”

  但原告方Clic-P依然坚持这是原则问题,此风不可长,周日 不能营业是法国“优良传统”,一旦被某些不肖商家破坏,就会长期危害员工权益。结果,法庭判决该华人商家在内的八个违规 店主缴纳一万欧元的罚款。

  法国人在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七小时,午餐平均花上一个 半小时。2011年,法国工薪阶层每年平均工作时长比意大利人少134小时,比英国人少177小时,比德国人少224小时,比勤劳的日本人更是少了将近400个小时。

  虽然法国人懒得无可救药,但是这几千万“懒人”聚集成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效率却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低。2013年,法国人均GDP为44000千美元,世界排名第20位,居然超过日本、英国等更勤劳的发达国家。

对于外国人来说,法国就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越研究,越发现法国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家。


  法国人这么“懒”,法国却能跻身一流发达国家的行列,法国人自认为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最漂亮的女人、最懂得浪漫的男人,以及让人炫目的高科技”,大多数法国人经常自我迷恋到飘飘然而忘乎所以的地步。作为一个资深的火车迷,我对法国的高铁TGV(高速列车)略知一二。前几年,中国拉开高铁建设序幕的时候,法国人自以为是地认为,中国非用他的技术不可。因为,2007年4月3日,法国的高速列车在试车时达到了574.8公里每小时的超高瞬时速度,这是轮轨列车的世界纪录——法国人的骄傲。不用创造世界纪录的列车?这不可能!也不科学啊!结果,京津、京沪、京广等时速三百公里以上的中国最先进线路上都没有采用法国TGV列车,而是采购日本新干线、德国ICE高铁和加拿大庞巴迪的列车。法国失去了中国高铁的尖端市场,而中国高铁将来的总里程要占到全 世界的80%。一夜之间,法国从高铁技术的领头羊,没落为世界高铁市场的局外人。这次惨败被竞争对手讥讽为法国工业的又一次“滑铁卢”。

  其实,失败的原因和他们骄傲的理由一样简单,法国的技术虽然先进,但是属于集中动力模式,必须要有两个专门的车头来 拉动列车,和其他国家的完全不兼容。而其他国家的高铁列车虽然不能创造世界纪录,但清一色采用分散动力模式,省去了两个累赘的动力车头,更灵活也更经济。

  固执的法国人沉迷于高速纪录,而对市场的要求视而不见,等到他们痛定思痛,研发出新一代分散动力的高铁AGV(自动导 引运输车)时,中国已经在德国、日本的高铁平台上改良出新一代的列车,法国人再一次与机会失之交臂。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法国人是出了名的浪漫和感性,但也就是在法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85%,高居世界第一!很多人也许对这个数字没概念,那就对比一下中国的情况吧,截至2013年底,核电发电量占中国总发电量的2.1%。简而言之,相差整整40倍!

  日本海啸只淹了一座福岛核电站,但接踵而来的全世界人民的口水,却几乎快淹了全球的核电站。各国政客都迫不及待地卷起袖子,借着这股反核浪潮的东风,煽动民粹,乘机上位,大捞政治油水。法国人依旧气定神闲地啜了一口白兰地,慢悠悠地说:别瞎扯,看数据。只要静下心来理性分析历史数据,即便有大大小小的事故,核电还是最安全、最绿色、最廉价的电力来源。这道理就像民航客机,虽然也经常机毁人亡,但是根据统计学分析,飞机是死亡率最低、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隔壁那个以理性著称的德国,深受民粹影响,每当选举,政客就会信誓旦旦地宣布要放弃核电。但事实上,每逢缺电的时候,德国一直在偷偷摸摸向法国购买核电,过高的电价也成了德国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法国媒体也就经常以此来挖苦德国。

顺便提醒一下那些谈核色变的环保人士,没事千万别去法国瞎逛,因为大约有60个核电机组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这个面积只有四川省大小的国家。当你在普罗旺斯薰衣草边拗造型的时候,或者在戛纳海滩欣赏迷人美景的时候,又或者在巴黎奢侈品店忘我血拼的时候,不远处就有一个老态龙钟的核电站在“哼哧哼哧”地满负荷运转。


巴黎很浪漫 VS 巴黎很扯淡

  巴黎对中国人,尤其是对中国女人来说简直近乎完美,她代 表了奢华、浪漫,但也有人说,其实巴黎很扯淡。至于到底是很浪漫还是很扯淡?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


  法语里面有一个被法国人挂在嘴边的词汇“Grandeur”,在 网络字典上,这个词可以翻译为很多意思,诸如高大、壮观、豪 华等。曾经向一些法国朋友请教过这个词精确的英文翻译,但几乎每一个精通英语的法国人都摇摇头表示,这个词不好翻译,只能自己慢慢领会。不过好在咱们汉语发展日新月异,现在这个词可以很贴切地翻译为“高大上”,简明扼要,妥妥的。

  一位法国朋友告诉我,如果Grandeur具体地表现在建筑上, 那么能把这个词发挥到极致的建筑就是凡尔赛宫。为见识一下这 法式的“高大上”,我特意去了一趟凡尔赛宫。那天不是节假日,但游人依旧摩肩接踵,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似乎都是抱着朝圣的心态,来领略法兰西的灿烂文化。当日,天色灰暗,浓厚的 乌云压迫着大地,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细沙,时不时附着到眼睛里,让人睁不开眼。

  凡尔赛宫由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修建而成,作为皇宫,历史长达107年。路易十四和清朝的康熙皇帝差不多处于同一时期, 这两位君主有很多有趣的相似之处:

  都是寿星。路易十四1643年登基,1715年97岁时去世,在位 长达72年。相比当时只有40岁不到的欧洲平均寿命,他简直就是人瑞!这不仅在法国,即使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康熙1661年登基,1722年去世,在位61年,相比他那些英年早逝的子孙后代,他也是罕见的寿星。

  都是幼年丧父、儿时登基。康熙八岁登基,太阳王五岁登基,当时都是懵懂无知的儿童。

  都曾受到过辅佐大臣的威胁。少年康熙智擒鳌拜,夺回大权。路易十四则直到马萨林寿终正寝才执掌大位。

  都领导帝国达到历史的巅峰。太阳王路易十四让法国成了真正的欧洲霸主,而康熙则收台湾,镇三藩,开疆拓土。

  2011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过“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一封泛黄的信件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赞叹,下面正是太阳王写给康熙帝的信:

  “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 有众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 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 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 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

看这信就知道,太阳王是个高瞻远瞩的实干家。他不谈务虚的哲学、艺术,而直接聊务实的科学、技术。可惜的是,俄罗斯拒绝借道传信,康熙始终未能看到太阳王的御笔。


扯远了,接着聊凡尔赛宫。

  法国皇室的糜烂比起清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凡尔赛宫风 格是洛可可风格的前奏,大而无当,到处是繁复的雕梁画栋,金光闪闪,极尽奢华之能事,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仿佛生怕别人低估皇室的金钱和地位。



  凡尔赛宫的停车场巨大。停好车,跨出车门,我的目光就被一扇巨大的金色大门吸引住。走近细看,这门的构造繁复得有些 别扭,丝毫不讲究繁简之间的比例和节奏。不过第一眼看到这样的金色大门,毕竟有些新鲜感,不至于太反胃。

  一直往皇宫里面走,眼睛就被各种金色的装饰“轮奸”:金色的屋顶、金色的喷泉、金色的窗户、金色的柱子、金色的围栏、金色的天花板、金色的雕塑……

  但这还不是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登峰造极之处,皇后的寝室才是这一系列金色攻势的重点:金色的墙纸、金色的吊灯、金色的凳子、金色的壁柜、金色的地板、镶金的床单、镶金的床罩、镶金的枕头……在这里,金色统治了一切。每当试图回忆凡尔赛宫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皇后寝宫里那一片金色的海洋,晃得我“老眼”昏花、眼冒金星。

  我并不是反感金色,如果把建筑上的金饰运用得恰到好处,金色也是一种高雅的锦上添花之笔。比如日本的金阁寺,黑色的屋顶,镶嵌金箔的二楼和三楼,大块留白的一楼,在周围绿树的衬托之下,和湖水相映成趣,既有金色的富丽堂皇,又有黑白的素雅,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凡尔赛宫的金色则是一种暴发户似的挥霍无度,就像一个土豪,恨不得把牙齿都统统镶上金子。

  凡尔赛宫不仅宫殿没有品位,而且它的园林更是呆板,缺乏灵动之美,就喜欢折腾一些枯燥无味的大面积几何图形。漫步在这片园林,眼前一片空旷,很难找到可以遮阳的一片阴凉,也很少有可以小坐片刻的休息之处。不看,终生后悔,毕竟难得来一趟;看了,后悔终生,享受不到丝毫审美的快感,双腿还要承受长途奔袭的劳累,纯属鸡肋!

  

这次环法之行,让我深刻体悟到法国人审美的一个致命的缺憾,那就是不懂什么叫“留白”,尤其是凡尔赛宫的内部装修风格,滥用各种奢华元素,很容易给人造成审美疲劳,丝毫不给参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如果要用文字来形容凡尔赛宫,那么最贴切的,一个字“俗”;两个字,就是“恶俗”;三个字“××俗”,嗯,“留白”的艺术,想象的空间,你懂的;四个字,“真××俗”!

当年法国王室的审美水平,被那些在苏州建私家园林的盐商和贪官甩出十条街!基本上和目前在杭州郊区建造“欧式城堡”的暴发户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


  凡尔赛宫的建筑对我来说丝毫没有吸引力,但很幸运,我在凡尔赛宫遇到一位志愿讲解员,他是一位退休的外交官,满头银发,西装笔挺。虽然他的英语带着浓厚的法国口音,但是他敬业的精神弥补了这一不足,他并不罗列无聊的年份和枯燥的史实,而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他每讲完一段,总是停顿一下,让听众提问。

  我好奇地问他:“路易十四的厕所在什么地方?”

   “ 当时凡尔赛宫没有厕所,”讲解员哈哈一笑 ,他似乎也很乐意聊聊这个八卦,“当年的凡尔赛宫以臭气熏天闻名天下……”

  我当时听了将信将疑,以为是他信口开河。回去查了中英文资料,果然如此:因为过分追求宏大奢华,使得凡尔赛宫的居住功能极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太阳王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但这对路易十四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因为他一年只洗一次澡。后来,出生于凡尔赛宫的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它虽然宽敞、豪华,但不保暖。

前言/序言

  

柠檬冰摩卡:写得真好,这才叫风土人情,而不是浮光掠影

蹲在路边喝大碗茶:能够深入到人文层面的游记,真不是盖的,太棒了。这也直接表明了楼主的思想层次。赞

月满庭123:楼主文笔细腻生动,最可贵的是与众不同的旅行方式,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非常棒!

Imthbedo:支持,这才是真正的旅游。

pomme2009:我就在法国,楼主写的不错。说到年轻人的骚乱,就拿现在世界杯来说,法国输赢都无所谓,但就怕有阿尔及利亚参加的比赛,输了,他们在法国砸车烧车;赢了,还是在法国又烧又砸。国庆节要烧砸,新年要烧砸,真是融入血液的传统呀!

登高望远山:现在文艺青年写矫情的游记,上来都要说不是穷游,不是流水账,然后提高逼格

这下废了:马克,好认真的游记,正是我喜欢的类型。现在很多游记要么流水账摆几张照片就大半篇幅,要么言之无物,华而不实的。这样娓娓道来介绍本土人文风情又有个人见解的游记才是真的好游记。

火烈鸟my:花了一下午带晚上,终于看完了。确实好文!多年以前看过人海巴黎,印象深刻,与之相比,楼主的写作风格更加写实,也更加平易近人。

霜林染醉2011:楼主的视角和别人的游记真的不一样,不是单纯的发图片!而是更多的提供了个人感受!很好,喜欢看!

baihua1218:写的很直白,阅后如临其境,配图配文感觉太美了,我一直都打算要去一趟法国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指引,先mark

妹子不爱撒娇:楼主这是自由行啊 很强大 支持一个 写得很仔细 比我跟团去的有意思多啦!最向往的就是到那边跟当地人接触,但是我们全程都是各种参团的啊,太没得意思鸟


踏上征途,寻访欧洲心脏的脉动 这是一趟穿越风景、历史与心灵的旅程。我们将暂别熟悉的喧嚣,将目光投向那片承载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活力的土地——欧洲。本次探寻,并非仅仅是对地标的打卡,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肌理的深度体味。我们将从光辉的“花都”巴黎启程,一路向南,一路向西,用双脚丈量这片大陆的广袤,用心灵感受其丰富多元的韵味。 第一章:巴黎的低语与初醒 旅程伊始,我们沉浸在巴黎的晨曦之中。清晨的塞纳河畔,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古老的石桥在微光中显露出岁月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法式面包刚出炉的香甜,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咖啡醇香。我们将漫步在蒙马特高地上,寻找梵高的足迹,感受那份艺术家的孤寂与激情。在圣母院雄伟的剪影下,想象着历史的洪流在此涤荡。穿梭于卢浮宫的殿堂,与蒙娜丽莎的微笑对视,让达芬奇的智慧穿越时空触动我们。傍晚时分,登上埃菲尔铁塔,俯瞰灯火阑 the 逐渐点亮的城市,感受巴黎夜的浪漫与迷离。除了这些标志性的景点,我们还将深入巴黎的街巷,在拉丁区寻找那些隐藏的小书店,在玛黑区品味独立设计师的创意,在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里,静静地观察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我们可能会在一家不起眼的面包店里,买到此生难忘的可颂,或者在街边小餐馆里,品尝到最地道的法式洋葱汤。巴黎,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那些名字,更是无数个鲜活的瞬间,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珍藏。 第二章:勃艮第的葡萄藤与醇酿 告别巴黎的繁华,我们将南下,踏入被誉为“法国的灵魂”的勃艮第。这里,连绵起伏的山丘被规则的葡萄藤铺满,宛如大地最细腻的纹理。阳光穿透藤叶,洒落一地斑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葡萄成熟的芬芳。我们将探访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庄园,亲眼见证葡萄从采摘到发酵,再到陈酿的每一个环节。品尝不同年份、不同产区的勃艮第佳酿,让舌尖上的甘醇带我们领略这片土地的独特风土。在第戎,我们将追寻芥末的香气,了解它在法国美食中的重要地位。在历史名城欧塞尔,感受中世纪的建筑魅力,在宁静的乡村小镇,与当地居民交流,体验他们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我们或许会走进一家酒窖,在微凉的空气中,听酒庄主人讲述世代相传的酿酒故事,仿佛能品味到其中饱含的汗水与智慧。在勃艮第的田野间,自行车慢悠悠地穿行,两旁是翠绿或金黄的葡萄藤,远处是古老的教堂尖顶,这份宁静与丰饶,足以洗涤心灵的尘埃。 第三章:阿尔卑斯的壮丽与宁静 旅程继续,我们将目光转向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这里,天空湛蓝如洗,白雪皑皑的山峰直插云霄,陡峭的山谷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我们将徒步穿越高山草甸,在野花的簇拥下,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在瑞士的小镇,我们或许会邂逅一位悠闲的牧羊人,听他讲述关于高山牧场的传说。在意大利的湖区,碧波万顷的湖面倒映着雪山,古老的别墅掩映在茂密的植被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梦幻的画卷。我们将乘坐缆车,攀登至山顶,俯瞰脚下如模型般的村庄和蜿蜒的河流,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在山区的小径上,我们或许会偶遇一头正在吃草的牛,它的铃铛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成为大自然中最动听的乐章。我们将品尝当地特色的奶酪和巧克力,让味蕾也一同感受阿尔卑斯山的纯净与甜蜜。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被净化,让平日里的疲惫一扫而空。 第四章:意大利北部的文艺复兴与海滨风情 从阿尔卑斯的巍峨中走出,我们将深入意大利北部。这里,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古老的城市散发着艺术与历史的馨香。在佛罗伦萨,我们将亲眼目睹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感受波提切利的《维纳斯诞生》的优雅。在威尼斯,我们将乘坐贡多拉,在纵横交错的水巷中穿梭,感受这座“水上之城”的独特韵味。在米兰,我们将领略时尚的脉搏,欣赏哥特式建筑的杰作——米兰大教堂。但意大利北部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我们还将探访托斯卡纳的田园风光,在起伏的丘陵间,寻找那些古老的农庄,品尝地道的意大利面和披萨。在利古里亚海岸,五渔村(Cinque Terre)色彩斑斓的房屋依山而建,海风带来了咸湿的气息,我们将在悬崖边的小路上行走,欣赏爱琴海最美的景色。或许,我们会在一个傍晚,坐在一家海边餐厅,看着夕阳将海面染成金色,伴着海浪声,享用一顿新鲜美味的海鲜大餐。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而享受,食物的香气,阳光的温度,都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章:地中海的阳光与古老文明的回响 旅程的尾声,我们将触碰地中海的阳光。这里的海,深邃而蔚蓝,沙滩细腻而温暖。我们将沿着海岸线前行,探访古老的遗迹,感受那些曾经辉煌的文明在此留下的印记。在希腊的圣托里尼,白色的房屋和蓝色的圆顶在阳光下闪耀,海风吹拂着橘子的清香。在克罗地亚的达尔马提亚海岸,古老的城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清澈的海水是最好的馈赠。我们将在这片土地上,放慢脚步,尽情享受阳光、海滩和美味的海鲜。或许,我们会在一间海边的露天酒吧,点一杯当地的特色饮品,听着悠扬的音乐,看着海鸥在空中盘旋。在古老的集市里,我们会与当地的商贩讨价还价,寻找那些充满故事的手工艺品。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阳光、海盐和迷迭香的味道,让人瞬间放松,忘却尘世的烦恼。 第六章:心灵的收获与欧洲的印记 当旅途接近尾声,回望来时的路,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美景的赞叹,更是对生命的感悟。我们穿越了不同的国度,体验了不同的文化,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从巴黎的浪漫,到勃艮第的醇厚,从阿尔卑斯的壮丽,到意大利的文艺,再到地中海的阳光,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学会了欣赏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或许,旅途中遇到的小小的困难,都成为了日后回忆中最精彩的部分。我们不再是那个匆匆的过客,而是将自己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脉动之中。这次旅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远行,更是心灵的洗礼与升华。我们将带着欧洲的阳光、历史的回响和多元文化的启迪,继续前行,并在未来的日子里,时常回味这段难忘的旅程,看见那不一样的欧洲,也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这本书,光听书名就让人燃起了远行的冲动。对于我这种热爱自由,又渴望深入体验不同文化的人来说,自驾游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那种在异国他乡,握着方向盘,在陌生的道路上探索未知的感受,是无法用言语完全形容的。从巴黎这样一个充满历史与艺术气息的城市开始,想象着车轮滚滚向前,穿越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时间的洪流。书中提到的“看见不一样的欧洲”,让我尤其好奇。我想,这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景点了,更多的是一种深入的观察和体验。或许是那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小镇,那里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或许是那些鲜为人知的自然风光,壮丽而不失宁静;又或许是与当地人的交流,碰撞出有趣的火花。八千里的旅程,这该是多么丰富多彩的经历啊!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去品味那份独特的异域风情,去发掘那些隐藏在欧洲深处的宝藏。

评分

翻阅《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最先吸引我的是它那份洒脱的姿态。那种“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的自驾游,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宣言。我一直觉得,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看多少风景,更在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境如何变化,如何与陌生的环境产生真实的连接。《环法自驾八千里》传递出的正是这种能量,它似乎在说,欧洲的美,不只在于那些著名的地标,更在于隐藏在小镇街道、乡间小路上的生活气息。从巴黎出发,这本身就充满了仪式感,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精彩的大门。八千里路,想象一下沿着欧洲大陆那些纵横交错的公路,一边是蜿蜒的海岸线,一边是起伏的山丘,车窗外的风景如同流动的画卷,每时每刻都在变幻。我相信,作者在这场旅程中,一定捕捉到了许多动人的瞬间,也许是清晨薄雾笼罩下的古堡,也许是午后阳光洒满的咖啡馆,又或是当地居民脸上淳朴的笑容。这本书,我想它呈现的,将是一种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欧洲,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

评分

这本《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光看书名就足够让人心生向往。我一直梦想着能有机会深入体验一次欧洲的自驾之旅,那种不受拘束,随心所欲地探索那些古老城镇、壮丽风景,以及隐藏在角落里的风土人情,是乘坐火车或飞机旅行无法给予的独特感受。书名中的“八千里”更是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旅途画卷,想象着沿着蜿蜒的道路,穿过翠绿的田野,翻越巍峨的山峦,最终抵达心仪的目的地,那种自由自在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更何况,作者选择以巴黎作为起点,这座浪漫之都本身就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它不仅仅是终点,更是这场伟大旅程的序章,让人对接下来的未知旅程充满期待。而“看见不一样的欧洲”,则预示着这并非一次走马观花的观光,而是深入洞察、发掘那些鲜为人知、别具一格的欧洲风情,相信作者在旅途中一定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深刻的感悟,这些都将是书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本书就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去感受那份属于欧洲的独特韵味。

评分

《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这个名字,光是念出来,就带着一种诗意和画面感。我一直对那种慢节奏、深度探索的旅行方式情有独钟,而自驾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巴黎作为起点,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吸引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文化的符号。从这里出发,去探索“不一样的欧洲”,这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八千里”这个数字,更是赋予了这场旅程一种宏大的叙事感,仿佛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在那些蜿蜒曲折的欧洲小路上,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风光,去感受那些独特的生活气息。也许是某个被时间遗忘的小镇,也许是某片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或者是与当地人的每一次不期而遇。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分享,它鼓励着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拥抱未知,去体验那些真正触动灵魂的美好。

评分

《环法自驾八千里 : 从巴黎出发,看见不一样的欧洲》这个书名,本身就散发着一种探险和发现的魅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旅行,是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自驾游,恰恰能满足这种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从巴黎这样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作为起点,本身就为这场旅程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想象着在广阔的欧洲大陆上,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沿途的风景不断变换,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从壮丽山脉到迷人海岸。书中“看见不一样的欧洲”这句话,更是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主流旅游线路之外的精彩,那些或许只有深入当地才能体会到的风土人情,那些能触动心灵的独特视角。八千里的旅程,这该是多么丰富的人生体验啊!我相信作者一定在途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和深刻的感悟,而这本书,便是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分享给读者,让我们也能一同沉浸在那份探索的乐趣之中,看见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动人的欧洲。

评分

和书名一样,作者以很客观的角度写的一本游记,很不错。

评分

很喜欢,旅游总会不一样的感觉,看看。

评分

挺好的,儿子买的。

评分

内容很精彩,印刷也很不错

评分

好书!丛书值得阅读。希望能多出几本,好有更多领略优美风景的机会

评分

很好的一本游记,读完有身历其境的感觉。

评分

很好,不错喔

评分

挺好的,儿子买的。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 头天晚上定的,第二天一早就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