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的书是床头书。”——美国总统罗斯福
把整个地球写到我的《不平凡的旅程》(即此书)中,就是我的目的。——凡尔纳
著名作家叶永烈倾情推荐:探索和冒险塑造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法文版原序
本书所叙述的故事不仅包括过去年代里所进行的所有考察和探索,而且还包括近年来科学界很有兴趣的新发现。为了能给本书提供尽可能准确无误的信息——将其扩大到所必需的当代旅行家们的新成果,我特别邀请服务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格伯利埃尔·马塞尔先生的帮助。他被认为是当代有能力的地理学家之一。
由于马塞尔先生精通多种语言(而我却没有这种能力),我们才得以追踪源头,获取了绝对是原作文献资料里的信息,因此,我们的读者应感谢马塞尔先生对本书的帮助,以致我们能知晓从哈农、希罗多德时代开始直至里温斯当和斯丁里为止的所有伟大旅行家们所建立的功勋。
儒勒·凡尔纳
中文版序
叶永烈
当我在电脑屏幕上展读戈信义先生发来儒勒·凡尔纳《地球开拓者》译稿时,脑海里不时浮现一位老朋友的形象:稍胖,头发灰白,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便是资深编辑黄伊,凡尔纳著作中译本最初的策划者和编辑者。由于他的推动,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陆续出版了许多凡尔纳著作的中译本,至今共计19部29册。现在,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戈信义译的《地球开拓者》,使凡尔纳著作中译本增至20部。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是世界科学幻想小说大师。据黄伊说,他在1953年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则资料,当时凡尔纳的作品就已经被译成54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凡尔纳也是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科学幻想小说作家。老作家端木蕻良在1981年1月10日《书讯报》上发表过一篇《十五小豪杰和我》,回首往事道:“几乎六十年了,我平生看到的第一篇外国科学幻想小说,就是法国凡尔纳写的《十五小豪杰》,它是梁启超等翻译的……那时,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充满幻想……我很小就走出我们关外被禁闭的化外王国,离开家乡大地的海,到处流浪飘泊,我从未失去信心,希望的帆影总在前招引着我。。。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其代表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等,享誉全球,为举世公认的“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书是床头书。”——美国总统罗斯福
法文版原序
中文版《地球开拓者》序
俄文版序
汉译者说明
第一章 古代著名的旅行家
哈农:穿越“世界之门”
希罗多德:历史之父的足迹
皮西亚斯:朝极地进发
尼尔克斯:探寻两河文明之光
尤多克斯:绕行非洲之梦
第二章 公元1—9世纪的著名旅行家
伯符撒尼的古希腊旅游指南
法显:丝路取经第一人
科斯马:圣经的维护者
阿库尔弗的朝圣之路
苏莱门:海上丝路的探寻
第三章 公元10—13世纪的著名旅行家
本杰明·杜特拉:名城揽胜
琼·杜普拉·卡宾尼:蒙古之行
罗布洛克:再走蒙古
第四章 马可波罗(1254—1324)
走向东方的旅程
走遍中国
送亲使的曲折归程
第五章 依奔·伯多达(1304—1377)
探索者早期的足迹
一波三折的中国之行
第六章 任·德·别登科(1339—1425)
诺尔门第骑士的征服梦
别登科的殖民与“幸福群岛”的不幸福
第七章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美洲大发现的前期铺陈
从波涛中“走出”的新大陆
血腥与掠夺——哥伦布的第二次航行
再次与大陆失之交臂——哥伦布的第三次航行
英雄末路——哥伦布的第四次航行
第八章 对印度和香料之国的征服
达·伽马的征服之旅
探寻与抢夺:殖民者的血腥之路
第九章 中美洲的掠夺者
开拓新大陆
殖民墨西哥的征程
开拓南美洲
第十章 第一次环球航行
法文版原序
本书所叙述的故事不仅包括过去年代里所进行的所有考察和探索,而且还包括近年来科学界很有兴趣的新发现。为了能给本书提供尽可能准确无误的信息——将其扩大到所必需的当代旅行家们的最新成果,我特别邀请服务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格伯利埃尔·马塞尔先生的帮助。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能力的地理学家之一。
由于马塞尔先生精通多种语言(而我却没有这种能力),我们才得以追踪源头,获取了绝对是原作文献资料里的信息,因此,我们的读者应感谢马塞尔先生对本书的帮助,以致我们能知晓从哈农、希罗多德时代开始直至里温斯当和斯丁里为止的所有伟大旅行家们所建立的功勋。
儒勒·凡尔纳
中文版序
叶永烈
当我在电脑屏幕上展读戈信义先生发来儒勒·凡尔纳《地球开拓者》译稿时,脑海里不时浮现一位老朋友的形象:稍胖,头发灰白,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便是资深编辑黄伊,凡尔纳著作中译本最初的策划者和编辑者。由于他的推动,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陆续出版了许多凡尔纳著作的中译本,至今共计19部29册。现在,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戈信义译的《地球开拓者》,使凡尔纳著作中译本增至20部。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是世界科学幻想小说大师。据黄伊说,他在1953年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则资料,当时凡尔纳的作品就已经被译成54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凡尔纳也是第一个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科学幻想小说作家。老作家端木蕻良在1981年1月10日《书讯报》上发表过一篇《十五小豪杰和我》,回首往事道:“几乎六十年了,我平生看到的第一篇外国科学幻想小说,就是法国凡尔纳写的《十五小豪杰》,它是梁启超等翻译的……那时,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充满幻想……我很小就走出我们关外被禁闭的化外王国,离开家乡大地的海,到处流浪飘泊,我从未失去信心,希望的帆影总在前招引着我,我想,《十五小豪杰》对我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接着,他又说:“由于我的切身感受,我想,我有权力说明,科学幻想小说,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启发教育作用。儿童们的好奇心理,好像一座探索的雷达,能在科学幻想小说中得到回应。他们在得到艺术营养的同时,不但能得到科学知识,并且还可以触摸到科学的远景,增添健康的幻想。这种科学幻想小说的作用,是别的小说作不到的。”
《十五小豪杰》(即《两年假期》),是凡尔纳在1886年完成的一部长篇。1903年,凡尔纳的《两年假期》被译成中文。译者之一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另一译者为披发生。他们用章回小说体翻译。
此前,1900年逸儒译、秀玉笔记的《八十日环游记》(即《八十天环游地球》),由世文社发行出版。在《十五小豪杰》出版的1903年,正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的鲁迅,也翻译了两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即《月界旅行》(《从地球到月球》)与《地底旅行》(《地心游记》),分别由进化社出版及《浙江潮》杂志连载。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叙事节奏一开始有些缓慢,但一旦进入状态,那种宏大的史诗感就扑面而来。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关注那些光鲜亮丽的“英雄”,更着重刻画了被发现的那些土地上的原住民社会,以及这次“碰撞”带来的巨大文化冲击和不可逆转的改变。作者在处理殖民主义的阴暗面时,并没有回避,而是用一种冷静而客观的学术态度去审视和批判,这一点让我非常敬佩。他探讨了物种交换(哥伦布大交换)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饮食习惯的深远影响,这些细节的交叉引用,让整个历史叙事变得立体而复杂。读到某些段落时,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现代世界的形成与这些早期探险活动之间的因果链条。这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冒险故事集,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全球化起源的社会生态学著作,引人深思,让人难以放下。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冰冷的史料注入了鲜活的人性光辉与阴影。作者对不同探险家性格的剖析极为精彩。例如,有的人是出于纯粹的探索欲,有的人则完全被权力欲望驱使,甚至有些人只是一个运气极差的倒霉蛋。书里描述了他们在漫长航行中如何应对孤独、怀疑和船员间的冲突。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动机”的探究,比如,为什么某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会被少数几个偏执的、近乎疯狂的人实现?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得以跳出单一的民族英雄崇拜,去理解地理发现史是一场由经济、政治、技术、宗教信仰和个人野心共同编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评分这本厚厚的精装书拿在手里,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开始阅读的,没想到,它竟然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历史叙事的认知。书中对那些开创性的航海探险,不是简单地罗列时间、地点和人物,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驱动力——不仅仅是黄金和香料,更多的是对未知世界的纯粹好奇心,以及那种挑战极限的勇气。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那些船只在风暴中颠簸的场景,船员们忍受着坏血病和绝望的挣扎。我仿佛能闻到海水的咸味,感受到船板在吱呀作响。特别是关于早期地图绘制的章节,那种从模糊猜测到精确测量的演变过程,简直就是人类智慧不断战胜蒙昧的最好证明。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地理上的“发现”,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牺牲。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那些先驱者们重新走了一遍他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旅途,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远超教科书上的枯燥描述。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对“世界”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地理版图,而是一个动态的、被人类活动不断塑造和重塑的过程。这本书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新大陆的“发现”,更深入探讨了“发现者”的心理状态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全球贸易路线、文化交流乃至饮食习惯,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那些勇敢(或贪婪)的航行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只是回顾历史,它是在解释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对于任何对人类文明演进、全球化动力学或者仅仅是对大航海时代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深度和广度远超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确实称得上是艺术品。我特别欣赏它对视觉材料的处理。那些古老的航海图的复刻,那些探险家随手绘制的草图,甚至是早期印刷品的字体细节,都被清晰地还原了出来。这些视觉辅助工具,对于理解当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和技术限制是至关重要的。光是研究那些早期的经纬度是如何被估算出来的,就足够让人惊叹于那个时代的智慧了。我反复比对了不同时期绘制的同一片海域的地图,那种从神话色彩逐渐褪去,被理性科学所取代的过程,简直是人类认知进步的教科书式展示。虽然文字内容扎实,但绝不晦涩,作者擅长将复杂的航海技术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即便是对天文学和制图学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奥妙。
评分本书所叙述的故事不仅包括过去年代里所进行的所有考察和探索,而且还包括近年来科学界很有兴趣的新发现。为了能给本书提供尽可能准确无误的信息——将其扩大到所必需的当代旅行家们的最新成果,我特别邀请服务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格伯利埃尔·马塞尔先生的帮助。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能力的地理学家之一。
评分很好的书,有新知。书到用时方恨少!白发方悔读书迟!学而不思刚罔,思而不学则殆!
评分装帧不错 包装很好 快递给力 好评
评分本来买来给孩子阅读的,自己先看起来。还没看完,地球上的空白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少的。
评分正版,装帧不错,印刷精美,很新,总体非常满意!!
评分好书
评分搞活动买的价格不错,纸张非常好
评分书不错,搞活动时买更便宜,物流速度一流,以后还要来买!
评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倾情推荐:探索和冒险塑造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