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给所有不爱读书的孩子,给所有因孩子不爱读书而困惑的家长,给所有关心中国教育和贫穷的人们的书。《马燕日记》的动人之处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她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以及真挚、淳朴的本心。
“也许巴黎什么也给不了我巴黎也造就不了我什么但巴黎可以给我和让我得到真正的友情。在爱与被爱的包围下我将继续着脚下的路 继续我在巴黎的研究生生活。” 感动世界的中国女孩仍在继续着脚下的路。
? 宁夏西海固,1972年就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承受着贫困的压力。她叫马燕。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坚持写日记,她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对辍学的担心都写到了日记中,到小学毕业时已攒了6本。其中3本还被父亲当卷烟纸抽掉了。2001年,她的日记落在一位来自巴黎的法国记者手中 犹如装有求救信息的漂流瓶顺利到达了彼岸。2003年《马燕日记》法文版在巴黎出版,荷兰文版、西班牙文版、英文版相继推出。马燕将部分版税捐给法国宁夏孩子基金会,为家乡贫困儿童助学,目前已资助了数百位宁夏儿童。目前,马燕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她将巴黎留学的感悟写在了《马燕日记》一书中,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让这个宁夏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 ?
马燕,宁夏同心县预旺乡张家树村人。上小学时,曾因家贫三度辍学,《马燕日记》出版后,她强烈的上学渴望和积极的心态感动了众多读者。2007年马燕高考结束后,飞往法国巴黎,目前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马燕将部分版税捐给法国宁夏孩子基金会,为家乡贫困儿童助学,目前已资助了数百位宁夏儿童。
韩石(彼埃尔·阿斯基),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在宁夏张家树村采访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失学女童的日记。2002年,他将马燕的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很快登上了法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
王征,宁夏西吉人,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5年,他进入故乡西海固地区,拍摄了近两千个胶卷,用镜头展现苍凉凝重的西北风情。在欧美国家举办多次个人摄影展,并获得文化部金路奖。他将自己集十几年心血的摄影作品在本书中倾情奉献。
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故事。——瑞士《时代日报》
全世界的畅销书。——法国《ELLE》杂志
应该给所有不喜欢上学的孩子读这本书。——法国《人道报》
马燕强烈的求学愿望,令人肃然起敬和钦佩。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认识到,他们能去上学有多么幸运。——法国巴黎读者
这令人揪心的日记,充满了勇气和决心,是所有具有梦想的女孩子都应该阅读的一本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读者
我怎么能不喜欢这本书呢?这个13岁的女孩让我哭,她是如此坚定、顽强,决心要取得成功……我记不得还有哪本书让我如此感动了。人们能不能在这种贫穷和困苦中坚持下去?马燕的回答是不仅能而且也做到了,而且还让更多的人受益。——美国佛蒙特州读者
第一部分
2000年9月2日—2000年12月28日 / 001
第二部分
2001年7月3日—2001年12月13日 / 073
第三部分
2003年1月1日—2004年5月17日 / 151
第四部分
2007年至今 / 257
相关报道/295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就说,妈妈有什么事你就说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这是最后一次上学了。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都要有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没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是辜(顾)不过来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妈妈说是啊!那我俩(两)个弟弟呢?妈妈就说你俩(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儿能念书,女孩儿就不能念书呢?妈妈就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
我想上学。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校园里那该多好啊!
五年级学生 马燕
2000年5月2日
《马燕日记》带给我的,是一种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哲理,但它却以一种极其朴实和真诚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和内心世界。我被书中那种对细节的关注所吸引,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细微之处,在马燕的笔下,却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她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喜悦的瞬间,还是失落的时刻,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这让我意识到,生活并非总是波澜壮阔,更多的,是那些平凡日子里的悄然流淌。而正是这些平凡,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真实的底色。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遗忘的美好,去珍惜那些我曾经视为理所当然的幸福。我仿佛透过马燕的眼睛,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人生,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马燕日记》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窥见了另一个世界的鲜活与真实。我并非一开始就抱着某种期待去阅读,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却被书中所描绘的那种生命力所深深吸引。它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物,也没有渲染过度的情感,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看到了她的坚韧,她的迷茫,她的喜悦,她的成长。那些文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因为它真实,因为它接地气。它让我反思,在追求所谓的“成功”和“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体验当下。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分享着她的人生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美好。我仿佛能听到她内心的声音,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也从中汲取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评分初次翻开《马燕日记》,我内心是带着一丝好奇和期盼的。书名朴实无华,似乎预示着一段真实而鲜活的生活记录。然而,当我沉浸其中,却被书中描绘的那种生命力深深打动。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更多的是日常的点滴,是平凡的细微之处。主人公马燕,她的生活轨迹,她的喜怒哀乐,仿佛就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能感受到她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在迷茫时的思考,以及在细微之处捕捉到的美好。那些记录,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情感的传递,是一种对生活最真挚的回应。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审视那些被我忽略的风景,那些曾经触动过我却又匆匆遗忘的瞬间。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本来的样子,也提醒着我,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蕴藏着不平凡的力量。我仿佛听到了马燕的心跳,感受到了她呼吸的频率,这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是如此的珍贵。
评分《马燕日记》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力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声音裹挟,迷失了方向,也忽略了内心的声音。《马燕日记》就像一股清流,将我从喧嚣中拉回,让我得以安静地倾听自己。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生活中摸索前行,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去感受生命。她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轰轰烈烈,而是专注于当下,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与她擦肩而过的人。这让我深思,生活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远方的目标,而在于旅途本身,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书中那些朴实的文字,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真实”的含义,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我仿佛和马燕一起,在文字的国度里,共同经历了一段心灵的旅程,那段旅程,让我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坚定。
评分当我合上《马燕日记》的最后一页,心中涌起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它并非那种煽情的故事,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悲伤或喜悦,但它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女性,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所展现出的那份从容和韧性。她没有抱怨,没有沉沦,而是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去寻找解决之道。这种精神,在当下显得尤为可贵。它让我明白,生活就像一场修行,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风雨交加的时刻,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前进的动力。书中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描绘,都让我觉得无比亲切。我仿佛听到了她的笑声,感受到了她的叹息,也分享了她的点滴喜悦。这本书,像一个知心的朋友,与我分享了她的人生感悟,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第一次在京东买书,送货速度好快,赞!
评分书本精美,包装完好,语文老师推荐的书,很感人
评分发货速度很快价格也实惠值得购买
评分印刷清晰,但字体太小,小孩看伤眼睛。
评分非常好,给儿子买的,他也喜欢看!
评分小孩不知道有没有看,给个好评
评分书新书包质量不好
评分马燕日记,记下了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不平衡,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的隐痛,也看到马燕的自强不息奋力的追求!便看到周边的无奈和麻木毫无司空見怪之念。
评分还没看呢,看着质量还行,字小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