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为2014年度中国地方立法发展年度报告蓝皮书,对各省、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2014年度全国各地地方立法情况,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制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今后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立法工作的努力方向。本书为“区域法治与地方立法研究文丛”之一。
作者简介
石佑启,湖北省大悟县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行政执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地方立法学研究会会长,广东省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基地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和区域法治问题。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司法部等部省级项目8项,市厅级项目及横向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与教材20余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总报告
第一章 2014年度中国地方立法发展总报告
一、2014年度中国地方立法发展状况
二、2014年度中国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2014年度中国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编 华北地区立法报告
第二章 北京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北京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北京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北京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三章 天津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天津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天津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天津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四章 河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河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河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河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五章 山西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山西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山西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山西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六章 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三编 东北地区立法报告
第七章 辽宁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辽宁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辽宁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辽宁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八章 吉林省20¨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吉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吉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吉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九章 黑龙江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黑龙江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黑龙江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黑龙江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四编 华东地区立法报告
第十章 上海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上海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上海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上海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一章 江苏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江苏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江苏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江苏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二章 浙江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浙江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浙江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浙江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三章 安徽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安徽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安徽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安徽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四章 福建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福建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福建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福建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五章 江西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江西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江西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江西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六章 山东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山东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山东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山东省2叭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五编 中南地区立法报告
第十七章 河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河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河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河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八章 湖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湖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湖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湖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十九章 湖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湖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湖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湖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章 广东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广东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广东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广东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一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二章 海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海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海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海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六编 西南地区立法报告
第二十三章 四川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四川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四川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四川省2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四章 重庆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重庆市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重庆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重庆市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五章 贵州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贵州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贵州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贵州省20 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六章 云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云南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云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云南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七章 西藏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西藏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西藏自治区2叭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西藏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七编 西北地区立法报告
第二十八章 陕西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陕西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陕西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陕西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二十九章 甘肃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甘肃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甘肃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甘肃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三十章 青海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青海省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青海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青海省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三十一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三十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报告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度立法发展状况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特色和亮点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度地方立法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中国地方立法发展报告(2014)》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地方立法实践的年度报告,系统梳理了2014年度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部分副省级市和较大的市在立法工作上取得的进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旨在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研究机构、实务部门以及关心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观察视角,共同推动中国地方立法质量和效能的提升。 报告结构与内容要点: 本书以宏观视野审视地方立法全局,并辅以微观案例分析,力求呈现一个立体、生动的地方立法图景。整体而言,报告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2014年中国地方立法工作概况与亮点 立法工作整体回顾: 详细记录了201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27个副省级城市和30个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情况。重点包括立法数量、立法质量、立法重点领域、立法程序的规范性以及立法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重要立法领域分析: 聚焦2014年地方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领域。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报告可能分析了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规范新兴业态发展相关的立法;在社会建设方面,则可能探讨了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立法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分析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立法探索。 立法形式与创新: 关注地方立法在立法形式、立法技术、立法方法上的创新实践。这可能包括对立法与改革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对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辅助立法、对推动政府立法与人大立法协同的机制等进行探讨。 立法质量评估初步探索: 报告可能初步尝试对地方立法质量进行评估,从立法目的、立法内容、立法条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前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提升立法质量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地方立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地方立法理论研究进展: 梳理2014年度国内外关于地方立法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对中国地方立法权性质、地方立法权与中央立法权关系、地方立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 立法模式与制度创新: 深入分析不同地区在立法实践中形成的特色模式和制度创新。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在立法听证、立法咨询、立法公开、立法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报告会具体介绍这些创新举措的背景、内容、效果以及推广价值。 地方立法与国家战略的对接: 探讨地方立法如何更好地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分析地方立法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立法监督与立法后评估: 关注2014年地方立法监督的成效,包括对法规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对备案审查工作的梳理,以及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强调立法监督和立法后评估对于确保法规有效实施、及时修改完善法规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重点区域与特色立法案例分析 区域性立法亮点扫描: 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立法项目进行深入剖析。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可能侧重于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服务业发展;中部地区可能关注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生态修复;西部地区则可能聚焦扶贫开发、民族区域自治、边疆稳定等。 热点难点问题立法破解: 选取2014年社会关注度高、矛盾突出的问题,分析地方立法是如何通过立法手段加以解决的。例如,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房地产市场调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实践。 重大改革试点相关立法: 梳理与国家重大改革试点(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贸区建设、户籍制度改革、 public service reform等)相关的地方法规制定和修改情况,分析立法在推进和保障改革中的作用。 地方立法精细化探索: 关注一些地方在精细化立法方面的实践,例如,如何通过制定更加细致可操作的规定,提高法规的执行效率;如何通过立法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何通过立法加强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四部分:2014年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立法质量有待提升: 分析部分地方立法在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法规之间衔接不畅、条款表述模糊、技术手段落后、立法滞后于实践等。 立法与改革衔接不够紧密: 探讨地方立法在推进和保障改革方面存在的障碍,如立法授权不足、立法与改革决策的协调机制不健全、立法周期与改革步伐不匹配等。 立法公开与公众参与不足: 指出部分地区在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立法信息公开的程度不高,导致立法可能未能充分反映民意、满足社会需求。 立法监督与后评估体系不完善: 审视现有立法监督机制在有效性、全面性方面的不足,以及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推行面临的困难,例如,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结果的应用等问题。 地方立法资源配置不均: 分析不同地区在立法人才、技术手段、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地方立法能力存在差距,影响立法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五部分:2015年中国地方立法展望与建议 立法工作发展趋势预测: 基于2014年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对2015年中国地方立法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能包括立法重点领域的转移、立法形式的创新、立法技术的升级、立法公开的深化等。 提升立法质量的建议: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地方立法质量,例如,加强立法调研和论证,完善立法听证和咨询制度,提高立法者的专业素养,引入先进的立法技术和方法。 深化立法与改革的协同: 强调建立健全立法与改革协同推进的机制,为改革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时通过立法推动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化。 加强立法公开与公众参与: 建议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立法透明度。 完善立法监督与评估体系: 提出加强立法监督的措施,如健全法规备案审查制度,开展常态化的立法后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修改和完善法规的重要依据。 优化立法资源配置: 建议加大对地方立法工作的支持力度,优化立法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立法能力的均衡发展。 《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中国地方立法发展报告(2014)》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不仅为理解和研究中国地方立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地方立法工作走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精细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信息全面、分析深刻、观点客观,为各级立法机关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