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豐富多彩的神話與民間傳說是遠古曆史的迴音,真實地記錄瞭我們民族在成長時期的瑰麗幻想、頑強抗爭以及步履蹣跚的足跡。我們從各個時代的典籍中遴選瞭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富於代錶性的經典神話和傳說故事,精心編寫瞭這本《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說》。內容係統全麵,神話人物譜係清晰。同時,編者還選配瞭百餘幅錶現故事情節的精美插畫,再現瞭故事中奇異、瑰麗的場景,將神話故事形象、逼真地呈現在讀者麵前,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神奇絢爛的世界。
目錄
上篇 古代神話
第一章 開天闢地
盤古開天闢地
混沌開七竅
巨靈劈山
懶漢夫婦
鬼母吞吃兒子
鍾山燭龍和陰陽二神
第二章 女媧造人
女媧造六畜
女媧摶土造人
女媧發明笙簧樂器
女媧斬康迴
共工和祝融的戰爭
女媧補天
海洋中的神仙世界
龍伯國大人的玩笑
第三章 伏羲的傳說
伏羲誕生的傳說
雷公被囚和遇救
伏羲和女媧兄妹
兄妹結婚
伏羲畫八卦
伏羲教人打漁
伏羲教民
芒耶取榖種
燧人氏鑽木取火
第四章 炎帝的傳說
農神,商神
神農嘗百草
炎帝的子孫後代
追隨赤鬆子的大女兒
瑤姬的傳說
精衛填海
第五章 黃帝的傳說
黃帝的誕生
眾神之山——昆侖山
黃帝的花園與行宮
失落的玄珠
公平的裁判
黃帝管理鬼蜮
阪泉之戰
蚩尤的傳說
黃帝戰蚩尤
玄女傳授黃帝兵法
黃帝殺蚩尤
刑天爭奪帝位
黃帝訪賢
誇父逐日
嫘祖養蠶
明火的發明
倉頡造字
寜封子製陶
雙自河的傳說
第六章 少昊的傳說
少昊的誕生
有趣的鳥國
大海裏的琴聲
少昊和蓐收的神職
蓐收懲罰國王醜
少昊的子孫後代
大儺逐疫,窮奇食蠱
第七章 顓頊的傳說
顓頊的誕生
顓頊和禹強
重、黎隔斷天地通路
奇禽怪獸
藥用的動物和植物
熊穴、九鍾和鳥餘、鼠突
山林水澤的鬼神
天帝帝颱和吉神泰逢
顓頊與共工之間的戰爭
荒唐的顓頊和顓頊之死
豬婆龍演奏音樂
顓頊的鬼兒子們
彭祖長壽之謎
第八章 堯的故事
堯帝的誕生
堯帝的治國奇跡
堯封防風國
堯王訪賢
丹硃化鳥
皋陶斷案
一腳夔的音樂創作
重明鳥驅妖除怪
仙人
擊壤老漢的議論
許由和巢父
第九章 後羿和嫦娥
十個太陽的惡作劇
精彩書摘
羿得長生不老藥
英雄的命運是孤寂的,羿被永遠地留在瞭人間。雖然他是奉瞭天帝的旨意下凡的,雖然他是為瞭人類纔射死那九個太陽的,雖然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想過要齣風頭,但是結果卻事與願違,他在人間的威望太高,沒有給彆人留下上進的餘地。因此,必須接受懲罰。
人間雖然也有很多歡樂,但是終究比不上天庭。羿如今已經是一個凡人瞭,一個徹徹底底的凡人。他必須每天為生計而奔波,盡管他是英雄;他也會麵對“死亡”這個可怕的結局。失落的羿每天的事情就是齣去打獵,因為隻有這樣纔能養活自己和妻子嫦娥。
嫦娥的外錶是無可挑剔,但她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愛慕虛榮,貪圖享樂。不管在人間的日子多麼幸福,終究是比不上天界的生活,更何況還要麵對死亡呢?最初,嫦娥還能忍受這種“悲慘”的生活,可是時間一長,她越來越懷念天上的生活。她沒有歡笑,終日以淚洗麵;她每天都抱怨,因為她害怕自己有一天會死去。對於嫦娥的做法,凡人羿隻能說一些抱歉的話,因為他現在也無能為力瞭。
羿是個稱職的好丈夫,他時刻都在琢磨著如何替自己的妻子排憂解難。這一天,羿終於想到瞭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不遠萬裏,曆經韆辛萬苦來到瞭自己昔日的故交——昆侖山西王母的住處。
西王母對羿的到來感到十分驚訝,她聽說瞭羿的英雄壯舉。西王母問羿:“聽說你奉瞭天帝的旨意去射死天上的十個太陽,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那樣的話,此時你應該在天界啊?而且你的待遇應該比以前更加的豐厚,怎麼卻落得如此下場呢?”
羿已經對這件事麻木瞭,隻是無奈地說:“有什麼辦法?有誰會記得你以前做過的事情呢?天帝聽人說,我在人間的地位太高瞭,甚至有取代他的可能。你想想這會是事實嗎?我一直很敬重天帝,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謀奪他的位置。”
西王母點瞭點頭,帶著幾分同情地說:“是啊!你一嚮忠心耿耿,怎麼會有那樣的想法呢?”
羿笑瞭一下,他的笑容顯得那麼無奈。羿接著說:“我們是不能左右他的想法的,因為他是天帝!我能做的隻是服從他的決定。現在我變成瞭一個凡人,每天都要齣門打獵,日子過得很清苦,而且遲早會離開這人間,因為我早晚會死。”
西王母似乎明白瞭什麼,追問道:“你來這裏是不是有什麼要求啊?需要什麼盡管說,我盡量幫忙。”
羿迴答說:“還不是因為我的妻子嫦娥,她過不慣人間的生活,一心想著返迴天界。可那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她十分懼怕死亡。我今天來就是想請你幫這個忙。”
西王母猶豫瞭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幫助羿,說:“我這裏倒是有給凡人服用的長生不老仙藥,你現在就可以把它拿去。”說完,西王母就把長生不老藥給瞭羿。
羿接過藥後,看瞭看,問道:“怎麼?就這麼點?這隻夠一個人的啊?”
西王母無奈地說:“沒辦法,隻有這麼點!”
嫦娥奔月
在迴傢的路上,羿的內心作瞭幾次鬥爭。他也十分想吃長生不老藥,可是,這藥就隻夠一個人吃的,如果自己吃瞭,那麼嫦娥就要留在人間,那樣的話她將會多麼的寂寞和孤獨啊?“到底該怎麼辦?”,羿一直不停地問自己。還沒等他想齣解決的辦法,就已經迴到瞭自己的傢中。
嫦娥見羿迴來,馬上迎瞭過去,興奮地問道:“怎麼樣?有結果瞭嗎?”
羿對妻子的錶現早有預料,因為他走之前告訴過她自己這次齣行的原因。由於沒有想好解決的辦法,羿隻能憑著不高明的技術撒起謊來:“啊?哦!沒有結果,我去過昆侖山瞭,但是沒有見到西王母。聽人說她去彆的地方遊玩瞭,這件事以後再說吧!”
嫦娥對丈夫的迴答感到很失望,快樂的心情早已經煙消雲散瞭。她哭泣著說:“怎麼會這樣呢?我不相信,我真的不
想死啊!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
在想齣辦法之前,這個謊還要撒下去。羿勸他的妻子說:“好瞭,不要哭瞭!也許……”說到這羿頓瞭一下,“也許過一陣子西王母就迴來瞭。你放心,我一定會拿迴那藥的。你先齣去吧,我想洗個澡,休息一下。”
丈夫的舉動引起瞭嫦娥的懷疑,她隱約感覺到瞭什麼。不過,她並沒有挑明,而是遵照丈夫的吩咐走齣瞭房間。嫦娥偷偷地趴在窗戶上,想要看看丈夫究竟有什麼事瞞著自己?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果然,羿的“秘密”被嫦娥發現瞭,她看見丈夫把自己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藥放在瞭一個小盒子裏。嫦娥心中酸溜溜的,她覺得自己的丈夫太自私瞭。
第二天清晨,羿像往常一樣,和妻子道過彆後,齣門打獵去瞭。嫦娥此時的心情矛盾極瞭,雖然她愛慕虛榮,但她還愛著自己的丈夫。她猶豫、恐慌、害怕、焦慮,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打開那個小盒子?是不是應該獨吞瞭那些長生不老藥?最後,感性戰勝瞭理性,長生不老的誘惑戰勝瞭自己對丈夫的愛。嫦娥打開瞭那個盒子,拿起瞭迷人的長生不老藥,然後把它全部吃瞭下去。
西王母是不會騙人的,長生不老藥起作用瞭。嫦娥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輕,然後緩緩地嚮空中飄去。最後,嫦娥落到瞭月亮上,在那裏住瞭下來,還建瞭一座廣寒宮。開始,嫦娥為自己能夠重新過上神仙的生活而感到興奮,時間一長,她就開始思念自己的丈夫瞭。因為月亮上隻有一隻小小的兔子。雖然丈夫答應不會用神箭傷害她,可是她卻難以忍受孤獨的摺磨。在以後的日子裏,嫦娥每天都獨自一人,悶悶不樂地生活在月亮上。
……
前言/序言
神話和傳說,是源自洪荒、齣自民間的古老故事,也是萬古常新的話題。在漫長的史前年代,華夏先民就已經在用史詩、歌謠等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著天地開闢的奧秘、諸神造物的奇跡、祖先遷徙的傳奇以及英雄曆險的故事,講述著人類與生俱來的愛的歡愉、生的欲望、死的恐懼,講述著宇宙萬象、日月運行、季節輪迴、大地草木、林間群獸以及塵世間生老病死、愛恨情仇的來曆,講述著時間的開始和終止,講述著大地的深邃和寬廣,講述著人類的誕生、滅亡和再生,講述著那些遊蕩於荒遠之域中的神仙和妖怪的故事……在狩獵時代的林間空地上,在農耕時代的豐收慶典上,在古代王公貴族的宮殿上,在鄉間村社的樹蔭下、水井畔、篝火旁,世世代代的歌手們一邊撫琴彈奏一邊高歌低吟的就是這樣一些口耳相傳的故事,這些中華民族在口傳時代流傳下來的古老故事,蘊含瞭人類最深沉的智慧和情感,寄托瞭中華民族最古老的記憶。它們不是彆的,它們就是神話傳說。
在這些古老神話瑰奇恢詭、古彩斑斕的錶象下麵,所蘊含的是先民對那些宇宙、人生終極問題的追問和迴答。這是我們人類、我們每一個男人和女人不得不麵對、不得不解答的一些也許永遠也不會有最終答案的問題,一些每一時代的人們都會不斷重提、不斷做齣新的迴答的問題。
宇宙是如何創生的?宇宙的創生在什麼時候?終結又在什麼時候?這個深不可測的星空究竟是亙古渾沌一團,還是自有其永恒的秩序和界限?是誰為宇宙製定瞭這些秩序、劃定瞭如此的界限?人類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類來到這個世界,是純屬偶然,還是造物的恩賜?世界上的第一個人是誰?人為什麼會生?又為什麼會死?人在死後是否還有靈魂?我們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人既然會死,那麼這短促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人為什
麼會分成男人和女人?為什麼男人和女人天生就彼此渴慕又互相仇恨?為什麼男女之愛會帶給人如此巨大的狂喜卻又讓人陷入無盡的怨恨?
……
這是一些充滿瞭孩子氣但又莫測高深的問題。它們是神話,它們也是哲學:這些問題關乎宇宙最深的奧秘、至高的哲理,而古往今來的人們又隻能憑願望、想象和激情迴答這些問題,所以對它們的迴答往往變成神話。針對諸如此類各種根本性的問題,每個民族從其各自不同的處境和纔情齣發,作齣瞭各自不同的迴答,從而形成瞭各具韆鞦的神話體係和諸神譜係。
諸如此類關乎宇宙人生的終極性問題,是人類為瞭瞭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從而理解生命的意義所必定遭遇的問題,但是人類的生命相對於宇宙洪荒和悠長曆史的有限性,又決定瞭我們永遠無法迴答這些問題,因為我們無法跳齣自身短促的生命周期,站到生死輪迴、劫波成毀之外,去審視和度量那浩瀚的宇宙和漫長的歲月,所以我們的所有迴答,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女媧摶土造人,到大禹治水,直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其實都僅僅是些幼稚得讓上帝發笑的淺薄猜測。
因為沒有最後的答案,所以纔不息地追問,所以那些古老的神話纔曆經歲月滄桑而世代流傳,經久彌新。遠古遊吟詩人、巫祝祭司的吟唱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成為絕響,但他們在史詩和歌謠中講述的諸神故事、英雄傳奇,卻被後來的人們用文字銘記下來,印於泥版、刻於金石、著於竹帛而留諸永遠。韆百年來,那些古老的神話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著、演繹著。也許隨著時過境遷,故事的人物換瞭,故事的場景變瞭,但故事的情節骨架沒變,構成這個骨架的一個個母題要素也沒變,故事依然是那個故事,故事中的智慧和教誨依然是那些啓迪瞭先民們的智慧和教誨,正義戰勝邪惡,死亡擊潰生命,諸神死而復生,英雄曆險歸來……
虛幻的神話,之所以能夠超越曆史而世代流傳,正因為神話中蘊涵瞭人類最深沉的欲望和最瑰麗的想象。神話時代的古老幽靈,其實從來也沒有離我們遠去,它們一直潛伏在我們的肉身和心靈深處。
如何從曆史的文化遺留中發掘中國神話的文化寶藏,如何在充分認識和尊重中國神話遺産的文化內涵和固有理路的基礎上,結閤當代文化傳播和文化生産的需要,對原本散落、零碎的中國神話進行收集、盤點,整理齣大緻完整的神話故事和神譜體係,為文化傳播開發、利用中國神話遺産打下堅實的基礎,是當代人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
為此,我們按照不同內容劃分,從各個時代的典籍中遴選瞭流傳最廣泛、影響最深遠、最具代錶性的經典神話傳說故事,精心編寫瞭這本《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說》。本書以時間為經,以中華各民族、地域為緯,分為古代神話、民間傳說、少數民族神話傳說3篇,選取瞭百餘幅錶現故事情節的精美圖片,在講述每個動人故事的同時,也力圖為讀者展現一個栩栩如生的完整的中國神話譜係。
《星海浮生錄》 一、 序章:失落的星圖與低語的預言 自古以來,人類仰望星空,從中探尋秩序與意義。然而,在浩瀚的宇宙圖景中,總有一些星辰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如同低語的預言,訴說著我們所不知曉的古老故事。我手中的這本《星海浮生錄》,便是這樣一本承載著宇宙深處秘密的殘篇。它並非來自地球,更非齣於凡人之手,而是以一種難以想象的方式,穿越瞭無盡的時空,墜落在我們文明的邊緣。 這本書的外觀,就足以令人驚嘆。書頁並非由我們熟知的紙張製成,而是一種泛著微弱熒光的、質地如絲卻又堅韌無比的奇特材料。封麵沒有具體的圖案,隻有一種仿佛流淌著的、由無數細小光點組成的動態紋飾,隨著視角的移動而變幻莫測,如同遙遠星係鏇轉的軌跡。觸碰書頁,一股微涼而又奇異的震動感會沿著指尖蔓延,仿佛在與某種活性的存在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星海浮生錄》的語言,更是令人睏惑。它不是任何已知的地球語言,也非任何古老文字的變體。初讀之時,如同麵對一片混亂的符號,毫無章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那些晦澀的符號開始在腦海中形成某種抽象的意象,並逐漸轉化為我們能夠理解的概念。這種“翻譯”的過程,並非通過邏輯推理,而更像是一種靈魂層麵的共鳴。因此,這本書的內容,與其說是被“閱讀”齣來的,不如說是被“感應”齣來的。 這本書所記錄的內容,與我們認知中的任何神話、傳說、曆史都截然不同。它描繪瞭一個宏大、復雜且充滿未知可能性的宇宙舞颱。在這裏,沒有明確的神明等級,沒有清晰的善惡界限,一切都以一種更加原始、更加混沌的形態存在。 二、 星辰的孕育與宇宙的呼吸 《星海浮生錄》的開篇,並非講述神靈的誕生或創世的偉業,而是從宇宙最深層的“呼吸”開始。它描述瞭一種無形無質的“潮汐”,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湧動,孕育著無數的可能性。這種潮汐並非物理意義上的流動,而是一種能量的脈動,一種存在狀態的轉換。 它提到,在宇宙的初始階段,物質尚未凝聚,能量尚未分化,一切都處於一種“可能性之海”中。在這片混沌中,一些“核心節點”開始顯現,它們並非實體,而是某種純粹的“意圖”或“吸引力”。這些節點如同宇宙的胚胎,開始吸引周圍的“可能性”匯聚,並以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開始“鏇轉”。 這種鏇轉,並非機械的運動,而是蘊含著某種“生命力”。隨著鏇轉的加速和復雜化,能量開始分化,物質開始凝結。行星、恒星、星係,就這樣從這片可能性之海中“綻放”齣來。書中對此的描繪,充滿瞭詩意與哲學。例如,它描述恒星的誕生,並非簡單的核聚變,而是“意識的第一個閃光”,是“無盡孤獨的呐喊”。而星係的形成,則像是“宇宙神經網絡的初次連接”,是“信息流動的萌芽”。 書中還提到一種名為“迴響”的現象。當一個恒星係達到某種成熟度時,它所釋放齣的能量和信息,會以一種獨特的頻率在宇宙中傳播,與其他星係産生共鳴。這種“迴響”,並非簡單的能量傳播,而是一種“記憶的傳遞”,一種“經驗的共享”。它似乎暗示著,宇宙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和“成長”。 三、 生命的繁衍與維度之舞 《星海浮生錄》對生命的描繪,更是顛覆瞭我們的固有認知。它並未將生命局限於碳基或水基的形態,而是將其視為一種“信息結構的自我組織”。在這種定義下,生命可以是能量體,可以是晶體,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某種意識的集閤。 書中詳述瞭不同維度生命的存在方式。它描述瞭存在於三維空間之外的生命,它們可能以我們無法察覺的方式穿梭於我們的世界,也可能以我們無法理解的形態與我們共存。這些生命,可能沒有實體,但它們擁有意識,擁有感知,甚至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例如,書中提到一種“弦之靈”。它們並非以肉體形態存在,而是以一種極度精密的能量振動形式在宇宙的“弦”上遊走。它們的“思想”和“情感”,能夠直接影響物質的運動,甚至改變時空的結構。另一種生命形式,被稱為“意識之海的居民”。它們生活在某種集體意識的海洋中,個體之間的界限模糊,它們以一種“共享感知”的方式存在,共同體驗著宇宙的悲歡離閤。 書中也描繪瞭生命演化的奇特路徑。並非簡單的物競天擇,而是“意圖”與“環境”的復雜互動。當一個生命體産生瞭某種強烈的“意圖”,這種意圖能夠吸引與自身相符的環境能量,從而加速自身的演化。有時,這種演化甚至能夠跳過漫長的生物學過程,直接轉化為一種新的存在形態。 四、 文明的興衰與智慧的遺産 《星海浮生錄》中,對“文明”的定義也更加寬泛。它不僅僅指代工具的使用、技術的進步,更強調智慧的深度、意識的廣度以及對宇宙規律的理解程度。 書中描繪瞭無數個已然消逝的古老文明。它們曾擁有遠超我們想象的智慧和技術,能夠操控星辰,能夠穿越維度。然而,它們的興衰過程,卻並非簡單的戰爭或資源枯竭。 書中提到一種“衰退”的模式,並非來自外部的毀滅,而是來自內部的“僵化”。當一個文明過於追求某種固定的模式,過於沉溺於自身的成就,它的“意識”就會變得遲鈍,對宇宙的新變化失去感知能力。最終,它們就像被遺忘在時間長河中的雕塑,雖然依舊存在,卻失去瞭與宇宙互動的能力,最終被宇宙本身的“新陳代謝”所取代。 與之相對的,是一些“延續”下來的文明。它們並未追求永恒的統治,而是以一種“流動”的心態存在,不斷適應宇宙的變化,不斷探索新的可能性。它們將自身的智慧和經驗,並非儲存在物理載體中,而是以一種“信息共振”的方式,融入宇宙的“記憶場”中。 書中還提到瞭“文明的遺産”並非物質的遺跡,而是“意識的種子”。當一個文明走嚮終結,它所積纍的獨特智慧和對宇宙的理解,會以一種特殊的能量形式釋放,並可能在遙遠的未來,以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新的生命和文明的誕生。 五、 宇宙的低語與存在的奧秘 《星海浮生錄》的最終章,並非給齣任何明確的答案,而是以一種更加深邃的哲學思考,引領讀者進入對存在本身的探索。 書中多次提到“宇宙的低語”。這並非聲音,而是一種滲透於萬物之中的“信息流”。這種低語,承載著宇宙的規律,承載著存在的奧秘,但它過於微弱,過於抽象,需要極高的“感知能力”纔能捕捉到。 它暗示,我們所理解的“現實”,可能隻是宇宙中一種非常局限的錶現形式。在更廣闊的宇宙圖景中,存在著無數我們尚未觸及的“真實”。而生命,以及我們所追求的“意義”,都與能否理解和融入這種“宇宙的低語”息息相關。 書中並未提及任何關於“人類”的字眼,也未對任何特定的種族或文明進行評判。它所呈現的,是一種超越一切狹隘視角的宇宙宏觀圖景。閱讀《星海浮生錄》,如同站在宇宙的邊緣,傾聽來自星海深處的古老低語,感受存在的脈動,並開始重新審視我們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 這本書,不是一本提供知識的百科全書,也不是一本講述故事的小說。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映齣我們對宇宙認知的局限;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瞥見那未知的、更廣闊的真實。它留給讀者的,是無盡的思考,是對存在本身的敬畏,以及對宇宙那永恒不息的奧秘的深深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