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
:58.00元
作者:練春海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04-12-01
ISBN:9787108051363
字數:300
頁碼:30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通過對漢代的器物,如熏爐、錢樹、樹燈、陽遂、銅鏡、玉璧、武器、銅鼎等及其圖像的討論,帶領讀者從圖像的背後瞭解漢代人們的信仰的根源。通過對這些細節的窮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那些文獻失載的當時人們的精神生活的深層內涵。
目錄
章 導論:物、像與場
 一、墓室中的器物
 二、器物圖像
 三、圖像的在場
第二章 熏爐圖像
 一、博山熏爐
 二、皇傢背景
 三、博山飾
 (一)植物屬性
 (二)龍紋符號
 四、熏爐變體
 五、圖像熏爐
第三章 梟形物象
 一、通天之樹
 二、通天之山
 三、圖像天梯
 (一)天梯組閤
 (二)天梯類型
 四、天梯的延伸
第四章 銅鏡圖文
 一、齣土陽遂
 二、禮品陽遂
 三、遂鑒閤一
 四、銅鏡功用
第五章 鋪首圖像
 一、鋪首濫觴
 二、鋪首形製演變
 三、實物鋪首功能
 四、圖像鋪首
 (一)圖像的創造
 (二)符號的粘連
第六章 玉璧圖像
 一、玄璧斂葬
 二、天門半開
 三、結草銜環
 四、世俗變體
第七章 兵器圖像
 一、武庫蘭錡
 二、蚩尤五兵
 三、懸弧之慶
第八章 神鼎圖像
 一、鑄鼎象物
 二、泗水升鼎
 三、啓鼎取丹
第九章 勝紋圖像
 一、造型起源
 二、實物遺存
 (一)金勝飾
 (二)司南珮
 (三)玉座屏
 三、圖像遺存
結論:器物與令信仰
 一、事死如生
 二、器以載道
 三、圖像
圖片說明及齣處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練春海,1975年生於福建浦城,北京大學藝術學博士,美國加州伯剋利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中國漢畫學會會員,主要從事藝術史、藝術考古及當代藝術理論研究。在《美國東方學會誌》、《民族藝術》、《南京藝術學院學報》、《中國漢畫研究》等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期刊上發錶專業論文十餘篇。
文摘
序言
當看到《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時,我眼前立刻浮現齣博物館裏那些靜靜陳列的漢代文物,它們每一個都仿佛擁有自己的故事。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時代的信仰,不能僅僅停留在文獻記載上,更要深入到那個時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物中去。這本書的標題,正好抓住瞭這一點。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通過解析器物上的圖像來解讀漢代信仰的?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器物,比如漢代墓葬中齣土的明器,它們上常常會刻畫有墓主人希望在來世獲得的享樂和庇護,這背後就蘊含著深刻的生死觀念和信仰。我又在想,書中是否會分析一些日常生活器物,比如銅鏡、燈具、甚至陶器上的紋飾,它們是否也帶有某種象徵意義,反映瞭人們對闢邪、吉祥、或某種宇宙秩序的認知?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鮮活的例子,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一件器物上的一個圖案,如何能夠揭示齣背後復雜的信仰體係。我想象著,通過這本書,我能夠“觸摸”到漢代人的精神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光是聽起來就充滿瞭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魅力,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古代中國的文化,尤其是漢代,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器物圖像”和“信仰”這兩個詞匯,更是將我的好奇心推嚮瞭極緻。想象一下,那些曆經韆年歲月沉澱下來的器物,它們身上承載的紋飾、造型,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古代先民的精神世界?它們是如何與當時的宗教、祭祀、生死觀等信仰體係緊密相連的?這本書是否會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解讀那些沉默的器物所訴說的信仰故事?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有關於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上的神話傳說、神靈形象,甚至是墓葬器物與冥界觀念的詳細探討。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對具體器物的細緻觀察和深入分析,為我們勾勒齣一幅生動而詳實的漢代信仰圖景,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宇宙認知。這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迴顧,更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一次與古老靈魂的共鳴。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全新的視角,讓我對漢代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讓我不禁聯想到那些塵封在曆史長河中的器物,它們沉默地訴說著過往。我一直認為,器物不僅僅是冰冷的物質,它們更是承載著人類情感、思想和信仰的載體。特彆是漢代,這是一個充滿變革和融閤的時代,各種思想觀念在此交匯碰撞。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器物圖像”這一具象的物質層麵,與“漢代信仰”這一抽象的精神層麵巧妙地聯係起來的。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那些在畫像石、畫像磚、銅鏡、玉器等器物上齣現的圖像,它們是如何反映瞭漢代人們對神仙世界、陰陽五行、生死輪迴等觀念的理解?我特彆希望能夠讀到一些關於祭祀場景、神話故事、甚至是神靈譜係的解讀,這些往往是通過器物圖像來得以呈現的。這本書能否幫助我理解,漢代人是如何通過這些圖像來祈求庇佑、溝通神靈、或是寄托對來世的期望?我渴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入一個更加具體、更加生動的漢代信仰世界,讓我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寄托。
評分對於《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夠提供一些與眾不同的研究視角。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漢代藝術和宗教的書籍,但很多時候都流於錶麵,缺乏深入的挖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器物本身作為切入點,通過對器物圖像的微觀分析,來揭示漢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信仰觀念。例如,書中是否會分析不同紋飾圖案的象徵意義,比如龍、鳳、雲紋、神獸等,它們在當時是否代錶著特定的神靈、力量或者某種宇宙秩序?又或者,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種類的器物,如祭祀用的禮器、喪葬用的冥器、甚至是日常使用的器皿,它們在造型和裝飾上是如何體現齣當時人們對天地、鬼神、祖先的敬畏和溝通的渴望?我特彆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具體器物案例的詳細解讀,比如青銅器上的銘文和紋飾,漆器上的彩繪,或是瓦當上的圖案,它們是如何共同構建起漢代社會一個復雜的信仰網絡?這本書能否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簡單的器物,其實是承載著古代中國人最深邃的哲學思考和精神寄托的載體?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撥開迷霧見真章”的驚喜。
評分讀到《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堅信,器物是活著的曆史,它們身上所承載的圖像,更是解讀古代社會信仰的最佳綫索。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地挖掘漢代器物圖像背後的信仰密碼。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那些齣現在畫像石、畫像磚、青銅器、漆器等器物上的神話傳說、神靈形象、祭祀場景,以及它們如何體現瞭漢代人對天人感應、陰陽五行、神仙方術等觀念的理解?我尤其好奇,漢代人是如何通過這些器物圖像來錶達對祖先的崇拜、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對生死輪迴的某種期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令人信服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看到,一件器物上的一個紋飾,甚至是一個細節,都可能蘊含著豐富的信仰信息。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加立體、更加深刻地理解漢代人的精神世界。
評分《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點燃瞭我對漢代曆史與文化的濃厚興趣。我一直認為,物質文化是理解一個時代精神信仰的重要窗口,而器物圖像無疑是承載這些信息最直接的媒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漢代社會的各種器物,無論是祭祀用的禮器,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它們的造型、紋飾、甚至材質,是如何悄悄地透露齣當時人們的信仰觀念。例如,書中是否會分析畫像石、畫像磚上描繪的神話傳說、神靈形象,以及它們與當時流行的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之間的聯係?我又在思考,漢代人是如何通過器物來寄托對祖先的崇拜、對來世的嚮往,或是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而翔實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看到,一件小小的銅鏡、一枚瓦當,甚至是一個陶俑,都可能蘊含著豐富的信仰信息。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漢代人那獨特而迷人的精神世界,就像是透過一扇古老的窗戶,窺探那個輝煌時代的靈魂。
評分《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讓我瞬間對書中內容産生瞭強烈的興趣。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內核,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去觀察和解讀那個時代留下的物質痕跡,特彆是那些帶有圖像元素的器物。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漢代豐富多樣的器物圖像,與當時復雜的信仰體係聯係起來的。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那些齣現在畫像石、畫像磚、陶俑、銅鏡等器物上的紋飾、圖案、甚至場景描繪,它們分彆代錶著怎樣的神靈崇拜、宇宙觀念、以及對生死輪迴的理解?我腦海中已經開始想象,那些描繪著神話人物、祥瑞動物、甚至是冥界場景的器物,它們是如何成為漢代人溝通天地、祈求庇佑、或寄托來世理想的載體?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器物解讀,讓我能夠看到,一個簡單的圖案,如何能夠揭示齣背後深邃的信仰內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漢代那獨特而迷人的精神世界。
評分當我看到《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幾個字時,一股想要探尋古代智慧的衝動便油然而生。我一直覺得,器物是曆史最忠實的見證者,它們默默地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和精神。而“圖像”與“信仰”的結閤,更是充滿瞭想象空間。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漢代,通過解讀那些器物上的圖像,來理解當時人們的信仰體係。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那些齣現在畫像石、畫像磚、銅器、漆器上的神靈形象、神話故事、祭祀場景,以及它們背後所蘊含的宇宙觀、生死觀?我腦海中浮現齣,那些刻畫著龍鳳、祥瑞、甚至是冥界景象的器物,它們是如何反映瞭漢代人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對死後世界的想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而生動的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那些古老的器物是如何成為解讀漢代信仰密碼的鑰匙。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觸摸”到漢代人那鮮活而樸素的精神世界。
評分《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像一個神秘的入口,吸引我走嚮對漢代曆史與文化的探索。我一直覺得,器物不僅僅是簡單的工具或裝飾品,它們更像是那個時代人們心靈的投影,而器物上的圖像,則是這種投影中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漢代,通過解讀那些器物上精美的圖像,來深入理解當時人們的精神信仰。書中是否會細緻地分析,那些齣現在畫像石、畫像磚、銅鏡、漆器等器物上的神話故事、神靈形象、祥瑞圖案,以及它們如何反映瞭漢代人對宇宙、生死、命運的看法?我腦海中已經開始想象,那些描繪著龍鳳、神獸、甚至是墓葬場景的器物,它們是如何成為漢代人溝通天地、寄托願望、或者安撫靈魂的載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鮮活的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一件器物上的一個圖案,如何能夠揭示齣背後深邃的信仰內涵,從而更好地理解漢代人的精神世界。
評分當我看到《器物圖像與漢代信仰》這個書名時,我的思緒立刻飛迴到那些陳列在博物館裏的漢代文物。我始終認為,要真正理解一個時代,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記載上,更要去觸摸那些實實在在的物質遺存,而器物圖像無疑是其中最生動、最直接的綫索。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解析,漢代社會中各種器物所承載的圖像信息,以及這些圖像如何反映瞭當時人們的信仰體係。書中是否會詳細探討,那些齣現在畫像石、畫像磚、銅鏡、漆器等器物上的神話傳說、神靈形象、祭祀場景,以及它們背後所蘊含的宇宙觀、生死觀、甚至是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看到一些具體而翔實的器物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一件看似簡單的器物,如何能夠承載著那個時代人們最深刻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寄托,從而更加立體地感知漢代那個輝煌而充滿活力的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