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从《左传》所记内容中选取108个篇目,以时间先后为序,按事类立目,重新剪裁排比,每事首尾完具。并博引多种典籍文献,对于所述内容进行增补考辨,从而使清代纪事本末史书的编撰开始具有学术研究的性质,在整个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地位。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清高士奇编著。该书是以章冲所做《春秋左传是类始末》为基础,加以补充扩展而成的。他以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为中心,在每个国家之内,把重大事件标目成篇,一篇也就是一卷。计有:周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二卷和列国一卷。
(清)高士奇(1645-1704),清朝大臣、史学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字澹人,号江村、全祖。以诸生供奉内廷,为清圣祖康熙帝所崇信,官詹府少詹事。以植党营私,被劾、解职归里。后复召入京,官至礼部侍郎。<清史列传》卷十有传。卒,谥文恪,他能诗、善书法,且精鉴赏,所藏书画颇多。著有《春秋地名考略》、《左传记事本末》、《清吟堂集《江村消夏录》、《天录识余》、《扈从目录》等。
这部典籍的编排方式,着实体现了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它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古代社会全景图,虽然内容庞杂,但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展现了高度的结构美感。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不同历史阶段事件的侧重点不同,这反映出作者群体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何为重要”的不同判断和取舍,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它不急于下定论,而是将事实铺陈开来,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品味、去消化其中的因果循环。这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叙事策略,是极高明的,它避免了现代视角对古代事件的过度解读和标签化。读来令人心悦诚服,深感作者们的公允与洞察。
评分对于一个热衷于文学表达的人来说,这部史籍的语言魅力也是令人赞叹的。虽然年代久远,文字带有古奥之处,但其精炼、凝练的表达方式,常常能以寥寥数语道尽世间百态。那些经典的对白、那些标志性的战争场面描述,读来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简直就是古代叙事文学的典范。我甚至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学追求和审美情趣。它不仅仅是史料的堆砌,更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乃至文学评论的综合性巨著。每次精读某个段落,都会惊叹于古人如何能用如此简洁的文字,架构出如此复杂而深邃的历史意涵。
评分坦白讲,一开始我对阅读如此规模的古代史料有些畏惧,觉得可能会晦涩难懂,但实际接触后才发现,这部作品的生命力远超我的想象。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之音,而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历史记录。其中对于官员升迁罢黜的记录,对民间疾苦的偶尔提及,都展现了历史的“人情味”。它教给我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看待世事的角度——一种超越个人生命周期的、更具纵深感的视角。阅读它,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漫长而深刻的哲学思辨,让人在面对当下的纷扰时,能多一份沉静和超脱,明白一切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浪花。
评分这部作品集,收录的那些记载了华夏文明漫长岁月中兴衰荣辱的史册,实在让人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流连忘返。尤其是那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乐崩坏的描摹,笔触之细腻,细节之丰富,简直如同将读者亲身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尤其欣赏它在叙事上的那种克制与宏大并存的艺术,既有对个体命运无常的叹息,又有对时代洪流不可逆转的深刻洞察。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关于权谋、忠义、以及人性复杂面的新理解。它不是那种简单堆砌史料的枯燥记录,而是充满了历史的温度和思想的重量,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兴”与“亡”的根本逻辑。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是其他任何通俗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读完这部汇集了古老文明珍贵记忆的文集,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如何通过文字这般奇妙的载体得以传承下来的。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事件,经过这些史官的精心梳理和描摹,忽然变得鲜活而具有现实意义。它们不再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年代标注,而是活生生的教训与经验。特别是其中对于古代礼制、外交辞令的详尽记载,对于现代人理解传统文化根基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这些前人的记录,我们今天对“传统”的认知恐怕会是多么的苍白和片面。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忠实地保留了历史的肌理,让后人可以触摸到文明的脉搏。
评分纪传体,通鉴体,本末体,我国史书的三种记叙方式。二十四史纪传体已买;通鉴体通鉴、续通鉴、清通鉴、二十世纪通鉴已买,差个明通鉴;纪事本末体7种,还差宋、明
评分古代汉族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零九卷,继《通鉴纪事本末》以后,用纪事本末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历史的大概轮廓和社会的重要事件。本书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
评分京东价格,质量都没的说,物流速度超快!
评分一直想买的书,现在搞活动,划算。
评分《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篇,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陈邦瞻继《宋史纪事本末》而编写的另一部心事件为中心的史书。其中《律令之定》一篇为臧懋循补撰。本书对于元代政治、经济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别是与明代有关联的问题,能扼要明确地加以介绍。此外还全文收录了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这是我国水利史上一篇很重要的资料。
评分纸张不错,字迹清晰,繁体竖版,质量不错。
评分纪传本末体史的编纂方法,眉目清楚,旨趣明白,读者开卷后便可一目了然,从而获得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历史知识,被当代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称为是“一种便于记忆、检索,对初学历史的更为合适的体例。”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这一便于阅读便于记忆的优点,非常利于普及历史知识,可满足广大读者渴望获取历史知识的迫切需要。
评分古代汉族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零九卷,继《通鉴纪事本末》以后,用纪事本末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历史的大概轮廓和社会的重要事件。本书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
评分很满意的一次购物,价格实惠,快递速达,下次还在京东买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