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陆羽《茶经》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知识的百科全书,清陆廷灿《续茶经》则是依照《茶经》体例对唐宋至明清时期茶事文献的集成类编,那么,正续合一,汇校注释,进而白话翻译,精编精印,则可作为今日广大读者研习中国茶文化的基本读本。这便是本书整理出版的初衷。
《茶经》本书以其现存最早刻本《百川学海》本为底本,《续茶经》本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茶经
茶经卷上
一 之源
二 之具
三 之造
茶经卷中
四 之器
茶经卷下
五 之煮
六 之饮
七 之事
八 之出
九 之略
十 之图
茶经附录
陆羽传记
《茶经》序跋
续茶经
凡例
续茶经卷上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三 茶之造
续茶经卷中
四 茶之器
续茶经卷下
五 茶之煮
当我以为《茶经》已经足够详尽时,翻到《续茶经》,更是惊喜连连。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茶经》的内容,而是在陆羽的基础上,对后世的茶事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地域茶风俗的介绍,那些生动的文字,勾勒出各地人民如何将茶融入日常生活,如何赋予茶独特的文化内涵。读到这些篇章,我仿佛能听到南方的茶山上的采摘声,闻到北方茶馆里的热气,感受到各地人民对茶的热爱和传承。作者在书中引用了许多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将茶与文学、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让阅读的过程充满了诗意和韵味。我之前总觉得喝茶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习惯,但读了《续茶经》,我才意识到,茶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茶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茶文化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这次有幸阅读《国学经典:茶经·续茶经》,让我对中国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叶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生活美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著作。我喜欢书中那种行云流水般的叙述风格,将看似复杂的茶学知识,用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关于饮茶器具的介绍,那些精美的陶瓷、玉石、竹木茶具,以及它们与茶汤之间的奇妙配合,都让我对“器为茶之父”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慢生活”的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品一杯茶,静下心来,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享受。书中的一些关于茶与养生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健康的lifestyle。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思想上的启迪,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评分拿到这本《国学经典:茶经·续茶经》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茶圣”陆羽的名头如雷贯耳,但对于他毕生茶事绝学的具体内容,我此前一直没有什么概念。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生动的描述,将陆羽的茶学智慧具象化。例如,书中关于采摘茶叶的时机、采摘部位的详细指导,以及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都写得非常具体,甚至让我联想到古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水质选择的论述印象深刻,陆羽对于不同水源的评价,以及不同水质对茶汤滋味的影响,都让我大开眼界。之前我一直认为喝茶主要看茶叶本身,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读到关于品饮的章节,那些关于茶汤的颜色、香气、滋味、茶渣的描述,都细致入微,仿佛带领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人饮茶的雅致。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茶道”二字背后的深厚底蕴。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对“茶圣”陆羽的名号神往已久,这次终于有机会拜读他的茶事绝学。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繁体字的排版,古朴典雅,瞬间就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茶世界。刚开始读《茶经》,确实需要一点耐心,毕竟是古代典籍,有些词句的理解可能需要借助注释。但越读越觉得作者的博学和严谨,从茶的起源、采摘、制作,到饮用的器具、水质的选择,再到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品饮方法,陆羽几乎将茶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茶的分类和鉴别,那些细致入微的描述,仿佛亲眼所见,让我对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书中对不同产地、不同工艺的茶叶的口感、香气、色泽都有独到的见解,让我这个一直以来对茶叶只有模糊概念的读者,茅塞顿开。而且,书中的插图也十分精美,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的采茶场景和饮茶器具,为文字增添了不少画面感。读完《茶经》的上半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茶文化的洗礼,对中国茶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的理解,充满了对陆羽的敬佩之情。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厚重感吓到了,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情怀的“百科全书”,将深邃的茶文化娓娓道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不像市面上许多介绍茶的书籍那样,仅仅侧重于某个方面,而是从茶叶的起源、种植、采摘、加工,到冲泡、品饮、储存,再到茶具、水质、茶道,几乎涵盖了与茶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且,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来阐述,即使是对茶完全没有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并且越读越觉得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茶叶品种的详细介绍,那些关于外形、香气、滋味、叶底的描述,精准而生动,让我仿佛置身于琳琅满目的茶叶世界,对各种茶叶有了直观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从一个“茶盲”蜕变成了半个“茶专家”,对如何选购、冲泡一杯好茶有了信心。
评分《庭训格言》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其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笔述。玄烨八岁即皇帝位,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死后,四子胤稹继位,年号雍正。此书乃雍正八年(1730)胤稹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因为他是给他的儿子们讲的,所以很具体、生动而真实,没有什么虚饰。是古人所说“只要能心静,就会身自凉”。并且夏天不贪风凉,对于身体也大有益处。大概夏天阴寒埋藏在身内,倘若只贪一时风凉的称心,反而把暑热封闭在皮下,那时不会感到它的危害,以后或许因而成病。往往看到有人秋深多有肠胃不调的,都是由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导致的。
评分刮了一个印不爽(`Δ´)!京东物流包装够够的了真是够了,贼生气,我这么棒的书,好不容易找一本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嘛样就给我弄个横印子,可以再不走心一点吗?
评分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评分目录
评分《国学经典: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评分《国学经典: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评分一直在京东上买书 这次同样买了不少 索性把暂时到的书都晾晾~宿舍实在简陋 放书的地方也是绞尽脑汁???
评分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商品
评分书收到啦,发货速度速度快,11月2号买的,优惠还叠加券,好优惠,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