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
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如何全面总结和评价联合国过去70年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
目前联合国面临哪些挑战?联合国未来将向何处去?
如何准确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中国联合国协会专门组织国内长期从事联合国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本书。
作者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联合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严肃而深入的思考,不乏真知灼见。
本书既是中国联合国协会精心准备,献给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贺礼,也是当前中国的联合国问题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联合国在战争的废墟中应运而生,承载着人类永不再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历经风雨走到今天。中国联合国协会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和出版本书,希望借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机,从宽广、务实的视角分析联合国目前面临的挑战、矛盾和症结以及中国的参与等方面,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针对联合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参与从中国学者的视角提出鲜明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从事联合国研究的学者、学生和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政府官员和有关人士有借鉴意义。这也是中国联合国协会给联合国成立70周年、给中国的联合国外交献上的一份薄礼。
中国联合国协会(简称“中国联协”),是中国以支持和促进《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实现为较高目标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是中国第1家获得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全面谘商谘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是联合国新闻部的联系会员。中国联协的宗旨是:普及联合国知识,促进对联合国及其活动的了解、研究和宣传,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而努力。中国联协实行会员制,吸收个人会员,包括联合国外交经验丰富的资深外交官、联合国研究成果丰硕的著名学者以及热心联合国事业的知名艺术家和企业家;接纳团体会员,包括学术机构、与联合国事务密切相关的专业性社会团体。中国联协总部设在北京,由会长和副会长主持会务,秘书处在总干事和副总干事领导下负责日常工作。更多信息,可参见中国联合国协会官网(www.unachina.org)。
主编:刘志贤,河北省隆尧县人,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士日内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在外交部长期从事联合国事务的调研和实际工作,先后任国际司处长、军控司副司长。曾在中国驻斐济使馆、驻荷兰使馆和驻日内瓦代表团工作,曾任中国驻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副代表、驻“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筹委会副代表,任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对外联络司司长(D2)。现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成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理事,国际交流协会理事,联合国秘书长生物、化学武器调查机制专家。
副主编:
张海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获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兼任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商务部贸易与环境专家组成员、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发展治理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五所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代表性著作为:《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主编之一)。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50多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三次。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格局非常大,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陈述,更像是一次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思考。作者在梳理联合国七十年的历程时,并没有局限于“过去式”,而是将目光聚焦于“现在式”的挑战,并试图从中探寻“未来式”的可能性。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联合国改革的章节,它触及了当下国际社会最为敏感和关切的议题,比如安理会改革的僵局,以及如何让联合国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保持其权威性和有效性。书中的论述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现实的紧迫感,它迫使读者去反思,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联合国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日渐式微,还是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全球治理支柱。作者在分析这些挑战时,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某个国家或某个组织,而是试图从多维度的视角去解读,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读这本书,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他用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带领我穿梭于历史的迷雾,直面当下的困境,并眺望远方的希望。
评分拿到《联合国70年:成就与挑战》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充斥着各种官方报告和数据。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我的想法完全错了。作者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这个庞大国际组织的故事。书中穿插的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人物采访,让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鲜活起来。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述了一位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普通士兵,在战乱地区如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当地的孩子接受教育,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联合国”这个名字背后,是无数个体为了和平与希望而付出的努力。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作者并没有刻意拔高或贬低联合国,而是以一种客观的视角,呈现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所取得的那些来之不易的成就,同时也坦诚地揭示了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联合国,不再是冰冷的条文和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鲜活生命构成的,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复杂体。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我非常喜欢,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政策解读、现实困境以及未来展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阐述联合国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时,都会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且会巧妙地将不同时期的成就与挑战进行对比,从而勾勒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轨迹。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全球治理”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具体实例,展示了联合国是如何在各个领域尝试构建和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读到关于联合国在制定国际法、协调国际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的论述时,我常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那些看似遥远的新闻事件,背后都有如此深层的机制在运转。同时,书中也毫不回避地指出了联合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比如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官僚主义的弊端等等,这些都使得书中的分析更加具有说服力。它让我不仅仅是“了解”联合国,更是“理解”联合国。
评分《联合国70年:成就与挑战》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许忐忑的心情。期待的是,能有机会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梳理七十载风雨兼程的联合国,它究竟为世界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又在哪些方面步履维艰。忐忑的是,这么长远的历史跨度,涉及的领域如此之广,能否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避免过于学术化而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严谨又不失生动的笔触所吸引。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条目式的成就,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不仅讲述了成功的案例,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任务执行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觉得十分信服。同时,书中对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贫困消除等方面的努力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对这个国际组织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阅读下去,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细节,去理解那些宏大叙事背后的真实故事。
评分作为一个对国际事务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深入地解读联合国历史的书籍。《联合国70年:成就与挑战》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回顾了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剖析了当前联合国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作者以一种旁观者的清醒和洞察力,审视了这个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多边机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挑战”部分的论述,它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诸如大国博弈、发展不平衡、意识形态冲突等根源性问题。书中对联合国在应对新时期全球性危机,如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伦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这让我看到,联合国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适应和调整,以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新课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全球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激发。它让我相信,尽管前路充满荆棘,但人类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追求,以及像联合国这样的平台所提供的可能性,仍然值得我们去努力和坚持。
评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卷有益
评分很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
评分不错的书,很厚,内容多。
评分不错
评分增长知识
评分不错
评分好的
评分不错的书,很厚,内容多。
评分很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