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從事建設項目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的從業人員 《建設項目甲方工作管理寶典:建設單位基建管理部門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指南》是所有政府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房地産開發公司從事建設項目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的從業人員的必讀書籍,是建設項目基建管理部門處長、副處長、科長等領導的參考用書,是廣大項目建設從業人士提高工作能力的實用讀本。 《建設項目甲方工作管理寶典:建設單位基建管理部門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指南》適閤建設單位基建管理部門規劃管理科、工程管理科、預決算科等部門的管理人士和從業人員參考閱讀;也適閤建設單位基建管理部門財務科、辦公室等部門的科長、主管和從業人士閱讀;還適閤計劃、建設、規劃、國土、市政、交通、環衛、文化、人防、消防、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與建設項目報批報建相關的政府行政主管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人士瞭解閱讀。
內容簡介
《建設項目甲方工作管理寶典:建設單位基建管理部門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指南》按項目建設的流程,共分為5章對建設項目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具體內容包括:建設項目選址立項與土地獲取階段工作指南,建設項目規劃設計階段工作指南,建設項目施工準備階段工作指南,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工作指南,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與移交保修階段工作指南。 《建設項目甲方工作管理寶典:建設單位基建管理部門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指南》是從事建設項目報批報建與工程管理的從業人員的必讀書籍,是建設項目基建管理部門領導的參考用書,是廣大項目建設從業人士提高工作能力的實用讀本。
作者簡介
餘源鵬,廣州市智南投資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主要從事房地産研究、房地産培訓、房地産中介經紀、智地網和房商網的運營、房地産開發商推薦服務商和高級人纔等業務,舉辦多場房地産培訓課程,熟悉房地産開發的各環節操作要領,常年擔任企業和個人房地産投資顧問,連續七年對中國房價和房地産政策的走嚮有精準的判斷。主編齣版瞭“房地産實戰營銷叢書”、“房地産公司管理製度叢書”和“物業管理實操叢書”等三大係列近百本實操型房地産專業書籍。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建設項目選址立項與土地獲取階段工作指南/1
1.1建設項目規劃選址與土地獲取的相關概念與工作流程1
1.1.1土地使用權獲取的相關概念1
1.1.2建設項目規劃選址與土地獲取階段的工作流程5
1.2《項目建議書》的編製與審批8
1.2.1《項目建議書》的編製8
1.2.2《項目建議書》審批的辦理手續9
1.3《選址意見書》的辦理10
1.3.1《選址意見書》的辦理手續10
1.3.2《選址意見書》辦理的注意事項11
1.4招標拍賣掛牌與《國有土地使用權齣讓閤同》的簽訂12
1.4.1招標拍賣掛牌齣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範圍與程序12
1.4.2招標拍賣掛牌的資格申請與審查12
1.4.3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的實施14
1.4.4《中標通知書》或《成交確認書》的簽訂17
1.4.5《國有土地使用權齣讓閤同》的簽訂17
1.5建設項目節能審查18
1.6建設項目用地預審20
1.6.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辦理手續21
1.6.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辦理的注意事項23
1.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3
1.8建設項目的審批、核準或備案26
1.8.1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與審批26
1.8.2建設項目核準申請報告的編製與項目核準30
1.8.3建設項目備案申請報告的編製與項目備案32
1.9《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辦理32
1.9.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辦理手續32
1.9.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的注意事項34
1.10土地勘測定界與徵地補償結案34
1.10.1土地勘測定界的辦理手續34
1.10.2徵地補償結案的辦理手續35
1.11《建設用地批準書》的辦理38
1.11.1《建設用地批準書》的辦理手續38
1.11.2《建設用地批準書》辦理的注意事項42
1.12《房屋拆遷許可證》的辦理42
1.13契稅及土地齣讓金繳納憑證與《國有土地使用證》的辦理44
1.13.1契稅及土地齣讓金繳納憑證的辦理44
1.13.2《國有土地使用證》的辦理45
第2章建設項目規劃設計階段工作指南/49
2.1建設工程設計招標核準與備案49
2.1.1建設工程設計招標的範圍與分類50
2.1.2建設工程設計招標方案核準的辦理手續51
2.1.3建設工程設計招標備案的辦理手續53
2.2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55
2.2.1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內容與審查要點55
2.2.2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審查的辦理手續56
2.2.3建設工程建築設計方案審查的辦理手續59
2.2.4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的辦理手續與注意事項61
2.2.5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專項審查66
2.3建設工程初步設計審查與概算審批70
2.3.1建設工程初步設計的審查條件與審查要點70
2.3.2建設工程初步設計審查的辦理手續71
2.3.3建設工程初步設計專項審查的辦理手續76
2.3.4建設工程概算審批的辦理手續79
2.4建設項目日照分析審查與地名命名、更名的辦理81
2.4.1建設項目日照分析審查的辦理手續81
2.4.2建設項目地名命名、更名的辦理手續82
2.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辦理83
2.5.1《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辦理手續84
2.5.2《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的注意事項86
第3章建設項目施工準備階段工作指南/87
3.1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與備案87
3.1.1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的要求87
3.1.2建設工程施工圖會審與設計交底88
3.1.3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的辦理手續89
3.1.4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情況備案的辦理手續94
3.2建設工程施工與監理招標97
3.2.1建設工程施工與監理招標登記和招標情況備案97
3.2.2建設工程施工與監理閤同備案101
3.3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與監理規劃的編製與審查103
3.3.1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製與審查103
3.3.2建設工程監理規劃與監理實施細則的編製與審查107
3.4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登記與施工安全措施備案109
3.4.1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登記109
3.4.2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備案113
3.5建設工程施工許可階段相關費用的繳納115
3.6《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辦理118
3.6.1《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的條件與注意事項118
3.6.2《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辦理手續119
3.7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準備122
3.7.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準備的工作內容122
3.7.2建設工程臨時施工設施的報批123
3.7.3建設工程《餘泥渣土排放證》的辦理127
3.8建設工程放綫與驗綫128
3.8.1建設工程放綫管理128
3.8.2建設工程放綫與驗綫的辦理手續128
3.9建設工程開工報告的審批130
第4章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工作指南/132
4.1建設工程施工進度管理132
4.1.1建設工程施工進度管理的依據132
4.1.2建設工程進度管理的工作流程133
4.1.3建設工程施工進度管理的工作要點134
4.1.4建設工程進度控製的主要措施140
4.1.5建設工程進度管理的常用錶格141
4.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142
4.2.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式142
4.2.2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流程143
4.2.3建設工程質量問題及事故處理147
4.2.4閤作單位質量行為管理148
4.3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150
4.3.1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監督管理製度與管理程序150
4.3.2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評分標準151
4.4建設工程變更與簽證管理154
4.4.1建設工程變更管理154
4.4.2建設工程簽證管理158
4.5建設工程結算與工程款支付管理161
4.5.1工程量計算管理161
4.5.2工程結算管理163
4.5.3工程款支付管理164
4.6建設工程施工其他管理168
4.6.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用水用電與建築垃圾管理168
4.6.2建設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170
4.6.3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監理管理172
4.6.4建設工程施工日誌填寫管理176
4.6.5建設工程工地檢查管理177
4.6.6建設工程停工與復工管理178
4.6.7零星與特急項目工程管理181
4.7建設工程永久設施的報批182
4.7.1建設工程永久設施報批的辦理手續182
4.7.2建設工程永久設施報批的注意事項188
第5章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與移交保修階段工作指南/190
5.1建設工程驗收與竣工決算管理190
5.1.1分項工程驗收管理190
5.1.2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管理204
5.1.3建設工程竣工專項驗收的辦理手續與注意事項207
5.1.4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214
5.1.5建設工程竣工決算的審批217
5.2建設工程有關押金核退的辦理218
5.3建設工程移交管理220
5.4建設工程保修管理224
前言/序言
《城市規劃與開發新視野》 引言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演進的載體,其規劃與發展模式深刻影響著社會經濟的方方麵麵,也直接關乎居民的生活品質與未來福祉。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全球化浪潮下的區域協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科技創新驅動下的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多元文化交融帶來的社會結構變遷。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城市規劃與開發模式已難以完全應對復雜的現實需求。本書《城市規劃與開發新視野》旨在打破固有思維定勢,從多維度、深層次地探索城市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與新實踐,為緻力於城市規劃、城市建設、房地産開發、以及相關政策製定與研究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前瞻性的理論框架與實操藉鑒。 第一章:新時代背景下的城市發展邏輯 本章將首先勾勒齣當前全球及中國城市發展所處的宏觀時代背景,深入剖析影響城市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我們將探討全球化對城市競爭格局的重塑,區域經濟一體化如何影響城市定位與發展策略,以及國際視野下的城市發展趨勢。特彆地,我們將重點分析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核心要義,理解其在經濟結構轉型、城鄉融閤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麵的深遠意義。 全球化與城市競爭: 分析全球資源流動、産業轉移、技術擴散如何改變城市的區位優勢與發展潛力。研究國際化大都市的崛起及其對區域乃至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 區域協同與城市群發展: 探討城市群作為新時代城鎮化主體形態的形成機製、發展優勢及其麵臨的挑戰。分析跨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業分工協作、生態環境保護聯動等關鍵議題。 科技革命與智慧城市: 深入研究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如何賦能城市管理與服務。探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社區等具體應用場景,以及智慧城市建設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民生方麵的巨大潛力。 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綠色城市: 闡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原則,並將其應用於城市規劃與開發。聚焦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修復等議題,探討建設韌性城市、宜居城市、環境友好型城市的實現路徑。 新型城鎮化戰略: 梳理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演進曆程與核心目標,分析其在促進城鄉要素流動、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構建城鄉融閤發展體製機製等方麵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創新城市規劃的理論與方法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與“指南針”。本章將超越傳統的“增量規劃”模式,深入探討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創新規劃理念與方法。我們將強調規劃的戰略性、前瞻性、綜閤性與在地性,並引入大數據分析、模型模擬等現代工具,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空間規劃的範式轉變: 從單一部門的“點狀”規劃轉嚮係統性的“空間”規劃,強調國土空間規劃的整體性與一體化。分析“多規閤一”的實踐意義與挑戰。 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 強調規劃應服務於人的需求,關注社區生活、公共空間、文化傳承等要素。探討如何通過人性化的設計提升城市空間的品質與活力。 大數據驅動的規劃決策: 介紹如何運用地理信息係統(GIS)、遙感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獲取城市運行的真實數據,為規劃的科學製定提供依據。 彈性與韌性規劃: 麵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等不確定性,研究如何構建具有抵禦風險能力的城市規劃體係,提升城市的應急響應能力和恢復能力。 多主體協同的規劃治理: 探討如何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參與的規劃治理機製,促進規劃理念的落地與實施。 第三章:房地産開發模式的轉型與升級 房地産開發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引擎,其發展模式的轉型與升級關乎城市形象、經濟活力與民生福祉。本章將聚焦於房地産開發的新趨勢、新挑戰與新機遇,探索綠色建築、科技住宅、租賃住房、城市更新等多元化開發模式。 綠色建築與可持續開發: 強調建築的節能、節水、節材、環保要求,推廣綠色建材與綠色施工技術。分析綠色建築對降低城市碳排放、提升居住舒適度的重要作用。 科技賦能的智慧地産: 探討如何將智能傢居、智慧社區、物聯網技術應用於房地産開發,提升居住體驗與社區管理效率。 租賃住房與保障性住房體係: 分析當前住房市場結構性矛盾,探討發展租賃住房、完善保障性住房體係對於解決“住有所居”問題的意義。 城市更新與存量空間再造: 麵對城市空間資源的有限性,深入研究城市更新的模式與策略,包括老舊小區改造、工業遺存活化、城中村改造等,挖掘存量空間的價值。 産城融閤與特色小鎮: 探索房地産開發如何與産業發展緊密結閤,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和産業競爭力的城市空間,如特色小鎮、産業園區等。 第四章: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建設 現代城市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本章將關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創新思路與技術應用,包括交通、能源、水務、通信、環境等關鍵領域,並探討其在提升城市運行效率、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智能交通係統: 探討智慧交通信號控製、自動駕駛技術、共享齣行模式等如何緩解交通擁堵,提升齣行效率與安全性。 智慧能源管理: 研究清潔能源的應用、分布式能源係統、智能電網等如何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與環境友好。 水務管理與海綿城市: 關注城市水資源的節約利用、雨洪管理、汙水處理等,推廣海綿城市理念,提升城市應對水旱災害的能力。 新型通信網絡建設: 探討5G、物聯網等技術如何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實現萬物互聯,提升城市管理與服務水平。 城市生態基礎設施: 關注綠地係統、濱水空間、濕地公園等生態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與居民生活品質。 第五章:城市治理與政策創新 有效的城市治理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章將探討新時代下城市治理的挑戰與機遇,重點關注跨部門協同、精細化管理、公眾參與、以及政策創新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大數據與城市治理: 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城市運行態勢的實時監測、風險預警與精準決策。 精細化城市管理: 分析城市管理中的痛點與難點,研究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例如垃圾分類、市容市貌管理等。 公眾參與與社會協同: 探討如何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的城市治理機製,鼓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麵。 政策創新與製度改革: 關注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探討如何通過政策創新解決發展中的突齣問題,例如土地製度改革、稅收激勵、産業政策等。 國際經驗與藉鑒: 分析國際上先進的城市治理模式與實踐,為中國城市治理提供有益的參考。 第六章:麵嚮未來的城市發展願景 在總結前述內容的基礎上,本章將展望未來城市發展的美好願景,並提齣實現這些願景的戰略性思考。我們將探討如何構建更具包容性、韌性、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城市,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未來城市形態的暢想: 描繪未來城市在科技、環境、社會結構等方麵可能發生的深刻變革。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梳理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麵臨的關鍵挑戰,並提齣可行的解決方案。 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 強調城市發展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探討如何在城市發展中保護和傳承地域文化,並激發新的文化創造力。 城市國際競爭力與全球影響力: 分析中國城市如何在全球化進程中提升競爭力,並為全球城市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結語 《城市規劃與開發新視野》不僅是一本理論探索的著作,更是一次關於城市未來的深度對話。本書所呈現的理念與方法,旨在啓發讀者超越既有框架,以更加開放、創新、前瞻的視角審視城市發展。我們相信,通過對新時代城市發展邏輯的深刻理解,對創新規劃方法與模式的積極探索,以及對可持續發展與以人為本理念的堅守,我們必將能夠共同開創城市發展的新篇章,塑造更加美好的城市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