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说藏大医.透过明清小说管窥中医奥秘
定价:20.00元
作者:唐略 姜汪维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1
ISBN:9787509172247
字数:120000
页码:1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kg
内容提要
本书以读者所熟悉的明清小说为线索,展开一部中医的“图解”,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要读小说学中医、病是怎样来的、病是怎样走的、良医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内容都是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知晓的,但是又缺乏科学的认识。作者用明清小说作为“药引”,洞悉人情世故,解析中医原理,并把中医融入平常生活中。本书适合各类中医爱好者阅读欣赏。
作者介绍
编辑推荐
目录
绪 言 为什么要读小说学中医
我对中国古代的小说充满敬意
我也对中国古代的小说充满沉醉
我还对中国古代的小说充满惋惜
洞悉人情洞悉病 小说是个好范本
范进故事人皆知 其中医理谁人识
古时候知医者众 现如今医盲遍布
传统文化细细品 学以致用利众生
上篇 病是怎样来的
DI一章 在纷扰万象中探寻病因
任何疾病都有因,奈何我们不知情
抽丝剥茧看六淫,疾病外因见分明
七情致病有缓急,影响气血勿大意
不内外因zui复杂,生活之中大把抓
分析病因划层次,四大层次记心里
寻求病因学媒婆,难言之隐摆上桌
防病养生非同等,重养轻防百病生
第二章 从三个中风故事说健康危机
老年心理很奇妙,越不服老越糟糕
大鱼大肉非补物,年老zui好少吃鸡
老不尊来子不孝,风言风语埋祸根
逆子持续添压力,老人情绪自我调
多年悲怨总爆发,儿子送爹到悬崖
杜悦中风颠沛中,一僧调理救他命
杜悦之子中风亡,六情混杂是杀手
第三章 在王安石的一生中寻找绝症根源
少时勤读不言苦,上了年纪发痰火
太医断病很靠谱,药方难煞宰相身
堪比良药阳羡茶,痰火之症疗效佳
饱学宰相知水性,过分刻板误病情
宰相肚里难撑船,痰火不巧遇肝郁
痰火郁结情绪差,膈证送相回老家
第四章 正气挡百病:时令病和温疫的预防
时病可小也可大,正邪交争变化多
从古至今有瘟疫,古今瘟疫且不同
瘟疫之中须自保,正气之身赛珍宝
中篇 病是怎样走的
第五章 从幼童的恶作剧看疾病的出路
算计老师出损招,大小便闭要人命
中医会诊求中庸,异端更是害死人
驱邪气治病之本,汗吐下三法归宗
第六章 从宋金痨病解密亚健康
先天后天皆不足,痨病乘虚来生根
七情有损五痨成,照料不逮失希望
绝望之中遇转机,一部经文治恶疾
宋金转运处境变,推人及己且思量
名闻利养皆浮云,以智养生得天年
走出小说看痨病,不为绝症仍须防
第七章 疗病养生的本与末
养生本是辛苦活,仙术忽悠侥幸客
真阴大虚入膏肓,龟版补阴救书生
千岁灵龟虽稀罕 疗病养生莫指望
治疗广疮用轻粉,不到半年命呜呼
劫剂能求一时效,舍本逐末是歧途
下篇 良医是怎样炼成的
第八章 从诈病看医生面临的种种考验
贺小姐为情诈病 众大夫云山雾罩
中医四诊奥妙多,去伪方能存真谛
患者心中藏隐秘,考验医家真能耐
识诈病需通人情,学景岳火眼金睛
世情险恶难为医,十个良医七个惨
第九章 从解梦看医者的思维与境界
交感成胎奇故事,考验读者智与痴
梦境澄澈感觉敏 心诚则灵寓意深
取象比类有门道,辨梦知病促养生
第十章 从李清学道行医看医道师承之妙
求仙访道学李清,学医必须志不移
不听师训多弯路,少却恭敬难成器
李清医名震青州,门生求学贪捷径
李清授徒匿仙书,看家本领细水流
道不轻传非不传,倾囊相授需良徒
师承只是DI一步 成就医道靠自身
代后记 阿弥传说:如何听懂一个故事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常常会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寻找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的书籍。这次偶然瞥见《小说的藏大医/透过明清小说管窥中医奥秘》,立刻就被它的独特视角所吸引。明清时期的小说,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想象着,在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塑造背后,是否也隐藏着那个时代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对养生的追求,以及中医理论的萌芽与发展。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它不是一本单纯的医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评论,而是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很好奇,作者会选择哪些经典小说作为切入点?是《金瓶梅》中对人物身体状况的细致描写?还是《儒林外史》中士人生活的种种细节?又或者是《聊斋志异》中那些鬼怪离奇的故事,背后是否也折射出人们对某种疾病的恐惧与理解?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展现出,古代文人如何在小说中“藏”医学知识,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管窥”中医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眼球,古朴又不失雅致,泛着淡淡的黄,仿佛能闻到纸张特有的油墨香。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就已经被书名《透过明清小说管窥中医奥秘》深深打动了。中医,一直以来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既有古老的智慧,又有现代的革新,而明清小说,则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生活百态、思想文化的绝佳窗口。将这两者结合,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从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中,挖掘出隐藏的医学信息?那些描写疾病、药方、医术的片段,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是民间流传的验方,还是书斋里的经典传承?书中是否会像《红楼梦》里宝玉挨打后,贾母请来的名医给开出的方子那样,细致地描绘出当时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我期待着作者能用生动有趣的笔触,将枯燥的医学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让我们在品味文学的同时,也能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回味无穷。
评分最近一直想找一些能够拓展阅读视野的书,避免在单一领域内打转。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小说的藏大医/透过明清小说管窥中医奥秘》时,我心里立刻就有了“就是它了”的感觉。明清小说,我一直都非常喜欢,那些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故事,总能让我沉浸其中。而中医,虽然了解不多,但却一直对它怀有敬意,觉得它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智慧。这本书恰好是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像是在寻宝一样,让我充满期待。我想象着,作者可能会从小说中的人物生病、服药、养生等细节入手,抽丝剥茧地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中医理论。比如,某个角色因为某种疾病而出现的症状,作者会如何用中医的理论去解释?某个药方,又会揭示出怎样的药物功效和配伍原理?我很想知道,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医学知识”是否具有真实性,是否能为我们今天理解中医提供一些有趣的视角。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医学探索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份奇妙的碰撞。
评分最近我的书架上添置了一本新书,名为《小说的藏大医/透过明清小说管窥中医奥秘》。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古朴典雅,封面上的图案似乎带着一丝历史的厚重感,让我还没翻开就已经心生好奇。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而明清小说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两者结合,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中,挖掘出隐藏的医学奥秘的。书中是否会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样,巧妙地利用小说情节,来阐释复杂的医学理论?又是否会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上的磨难,其中是否也暗含着对人体疾病的隐喻?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生动、更加具象的中医世界,让我不再觉得中医是遥不可及的玄学,而是能够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的智慧。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和文化都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坚信,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明清小说,更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生动写照。最近,我恰好读到一本关于此的书,书名是《小说的藏大医/透过明清小说管窥中医奥秘》。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我们将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和认识那个时代的医学文化。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在那些曲折离奇的故事、性格各异的人物中,发掘出关于中医的线索的?是关于某种疾病的描写,如发热、咳嗽、疮疡等,是否能反映出当时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是小说中关于养生、保健的内容,能展现出古人对健康生活的智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当时普通百姓是如何接触和运用中医的,是否有一些民间流传的偏方,也悄悄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本书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通往过去医学世界的大门,让我有机会在阅读文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