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手册(第三版)

电工手册(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克军 编
图书标签:
  • 电工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电路分析
  • 电工基础
  • 用电安全
  • 电气设备
  • 维修电工
  • 电子技术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1800
版次:3
商品编码:1187209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5
字数:11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电气工程相关技术人员
  《电工手册》(第三版)根据广大电气工人及与电气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而编写,是一本实用性强、查阅方便的工具书。
  手册内容全面,尤其针对今年来电气技术领域的光伏发电、LED、变频器及软启动器、单片机等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可供电工及电气技师等使用,也可供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根据广大电气工人及与电气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是一本实用性强、查阅方便的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变压器与电焊机、常用低压电器、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常用小型发电设备、低压供配电线路、室内配电线路与电气照明、电工材料、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变频器、电动机软启动器、单片机、蓄电池与UPS电源以及安全用电等。
  本手册内容全面,尤其针对今年来电气技术领域的光伏发电、LED、变频器及软启动器、单片机等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可供电工及电气技师等使用,也可供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电工基础知识
1.1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及基本定律1
1.1.1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1
1.1.2电磁感应定律5
1.1.3交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6
1.2电工常用法定计量单位9
1.3电气设备常用文字符号12
1.3.1部分电气设备基本文字符号12
1.3.2电气设备常用辅助文字符号13
1.4部分常用电气图用图形符号15
1.5部分半导体器件图形符号27
第2章交流电动机
2.1交流电动机的分类28
2.2.三相异步电动机28
2.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28
2.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29
2.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0
2.2.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31
2.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法32
2.2.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33
2.3单相异步电动机40
2.3.1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40
2.3.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41
2.3.3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41
2.3.4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42
2.3.5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43
2.4异步电动机的选择45
2.4.1电动机种类的选择45
2.4.2电动机机械特性的选择45
2.4.3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的选择47
2.4.4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47
2.4.5电动机电源的选择48
2.4.6电动机转速的选择49
2.5异步电动机的运行与维护49
2.5.1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与检查49
2.5.2电动机启动时的注意事项50
2.5.3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与维护51
.2.6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51
2.6.1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变极方法52
2.6.2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连接52
2.6.3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54
2.6.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56
.2.7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56
2.7.1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56
2.7.2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56
2.7.3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57
2.7.4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9
2.8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59
2.8.1高效率电动机的特点59
2.8.2提高电动机效率的措施59
2.8.3高效率电动机的技术数据61
2.8.4高效率电动机的节能分析62
2.9变频调速用三相异步电动机62
2.9.1概述62
2.9.2变频调速电动机的结构特点62
2.9.3变频调速电动机的技术数据64
2.9.4变频调速注意事项65
2.10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66
2.10.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66
2.10.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67
2.11异步电动机的简易计算69
2.11.1异步电动机电磁线代用的计算69
2.11.2异步电动机改变极数的计算71
2.11.3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的计算75
2.11.4异步电动机改变频率的计算78
2.12常用电动工具82
2.12.1电钻82
2.12.2冲击电钻86
2.12.3电锤87
2.12.4电动扳手89
2.12.5电动角向磨光机91

前言/序言


《电工手册》(第三版)—— 实用技术精粹,点亮您的电气之路 内容概述 《电工手册》(第三版)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具书,专为广大电气从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生以及对电气技术感兴趣的爱好者精心编撰。本书力求在内容上做到全面、系统、深入浅出,既包含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又紧密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实际应用需求。第三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优化,引入了许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与时俱进、真正实用、值得信赖的电气技术参考。 本书特色与亮点 1. 内容体系化,结构清晰: 本书按照电气技术的主体脉络,将内容划分为多个核心章节,从基础的电工原理、电路分析,到复杂的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再到现代的智能化控制、新能源技术,层层递进,逻辑严谨。每一章节内部的知识点也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和组织,便于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查阅和学习。 2.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我们深知,电气技术的精髓在于实践。因此,本书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大量引入了实际工程案例、操作规程、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通过大量的图表、示意图、数据表格,生动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电气概念,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更新技术前沿,紧跟时代步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技术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应用。《电工手册》(第三版)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如光伏、风电)、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以及电气安全等领域的新知识和新趋势。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读者了解行业前沿,更能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提供宝贵的知识储备。 4. 实用工具与数据集成: 作为一本“手册”,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用性。本书汇集了大量在电气工作中常用的公式、计算方法、技术参数、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常用材料性能参数、常用电气符号与图形等。这些珍贵的数据和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计算错误,规范操作流程。 5. 注重安全与规范: 电气作业的安全至关重要。《电工手册》(第三版》将电气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详细介绍了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本书致力于培养读者严谨、安全的操作习惯,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6. 语言通俗易懂,排版精良: 尽管涉及大量专业知识,但本书在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或在必要时进行详细解释。同时,精心设计的排版,清晰的标题层级,以及高质量的插图和表格,都使得阅读体验更为舒适和高效。 目标读者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从事电气安装、维修、检修的工人: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指导、故障排除技巧和安全规范,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 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 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工程知识,是他们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宝贵财富。 业余爱好者和DIYer: 对电气知识有浓厚兴趣,希望在家中或小型项目中使用电气技术的个人。 各行业需要了解电气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非电气专业人士理解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安全要求。 学习与应用建议 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章节。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础章节开始,循序渐进地掌握电气技术的核心概念。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可以重点关注新技术、新标准以及自己工作领域内的深度内容。充分利用书中的图表、数据和案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电工手册》(第三版)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条连接理论与实践、指引技术进步的道路。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您在电气领域探索、学习和工作的忠实伙伴,助您在电气技术的广阔天地中,点亮属于自己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名电力系统初学者到如今在电力运维领域小有成就,这其中离不开《电工手册(第三版)》的陪伴。这本书就像我的“随身导师”,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遇到问题,翻开它总能找到答案。它最令我惊叹的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前瞻性。从最基础的电工仪表使用,到复杂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再到最新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几乎涵盖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暂态分析的部分。虽然这些内容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但作者却用非常易懂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明明白白。我记得我曾经在研究一个电网振荡事件时,查阅了许多专业论文,但始终不得其解。最终,在《电工手册(第三版)》中,我找到了关于电网振荡的成因、特点以及抑制措施的系统性阐述,并结合书中提供的仿真案例,让我对该事件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在实际操作指导方面也非常到位,例如如何进行高压设备的操作、检修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和示例,这对于我们一线运维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经验总结。

评分

作为一名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电工,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更看重的是那些能够直接指导我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电工手册(第三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它不像很多学术书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从我们基层电工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了大量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知识和技巧。我尤其喜欢它在接地保护和防雷方面的章节。书中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接地故障的判断和处理,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记得我曾经在为一个大型变电站进行接地施工时,对接地网的设计和施工工艺有些拿不准,翻阅了《电工手册(第三版)》的相关章节后,我找到了关于接地网布置、材料选择和施工验收的标准,这让我的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和有信心。此外,书中对于各种常见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也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过载、短路、断相、接地故障等等,并配有大量的现场图片和示意图,使得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清晰、简洁、实用的技术指导,这对于我们这些直接面对设备和线路的工人来说,是最宝贵的。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沉甸甸的分量所折服。作为一名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电工,我可以说,拿到一本真正称得上“手册”的书是多么不容易。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电工书籍”,要么内容陈旧,要么理论晦涩,要么就是浅尝辄止,根本无法满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然而,《电工手册(第三版)》却让我眼前一亮。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将抽象的理论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插图和清晰明了的文字相结合,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电路原理图,在这本书里被分解得非常细致,每一个元器件的作用,每一条导线的连接,都讲解得一清二楚。我记得前阵子我遇到一个老旧设备的维修难题,当时真是焦头烂额,翻遍了各种资料都找不到头绪。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了《电工手册(第三版)》中的相关章节,里面对于老式配电系统的原理和常见故障的分析,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合实际,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是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操作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这本书的知识覆盖面也非常广,从基础的电工常识,到复杂的电力系统故障处理,再到新兴的智能电网技术,都涵盖其中。我尤其欣赏它在安全规范方面的内容,这一点对于电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书中详细阐述了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配以警示案例,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第一。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多了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老师在身边指导,无论是新入行的学徒,还是像我这样的资深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作为一名在电力市场营销领域工作的销售人员,我需要对所销售的电力设备和技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与客户沟通。《电工手册(第三版)》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产品、理解客户需求的“沟通桥梁”。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对电力设备原理和应用场景的全面解读。我经常会翻阅书中关于高压开关设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部分。书中对这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记得我曾经在向一位大型工业用户推销我们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时,客户对我们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很多质疑。我及时翻阅了《电工手册(第三版)》中关于电网优化和节能技术的部分,并结合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向客户详细阐述了我们的技术优势和为客户带来的实际效益,最终成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中性,既有专业的技术术语,也有易于理解的解释,这使得我在与工程师和管理层进行沟通时,都能够游刃有余。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电工手册(第三版)》的。当时我正在为一个家庭装修的电力布局问题而烦恼,上网搜集资料却看得云里雾里。朋友推荐我试试这本书,没想到,这本看似专业的电工书籍,却以其通俗易懂的方式,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内容涵盖了从家庭用电安全到工业配电的方方面面,并且将复杂的电气知识转化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家庭用电安全和电路设计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家庭用电的基本原理、常见线路的布线方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并用大量的图示和案例,教我如何安全地进行电路改造和电器安装。我记得我曾经想要为我的书房增加一个插座,但又担心触电的危险。翻阅了《电工手册(第三版)》中关于家庭电路改造的章节后,我学到了如何安全地断开电源、如何连接电线、以及如何使用验电笔,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插座的安装,而且完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本书让我对家庭用电的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有信心自己动手解决一些简单的电气问题。

评分

作为一名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摸索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参考书。《电工手册(第三版)》的到来,可以说是解了我燃眉之急。这本书在电气原理、控制系统设计和故障排除方面的内容,简直堪称业界良心。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复杂的电气知识与实际的工业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我尤其赞赏它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方面的内容,书中不仅讲解了PLC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还提供了大量基于实际生产线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案例,从 motor control 到 sensor integration,涵盖了各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需求。书中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选型原则和接线方式的详细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在调试一个生产线上的伺服驱动器时遇到了瓶颈,查阅了设备手册却仍然不得其解。偶然翻阅《电工手册(第三版)》中关于伺服系统章节,我找到了关于参数设置、信号反馈和故障诊断的详细指南,并结合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书中的插图和流程图设计非常清晰,将复杂的系统结构和控制逻辑一步步地分解,使得理解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它还涉及到一些常见的工业网络通信协议,如Modbus TCP/IP和Profinet,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整合不同厂商设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评分

作为一名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兵,我深知安全的重要性,也明白规章制度的繁琐。《电工手册(第三版)》这本书,以其严谨、全面、实用的特点,成为了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安全宝典”。它在安全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方面的深度和广度,都令我印象深刻。书中详细列举了高压、低压电气设备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并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电气火灾的章节,它不仅详细介绍了电气火灾的成因和预防方法,还提供了不同类型火灾的扑救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至关重要。我记得我曾经在组织一次高压线路检修培训时,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我将《电工手册(第三版)》中的相关章节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并结合书中提供的事故案例,让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理解,这对于我们推广安全知识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是一位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工作的工程师,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各种复杂的电气设备和系统。《电工手册(第三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已经超越了“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部详尽的“电力工程百科全书”。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设备选型和参数配置方面,书中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包括各种变压器、断路器、继电器等核心电力设备的选择依据、性能参数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我曾经在为一批出口到海外的配电箱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不同的国际标准,当时感到非常棘手。幸运的是,《电工手册(第三版)》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详细列举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并对主要差异进行了对比说明,这为我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书中的公式推导和计算方法也非常严谨,无论是短路电流计算、电缆载流量计算,还是功率因数校正计算,都有清晰的步骤和实例演示,让我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设计任务。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疑难解答”和“典型案例”部分,这能够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并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这本书的质量也非常好,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使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一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

我原本对购买一本新的电工教材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毕竟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大多数同类书籍都只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组,或者充斥着一些不接地气的理论。然而,《电工手册(第三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与时俱进的更新和对前沿技术的关注。作为一名长期在新能源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深切体会到传统电工知识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时的局限性。然而,这本书的第三版,赫然出现了关于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等章节,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特别翻阅了关于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部分,书中不仅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构成,还详细阐述了并网接口的安全保护措施和通信协议,这对于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并网调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了具体的技术细节,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书中的数据图表也非常清晰,很多参数的设定和计算方法都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实例演算,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我记得我曾经在为一个大型储能项目做设计时,对某个关键的保护继电器选型感到困惑,查阅了多家资料都未能找到满意的答案。最终,在这本《电工手册(第三版)》里,我找到了详细的选型指南,并提供了多家供应商的参考型号,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对于所有从事电力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评分

我是一名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接触过不少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电工手册(第三版)》这本书,在我看来,绝对是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完美结合,为我打开了理解电力工程的大门。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系统性和层次感。从最基础的电路分析,到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再到前沿的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内容的组织逻辑非常清晰,循序渐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部分。书中不仅提供了各种故障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故障的发生过程和影响。我记得我曾经在学习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公式推导非常复杂。然而,在《电工手册(第三版)》中,作者用非常生动的图示和简洁的语言,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并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和工具,让我能够更有效地掌握这部分知识。这本书的插图质量非常高,清晰、准确,并且具有很强的示意性,这对于我们学生理解复杂的电气原理非常有帮助。

评分

书有些变形了

评分

可以

评分

可以

评分

实用的一本书 正在研究。

评分

书不错。快递小哥服务很好。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好快递哥给力

评分

送货速度还是比较快,是想要的书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