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欣赏古典诗歌、探寻诗意生活。
本书由顾随弟子周汝昌作序,是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合二为一,而顾随针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解说,说辛精警,令人振奋而激动,说苏深婉,令人叹喟而感怀,具有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义,使本书文章篇篇珠玉,精义名言,络绎奔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启迪与享受。顾随一生之功业几乎全在中国传统文学(诗词曲)的创作与鉴赏,本书即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古典诗学和现代文艺思想里,本书被誉为自王静安《人间词话》之后较为精深、程度较高,亦极特别的一部名著。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周汝昌、叶嘉莹等大家的授业恩师。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一生执教并从事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先后执教于山东青州中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以及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国、辅仁、北京师范等学校。1960年9月6日顾随卒于天津马场道河北大学住所。顾随著述颇丰,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问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现有《顾随全集》行世。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巧妙,时而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将宏大的历史背景娓娓道来;时而又像山涧清泉般涓涓细流,专注于一个词、一联句的细微之处进行雕琢。这种张弛有度的叙述风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新鲜感,丝毫没有陷入传统文学评论的沉闷窠臼。我个人对书中对某些被低估的“边缘”作家的挖掘尤其感兴趣,作者没有停留在那些耳熟能详的“顶流”身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同样才华横溢却稍逊名头的文化名家,并以同等的激情和严谨来分析他们的成就,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非常令人钦佩。它打破了以往文学评论中常见的“英雄崇拜”,展现了文学星空中更广阔、更多元的图景,让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整体面貌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认识。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很高,但由于表达方式的灵动,吸收起来并不费力,是那种读完后忍不住想向身边人大力推荐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对某几位大家作品的简单梳理和赞美,它更像是一张精密的地图,引领读者探索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文人情怀与政治抱负”之间拉扯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将诗词创作简单地归结为才华的展示,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社会结构中去审视,揭示了在特定历史时期,文人的无奈、坚守与抗争。书中对不同流派风格的形成和演变也有着独到的见解,那种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的分析,让我对整个文学史的走向有了更宏观的认知。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沉思,思考这些古人的抉择与我今日生活的关联,这种深度的互动是阅读的最高享受。这本书无疑是一剂良药,能治愈现代人浮躁的阅读习惯,让人重新学会慢下来,品味文字背后的厚重历史感。
评分这本《大家小书》的作者对古典文学的理解真是深邃又独到。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拉进了那个诗词鼎盛的年代,那些熟悉的字句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尤其是他对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的梳理,让我明白,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书中对词人个性的剖析尤为精彩,他能精准地捕捉到诗人微妙的情感波动,用现代的视角去解读古人的愁绪与欢歌,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非常迷人。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不拘泥于传统说法的勇气,敢于对一些既定的评价提出质疑,并通过扎实的文本分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让人读来酣畅淋漓,受益匪浅。整本书的行文流畅,雅俗共赏,即便是初涉古典文学的读者,也能被其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这是一本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文字之美的佳作,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兴趣。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某些文学流派的认知还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概念层面。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采取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沟通方式,仿佛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耐心又充满热情地为你揭开尘封的秘密。他善于将抽象的文学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日常生活场景或易于理解的情感体验,这种“化繁为简”的功力令人赞叹。例如,他对某一种特定情感在不同时代词人笔下的差异性处理,细致入微,令人拍案叫绝,这绝不是简单的文本比对,而是深入到了哲学层面的人性探讨。全书的逻辑链条严丝合缝,观点层层推进,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思路前行,直到最后一页,仍意犹未尽。这本书不仅是文学鉴赏的指南,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它教会我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以及文字作为载体所能达到的深度。
评分坦率地说,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有些担心它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毕竟“小书”的名头下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然而,作者的文笔简直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将原本看似严肃的文学批评打磨得光彩照人。他擅长使用生动的比喻和恰到好处的文学典故,使得那些复杂的理论阐释变得清晰易懂,读起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其中几处对特定名篇的“局部放大式”解读,简直是神来之笔,那些我读过无数遍的句子,竟能从中读出前所未有的韵味和深意。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颇具匠心,拿在手上有一种温润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旧友的重逢。它不像某些教条式的读物,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想”,而是引导你“如何去感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远比直接灌输来得有效得多,着实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文学的朋友们。
评分大家小书,选题精准,物美价廉;好书值得推荐;物流超快。
评分书包装精美,印刷质量好
评分据说是大师之作,挺好的
评分好书!值得关注,今晚就看
评分“写文章,是一辈子的能力。写文章是自由、能真实表达自己、技法多变的乐趣。练习写文章,是要培养一种随身携带的能力,而非用后即丢的资格。今时今日,人人都是自媒体,小到一则短信、微博,长到一封邮件、一篇微信,皆成文章。作家张大春在书中收录三十多篇例文,示范各种写作技巧,诸如怎样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另辟蹊径写命题作文、如何化用典故和写作公式,等等。”
评分突然计划买本书来熏陶自己,比书店的书便宜,赞一个
评分感觉是很好的很大,很舒服!!!看书是一种享受呢!
评分顾随先生的书,值得认真读。
评分活动力度大,信赖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