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缅两国学者共同完成,其中上篇《中欧美日在缅履行国际社会责任对比研究》对中欧美日以及缅甸本土 的机构在缅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向中国企业在缅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建议;下篇《中国在缅甸履行国际责任的模式与路径 设计研究》在总结中国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在缅甸开展履行国际责任试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中国在缅甸履行国际社会责 任的理念、原则以及新模式的实施主体和功能分工,重点对我国NGO到缅甸履行国际责任的路径和方式进行了设计。
吴哥哥莱 男,1956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缅甸国防大学,2004年退出现役。服役期间他主要在陆军参谋长办公室从事国际问题研究。退伍之后,他进入了缅 甸媒体行业,成为一名知名的自由专栏记者和电视评论员。2006年至2011年曾任缅甸宣传部顾问。2011年3月,他被吴登盛总统任命为首席政治顾问 ,直到2016年3月。吴哥哥莱先生是缅甸重要的智库之一资源发展研究所(MDRI)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兼任缅甸资源发展研究所下属独立智库战 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主席。由于其较高的学术造诣,他获得了英语语言硕士学位。他已撰写多部关于国际问题的著作,发表数十篇英缅文论文 。他目前还是缅甸国际时事电视栏目“全球景观”特约主持人。
李晨阳 男,1968年生,湖南湘乡人,史学博士,曾任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现为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缅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亚太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缅友协理事。长期从事缅甸问题、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国际 关系、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中国西南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研究。主持《东南亚安全格局对我国安全战略影响及对策研究》《战后东南亚国家的 军人政治研究》《当代东南亚的宗教与政治》等多项课题,出版《军人政权与缅甸现代化进程(1962—2006)》等10余部著作,公开发表中 文学术论文170多篇,在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SSCI期刊)等英文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发表英文论文10多篇。2009年2月至7月、2011年3月至7 月两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其独特性所吸引。市面上探讨中国对外投资的书籍不少,但鲜少有能将“国际社会责任”这样一个偏向软性、价值导向的概念,与一个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缅甸)紧密结合起来。这表明作者并非只是在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而是力图通过生动的案例,来揭示中国在国际社会责任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缅甸的特殊性,在于其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其与中国的特殊地理和历史联系。我想象书中会详细梳理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项目,例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并深入分析这些项目在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中国企业在这些项目中,是如何回应当地社区的关切,如何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以及如何处理潜在的冲突和争议。这本书的价值,我想不仅在于对中国国际社会责任的解读,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尝试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以一种沉稳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让我初见便对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封面的配色,特别是那种深邃的蓝与点缀其间的金色,传递出一种专业、权威,同时也蕴含着某种深远的国际视野。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在“中国国际社会责任”这个主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与思考。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企业乃至国家层面的社会责任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赢得国际尊重和信任的关键要素。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参与者,其在国际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和理念,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很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中国在这一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个案研究”这个部分,我猜想作者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详实的资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中国企业如何在海外践行社会责任,又或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其中必然牵涉到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当地社区关系等诸多复杂因素。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承诺了一种跨越国界的视角,以及一种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剖析,这正是我在阅读学术或非虚构类书籍时所寻求的。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在异国他乡,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在努力为当地社区贡献力量,维护环境,传播友善。这便是“国际社会责任”的真谛,而将“缅甸”这个具体的地理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则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鲜活和可触碰。缅甸,一个东南亚国家,其独特的文化、宗教和发展阶段,为检验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极佳的“实验室”。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中国企业在缅甸的真实图景,不仅仅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投资项目,更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社会贡献,例如改善当地教育、医疗条件,或者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我也好奇书中是否会触及一些敏感的议题,比如土地征用、劳工权益,以及在复杂政治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平衡自身利益与当地人民的福祉。这本书的标题预示着一种深入的、接地气的研究,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伙伴。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所吸引,是因为它似乎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新视角。在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合作、地缘政治等宏观层面的议题,而“社会责任”则是一个更侧重于伦理、道义和长远影响的维度。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其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不断演变,如何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参与国际社会,这无疑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焦点。特别的是,书中将研究对象聚焦于缅甸,这个与中国有着复杂地缘政治和经济联系的国家。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中国企业在缅甸的社会责任实践,是否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人权保障、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这些议题往往是跨国投资中最具争议也最考验企业良知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扎实的、基于实地考察的案例分析,展现中国企业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真实策略和应对方式,以及这些实践带来的长期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它应该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以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真实贡献。
评分从书名来看,这本《中国国际社会责任与缅甸个案研究》无疑触及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我一直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模式及其背后的伦理考量深感兴趣,而“社会责任”恰恰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维度。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际声誉,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这本书的“个案研究”部分,聚焦于缅甸,这是一个充满独特挑战和机遇的市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为探讨国际社会责任提供了绝佳的样本。我想象书中会详细剖析中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和运营过程中,如何与当地社区互动,如何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这些实践经验的分享,不仅对中国的跨国企业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希望在类似环境下开展业务的国家和企业,同样具有借鉴价值。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有数据支撑的分析,而非泛泛而谈的理论,通过对缅甸案例的抽丝剥茧,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国际社会责任”这一宏大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落地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