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
依据第2版大纲全新改版教程,涵盖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经理)岗位所要求得主要只是及应用技术。
修订版教程用较大篇幅概括了:
信息和信息化知识;
特别增加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
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智慧城市规划等;
补充了便于初次参加考试的考生应考所需的应用技术科目案例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本书根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第2版)》编写,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经理)岗位所要求的主要知识以及应用技术做了阐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知识、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管理一般知识、项目立项管理、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采购管理、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等,还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一些项目管理的案例分析。
本书是参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应试者的必读教材,也可以作为信息化教育的培训和辅导用书,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参考用书。由于书中提供的一些技术、工具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书也能够作为在职人员工作时的工具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信息化知识 1
1.1 信息与信息化 1
1.1.1 信息 1
1.1.2 信息系统 5
1.1.3 信息化 7
1.1.4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8
1.1.5 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 13
1.2 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20
1.2.1 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 20
1.2.2 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
1.2.3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22
1.3 电子政务 29
1.3.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29
1.3.2 我国电子政务开展的现状 30
1.3.3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31
1.3.4 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31
1.4 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 36
1.4.1 企业信息化概述 36
1.4.2 企业资源计划 42
1.4.3 客户关系管理 51
1.4.4 供应链管理 60
1.4.5 电子商务 69
1.5 商业智能 77
1.6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 84
1.6.1 大数据 84
1.6.2 云计算 92
1.6.3 互联网+ 97
1.6.4 智慧城市 99
第2章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 108
2.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体系 108
2.1.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的内容 108
2.1.2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的推进 110
2.2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管理 113
2.2.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113
2.2.2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管理办法 114
2.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116
2.3 ITIL与IT服务管理、ITSS与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审计 117
2.3.1 ITIL与IT服务管理 117
2.3.2 ITSS与信息技术服务 121
2.3.3 信息系统审计 127
第3章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133
3.1 信息系统建设 133
3.1.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33
3.1.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33
3.2 信息系统设计 134
3.2.1 方案设计 134
3.2.2 系统架构 134
3.2.3 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 135
3.3 软件工程 135
3.3.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135
3.3.2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135
3.3.3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136
3.3.4 软件配置管理 136
3.3.5 软件过程管理 137
3.3.6 软件开发工具 137
3.3.7 软件复用 137
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138
3.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38
3.4.2 统一建模语言与可视化建模 140
3.4.3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140
3.4.4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141
3.5 软件架构 141
3.5.1 软件架构定义 141
3.5.2 软件架构模式 141
3.5.3 软件架构分析与评估 143
3.5.4 软件中间件 143
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145
3.6.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145
3.6.2 Web Services技术 146
3.6.3 JavaEE架构 146
3.6.4 .NET架构 147
3.6.5 软件引擎技术 147
3.6.6 组件及其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重要性 147
3.6.7 常用组件标准 148
3.7 计算机网络知识 148
3.7.1 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 148
3.7.2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149
3.7.3 网络分类 152
3.7.4 网络服务器 153
3.7.5 网络交换技术 154
3.7.6 网络存储技术 154
3.7.7 光网络技术 154
3.7.8 无线网络技术 155
3.7.9 网络接入技术 155
3.7.10 综合布线、机房工程 156
3.7.11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156
3.7.12 网络安全 158
3.7.13 网络管理 159
3.8 新兴信息技术 159
3.8.1 云计算 159
3.8.2 物联网 163
3.8.3 移动互联网 168
3.8.4 大数据 171
第4章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176
4.1 什么是项目?什么是项目管理? 176
4.1.1 项目的定义 176
4.1.2 项目目标 176
4.1.3 项目的特点 178
4.1.4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178
4.1.5 项目管理的定义及其知识范围 179
4.1.6 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180
4.1.7 项目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83
4.1.8 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187
4.1.9 项目干系人 189
4.1.10 项目管理系统 191
4.1.11 事业环境因素 192
4.1.12 组织过程资产 192
4.2 项目的组织方式 193
4.2.1 组织体系 193
4.2.2 组织的文化、风格与沟通 193
4.2.3 组织结构 194
4.2.4 PMO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199
4.3 项目生命周期 201
4.3.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201
4.3.2 项目阶段的特征 204
4.3.3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205
4.4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205
4.5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211
4.5.1 项目过程 212
4.5.2 项目管理过程组 214
4.5.3 项目管理过程图示 219
第5章 项目立项管理 222
5.1 项目建议 222
5.1.1 项目建议书 222
5.1.2 项目建议书的编写、申报和审批 224
5.2 项目可行性分析 224
5.2.1 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224
5.2.2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227
5.3 项目审批 228
5.4 项目招投标 229
5.4.1 项目招标 229
5.4.2 项目投标 230
5.4.3 开标与评标 234
5.4.4 选定项目承建方 235
5.5 项目合同谈判与签订 235
5.5.1 合同谈判 235
5.5.2 签订合同 236
5.6 供应商项目立项 236
5.7 阅读材料:软件承建方投标综合成本评估法 238
第6章 项目整体管理 242
6.1 项目整体管理概述 242
6.1.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和过程 242
6.1.2 项目经理是整合者 243
6.1.3 整体管理的地位 244
6.2 项目整体管理实现过程 244
6.2.1 制订项目章程概述 244
6.2.2 制订项目章程 245
6.2.3 项目章程实例 246
6.3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 247
6.3.1 项目管理计划的概述 247
6.3.2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 249
6.3.3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249
6.3.4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出 249
6.4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251
6.4.1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概述 251
6.4.2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输入 253
6.4.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工具与技术 253
6.4.4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输出 253
6.4.5 监控项目工作 255
6.4.6 监控项目工作的成果 258
6.5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259
6.5.1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概述 259
6.5.2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入 261
6.5.3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262
6.5.4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出 262
6.5.5 整体变更控制案例 263
6.6 结束项目或阶段 264
6.6.1 结束项目或阶段的概述 264
6.6.2 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输入 265
6.6.3 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输出 266
第7章 项目范围管理 267
7.1 项目范围管理概念 267
7.1.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267
7.1.2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 268
7.2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和范围说明书 268
7.2.1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所用的工具与技术 268
7.2.2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的输入、输出 269
7.3 范围定义 270
7.3.1 范围定义 270
7.3.2 范围说明书 272
7.3.3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274
7.3.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工具与技术 278
7.3.5 WBS创建工作的输入、输出 280
7.4 项目范围确认 281
7.4.1 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 282
7.4.2 项目范围确认所采用的方法 282
7.4.3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入、输出 283
7.5 项目范围控制 285
7.5.1 项目范围控制涉及的主要内容 285
7.5.2 项目范围控制与项目整体变更管理的联系 285
7.5.3 项目范围控制与用户需求变更的联系 286
7.5.4 项目范围控制涉及所用的工具与技术 287
7.5.5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入、输出 287
第8章 项目进度管理 289
8.1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 289
8.1.1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 289
8.1.2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290
8.1.3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出 291
8.2 定义活动 292
8.2.1 定义活动的输入 292
8.2.2 定义活动的工具与技术 292
8.2.3 定义活动的输出 293
8.3 排列活动顺序 294
8.3.1 排列活动顺序的输入 294
8.3.2 排列活动顺序的工具与技术 294
8.3.3 排列活动顺序的输出 298
8.4 估算活动资源 299
8.4.1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入 299
8.4.2 估算活动资源的工具与技术 300
8.4.3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出 301
8.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301
8.5.1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输入 302
8.5.2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工具与技术 303
8.5.3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输出 305
8.6 制订进度计划 305
8.6.1 进度规划工作概要 305
8.6.2 制订进度计划的输入 307
8.6.3 制订进度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308
8.6.4 制订进度计划的输出 312
8.7 控制进度 316
8.7.1 控制进度的输入 317
8.7.2 控制进度的工具与技术 317
8.7.3 控制进度的输出 318
8.7.4 项目进度控制示例 320
前言/序言
《软件项目管理实战:从需求到交付的全生命周期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实用的软件项目管理框架,涵盖项目从启动到收尾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深入剖析软件项目管理的各个要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读者掌握在复杂多变的软件开发环境中有效规划、执行、监控和交付项目的技能。本书特别关注那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方面,如风险管理、质量保证、团队协作以及变更控制,力求为项目经理、开发团队成员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第一部分:项目启动与规划——奠定成功基石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深入理解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份坚实的项目计划。 项目需求分析与定义: 我们将详细阐述需求收集、分析、文档化和验证的各个环节。这包括但不限于敏捷方法中的用户故事编写、用例建模,以及传统方法中的需求规格说明书(SRS)撰写。我们将探讨如何与客户、用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同时,本书会提供实用的技巧,帮助识别潜在的需求冲突和模糊之处,并给出解决策略。 项目范围管理: 明确项目范围是避免“范围蔓延”的关键。本部分将介绍如何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将复杂的项目分解为可管理的工作包。我们将讨论范围基线的建立、范围变更的控制流程,以及如何使用范围说明书来清晰界定项目的边界和交付物。 项目进度管理: 合理的进度计划是项目成功的保障。本书将介绍多种进度规划技术,包括甘特图、网络图(如PERT和CPM)的应用。我们将讲解如何估算任务持续时间,识别关键路径,以及如何根据资源可用性进行进度优化。此外,我们还会探讨如何应对进度偏差,并进行有效的进度跟踪和报告。 项目成本估算与预算制定: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挑战之一。本书将涵盖不同的成本估算方法,如类比估算、参数估算和自下而上估算,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项目规模、复杂度和资源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估算技术。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制定项目预算,并探讨成本基线的建立、成本超支的预警机制以及成本控制的策略。 项目资源规划: 人力、设备、软件等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影响项目执行效率。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项目所需资源,进行资源分配,并制定资源管理计划。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角色职责的界定、团队成员的选拔和培训,以及如何提升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 第二部分:项目执行与监控——驱动项目前进 本部分将聚焦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地监控项目进展,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项目沟通管理: 有效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粘合剂。本书将深入探讨沟通计划的制定,包括沟通的对象、内容、方式、频率和责任人。我们将强调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并介绍多种沟通工具和技术,如会议、报告、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同时,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处理沟通中的潜在障碍,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是软件项目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书将提供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定性与定量)、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如规避、转移、减轻、接受)以及风险监控。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如何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预案,将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降至最低。 项目质量管理: 交付高质量的软件是赢得客户满意度和市场认可的关键。本部分将详细介绍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的活动。我们将探讨如何制定质量标准,如何进行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本书还会介绍敏捷开发中的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CI/CD)如何融入质量管理流程,以及如何使用缺陷跟踪系统来管理和解决问题。 项目采购管理: 在某些项目中,可能需要对外采购软件、硬件或服务。本书将涵盖项目采购的各个方面,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管理以及采购绩效的评估。我们将讲解如何撰写采购需求文档,如何进行供应商评估和谈判,以及如何确保采购过程的合规性和效益。 项目干系人管理: 识别、分析和管理项目干系人的期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项目的内外部干系人,分析他们的影响力和期望,并制定相应的沟通和参与策略。我们将探讨如何与干系人建立信任,如何管理他们的期望,以及如何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三部分:项目收尾与优化——巩固成果,持续改进 本部分将关注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包括项目的正式收尾,以及从项目中学习经验,为未来的项目积累财富。 项目收尾活动: 项目的正式收尾标志着项目阶段的结束。本书将详细阐述项目收尾的关键活动,包括交付最终产品或服务、完成合同、进行最终的财务结算、收集经验教训,以及解散项目团队。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确保所有项目目标得以实现,并获得客户的正式验收。 项目经验教训总结(Lessons Learned): 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是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将强调项目经验教训总结的重要性,并提供结构化的方法来收集、分析和记录项目的经验教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的改进措施,并在未来的项目中加以应用。 项目绩效评估与报告: 项目结束后,对项目整体绩效进行评估有助于衡量项目的成功与否,并识别改进领域。本书将介绍如何进行项目绩效评估,包括对进度、成本、质量、范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清晰地呈现项目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进建议。 本书特色: 全面性: 覆盖软件项目管理的完整生命周期,从启动到收尾,无所不包。 实用性: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大量可操作的工具、技术和案例。 可读性: 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逻辑严谨,适合不同经验水平的读者。 前瞻性: 融合了敏捷和传统项目管理思想,帮助读者应对多样化的项目挑战。 专业性: 汇集了资深项目管理专家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 目标读者: 软件项目经理 项目组成员(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架构师等) IT部门经理 产品经理 希望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IT从业人员 对软件项目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和初学者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更有效地规划、执行和交付高质量的软件项目,提升项目成功率,并推动个人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