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迈尔斯是世界上古史专业学者,有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幸运的是,他还有着文学家的妙笔,文史在这里高度融合,成就了这部关于两个神圣帝国争夺地中海霸主地位历史的巨著。作者巧妙融合了波利比乌斯和李维等古代历史学家的著作、广泛的现代学术研究及近来考古研究成果,娓娓道来,向读者呈现了迦太基这一古老城邦文明的兴起和衰落过程。
《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记录了迦太基文明的完整历史。从它在黎巴嫩腓尼基人聚居点的起源,到作为一个地中海帝国被神化和一代传奇英雄汉尼拔的横空出世,以及与罗马之间至死方休的血战——地中海争霸的战火将迦太基的都城夷为平地,其全部属民被屠杀或者变卖为奴……文明的兴衰和绝不妥协的斗争,其背后是西方逻辑下的历史进程。
理查德·迈尔斯(Richard Miles),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故事作品大师,剑桥大学古典学博士,悉尼大学副教授,哲学和历史学院院长,在迦太基、罗马和北非汪达尔方面有大量论著。他本人领导了许多对迦太基和罗马古迹的挖掘工作。他还是《古代世界》(Ancient Worlds)的作者与英国广播公司第二台(BBC 2)《古代世界》系列节目的主持人与编剧。
译者简介
孟驰,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译著《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
数十年来,首本关于汉尼拔的迦太基的完整历史,一个“令人信服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经济学人》
《迦太基必须毁灭》是一部优秀且基于广泛调查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帝国的兴盛与衰落,也能让读者一瞥古代世界的复杂与多样性。
——《华尔街日报》
极富思想性,考证严谨……令人着迷。
——《卫报》
你知道这是一个极好的故事,因为你明知它的结局却依然深深为之吸引。迈尔斯写就了一部引人入胜且旁征博引的学术作品,它的故事性和学术价值一样经得起推敲。这是一个优秀的故事。
——《费城询问报》
迦太基人最终自食其果……文章节奏分明,吸引人心……《迦太基必须毁灭》将真正的迦太基呈现在读者眼前,对相关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金融时报》
笔法生动,吸引人心。
——《文学评论》
序幕: 迦太基的最后岁月
引言: 重现迦太基
以肉饲虎: 腓尼基人与西部的新世界
新的城市:迦太基的崛起
赫拉克勒斯-麦勒卡特的世界: 地中海中部的希腊人和迦太基人
战争的经济学: 迦太基与叙拉古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阴影下: 迦太基与阿加托克利斯
迦太基与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向着迦太基进军: 雇佣军之乱
巴卡家族的西班牙/不要向后看/赫拉克勒斯的脚步/路向何方
英雄末路/迦太基的废墟/迦太基的忠诚
这部作品的结构布局堪称一绝,它巧妙地避开了那种线性、年表式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主题式推进的方式,围绕几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种架构的好处是,即便是对相关历史背景不甚熟悉的新读者,也能迅速抓住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并理解不同历史片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作者对“衰亡”这一主题的探讨,尤其深刻,他没有将之归咎于单一的外部入侵或内部腐败,而是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疲劳”现象。这种系统性的、多维度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理论价值,使得它不仅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历史普及读物,更是一部值得专业研究者反复品读的力作。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关注点的不同,而发现新的细节和新的共鸣点。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历史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还原过去,更在于启迪现在。这本关于古代兴衰的论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将宏观的历史趋势与微观的社会肌理完美地结合起来。作者的笔触非常具有画面感,无论是对城市攻防战的描写,还是对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刻画,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仿佛能闻到硝烟味,感受到权力交替时的冷酷与无情。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不同社会阶层命运的关怀,使得这部作品的厚度远超一般的军事或政治史。它让我们看到,在宏大的历史洪流之下,每一个小人物的挣扎与选择是如何汇集成塑造文明走向的巨大力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文明”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无数鲜活生命共同编织的复杂网络。
评分从学术严谨性上来说,这部作品的参考文献和史料运用令人信服,但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叙事的温度。作者并未将历史人物工具化,而是试图去理解他们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动机和困境。这种人性化的处理,使得书中的英雄与枭雄都变得立体可感,他们的决策不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充满了时代的局限性和人性的挣扎。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失败者”的历史记录时所表现出的平衡感,没有一味地歌颂胜利者,也没有简单地贬低败北者,而是客观地分析了成功与失败背后的系统性因素。这种近乎悲悯的视角,让整本书的基调显得既深沉又富有同情心,读起来有一种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的庄重感和宿命感。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极其成熟且富有个性,它不像许多严肃的历史研究那样板着面孔,而是充满了探索欲和批判性的反思。作者善于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明特征进行对照,从而凸显出某些亘古不变的人性弱点和制度缺陷。例如,在论及资源过度扩张的后果时,其论述角度新颖,既有地理环境的制约分析,也有社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揭示,展现出一种跨学科的视野。行文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梳理复杂的历史脉络;时而又如疾风骤雨般,对关键转折点进行猛烈的冲击和深入的剖析。这种抑扬顿挫的阅读体验,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长篇历史著作可能带来的枯燥感,让人欲罢不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页会揭示出怎样惊人的洞见。
评分这部著作的宏大叙事和对历史细节的考据,着实让人叹为观止。作者仿佛拥有穿透时空的魔力,将读者直接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古代地中海世界。书中对不同文明间错综复杂的政治角力、军事部署乃至文化交流的描绘,细腻而又充满张力。特别是在处理那些史料稀缺的断层时期时,作者展现出了高超的史学功底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即便是复杂的战略决策,也能被梳理得脉络清晰,引人入胜。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历史,不如说是在“体验”历史的呼吸与脉动。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的教科书式陈述,更是一部充满洞察力的思想实验,挑战着我们对“强大”与“衰落”的传统认知框架。那种对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微妙平衡的探讨,深刻地触及了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让人在掩卷之后仍久久沉思,回味无穷。
评分超厚的一大本,甲骨文就不用多说了,肯定是值得收的,?也没有味道,61买的,虽然2-1还叠加了券,但是单价涨了
评分有时候看日本汉学家写的中国历史,还是不错的?。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真心不错
评分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1451-1504,史上最成功、影响力最强的女性之一。童年不幸,与没心没肺的兄长争权,被当作婚姻和政治斗争的棋子。嫁给阿拉贡王子斐迪南,为现代西班牙国家打下基础。彻底驱逐西班牙的@;资助哥伦布发现美洲;建立异端裁判所;欧洲多个国家的君主都是她的后代。恩里克四世,1425-74,中世纪晚期卡斯蒂利亚最后一位庸主,他统治期间,诸侯势力大增,中央衰弱。他绰号“无能的”,既指政治上昏庸,也指性无能。他可能是同性恋者,而妻子淫乱,所以他的唯一孩子胡安娜公主的血统受到怀疑。虽然平定了异母弟阿方索的反叛,但最终王位被异母妹伊莎贝拉夺得。塔里克•伊本•齐亚德,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
评分最近对欧洲历史很感兴趣,甲骨文丛书很不错,就是感觉开本小了点,618活动很给力,非常满意。
评分凯撒之名,影响深远。其名气之大,影响之远,借此书可以了解。甲骨文丛书,不错。支持。
评分他的系列小说《戴上手套擦泪》得到了2013年瑞典哥特堡书展最佳有声书奖(由文化局长...
评分一直想买的一本书,罗胖推荐过的,值得慢慢阅读!
评分恺撒•奥古斯都通过权谋和斗争,成为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国家长达四十四年,最后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
评分恺撒•奥古斯都通过权谋和斗争,成为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国家长达四十四年,最后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