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邋遢熊
1 我的玩具,想丟哪就丟哪—所有玩具都是限量版,舊的不收,新的不來 002
2 我的文具,想放哪就放哪—絕不給你第二支筆,橡皮也是 005
3 我的衣服,想堆哪就堆哪—衣櫃之外的衣服都應該去壓箱底 007
4 我的鼻涕,想抹哪就抹哪—自作孽:把抹齣去的鼻涕都找迴來 010
5 我的噓噓,想噓哪就噓哪—做個文明的小孩,一點都不難 013
6 我的雙手,不想洗就不洗—這個不許碰和那個不許碰 016
7 我的牙齒,不想刷就不刷—陪我觀看科教節目《牙齒的一生》吧 018
8 我的身體,不想洗就不洗—你希望每天都是歡樂的潑水節嗎? 021
9 我的衣服,再髒也不想換—繼續視而不見就帶你去“遊街” 023
10 我的稀泥,想和就和—同你去尋一片成長的“淨”土 026
第二章 挑剔熊
11 雞蛋?青菜?不吃!—中招!便秘感覺初體驗 030
12 除瞭肉,我什麼都不吃—一個正宗的吃貨絕不會被肉類局限 032
13 飲料獨尊,白開水靠邊站—最痛的領悟,你懂的 035
14 糖是萬能的,沒有糖是萬萬不能的—小胖,你好;小胖,再見 037
15 我愛吃麵,但隻愛方便麵—有一種感受叫作“吃多瞭,聞著就想吐” 040
16 這個發型太難看瞭!—you can,you up 043
17 哥哥的衣服我不穿—和媽媽一起DIY,你齣創意,我齣力 045
18 我要坐車,我不走路—走路確實很無趣,不如我們跑起來? 047
19 我不想和任何人做朋友—自己關上的門,還得自己打開 050
20 “都是你的錯”—沒有人願意躺著中槍 053
第三章 哭鬧熊
21 我哭,因為你不給我買—不哭鬧的話,這事或許還有商量的餘地 058
22 我鬧,因為你不嚮著我說話—無原則的愛反而是毒害 061
23 我哭,因為你吼我—我停止吼叫,你就能停止哭鬧嗎? 063
24 我鬧,因為你說話不算數—我們一起互相檢討吧 066
25 我哭,因為你不給零花錢—對不起,你的眼淚不值錢 069
26 我鬧,因為你不和我玩—那我們就……鬧著玩? 072
27 我哭,因為我不想起床—請自行承擔睡懶覺的後果 074
28 我鬧,因為我不想吃飯—米飯好吃,還是眼淚好吃? 077
29 我哭,因為我傷不起—心若在,淚不再,玻璃心也能從頭再來 079
30 我鬧,因為你要離開我—依賴型孩子的“獨立”生活 082
第四章 搗蛋熊
31 你們聊,我隨時插句嘴—那我隻好裝作聽不懂的樣子 086
32 你切菜,我碎菜—有這等廚藝,還不趕緊培養起來 089
33 你打電話,我負責怪叫—我隻是在假裝打電話,讓你白費力氣瞭 091
34 你排隊,我偏要插隊—那麼,就讓你學會等待吧! 094
35 你工作,我來拖你後腿—恭喜你,正式成為我的工作夥伴瞭 096
36 你看電視,我來當屏風—親愛的,你的舞颱不在這裏 098
37 你找它?已經被我藏起來啦!—當你也“失去”最為珍視的物品 101
38 你說什麼?我偏不!—咱們玩個“撞南牆”的遊戲 104
39 你被騙瞭!這是一個惡作劇—愚人節,我的復仇時刻 107
40 你定規矩,我來製造混亂—在我這裏,沒有法不責眾的事兒! 109
第五章 吵鬧熊
41 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呼喊—當人們嚮你投來厭惡的目光 114
42 鸚鵡學舌,根本停不下來—跟我一起來報菜名吧 117
43 在需要安靜的地方一驚一乍—這位小朋友,請你齣去一下 120
44 與長輩高聲頂嘴—有“禮”不在聲高,請你學會萌萌噠 122
45 動不動就高分貝尖叫—過猶不及的道理,懂嗎? 125
46 在半夜時分引吭高歌—當忍無可忍的鄰居來敲門 127
47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反問,捕熊利器 130
48 把髒話掛在嘴邊—請你“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133
49 童言無忌?—讓口無遮攔的孩子學會三思而後言 136
50 莫名其妙的人來瘋—你給我“禮”子,我給你麵子 138
第六章 好動熊
51 吃飯時完全坐不住—黃花菜都涼瞭,請問你還要繼續吃嗎? 142
52 睡覺時翻來覆去—今夜,你與美夢無緣 144
53 在公共場所追逐打鬧—摩擦摩擦,在光滑的地麵上摩擦 146
54 彆人說話時,不能耐心聽—看我的葵花點穴手 149
55 亂玩傢長的手機、電腦—你能破解我的開機密碼嗎? 151
56 所有咬得動的東西都是食物—病從口入,真理一枚 153
57 我和“小弟弟”做遊戲—愛“他”,就彆傷害“他” 155
58 音樂一起,群魔狂舞—送你一個不得越界的跳舞毯 158
59 把傢裏翻個底朝天—請原樣復原,謝謝 160
60 親戚的傢就是我的傢—彆拿自己不當外人 162
第七章 破壞熊
61 亂塗亂畫,雁過留聲—我是一個粉刷匠 166
62 分解橡皮,切切,捅捅,揪揪—不要等到失去瞭纔懂得珍惜 169
63 摘花摺枝,就是要把它們帶迴傢—移栽失敗以後 171
64 拆解玩具,誰也攔不住我去一探究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74
65 我有幫大人“打掃衛生”的秘訣—請收拾好自己的爛攤子 176
66 撕書,我愛聽這痛快的聲音—醫生醫生,這裏有病人需要急救 178
67 討厭的食物?消失吧!—粒粒盤中餐,體驗我辛苦 181
68 燃燒吧,我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將縱火欲望盡早澆滅 183
69 馬大哈的附帶傷害—謹慎,認真,復查,強迫自己患有強迫癥 185
70 當熊孩子損壞瞭彆人傢的東西—養不教父之過,你道歉,我賠償 188
第八章 冒失熊
71 紅燈停,綠燈行—燈,燈,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92
72 不顧危險地攀爬—讓你領會一下什麼叫作“騎虎難下” 194
73 刀客就是我,我就是刀客—膽子大得不要不要的,真的好嗎? 196
74 自動扶梯當滑梯—你的絕技無人喝彩,隻有驚呼 198
75 夾在欄杆中的小腦瓜—畫麵太美,我不敢看 201
76 好吃=沒夠—暴飲暴食後,誰撐得難受誰知道 203
77 藥,藥,藥,切剋鬧—故意比誤食更可怕 205
78 逛街時一扭頭就不見的孩子—讓你覺得無聊,怪我咯? 207
79 與陌生人自來熟—防人之心不可無,切記切記 210
80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小小的你hold住嗎? 212
第九章 厭學熊
81 想到“去幼兒園”就心煩意亂—那是你還沒遇到真正讓人糟心的事兒 216
82 上課時間,注意力渙散—讓行空的天馬緊急迫降 218
83 寫作業時,磨磨蹭蹭—祖傳秘方,專治拖延癥 220
84 閱讀圖畫書一目十行—我想聽你講故事 223
85 用計算器解決一切數學題—沒瞭電池的計算器絕對沒有大腦好用 225
86 遇到點學習睏難,就甩手走人—讓睏難追著你跑 227
87 不願動腦,一問三不知—不恥下問,把熊孩子逼上“講颱” 229
88 任何興趣都是三分鍾熱情—天賦“貴”在持之以恒 232
89 玩起小遊戲就根本停不下來—寓教於樂,不是讓你樂不思蜀 234
90 眼睛掉進電視裏,學業拋之在腦後—讓我們迴到沒有電力的年代 236
第十章 脾氣熊
91 小霸王,看不順眼就刻意欺淩同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40
92 小刺頭,與玩伴三言不閤就打架解決—你不可能永遠都贏 242
93 小醋壇,為爭寵對兄弟姐妹拳腳相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45
94 小惡魔,為發泄情緒欺侮陌生小孩—誰也不是誰的齣氣包 247
95 小白眼狼,與父母意見相左便打爹罵娘—我們的內心是崩潰的 250
96 小劊子手,殘忍虐待小動物取樂—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252
97 小破壞機,心情不好就又打又砸—你還是給我“冷靜”幾分鍾吧! 254
98 小惡霸,隨意搶奪彆人的東西—搶來的糖果都是苦的酸的 257
99 小反派,惡狠狠地嚮所有人叫囂—你真的有能力與全世界作對? 259
100 小自虐狂,傷害自己來尋找存在感—自尊自愛,故存在 262
我的玩具,想丟哪就丟哪
—所有玩具都是限量版,舊的不收,新的不來
從前,有一個熊孩子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玩具,但是玩具多瞭,便會齣現將玩具丟來丟去,扔得到處都是,任由它們躺在地上、床上和角落裏的熊孩子作為。傢中的地闆或床上常常因為孩子的邋遢而顯得一片狼藉,傢長怎麼收拾也趕不上他的破壞速度,有時候連走路都會被玩具絆倒。
我有一個朋友,他傢的孩子正是這樣一個喜歡隨手亂丟玩具的熊孩子,所以每次去朋友傢裏做客,我都需要提前打好招呼、預約時間,以便給他留齣來收拾房間的時間。看到朋友滿頭大汗地在門口迎接我的樣子,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又敗給瞭那個熊孩子,又替他收拾滿地的玩具瞭。
有一次,這個朋友實在忍無可忍,不僅當著我的麵訓斥瞭孩子,而且還把他的所有玩具都掃地齣門以絕後患瞭。當時熊孩子的反應是可想而知的,驚愕、氣憤、哭 號……沒完沒瞭的鬧騰之後,朋友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陷入瞭僵局,孩子變得處處與他作對,他十分後悔當初的衝動之舉。
會讀心,會測謊,你想什麼,我都知道
孩子將玩具亂丟亂放其實並不是什麼罪惡滔天的大事,這位朋友的做法確實有些冒失、極端瞭,而且還是在長期對熊孩子的包辦溺愛下突然翻臉,孩子必然是難以接受的。
想要順利、和諧地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先瞭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邋遢。孩子愛亂扔玩具,錶麵上他是不懂得收拾,但這往往是三個內因綜閤而成的結果:其 一是孩子缺乏秩序感,他的生活本就是雜亂無章、沒有規劃的,缺少對事情的統籌跟安排,因此玩完玩具後也是隨心所欲,想收拾就收拾,不想收拾就置之不理;其 二是孩子的注意力轉換太快,在他對玩具以及其他刺激源應接不暇之際,很可能將收拾玩具一事拋之腦後;其三是孩子缺乏耐心,做事一貫虎頭蛇尾的孩子,往往沒 有徹底地收拾好散落的玩具就急急忙忙地將熱情投入到新的遊戲中瞭。
愛的懲罰最好用
你的孩子是哪種類型呢?無秩序無規劃?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心?不管是哪種類型,隻要傢長的態度明確一些,應對方式閤理一些,不為瞭這點“小事”而打罵孩子或者直接忽視,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從兒童成長特點來看,學齡前是兒童秩序感建立的重要敏感期,如果父母不注意孩子秩序感的建立與培養,亂扔玩具的現象就會屢禁不止,而且還會變成懶散性格中的常駐成員。
想讓孩子迴歸“正道”,第一件要務就是與喜歡亂丟玩具的熊孩子約法三章,告知孩子:“你的玩具並不是超市貨架上的商品,被人取走後就會立即補貨上架,它們 在傢裏都是限量版的,一旦哪個玩具因為你的亂丟亂放而失蹤瞭,當你想玩它時,我並不會給你再去買一個一模一樣的,要麼你就把它找齣來,要麼你當初就不要亂 丟。而且隻有在你能把每次玩完玩具都自己收拾妥當當成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之後,我纔會給你買新的、傢裏沒有的、你想要的玩具,亂丟玩具的情況齣現一天,新 玩具進門的時間就無限推延。如果你做不到上麵我說的事情,那麼我會把你的玩具都鎖起來,你想玩哪個,我就拿齣來哪個,玩完還給我,這樣你纔能再玩下一 個。”
上述這三條規矩,傢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相應選擇,應該把它當成是一場與熊孩子之間的談判,而非宣告聖旨般不留餘地。而且這種約法三章看似給瞭熊孩子很多種選擇,實則每條都是有效地製約他的手段,無論選擇哪一種,最終都會帶他逐漸遠離邋遢的習慣。
那麼,傢長應該何時提醒孩子需要收拾玩具瞭呢?在他玩得差不多、注意力剛剛開始轉移到其他事物上的時候,就應該引導他去收拾散落的玩具瞭。這也就是說,韆 萬彆等著孩子玩完瞭,拍拍屁股走人時再說:“你還沒收拾玩具呢!趕緊收拾去!”那樣的話,孩子會將玩玩具和收拾玩具兩件事割裂開,認為收拾玩具是傢務活, 是沒有樂趣可言的負擔。將收拾玩具的過程包含在玩耍時間內就可以杜絕這一觀點,玩玩具的樂趣仍有殘存,但又並非完全沉迷於這種樂趣中的狀態,是最為適宜用 來收拾玩具的。
但是在孩子遊戲的過程當中,我建議傢長韆萬彆抱著一顆處女座的心去管教孩子的亂丟玩具行為。這段時間應該是孩子盡情玩耍的時間,而不是處處被彆人乾涉玩具 應該放在哪裏的時間,這段時間的管教方式最宜“寬鬆”,不停地監督、提醒會打斷孩子當時的遊戲興趣,摧毀他對玩具的好感和收拾玩具的積極性。給遊戲中的孩 子一個亂扔玩具的容忍度,對他自行建立收拾玩具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孩子的能力有限,在收拾玩具的時候,總是會齣現速度慢、分類錯的情況,不管他做得多糟糕,都要讓他自己做,讓他深刻地將此視為自己的事務。如果孩子 不願收拾,或是刻意磨磨蹭蹭,或是半途而廢,你便可以執行你和孩子間建立的協議。而且必須堅決執行你說過的話,無論你在逛街時看到瞭多麼令你購物欲滿滿膨 脹的玩具,都不要去買,一定要在孩子養成自己收拾玩具的習慣滿兩個星期之後再去給他買新的玩具。
舉一反三:治你,我有的是招數,哈哈
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高,準備一個固定的開口比較大的放玩具的容器,這樣孩子找玩具時,不至於必須把所有的玩具都倒齣來纔能找到自己想玩的那個。
在孩子活動頻繁的地方設立遊戲專區,然後鄭重其事地告訴他:“你的玩具隻能放在這裏,假如拿到彆處不放迴來,你就會有兩個星期見不到它們瞭。”
鼓勵孩子與朋友交換玩具。培養孩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需要強化他對玩具的珍視度。再好的玩具也架不住天天玩,孩子玩膩瞭就會不珍惜,開始亂丟瞭。鼓勵孩子將自己不想玩的玩具拿齣來交換,既可以環保省錢,也可以給齣現審美疲勞的孩子帶來新鮮感,讓他樂於收拾整理“新”玩具。
韆萬不要這麼做
不要大包大攬地給孩子收撿玩具,這樣纔能有效地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若是對孩子溺愛,事無巨細地在他的身後加以輔助,久而久之,再好的孩子也必然變成懶散或依賴父母的熊孩子。
我的文具,想放哪就放哪
—絕不給你第二支筆,橡皮也是
從前,有一個熊孩子
每個熊孩子都擁有一大堆的文具。為瞭讓熊孩子認真學習,爸爸媽媽們可從來不會吝惜這方麵的花費,隻要是孩子需要的,基本都會滿足。
不過,熊孩子對於自己的文具卻不夠愛護,總是到處亂扔,有時候橡皮用瞭一小塊就隨手扔掉,作業本纔寫瞭幾頁就要換新的,書包也經常神秘“失蹤”。
記得有一迴,我去參加兒子的傢長會,美女老師站在講颱上,憤憤地說:“今天我們來一場失物‘認領會’吧!現在我手裏攢瞭一大堆沒人要的文具,有尺子、鉛筆、橡皮等,都是班裏的同學亂扔的。現在,請每位傢長帶上孩子上前認領……”
當時兒子坐在我身邊,顯得有點心虛,我也知道他平時不太愛惜自己的文具,總是把鉛筆、本子、橡皮什麼的扔得到處都是,還有好幾次把自己的書包都弄丟瞭。在這方麵,他還不如5歲的妹妹。
輪到我們上前“認領”時,我發現兒子的臉變得紅彤彤的,特彆可愛。最後不齣我所料,在老師那裏我們“認領”迴一把小尺子和半截鉛筆,還不算特彆丟人。
會讀心,會測謊,你想什麼,我都知道
隻要爸爸媽媽一打開熊孩子的文具盒,肯定會看到各種殘破不堪的文具,因為熊孩子不懂得收拾,也從來不會去愛惜自己的玩具。可是他們為什麼會到處亂扔自己的文具呢?
如果是學齡前的小寶寶,他們故意亂扔東西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通過亂扔東西來吸引爸爸媽媽或其他人的注意力;二是東西扔在地上會有聲響,可能還會變形,孩 子通過“扔”的方式來尋求刺激。年齡稍大一點的熊孩子當然不會這麼“幼稚”,他們亂扔文具也有兩個原因:一是缺乏節儉意識,不懂得文具的得來不易,特彆是 那些傢裏“不差錢”的熊孩子,更是隨意地亂扔自己的文具,一點不知道珍惜;二是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算他們想把文具收拾好,也沒有養成收拾打理的好 習慣,所以文具就會自然而然地亂扔瞭。
愛的懲罰最好用
無論齣於什麼原因,熊孩子亂扔文具都應該受到“懲罰”。
我對兒子采取的“懲罰”措施比較溫和。首先我會找他認真“談一談”,告訴他到處亂扔或者破壞文具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買文具的錢也是爸爸媽媽辛苦賺來 的,應該被珍惜纔對。而且文具的生産流程也很復雜,比如我國每生産一噸紙,就要耗費至少20棵大樹和100立方米的水,難道不應該更加珍惜嗎?當兒子明白 這些道理之後,我會“懲罰”他陪我看一些枯燥的視頻—大多是關於各種文具的生産流程的視頻,等兒子堅持看完瞭,我再問他:“你覺得自己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 文具纔是正確的?”從而引導他建立起節儉意識。
其次,我會很明確地告訴他:“除非你的文具是正常情況下使用完的,否則絕對不會給你買新的,無論是鉛筆、橡皮、尺子或是其他文具。”製定這樣的“原則”要斬釘截鐵,讓熊孩子覺得不會有絲毫商量或迴鏇的餘地。
最後,我會在他需要的時候親自帶他去文具店,讓他自己挑選文具,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他的責任感,讓他覺得自己是這些文具的“小主人”,必須對自己挑選的文具負責。這樣一來,兒子就會對文具産生一定的感情,也會好好珍惜,而不會隨便亂扔瞭。
舉一反三:治你,我有的是招數,哈哈
除瞭以上的“懲罰”措施,爸爸媽媽們還可以這樣做: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熊孩子要亂扔文具,那就隨他去扔,等他需要而又找不到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有瞭“教育”和“懲罰”的好時機瞭。
當爸爸媽媽發現熊孩子亂扔文具的行為後,還可以“懲罰”他和你們一起收拾屋裏雜亂的東西,這樣既培養瞭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能讓孩子享受到親自動手的樂趣。
當然,偶爾也要錶揚一下他,特彆是在他特彆愛惜文具的時候。
韆萬不要這麼做
現代教育中父母最容易齣現的問題就是隻顧著滿足孩子,而沒有對孩子進行恰當的管束與要求。比如隻知道給孩子買文具,而沒有告訴他們如何去使用及珍惜這些文具。孩子覺得文具得來“全不費工夫”,當然會到處亂扔而不知道珍惜瞭。
……
“熊孩子?”
當年輕的爸爸媽媽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是不是都雙眼圓瞪,咽咽口水,一臉驚恐萬分的錶情呢?如今“熊孩子”的可怕程度已經無法言喻瞭。如果你傢正好有一個“熊孩子”,我猜你肯定會同情所有熊爸熊媽的“悲慘”遭遇,並且會憤憤地補上一句:“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一腳把他踢迴媽媽的肚子裏去,這樣就不用那麼操心瞭!”
的確,隻要有熊孩子齣沒的地方,就肯定少不瞭混亂、哭泣和眼淚。他們的“斑斑劣跡”讓爸爸媽媽揪心、為難、無可奈何—你永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哭,什麼時候會鬧,什麼時候會給你來點惡作劇,什麼時候玩個“神秘失蹤”,什麼時候又鬱鬱寡歡瞭……
爸爸媽媽對此也很無奈,除瞭被熊孩子打敗,他們還能做些什麼呢?其實,能夠做的都嘗試過瞭,在與熊孩子“過招”時,爸爸媽媽苦口婆心地講過道理,咬牙切齒地動過“武力”,甚至放下架子去和熊孩子成為朋友,可是熊孩子根本就不吃爸爸媽媽的這一套,他們仍然調皮搗蛋、大搞破壞,以至於爸爸媽媽心裏又愛又恨又沒辦法,簡直難受極瞭。
我特彆能夠理解爸爸媽媽的這種感受,因為我傢也有兩個熊孩子,他們的光輝曆史一點也不比其他熊孩子遜色,什麼不洗澡、亂抹鼻涕、挑食、哭鬧、打架、玩火、離傢齣走……在他們那裏簡直就是小兒科。在與兩個熊孩子大戰三百迴閤之後,我終於找到瞭一條相對適宜的“馴熊”教子法,那就是給兩個熊孩子製定相應的“懲罰”措施!
多年親子教育的經曆也告訴我,光靠說服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親子教育的需求,而給熊孩子製定相應的“懲罰”措施,不僅能夠更好地約束、引導他們的行為,還能夠讓他們懂得規則與秩序的重要性。“懲罰”並不是體罰,也不是簡單地拍幾下熊孩子的屁股,而是一種愛的錶現。爸爸媽媽以愛的名義去“懲罰”熊孩子,讓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難道不比以愛的名義放任熊孩子為所欲為強嗎?
在新西蘭,打孩子是要受到法律製裁的,所以爸爸媽媽一般不會體罰熊孩子,但是會采用“冷處理”的方法,讓熊孩子體驗到犯錯的後果;在日本,爸爸媽媽“懲罰”熊孩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取消原本訂好的郊遊計劃,或者讓熊孩子餓一頓;在美國,爸爸媽媽經常會使用“計時隔離”的方法來“懲罰”那些不聽話的熊孩子……
無論在世界哪一個國傢,隻要熊孩子做錯瞭事,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而且,多數熊孩子並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為是錯誤的,通過“懲罰”能夠讓他們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也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教育方法。
當然,最高明的“懲罰”措施,並不是讓熊孩子在牆角罰站、減少他們看動畫片的時間、取消一天的零花錢或者幫助爸爸媽媽做傢務,而是那些能夠幫助熊孩子反省自我、思考並成長的有效措施,比如“懲罰”他們為爸爸媽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學會一首唐詩、照顧好傢裏的小寵物等。通過這樣的“懲罰”,熊孩子可以感受到愛和希望,從而散發齣愛與希望!
本書就是這樣一本與眾不同的“懲罰”教子書。書中所描述的教育問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就發生在熊孩子身上。而書中的一百種“懲罰”方式,源於我多年的親子教育經曆,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可以為廣大熊爸熊媽提供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案,適閤所有熊孩子以及被熊孩子睏擾的爸爸媽媽閱讀。
熊孩子確實讓爸爸媽媽操碎瞭心!不過顯示齣獨特性、創造性和超越性的他,卻是一座有巨大潛能的寶庫。爸爸媽媽懂得開發,懂得教育,就能夠培養齣真正的人纔。
哇,我必須要說,《懲罰”熊孩子的100種方式》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戲劇性!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太理解那種“頭疼”的感覺瞭。孩子嘛,總會有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甚至讓人想“放大招”的時候。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可能就很有趣,也許是色彩鮮艷,或者是一些漫畫式的插圖,一下子就能抓住傢長的眼球。我在想,這本書的內容會不會像一本“育兒秘籍”,裏麵列舉瞭各種各樣的小故事,講述瞭傢長們在麵對熊孩子時的各種“戰役”?或許,它會提供很多非常具體、貼近生活的場景,比如孩子在公共場閤大哭大鬧怎麼辦?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怎麼辦?孩子搶瞭彆人的東西怎麼辦?而書名中的“100種方式”,是不是就意味著它會給齣一個詳盡的“行動指南”,讓傢長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從中挑選齣最閤適的一種“策略”?我特彆期待書中會不會有一些“齣乎意料”的方法,那些我們平時想不到,但又非常有效的“奇招”。而且,它強調“懲罰”,但我想,真正的“懲罰”應該是智慧的引導,而不是簡單的責罵。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如何在讓孩子明白錯誤的同時,還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不會産生過度的恐懼或叛逆。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專門為我們這些“望子成龍”又“頭疼不已”的傢長量身定做的!
評分這本書《懲罰”熊孩子的100種方式》實在是太貼心瞭!它仿佛看到瞭我們這些傢長在育兒路上的掙紮和睏惑。我猜想,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簡單粗暴的“懲罰”手段,而是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學會用更成熟、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導他們。我期待書中會探討一些關於孩子心理發展的知識,讓我們瞭解為什麼孩子會齣現某些“熊”行為,這些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哪些需求。比如,當孩子發脾氣時,是不是因為他們感到沮喪或被忽視?當孩子不聽話時,是不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綫?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方法,幫助我們識彆這些信號,並做齣恰當的迴應,那將是多麼寶貴的財富。我尤其希望書中會強調“耐心”和“溝通”的重要性。育兒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我們需要用愛和理解去陪伴孩子成長。這本書的名字雖然帶著“懲罰”二字,但我相信,它傳遞的核心一定是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學會自我管理,最終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感的人。它是一種智慧的教育,而非簡單的壓製。
評分“懲罰”熊孩子的100種方式 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作為一個常常被孩子們的“熊”行為弄得哭笑不得的傢長,我一直都在尋找一些既能有效引導,又不至於傷害孩子情感的“秘密武器”。這本書的名字雖然聽起來有點“酷刑”的意思,但深入翻閱後,我發現它傳遞的核心理念卻是“智慧”和“耐心”。它並沒有提供簡單的粗暴命令,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場景和互動,引導傢長去理解熊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比如,書中可能探討瞭孩子為什麼會故意惹惱大人,是尋求關注,還是在試探邊界?又或者,在孩子因為某件事情大發脾氣時,如何用恰當的方式安撫,而不是火上澆油?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懲罰”這個詞的重新定義,它不再是簡單的關禁閉或不給零食,而是更側重於讓孩子承擔行為的後果,從中學習和成長。書中或許會用一些生動的故事案例,來展現如何將一次次的“熊孩子”事件,轉化為教育的契機。這是一種非常積極和賦能的教育觀,讓我覺得帶孩子的過程,不再是單方麵的“管教”,而是雙嚮的溝通和成長。即使沒有看到具體的“100種方式”的列錶,僅僅是這種理念的解讀,就已經讓我受益匪淺。它教會我如何用更成熟的心態去麵對孩子的挑戰,也讓我對如何培養一個懂得規則、有責任感的孩子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思維模式的轉變,而非簡單的技巧堆砌。
評分讀完《懲罰”熊孩子的100種方式》之後,我腦海裏冒齣的第一個詞是“啓發”。它給我的感覺,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壓製”孩子,而是如何“引導”孩子成長的書。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孩子所謂的“熊”行為。我猜想,書裏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這樣做就是懲罰”,而是會深入分析孩子産生某種行為的根本原因。比如,孩子為什麼會故意破壞東西?是因為他感到無聊,還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書裏可能提供瞭一些小工具,讓傢長能夠識彆齣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從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我尤其欣賞書中可能倡導的“非暴力溝通”的理念,即使是在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時,也盡量保持冷靜和尊重。這本書或許還會強調,懲罰不等於體罰,而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相應的後果。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而且,書中可能還會提供一些“替代方案”,讓傢長在麵對孩子撒潑打滾時,能夠有意識地去引導他們用更成熟的方式錶達自己的需求。總而言之,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更加智慧、更加平和的育兒方式。
評分《懲罰”熊孩子的100種方式》這本書,光聽名字就足夠吸引人瞭!我個人對這類書籍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作為傢長,誰沒經曆過孩子讓人哭笑不得的時刻呢?我想這本書應該會像一本操作手冊,為我們提供一套清晰、易懂的“應對策略”。它可能會從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類型的“熊”行為入手,比如孩子特彆固執怎麼辦?孩子不聽話亂跑怎麼辦?孩子沉迷於電子産品怎麼辦?書名裏的“100種方式”聽起來就很有吸引力,我期待它能提供足夠多的選擇,讓我們在麵對棘手問題時,不再感到束手無策。而且,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預防”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補救”。也許它會教我們如何通過日常的溝通和引導,從根本上減少孩子齣現“熊”行為的概率。另外,我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能也會很輕鬆有趣,不會過於說教,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些共鳴和樂趣。畢竟,育兒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挑戰又充滿樂趣的事情,一本好的育兒書,應該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享受這個過程。
評分很好!不錯!價位優惠!送貨還特快!關鍵質量還很好!
評分活動買的。很劃算很劃算。贊
評分很快收到書瞭。但是有些失望,書皮很髒。裏麵還是乾淨的。教育孩子真心是件很難的事
評分包裝完好,還沒看。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有些是需要方法的,真的不能氣的隻是打罵,創造性的學習其中的精髓,在照搬照抄的基礎上希望能舉一反三
評分新齣版的書,但是包裝一般,沒有塑封
評分新齣版的書,但是包裝一般,沒有塑封
評分很快收到書瞭。但是有些失望,書皮很髒。裏麵還是乾淨的。教育孩子真心是件很難的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